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同伴交往的类型

同伴交往的类型

时间:2022-03-1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表明,成年后的人际关系状况,往往与幼年时的人际交往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后两种交往类型的孩子就是不善于交往、交往手段不恰当的孩子。小东偏好独自游戏,与同伴交往时只考虑自己的需要与兴趣,交往技能差。方方和另外3个男孩一起用几何积木砌宫殿,看得出他非常喜欢这个游戏,卖力地与大家配合着。最后,方方变得很急躁粗暴,同伴们也不耐烦起来,将他排除出局。

荀子曰:“人之生也,不能无群。”意思是说,人要通过交往、通过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才能过好社会生活。研究表明,成年后的人际关系状况,往往与幼年时的人际交往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如何在幼儿时期培养孩子人际交往的能力,是父母们都非常关心的话题。研究发现,幼儿阶段的孩子就已表现出交往能力的差异。①受欢迎儿童:性格开朗,有一定的交往技能,会玩、“点子”多、会解决纠纷;②攻击型儿童:性格暴躁,爱打人、骂人,破坏别人的活动;③忽略型儿童:胆小、怯懦,不能参加小朋友的活动,也不去攻击别人,但小朋友往往会忽略他们的存在。后两种交往类型的孩子就是不善于交往、交往手段不恰当的孩子。因而,首先我们得找到病根,然后对症下药。

(一)孤独型

典型案例

舟舟今年6岁,几乎不注意他人的眼睛,面部表情呆板,对父母不依恋;在幼儿园则少言寡语,没有明显的交往兴趣,对别人的接近态度冷淡;对玩具不感兴趣,但对不是玩具的东西表现出非同一般的兴趣和迷恋,尤其是圆的或可以旋转的物品,会迷恋很长时间不让更换。

一般来说,这类孩子的父母对待儿女较为冷淡,被称为“冰箱型父母”,通常导致孩子情感上远离父母,甚至采取冷漠的态度对“危险”的外部世界进行逃避。

父母要多花时间与孩子互动,特别是眼睛的交流很重要。父母可以让孩子观察父母脸上的变化,比如故意画一些东西在脸上,或者做一些表情的变化、眼神的变化等,与孩子面对面地做游戏等,否则这样的孩子会很自闭

(二)偏交往型

这类孩子大多不常和外人交往,人际交往经验较少,平时只喜欢与某些熟悉的人交往,在陌生人面前则显得胆小和犹豫,而且往往对他人的脸色和言语非常敏感,在人际交往中很容易受伤。

对此可以采取渐进法则,慢慢接触家人以外的其他人,就像系统脱敏原理一样,逐渐获得与熟悉、半熟悉、陌生人之间的交往经验。

(三)自我中心型

典型案例

小东偏好独自游戏,与同伴交往时只考虑自己的需要与兴趣,交往技能差。他通常自己的玩具自己玩,即使自己不玩也拿在手里,唯恐别的小朋友抢了去,根本没有一点分享的意识。

个别孩子会出现独占玩具,摔别人的玩具进行报复,甚至动手打人等行为。这类孩子在家里地位特殊,家长们的骄纵使他们处处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谦让、合作与同情。

父母要有意识地教孩子学会分享,不能让孩子独享某些特权、食品、玩具等,应对孩子的分享行为给予及时的鼓励与强化。

(四)善于交往型

善于交往型的孩子,性格会特别的开朗、大方,能够和任何类型的小朋友打成一片,有很好的沟通能力、交友能力。当他们到了陌生的环境中,能够主动和大家打招呼,喜欢与小朋友分享自己的好吃的和自己喜欢的玩具,见到长辈有礼貌地打招呼。

发挥这类孩子的领导力与影响力,可以带动其他孩子一起玩,成为人际交往中的高手,其他孩子要尽量多与这种孩子交往。

(五)被动型

典型案例

丁丁其实很喜欢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耍,却从来不敢主动去邀请别人,他常常一个人默默地站在角落里,眼巴巴地看着其他孩子开心地游戏,既羡慕又期待,希望哪个热心的孩子能够发现他,并主动邀请他参加游戏。

人际交往是一种综合能力,仅有交往的愿望还不够,如果缺少交往的技巧和经验,幼儿容易在交往中受挫。其实大多数孩子内心都渴望与他人交往,希望自己为他人所喜欢,所以学会一定的交往技巧是十分必要的。

家长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在家里先训练孩子的交往技能,然后再让孩子参与到比较热情好客的孩子的玩耍中,最后等孩子有了一定的信心以后才能更好地融入不同类型的孩子中。

(六)能力缺乏型

典型案例

方方和另外3个男孩一起用几何积木砌宫殿,看得出他非常喜欢这个游戏,卖力地与大家配合着。但他似乎很难从同伴那儿得到经验,又没有主见,所以搭了又垮,搭了又垮。最后,方方变得很急躁粗暴,同伴们也不耐烦起来,将他排除出局。

这类孩子的交往意识较强,行为也很主动,但理解能力较弱,冲动控制力较差,因此交往时常常被排斥或引起冲突。

父母先陪伴孩子玩这种游戏,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很好地保持欣赏、鼓励与耐心的指导,树立孩子的信心之后,孩子自然就能融入其他孩子的活动之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