首页 理论教育 聋校低年级学生同伴交往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聋校低年级学生同伴交往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外关于聋生的同伴交往研究大多是在融合教育的背景之下进行。研究者们通过观察法发现正常儿童与听障幼儿同伴交往和同伴关系的特点。相对而言,我国学者对听障儿童同伴关系形成情况的影响因素研究较少。马珍珍针对初中聋校学生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她将初中聋校学生同伴交往的影响因素分为由成绩和外貌组成的外部因素,由乐群性和敢为性组成的性格因素和社交能力和社会归因组成的社交因素。

聋校低年级学生同伴交往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上海市第一聋哑学校 陈 琪[1] 孙雪枫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当今高科技、多元化社会的发展对学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加了学校社会定位的复杂性。当代世界教育的共同趋势是把人的本性的发展至于首位,以此为宗旨世界各国在教育改革中普遍提出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我国教育界也认为21世纪是一个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的分析、运用能力要远比知识的记忆能力来的重要,而沟通、团队合作的人际交往能力也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也成为学校的重要任务之一。学校是儿童出生后一个重要的社会化场所,在儿童的身心发展中起着直接的教育和引导作用。学校除了教授儿童知识外,还应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儿童的社会性关系可分为垂直方向的人际关系和水平方向的人际关系两种。其中垂直方向的人际关系指儿童与父母、教师等成人间的关系,而水平方向的人际关系则指儿童的同伴关系。同伴交往是儿童与同伴之间通过接触而产生互相影响的一个过程。同伴的相互作用是儿童社会和认知能力发展中的重要因素,在儿童发展中具有成人无法代替的作用。良好的同伴交往有利于儿童社会价值的获得、社会能力的培养、学业的顺利完成及人格的健康发展。因此在学校中对儿童的同伴交往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能为学校教师积极的引导儿童的同伴关系提供实际的指导。

聋生因听觉障碍,其在同伴交往及同伴关系的形成上是否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学校是儿童同伴关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场所。融合教育虽已成为特殊教育的一大趋势,但社会同质性理论(Social Homophily Theory)认为个体总喜欢和与自己具有相同特点的人交往(McPerson等,2001),国外对融合教育学校中听障儿童同伴交往的研究也表明听障儿童更愿意选择有听力障碍的同学进行交往。在中国当前国情下,国内聋校的数量仍然不少。聋校中,听障学生的同伴交往存在自身的特点,由于周围都是听障的同伴,他们对于听障同伴的交往偏好在聋校里面可以得到完全的实现。故而,对于特殊教育学校中听障儿童之间的同伴交往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听障儿童的同伴关系和社会性发展特点。因此,本课题以聋校中小学阶段听力障碍学生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同伴关系特点和规律。以期为聋校的教师及聋生家长提供人际交往教育的有益指导和建议,从而促进听障学生良好同伴关系的形成及社会性等各方面的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与整体思路

1.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研究者们对听力障碍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集中于对其同伴关系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1.1 听障儿童同伴关系发展特征研究

听力障碍儿童由于听觉上的障碍而影响其语言发展及沟通交往能力,因此不同的语言和听力水平对听障儿童的社会互动行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其中同伴的听力状况会较大程度地影响听障儿童的同伴交往。在融合教育环境和特殊教育环境下,听障儿童的同伴关系呈现出了不同特征。

国外关于聋生的同伴交往研究大多是在融合教育的背景之下进行。其中多数研究都探讨了聋生在融合环境中同伴交往所受到的限制。比如有研究发现,在融合学校中,正常学生往往都会处于为亲社会的目的而和聋生成为朋友,聋生也往往会感觉自己被忽视了(Nunes等,2001)。也有研究发现聋生由于无法和听力正常的同伴进行足够的交往,因而他们更愿意回到特殊学校去(Musselman,1996)。此外,不少研究都发现,在融合环境中,虽然聋生有着和听力正常儿童交往的机会,他们还是更愿意选择存在与听力障碍的学生进行交往(比如Lederberg等,1986;Rodriguez等,1996)。

国内研究者对不同学龄阶段听障儿童同伴交往特征进行了研究。学前阶段听障幼儿同伴关系的研究大多在普通幼儿园中进行。研究者们通过观察法发现正常儿童与听障幼儿同伴交往和同伴关系的特点。幼儿园中正常儿童之间的交往明显多于与听障幼儿的交往,即使如此正常儿童向听障幼儿发起交往的次数还明显多于听障幼儿对正常儿童发起主动交往的次数;正常儿童对听障幼儿使用手势表达的次数少,言语表达的次数多,使得听障幼儿与之交流的可懂度低(王永华,舒红,顾蓓,1998)。夏滢等(2008)则观察到听障幼儿不但主动交往的次数低,发起交往的有效性也低,他们提出交往要求时经常与情境不符,使用攻击行为引起他人注意;与同伴维持交往的形式单一,持续时间较短,经常因为无法相互理解而中断;此外,还倾向于以抱怨或诉求的方式解决交往过程中的冲突。小学阶段听障儿童的研究结果显示,小学听障学生由于听觉残疾造成与普通人交往过程中的被动、不完整和不准确。但聋校中的听障学生之间可以用手语沟通,与同伴进行大量的交往和互动,社会交往技能在彼此的互动过程中得到提高。虽然听障学生的社会交往技能水平比普通学生低,但他们在聋校中表现出的社会交往技能并不明显低于普通学生(刘扬,2004)。

初中阶段听障儿童同伴关系的特点,首先,在同伴接纳方面,不同年级和不同性别的听障学生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但重听学生、后天聋学生以及同时掌握手语和口语的学生的同伴接纳情况优于全聋学生。其次,在友谊关系上,听障初中生的友谊质量极显著低于普通学生的友谊质量,两者均没有显著的年级差异。听觉障碍程度、安置情况和性别的不同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低质量的友谊在听障初中生中是一个普遍现象(马珍珍,2006)。

