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占有式的交往

占有式的交往

时间:2022-03-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占有式的交往中,教师把学生作为占有、利用的对象,结成的是我—它的关系。在师生交往的目的上,占有式的交往体现为师生对待科学文化知识的价值取向上,师生交往的目的是占有知识,而不是理解知识。占有式的师生交往体现的还是一种提供标准化答案或知识的教育,它用标准化的知识或答案代替了对问题的思考。灌输教育是当前大学生师生占有式的交往的典型表现。
占有式的交往_虚假与真实: 大学师生交往关系研究

在占有式的交往中,教师把学生作为占有、利用的对象,结成的是我—它的关系。教师中心仍然是我国当前大学教育教学过程的主导倾向,教师是课堂的控制者,通过提出明确的、硬性的要求和做出评价,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学生则是教师权威的服从者。教师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宰者,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并且认为课本上的知识都是正确的,于是,教师成为绝对的权威,不容怀疑。在教师的眼中,学生是“一张白纸”或“一块蜡”,可以任人随意描绘或捏塑。在这样的交往过程中,学生成了容器,没有怀疑,没有思考,所获得的知识只在他的头脑中储存,并没有形成他的思想,更不会形成批判和质疑。结果是压抑学生个性的发挥,使学生成为盲目服从、缺乏批判精神及创造精神的单向度的人。

在师生交往的目的上,占有式的交往体现为师生对待科学文化知识的价值取向上,师生交往的目的是占有知识,而不是理解知识。这种占有式的师生交往体现的是一种注入式的灌输教育,教师作为绝对权威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课,并尽可能全面地记笔记,所以,最优秀的学生是上课最认真、笔记记得最好、能最大限度地复述别人思想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虽然占有了知识,但却没有理解知识,虽然获得了知识,但却并没有将知识融为他自己的思想,更谈不上丰富和扩展他的思想。占有式的师生交往体现的还是一种提供标准化答案或知识的教育,它用标准化的知识或答案代替了对问题的思考。师生交往的目的不是为了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是为了让学生记住大量的“标准”知识,它把标准答案当成权威,否定了知识中的或然性和未知性。灌输教育是当前大学生师生占有式的交往的典型表现。

占有知识与理解知识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弗罗姆说:“占有式生存方式和存在式生存方式在知识领域的区别表现为‘我有知识’和‘我懂得’这样两种措辞方式,占有式生存方式追求的是大量的死的知识,而存在式生存方式追求的是深刻的知识。”[22]由此可见,占有知识是主体把科学文化知识看成是死的、没有任何生成的可能性的、任人瓜分与占有的物的存在。

普林斯顿大学的卡尔·施基认为:检验一位好教师的标准是你把“学习”看作是一个名词还是一个动词?如果是一个名词,那就是一种要占有的和进行传递的东西,于是你就会把你的那些真理整齐地包装起来交给你的学生,而如果你把“学习”看作为一个动词,那这个过程就全然不同了。[23]

由此可见,师生占有式的交往的实际目的仅仅是占有更多的文化知识,教师在占有知识的同时也占有了学生本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