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虚假交往的含义

虚假交往的含义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虚假是虚构和假象的结合。在虚假中,不真实性是指对事实的否定和对本质与规律的背离。异化的师生关系使其失去了以教育任务为中心的自然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本义,导致目的和手段相颠倒,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日益冷漠和疏离,甚至一方把另一方当作了物,师生关系的本质被扭曲。异化的交往实质上是一种虚假的交往,因为它把现象当作本质,不具备真实交往的实质性内容和意蕴。
虚假交往的含义_虚假与真实: 大学师生交往关系研究

从词义上,“虚”跟“实”相对,即空虚的;“假”跟“真”相对,即虚伪的、不真实的、伪造的、人造的。“虚假”意指跟真实不相符合的,如虚假现象。[1]

虚假是虚构和假象的结合。虚假除了具有目的的功利性、手段的作伪性、功能的腐蚀性以及效果的危害性等基本特征之外,还包括以下四个基本特征[2]:

(1)不真实性。在虚假中,不真实性是指对事实的否定和对本质与规律的背离。

(2)空洞性。空洞是没有丝毫真实内容填塞的形式。

(3)荒谬性。荒谬是对真实的颠倒和对合理性的践踏。

(4)掩饰性。掩饰是对真实的胆怯和畏惧,是害怕真实之光照射的条件反射。

主体间性体现了交往的本质。主体间性强调主体之间的互识,即主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能够相互认识和相互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共同的理解。交往是一种主体间的关系,这就决定了交往是一种相互对话、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的过程,它意味着交往双方的相互承认,也意味着交往双方在交往机会上的均等、权利和道德上的平等。在交往实践中,如果交往的双方不能以自由、平等、自主、全面发展的主体而存在,主体—主体关系就会在某种意义上降格为主体—客体关系或物—物关系,这种交往就会被异化。“异化”指在一定条件下,把自己的素质或力量转化为跟自己对立并对自己进行支配的素质或力量,是用以表达本质的存在、主体向客体转化关系的概念。由于师生关系异化,教师权威对应着学生的绝对服从,学生学会的是顺从规则,而不是学会的认识、分析、批判与重构。异化的师生关系使其失去了以教育任务为中心的自然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本义,导致目的和手段相颠倒,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日益冷漠和疏离,甚至一方把另一方当作了物,师生关系的本质被扭曲。异化的交往实质上是一种虚假的交往,因为它把现象当作本质,不具备真实交往的实质性内容和意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