另外,与普通学生相比,听障学生在同伴交往方面表现出对聋人群体、家庭和学校较大的依赖性,与朋友之间的交往活动更依赖于学校提供的时间和空间,倾向于交年长或同性朋友,主动发起交往的能力不足,同伴交往层次不深,友谊观相对稚嫩,听障初中生的同伴交往感受显著差于普通学生(马珍珍,2006;马珍珍,张福娟,2008)。

1.2 听障儿童同伴关系形成的影响因素研究

个体的同伴关系可分为二维的友谊关系和群体层面的同伴接纳程度、同伴交往地位及小团体地位等两个方面进行探讨。研究者们对个体同伴关系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主要分析个体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等)、外貌、社会行为、人格特征、学业成绩等因素对个体同伴关系的影响。相对而言,我国学者对听障儿童同伴关系形成情况的影响因素研究较少。马珍珍(2006)针对初中聋校学生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她将初中聋校学生同伴交往的影响因素分为由成绩和外貌组成的外部因素,由乐群性和敢为性组成的性格因素和社交能力和社会归因组成的社交因素。研究结果发现外貌、性格乐群性和敢为性均对同伴关系产生正向的影响作用。其中性格因素影响力最大,外部因素和社交因素的影响力相差不大。具体来说,初中听障学生的朋友以同性为主,主要来自学校和家庭,倾向于结交年长的朋友。外貌好和成绩好是他们对朋友特征的主要描述。性格乐群性和敢为性也对听障儿童的同伴关系产生正向的影响作用。关威(2007)的研究发现女生听障儿童的同伴接纳水平显著优于男生。

1.3 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方法

在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中,有学者(Pepler等,1998)总结出了四类方法,分别是儿童自我报告法,同伴互评法,成人报告法和观察法。其中,同伴互评法较为常用,而同伴提名法就是同伴互评法的一种,其基本实施方法是,让被试根据某种心理品质或行为特征的描述,从同伴团体中找出最符合这些描述特征的人来。比如以“喜欢”和“不喜欢”作为标准,让儿童说出班上他/她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三个同学,然后对结果进行处理并做出解释。这种方法起先运用于针对青少年的研究,后来经过一定的改进以后也被运用到了幼儿的同伴交往研究。同伴提名法主要可以达到以下研究目的(庞丽娟,1994):其一,了解儿童同伴群体的整体人际交往状况和结构;其二,了解儿童同伴群体中每一个个体的人际关系状况及其在同伴群体中的地位;其三,根据提名结果将儿童划分为不同的社交类型。

但是,由于同伴交往的复杂多变性,同伴提名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有学者(Hanish等,2007)认为同伴提名法在研究个体的社会关系地位或者成对关系(dyad)时比较理想,然而,一旦从上升到诸如三阶(triad)、四阶(tetrads)、小团体(clique)等更高阶的关系网络时,同伴提名法则不是十分适合。且该方法无法得到处于同一同伴地位的青少年提名的来源情况。此时,使用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的方法则可以对这些更高阶的同伴互动关系进行研究,并可以进一步分辨出在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以及处于边缘地位的儿童。社会网络分析法通过群体内成员间互相提名,并采用矩阵记录下来,不仅可以揭示出青少年有多少同伴,还可以揭示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状况。并且社会网络分析以行动者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关系的模型,力图描述群体关系的结构,从而可以进一步研究群体结构对群体功能及群体内部个体的影响。因此,社会网络分析研究方法不仅有助于探索儿童同伴友谊在群体结构的特征,反映儿童同伴交往的群体生态,而且对理解儿童同伴关系的动态发展及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社会网络分析法对于以群体为单位的分析更为适合,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针对复杂网络进行快速的计算和分析成为了可能,社会网络分析法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使用来研究同伴交往(比如Harnish等,2007,2008;Espelage等,2007;Rodkin等,2007,等等)。我国学者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了不同年级青少年的友伴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影响,发现青少年的单双向友伴选择数量显著受个体的性别、年级及学业成绩影响,而处于友伴网络中不同位置的青少年在吸烟行为上存在差异。但在听障儿童的同伴关系研究中还尚未有学者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其同伴关系网络进行研究。

1.4 我国听障儿童同伴关系研究评述

回顾前人对听障儿童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可发现,我国研究者们对听障儿童同伴关系特点的研究较多,而对其同伴关系形成状况的影响因素研究较薄弱。对听障儿童同伴关系特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听障儿童友谊质量及同伴接纳地位的研究,且均为静态的研究。然而,同伴关系特征并不是儿童个体的属性特征,其形成是儿童与同伴在互动中逐渐稳定建立的。学校中的班级是儿童形成同伴关系的主要场所。Harris的群体社会化理论将同伴群体视为儿童社会化发展和人格发展的重要场所(李荫,周宗奎,2003)。儿童在同伴群体中经历着同化和异化的过程:同化作用使群体成员在言语、行为、穿着上与其他成员趋向一致;异化作用则使群体成员发展出不同于群体内其他成员的特征。异化过程中,由于群体内个体控制力和受欢迎程度不同,产生不同的等级,出现群体内分化(陈光辉,2010)。班级做为儿童同伴关系形成的主要环境,班级的生态环境对儿童同伴关系的形成有着整体上的影响,一些研究也表明儿童只有契合班级氛围才能具有较高的同伴交往地位。因此,从整体层面对听障儿童班级中同伴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动态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对了解听障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特征及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同伴关系的形成和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因此需采用跟踪研究的方法对听障儿童班级中同伴关系网络的特征和形成状况进行研究十分重要。

2.整体思路

本研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聋校中低年级听障儿童的同伴关系网络进行跟踪研究,在探索听障儿童同伴关系网络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跟踪研究,探究听障儿童班级同伴关系网络的动态变化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因此主要分为两部分进行研究:(1)聋校低年级学生同伴网络及其特点研究;(2)聋校低年级学生同伴网络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1 研究目的

本研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聋生班级中同伴交往网络的整体结构特点、动态发展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从而了解听障儿童同伴关系形成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当前聋校德育教育中人际交往教育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建议,并充实聋生的社会性发展理论研究。

2.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2.2.1 研究被试

被试选取上海某聋校三年级聋生13名。该年级学生分为口语班(n=6)和手语班(n=7)两个班级。其中口语班学生的听力状况优于手语班学生。跟踪研究中的不同测量点被试人数有所变动。

2.2.2 测量项目与工具

(1)同伴关系网络测量

采用提名法来测定朋友关系。首先将两个班级学生集中在课堂中,给每个同学发放一张《谁是好朋友》提名纸张,要求被试记录下自己在两个班级中的好朋友名字,无人数限制。采用互选原则(即A选择B,B同时也选择A)以矩阵的方式记录朋友网络。

(2)影响因素及测量

根据前人研究经验,本研究主要测量听障儿童的外貌得分、智力水平、学业成绩、人格特征等变量作为听障儿童同伴关系网络形成的影响因素。

外貌评定:采用匿名提名法,要求学生对本年级两班13位学生的相貌进行评定。让学生列出自己认为长得好看的同学名单,并按照好看程度排序;将这些排序转换成分数,被提到一次长得最好看的得5分,第二名的得4分,以此类推,没被提名的不得分。

智力水平:本研究采用瑞文图形推理测验测量被试的智力水平。

学业成绩:被试学业成绩的标准为:最近期中及期末考试数学和语文成绩分别按班级标准化后,取其平均分。

人格测验:本研究抽取《中国儿童十四种人格因素量表(CPQ)》中与人际交往最密切的4个人格因素项目,即乐群性、敢为性、充沛性和自律性,测量被试的人格特征。将各因素得分转为T分数,T分数<4表示被试的该人格特性较低;≥4且≤7表示被试的该人格特性一般;>7表示被试的该人格特性较高。

2.2.3 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3.0、UCINET6.0和NETDRAW2.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及绘制社会网络图像。

二、系列研究

(一)聋校低年级学生同伴网络及其特点研究

我国学者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了不同年级青少年的友伴网络结构特征,及其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影响,发现青少年的单双向友伴选择数量显著受个体的性别、年级及学业成绩影响,而处于友伴网络中不同位置的青少年在吸烟行为上存在差异。聋生因听觉障碍,其在同伴交往及同伴关系的形成上是否有别于正常儿童?国内的一些研究表明,幼儿阶段及小学阶段的聋生在与正常发展儿童交往过程中表现出交往被动,交往形式单一、有效性低、多冲突等特点。小学阶段的聋生在聋校中的社会交往技能水平略低于正常发展学生。也有研究表明初中阶段聋生的同伴关系在群体水平上(主要指同伴接纳)与普通学生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友谊观念较为稚嫩,友谊质量显著较低。在聋校中,聋生的同伴亦为聋生,因此可能形成其特有生态特征,但目前国内尚未有研究者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讨聋生同伴交往的群体结构特征。

本部分研究采用整体社会网络的分析方法研究聋校低年级聋生班级中的同伴关系网络,以探索聋校班级中的同伴关系网络结构及其特点。集中探讨:(1)聋生同伴关系网络中双向友伴提名和单向朋友提名的情况;(2)聋生互选同伴网络中小团体的存在情况及团体成员的特征;(3)聋生在同伴网络中的网络中心度及特征。

1.研究方法

1.1 被试

被试选取上海某聋校三年级聋生13名。男生11人,女生2人,被试年龄为9~16岁,平均年龄为11.25岁。该年级学生分为口语班(n=6)和手语班(n=7)两个班级。其中口语班学生的听力水平高于手语班学生。

1.2 研究工具及测量程序

测量项目及研究工具详见整体思路部分。

2.研究成果

2.1 朋友提名特征

借鉴方晓义对正常青少年同伴关系网络究,将朋友选择分为双向选择和单向选择,而单向选择又包括两类:外向型单向选择和内向型单向选择。双向选择指两个被试相互选择对方作自己的友伴(如A选择B,B同时也选择A);单向选择指两个被试中的一方选择另一方作友伴,而另一方不选择这一方作友伴(如A选择B,而B不选择A;反之亦然);外向型单向选择指被试选择他人作友伴,而他人并不选择被试作友伴;内向型单向选择正好与外向型单向选择相反。本研究友伴提名的选择性特征如下表:

表1-1 朋友选择双向性平均数与标准差

img95

注:单向选择=外向型单项选择+内项型单项选择

从表1中可看出,双向选择分别与外向型单向选择、内向型单向选择的均数相差不大。将个体外向型单项选择和内向型单向选择友伴的数量与学生学习成绩、智商(IQ)、年龄、外貌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1-2。仅有内向型朋友选择数量与外貌得分存在极显著的高程度正相关。

表1-2 内外向型朋友选择数量与其他测量指标的相关

img96

注:**p<0.01

2.2 朋友互选网络结构特征

本研究采用互选友伴(即A选择B,B同时也选择A)的原则来记录友伴网络。使用NETDRAW2.0绘制互选友伴关系网络图,如图1-1所示。从图中可看出,在朋友选择中两个班级存在一定的隔离。联结两个班级朋友网络的成员是YZH、SY、LWD、ZJL四人。

img97

图1-1 互选朋友关系网络图

  

注:圆形表示手语班(1班),方形表示口语班(2班)

2.2.1 朋友选择的班级隔离特点

从图1中可看出手语班(1班)和口语班(2班)学生在选择朋友时,倾向于选择自己班级同学为朋友,而两个班级连接较少,即班级隔离现象。进一步检验这种现象在统计上是否显著。采用UCINET6.0中带有自相关(A U TOCORREL A TION)分析法,其可分析两个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的关系密度是否有别于随机分布的情形。结果如表1-3:

表1-3 两班级朋友关系密度比较表

img98

(续表)

img99

  注

:1-1表示1班内学生的友谊关系数量;1-2表示1班与2班同学间的友谊关系数量;2-2表示2班内学生友谊关系数量。

其中期望值指在随机分布的情况下出现的关系数量,观察值指实际出现的关系数量。从表1-3中可看出,手语班内部的被试显著倾向于选择自己班级同学为朋友,且手语班和口语班之间的实际关系数量极显著少于期望关系数量。可见在朋友选择上存在一定的班级隔离,且主要是手语班的同学倾向于选择自己班级同学为朋友。

2.2.2 朋友网络中的小团体分析

小团体(subgroup或cliques)指团体(通常指正式团体,如班级)中的一群人关系特别紧密,以至于结合成一个次级团体。小团体分析是一种社会结构研究,在儿童的同伴交往中,小团体作为一种重要的形式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中有多种对小团体(也称为凝聚子群)的操作界定方法,本研究根据关系互惠性原则来界定朋友小团体:团体至少包含3人,并且团体内的成员都互相选择为朋友。用Ucinet6.0软件中的Cliques功能对互选朋友矩阵进行分析,其结果为共有5个小团体,各团体成员见表1-4:

表1-4 团体成员分布表

img100

可见,团体1中的ZJL和LWD是手语班(1班)中其他团体(团体2、3、4)的主要成员,团体1中的SY和YZH则是口语班(2班)中团体的主要成员(团体5)。因此可将团体1视为网络中的主要团体,其余团体为其附属团体。

(1)团体1成员的特点

由于两个班级在朋友选择方面都倾向于选择自己班级同学为朋友,因此对外貌得分,IQ,以及语数成绩分别按班级标准化,以使得被试的各属性变量在班级内进行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Test对团体1成员(n=4)和非团体1成员(n=9)在各属性变量上的差异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团体1成员在外貌得分显著高于非团体1成员(Z=-2.244,p<0.05)。另外团体1成员的年龄也接近显著高于非团体1成员(Z=-1.832,p=0.073)。而在IQ和成绩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2)团体成员和非团体成员的差异

在图1中可看出在整个网络中存在5位被试不属于任何团体:CXL、Y HF、LZ、CZD、HJG。采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Test对团体成员(n=8)和非团体成员(n=5)在各属性变量上的差异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团体成员和非团体成员在年龄(Z=-1.919,p=0.055)上存在接近显著性的分布差异。

将乐群性、自律性、充沛性和敢为性四项人格因素的高、中、低分组与是否团体成员进行交叉列联表分析,发现团体成员和非团体成员在乐群性(p<0.05)和充沛性(p<0.05)上存在显著分布差异,其中非团体成员大多为低乐群性和低充沛性的聋生。

2.3 互选友伴网络中的个体中心度分析

中心度描述的是个体在网络中处于怎样的中心地位,比较常用的几类中心度有度数中心度、中间中心度、接近中心度、特征值中心度等。度数中心度测量的是一个点与其他点发展交往关系的能力,可分为绝对中心度和相对中心度。前者就是与该点直接相连的点数,后者为前者的标准化形式。本研究采用相对度数中心度来表示被试在网络中的中心度。[2]整体被试的相对度数中心度的M=23.077,SD=17.032。

将被试的外貌得分、年龄、学业成绩和IQ智商分数与个体的度数中心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为:①个体度数中心度与外貌得分的相关系数呈极显著高相关(r=0.755,p=.003)。②个体度数中心度与年龄的相关系数为呈显著中等相关(r=0.671,p=0.017)。③个体中心度与成绩及智商IQ分数无显著相关。见表1-5:

表1-5 个体度数中心度与其他测量指标的相关

img101

注:*p<0.05 **p<0.01

3.讨论

3.1 聋生友伴提名特征

本研究中,聋生友伴提名中存在双向选择和外向型单向选择,及内向型单向选择的提名类型。但在本研究中仅有内向型朋友选择数量与外貌得分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内向型朋友选择数量可看做是个体在班级中受欢迎程度的一项指标。可见此阶段聋生较关注同伴的外貌。

这与方晓义的研究结果有所异同。相同之处在于研究结果均表明外向型朋友选择数量与个体的成绩、外貌、年龄等均不存在显著相关。不同之处在于方晓义的研究结果表明,成绩对内向型友伴选择数有显著的影响,而本研究研究表明内向型友伴选择数量与外貌得分显著相关。这种不同可能是由于方晓义的研究中的研究对象为六年级、初二及高一的健听学生,而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三年级聋生。可见在友伴选择上,除了单一的计量双向选择友伴数量或单向选择友伴数量外,还应关注单双向友伴提名类型之间的差异,从而更加准确的界定儿童在友伴群体中的地位。

3.2 聋生的友伴网络结构

在聋校低年级学生的友伴网络结构方面,本研究发现,聋校低年级学生班级中的友伴网络中存在一个主要小团体及附属团体。日本的广田居美提出小学生团体形成的五个时期,其中在三到五年级的儿童中开始形成若干小团体。可见聋生在其群体内小团体的形成与正常发展儿童类似。分析小团体成员之特征,发现小团体内的成员由班级中的高年龄儿童组成,且其外貌得分高于团体外成员。小团体成员是两个班级其他同学的桥梁。非团体成员外貌得分较低,在人格特征上表现出低充沛性和低乐群性的特点。

在本研究中涉及的聋生班级中,有些儿童属于紧密的朋友团体,也有些儿童之间则形成一对一的友谊关系,还有一名儿童属于孤立者,表现出在友伴网络中的不同地位。那么网络地位特征是否影响个体友谊质量?Asher(1996)提出在团体成员不仅要具有维持一对一友谊关系能力,还需要学会有效处理团体内部关系的处理。此外,在团体内成员之间的矛盾可能会影响其余成员,从而迫使其余成员选边站或重新评估各方的关系,这些紧张的局势随着儿童同伴地位和中心性的增加而越来越多。因此处于小团体内及高网络中心性可能会影响儿童友谊的质量和性质,这些尚需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3.3 聋生同伴友谊网络度数中心度特征

研究结果表明在低年级聋生的同伴友谊网络特征上,年龄大的儿童具有高网络度数中心度,处于网络的中心地位,有较多的互选朋友。这与儿童跨年龄交往的特点相一致。哈特普(1983)认为在跨年龄交往中年龄大的儿童往往拥有比小年龄儿童更多的权利。一项跨文化研究表明,在跨年龄的交往中有助于年长儿童的同情、关怀、亲社会倾向、坚持主见和领导技能的发展。同时年幼儿童也会从中学习寻求帮助,尊重他人或顺从有权利的同伴等各种新技能。在聋校聋生同伴交往中存在较多的跨年龄同伴交往,而这种同伴交往方式的利弊之处可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探索。另外同伴友谊网络中处于中心地位的聋生还表现出较高的外貌得分,这与前人对初中聋生的同伴关系研究结果相一致,即聋生主要看重其朋友在外貌和学业成绩等外在特征的特点。

(二)聋校低年级学生同伴网络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班级群体中,儿童在交往中形成各自的同伴交往地位和稳定的同伴关系,对儿童社会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杨渝川、郑淑杰、郑日昌、陈欣银和何云峰(2005)采取同伴提名等社会测量法对普通小学3年级和初一学生在校非正式团体的追踪研究表明,同伴团体成员在学业成就、教师评价的社会能力、攻击性行为和社交性行为方面具有相似性,且无论团体成员变化情况如何,这些团体特征仍保持相当高的稳定性;周宗奎、赵冬梅、孙晓军和定险峰(2006)亦采用同伴提名等社会测量法对普通小学三四年级儿童的同伴关系与儿童孤独感之间的关系追踪研究,表明儿童的互选友谊数在3年时间内都有显著的增加趋势,并表现出性别疏离现象;也有学者对普通儿童在同伴网络中的位置及同伴接纳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如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研究不同年级青少年的友伴网络结构特征,发现青少年的单双向友伴选择数量与个体的性别、年级及学业成绩相关(方晓义,1995;方晓义,郑宇,林丹华,张锦涛,2003)。张文新(2003)认为,体貌有吸引力是被同伴接纳的有力因素,Chen,Chang He(2003)的研究发现学业成绩对中国学生的社交地位尤为重要。

聋校等特殊学校中班级人数少、性别比例及班级中儿童年龄差异较大,以及听力障碍儿童本身的障碍特征使得我们需进一步探讨普通班级群体中同伴交往与同伴关系研究成果是否适用于聋校班级。这一研究对探究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社会性交往的比较及促进特殊儿童社会性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学龄期聋生同伴交往与同伴关系研究,基本都采用同伴提名等社会测量法。有研究表明年级与性别对聋童之间的同伴接纳有显著影响(魏瑞丽,2008;关威,2007),也有研究表明没有影响(马珍珍,2006;李环,2009)。尚未有研究立足于班级中的同伴群体,探讨聋生同伴关系及在班级群体中同伴交往地位的形成过程。传统社会测量法的局限性也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

国内尚未有研究者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探讨聋生同伴交往形成的群体结构特征,更未见到对其进行的追踪研究。据此,本部分研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聋校小学低年级学生的班级群体中友伴关系网络进行纵向研究,集中探讨:1.聋校低年级班级友伴关系网络的建构特征及动态变化;2.镶嵌于班级友伴关系网络中的小团体形成的动态特征;3.聋校低年级学生互选朋友关系的稳定性。

1.研究方法

1.1 被试

选取上海某聋校三年级口语班和手语班两班聋生,每学期施测一次,追踪2年。初测时女生3名,男生11名,测试时间点及被试情况见下表2-1。被试虽分属两个班级,但该校为寄宿制,平时交往机会较多,故将其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

表2-1 各测量点被试人数与男女比例

img102

1.2 研究工具

测量项目及研究工具具体见整体构思部分。

1.3 测量程序

本研究于2009年12月,2010年6月,2010年12月,2011年6月对被试的朋友关系提名、外貌评定及成绩进行数据采集。智力测验于2009年12月施测,其后未进行反复测量。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3.0、UCINET6.0和NETDRAW2.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及绘制社会网络图像。

2.结果与分析

2.1 小团体及友伴网络地位

小团体(subgroup或cliques)指群体(通常指正式团体,如班级)中的一群人关系特别紧密,以至于结合成一个次级团体(罗家德,2005)。本研究根据关系互惠性原则来界定朋友小团体:团体至少包含3人,并团体内的成员都互选朋友。用Ucinet6.0软件中的Cliques功能对四次测量所得的互选朋友矩阵进行分析,2年来班级形成的主要小团体及成员见表2-2。使用netdraw2.0将被试4次朋友互选矩阵分别绘制成社会网络图,可发现主要小团体成员在班级群体中社会地位的动态变化及其同伴关系,见图2-1。

表2-2 小团体情况表

img103

结合表2-2数据及图2-1,可发现:

(1)4次数据中处于中心的小团体主要成员较为稳定的是:LWD、SY、YZH、ZJL4人,其中LWD、ZJL是手语班成员,SY、YZH是口语班成员。从2009年下学期的友伴网络中,可看出两个小团体:第一个小团体中的成员为LWD、SY、YZH、DT Y、CXL,他们均为男生,是两个班级中学业成绩的前五名,其中LWD和YZH是班级中年龄最大的儿童,LWD、SY、YZH、DT Y是外貌得分前四名。可见这个团体成员是班级中成绩、外貌、年龄均占优势的个体,其后这个团体一直存在于班级友伴网络中,仅个别成员有所变动;第二个小团体成员是ZT T、SJ、H XM,由两个班级女生组成,但因H XM转学后,这个小团体也就自动解散了。其后ZT T和SJ也仅在2011年上学期存在直接友谊关系。

img104

图2-1 互选朋友关系网络图

img105

图2-1 互选朋友关系网络图

注:方形表示手语班(1班),圆形表示口语班(2班);双箭头实线表示互选朋友,虚线圆圈表示网络中的中心成员和团体。

(2)同伴网络地位变化较大的成员有:CXL、LC和HJG。首先,CXL在2009年时处于网络中的主要小团体中,但之后的网络中有时处于完全孤立状态,或有1、2个朋友,处于网络的边缘状态。其次,LC在2009年只有CXL一个朋友;在2010年上学期他与CXL的朋友关系消失,却与手语班网络中的中心成员LWD及ZJL建立了朋友关系;2010年下学期,LC的网络地位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其开始处于网络的中心团体中;2011年上学期的网络中,其也处于较为中心的地位。第三,HJG是2010年上学期新转入的学生,在2011年上学期又转学到其他学校。他在2010年上学期刚进班级先与手语班网络中的中心成员LWD建立朋友关系,在2010年下学期其在网络中也处于较为中心的地位,一共有5名互选朋友。分析这三名被试的个人特征可得,CXL在班级中成绩优异,外貌得分也较高,而LC和HJG成绩处于中下水平,HJG的外貌得分在班级中为最低。可见,他们在班级同伴网络中地位的变化与其个人特征关系不大。

(3)在班级友伴网络中存在一个一直处于网络边缘的成员:Y HF,他仅在2010上学期与LZ存在一对一的友谊关系。分析Y HF的个人特征可得,其游离于整个友伴网络的原因可能是:他是班级中唯一一个非寄宿学生,与其他学生接触较少;其本身学业成绩在班级中为最低的,外貌得分也为倒数第四名。

2.2 个体中心度与个体特征的关系

中心度描述的是个体在网络中处于怎样的中心地位,比较常用的几类中心度有度数中心度、中间中心度、接近中心度及特征值中心度等。度数中心度测量的是一个点与其他点发展交往关系的能力,可以分为绝对中心度和相对中心度:前者就是与该点直接相连的点数,后者为前者的标准化形式(刘军,2004)。本研究采用相对度数中心度来表示被试在网络中的中心度。将各测量时间点被试在友伴网络中的度数中心度与其外貌得分、年龄、学业成绩和智商进行Kendall’s Tau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3:

表2-3 个体度数中心度与个体外貌、学习成绩、智商、年龄的相关

img106

注:*p<0.05,**p<0.01

可见,2009年下学期个体在网络的中心度与外貌及成绩呈极显著相关,2010年两次的测量均显示个体网络中心度与年龄相关,而到2011年时个体网络中心度与各变量已无显著相关。

2.3 互选朋友关系的稳定性

将4次朋友关系网络中转学的被试(H XM、WJY、HJG)的朋友关系抽去,分析剩下的12名被试朋友关系的稳定性。

4次数据中存在互相选择的朋友关系总数量为31对,分别计算其中4次、3次、2次和1次互相选择为好朋友的关系。见表2-4:

表2-4多次互选朋友统计表

img107

可见互选朋友关系较为稳定,其中4次和3次互选朋友占互选朋友总数的45.2%。为更好了解稳定互选朋友网络的特征,将2次选择以上的朋友网络数据相加形成朋友关系的多值矩阵。用Netdraw2.0绘制以下关系网络图,见图2-2。其中黑色粗线代表4次都互选为好朋友的关系,灰色粗线表示3次互选为好朋友,细线表示2次互选为好朋友。可看出,拥有较为稳定朋友关系的成员也是团体分析中中心团体的成员;在网络中出现的另一对稳定朋友关系是:CZD和LZ,可见在网络的边缘也可能出现十分稳定的朋友关系。

img108

图2-2 多次互选朋友关系网络图

3.讨论

3.1 小团体特征变化

班级群体中的小团体一直是研究者、教师及家长关注的对象。本研究发现,尽管聋校班额小,班级年龄差异大,但绝大多数学生都属于某一小团体,且主要小团体成员在学业成绩、外貌得分及年龄上均具有相似性,相似性成为小团体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与对普通儿童的研究结果一致(杨渝川等,2003;方晓义,1995,2003),也与马珍珍对初中聋生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在性别疏离方面,与前人研究结果(杨渝川等,2003)相似的是2009年下学期的网络中的确出现了男生小团体和女生小团体,但在其后随着一名女生的转学,女生团体随着解散,剩余的两名女生则与其他学生维持友谊关系,但并未进入主要小团体。可见儿童中期聋生同伴团体的形成中确也存在着性别隔离,但因聋校班额小及男女性别比例悬殊(女生很少)等原因,可能有不同发展轨迹,需进一步探讨。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班级网络的中心小团体成员在学业成绩、年龄、外貌得分方面都具有优势,在班级对其他成员的网络地位有较大影响力:其他成员若先能与中心团体中成员建立朋友关系,其互选朋友数则较大增加,并逐渐处于同伴网络中的中心地位。

3.2 个体中心度的特征变化

本研究发现随年级增加,聋生个体网络中心度与其学业成绩、外貌得分、年龄等因素的相关性逐渐减小,甚至消失;结合4张同伴交往网络图的变化分析结果,一些原本边缘的儿童(例如LC),由于与网络中心成员建立朋友关系后,其网络中心度也逐渐升高,可发现:在班级群体刚建立之初,儿童的同伴交往地位较多的受到个体自身特质的影响,例如成绩、外貌、年龄等;但随班级中同伴交往模式的成熟发展及小团体的形成,群体影响力逐渐发挥作用,儿童的同伴交往地位不再明显受到自身特质的影响,而是受到群体中较有影响力的小团体及中心成员的影响。这一结论与对普通儿童群体的研究结论一致,即儿童在同伴群体中的地位,不仅受自身特质的影响,而且还与儿童是否符合群体的特征及顺应群体规范等相关(Gifford-Smith&Brownell,2003)。

3.3 互选朋友的稳定性

本研究测量的聋生互选朋友关系较为稳定,3次及3次以上互选为朋友的比例达到45.2%。周宗奎等人(2006)对普通儿童的研究也发现,儿童互选朋友关系出现较高的稳定性。此外,本研究还发现互选朋友关系较稳定的主要是网络中的中心团体成员。这是否意味着班级同伴网络中小团体现象与个体间的友谊关系稳定性之间存在相互增强的影响?需进一步验证。

三、本研究的结论与主要观点

(一)聋校低年级学生同伴网络特征

1.聋生的友伴提名中存在双向提名和单向提名。个体友伴的提名数量与个体的学业成绩、年龄、IQ智商分数、外貌等均无显著相关。

2.聋生同伴友谊关系网络中存在一个主要的朋友小团体及一些附属于该团体的小团体,同时有些聋生则并不属于任何团体。

3.在同伴友谊关系网络特征上,外貌得分较高及年龄较大的聋生组成了主要的朋友小团体,且具有显著高的网络度数中心度,有更多互选朋友。

(二)聋校低年级学生同伴网络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1.聋校低年级班级的朋友关系网络中,三年级初期个体的网络中心度与其成绩、外貌有极显著的相关;随年级增长,聋生的个体中心度与其个人特征的相关性逐渐减弱,甚至消失。

2.聋校班级的朋友关系网络中,两年来一直存在一个十分稳定的中心小团体;该团体的成员同时也是整个网络的中心成员。

3.聋校低年级班级学生的互选朋友关系较为稳定;朋友关系最为稳定的成员,也是同伴网络的中心团体成员;此外,在小团体外也会有其他稳定的朋友关系存在。

总体而言,本研究发现在聋校班级中由于班额较小,且班级中的儿童存在年龄差异较大的情况,班级中年龄较大、学业成绩较好、外貌佳的儿童容易形成班级中的中心小团体,且随着年级升高,班级中的中心小团体较为稳定,并对班级中其他儿童的同伴网络地位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四、本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

本研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聋校班级中听障儿童的朋友关系网络的特征及变化情况进行了跟踪研究。将班级中的朋友关系网络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考察了班级同伴关系网络结构特征,对网络中的小团体及一对一的朋友关系及边缘儿童分别进行了分析,并采用跟踪研究的方式对班级朋友网络进行了动态分析。在研究内容和研究角度上相较于以往的研究有了较大的突破,对了解聋校班级中听障儿童的同伴关系形成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本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也有较大突破,将最新的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及同伴网络图的绘制运用儿童的同伴关系研究中,对我国研究者开展儿童同伴关系及同伴交往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作用,也有助于研究者们从互动的角度对儿童的同伴关系及同伴交往进行研究。

学校是儿童同伴关系形成的主要场所。听障儿童由于听觉障碍、语言发展迟缓等原因在同伴交往及同伴关系的形成中呈现出与普通儿童不同的特征。且聋校班级具有班额小,学生年龄差距大等与普通学校班级不同的环境特征。因此,对聋校班级中儿童同伴关系的独特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对教师进行班级管理和促进听障儿童社会性发展具有较好的启发作用。本研究对听障儿童班级中的小团体等同伴关系形态特征进行了较为深入研究,为教师进行班级管理提供了一些依据,教师可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对自身班级中的情况进行分析,从而对听障儿童间的同伴关系发展进行积极引导。

五、本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本研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聋校听障儿童的班级朋友网络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出了一些研究结果。然而,在听障儿童的同伴关系及同伴交往领域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1.本研究以一所聋校中的一个年级为研究对象,样本量较小,属于个案研究的形式。这是基于整体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需要一个有明确界限的群体,同时也是我国聋校真实状况的反映。研究者可再选取其他学校中的班级作为研究对象,以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的相关研究结论,扩大本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推广性。

2.友谊、同伴接纳地位和同伴关系社会网络均是研究者们对儿童同伴关系研究中的重要层面。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存在一些重合。本研究对听障儿童的朋友关系网络进行研究,弥补国内在此方面研究的空缺。研究者可进一步对三种同伴关系之间的联系进行进一步研究,以对听障儿童的同伴关系进行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

3.本研究对班级中听障儿童的朋友关系网络进行研究,在朋友关系网络中嵌套着同伴小团体。小团体是儿童同伴交往过程中的独特形态,体现儿童间群体层面同伴交往的特征。社会网络分析是同伴小团体的界定方式之一。此外,还有社会认知地图等社会测量方法也是同伴小团体的研究方法。研究者可对多种研究方法进行进一步对比和借鉴,形成信效度较好的小团体界定方法,以推进对儿童同伴小团体的深入研究。

4.随着融合教育推进,我国大部分听障儿童进入普校随班就读。在普通学校中与正常儿童之间同伴关系的发展反映听障儿童在普通学校中融合情况,对听障儿童的社会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听障儿童顺利适应普校生活。但普校中的班级环境及同伴都与聋校班级存在较大差异,听障儿童在普通班级中的同伴交往及同伴关系则会存在一些不同的特征。因此,研究者应加强对随班就读听障儿童在班级中的同伴关系网络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光辉.(2010).中小学生欺负/受欺负的本土化内涵,基本特点及其与同伴背景的关系.博士论文.山东师范大学.

[2]方晓义.(1995).不同年级青少年的友伴网络结构.心理学报,27(4),363 370.

[3]方晓义,郑宇,林丹华,张锦涛.(2003).友伴网络结构与中学生的吸烟行为.心理与行为研究,1(4):252 256.

[4]潘佳雁.(2002).中学生同伴交往接受和拒绝的归因研究,心理科学,(1),64 69.

[5]关威.(2008).聋校学生的同伴关系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硕士论文.河北师范大学.

[6]庞丽娟.(1994).同伴提名法与幼儿同伴交往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1),18 21.

[7]马珍珍,2006,初中听力障碍学生同伴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硕士论文

[8]马珍珍,张福娟,2008,聋校初中学生同伴交往情况的调查研究,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30,35 37.

[9]李环.(2009).沈阳市聋生同伴关系研究.硕士论文.辽宁师范大学.

[10]李萌,周宗奎.(2003).儿童发展研究中的群体社会化之争.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9(3):42 46.

[11]刘军.(2004).社会网络分析导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2]刘扬.(2004).1~6年级聋生与普通学生学校社会行为的比较研究.中国特殊教育.(11):42 46.

[13]罗家德.(2005).社会网络分析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4]魏瑞丽.(2008).河北省初中聋生人际交往状况及干预研究.硕士论文.河北师范大学.

[15]王永华,舒红,顾蓓.(1998),聋儿与正常儿童在自然交往中障碍表现的观察研究,中国特殊教育,(1),23 24.

[16]杨渝川,郑淑杰,郑日昌,陈欣银,何云峰.(2005).儿童对所属同伴团体的选择和适应.心理发展与教育,18(2),44 48.

[17]俞国良,辛自强.(2004).社会性发展心理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18]张文新.(2003).青少年发展心理学.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

[19]张文新.(1999).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周宗奎,赵冬梅,孙晓军,定险峰.(2006).儿童的同伴交往与孤独感:一项2年纵向研究.心理学报,38(5),743 750.

[21]谢弗(Shaffer,D.R.)著,邹泓等译.发展心理学:儿童与青少年.北京:北京轻工业出版社,2005:629

[22]夏滢,周兢.融合环境下听力损伤幼儿同伴交往特点研究.学前教育研究.2008(3):41 45

[23]Espelage D.L.,Green H.D.Jr.,Wasserman S.,2007,Statistical Analysis of Friendship Patterns and Bullying Behaviors Among Youth,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Peer social networks Vol.118,p61 75

[24]Hanish L.D.,Martin C.L.,Fabes R.A.,and Barcelo H.,2008,The Breadth of Peer Relationships Among Preschoolers:An Application of the Q-Connectivity Method to Externalizing Behavior,Child Development,July/August 2008,Volume 79,Number 4,p1119 1136

[25]Hanish,L.D.,Barcelo,H.,Martin,C.L.,Fabes,R.A.,Holmwall,J.,&Palermo,F.,2007,Moving beyond the dyad:Using the Qconnectivity method to examine preschoolers’peer group interactions,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Peer social networks Vol.118,p9 24

[26]Lederberg AR,Ryan HB,Robbins BL.Peer interaction in young deaf children:the effect of partner hearing status and familiarit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986;22:691 700.

[27]McPerson,M.,Smith-Lovin,L.,&Cook,J.M.,2001,Birds of a feather:Homophily in social networks,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7,p415 444.

[28]Musselman,C.,Mootilal,A.,&MacKay,S.,1996,The social adjustment of deaf adolescents in segregated,partially integrated,and mainstreamed settings.Journal of Deaf Studies and Deaf Education,1,p52 63.

[29]Nunes T.,Pretzlik U.,Olsson J.,2001,Deaf children’s social relationships in mainstream schools,Deafness&Education International,Vol 3 3,p123 136

[30]Pepler D.J.,Craig W.M,1998,Assessing Children’s Peer Relationships,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Review,Vol 3,No.4

[31]Rodkin P.C.,Wilson T.,Ahn H.J.,2007,Social Integration Between African American and European American Children in Majority Black,New directions for child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Peer social networks Vol.118,p25 42

[32]Rodriguez MS,Lana ET.Dyadic interactions between deaf children and their communication partners.American Annals of the Deaf 1996;141:245 251.

[33]Chen,X.,Chang,L.,&He,Y..(2003).The peer group as a context:Mediating and moderating effects on relations between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social functioning in Chinese children.Children Development,73(4),710 727.

[34]Gest,S.D.,Graham Bermann,S.A.,&Hartup,W.W..(2002). Peer experience:Common and unique features of number of friendships,social network centrality,and sociometric status.Social Development,10(1),23 40.

[35]Gifford-Smith,M.E.,&Brownell,C.A..(2003).Childhood peer relationships:Social acceptance,friendships,and peer networks.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41(4),235 284.

【注释】

[1]本研究报告是2011年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聋校低年级学生同伴交往影响因素的调查及改进对策研究”(编号:B11116)的主要研究成果。课题组组长:陈琪,成员:孙雪枫(执笔)、贺荟中、黄玲、华海燕、邹琴儿、张颖、孙明理、高洁。

[2]由于本研究中的友伴网络只记录互选友伴,因此个体的相对度数中心度也即个体互选朋友数量的标准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