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强化技术因素,提高初中班主任工作实效性研究

强化技术因素,提高初中班主任工作实效性研究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长期班主任工作的实践和研究中,形成了众多的经验。本研究旨在通过强化初中班主任技术,提高其工作的实效性。掌握并灵活、熟练运用班主任技术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保证。我们认为两项成果具有教育技术开发的共同特点,证明了强化教育技术因素是可行的,对教师教育行为的改善是有效的。为此,各级各类机构多年来强化技术因素。提高初中班主任工作实效命题的提出,是基于解决当前育德工作中随意性大、实效性差的问题。

强化技术因素,提高初中班主任工作实效性研究

闸北区教师进修学院 王 钢[1]

  

初中班主任是学校工作的不可忽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规定“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2]。在长期班主任工作的实践和研究中,形成了众多的经验。但随着教育背景、对象的变化,班主任工作也正在面临新的挑战,需要有新的突破。本研究旨在通过强化初中班主任技术,提高其工作的实效性。

一、班主任技术的提出缘由

“技术”一词译自希腊文,本义主要指技能、技巧。法国科学家狄德罗在其主编《百科全书》中是这样定义技术的:“技术是为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3]按照功能,技术可分为两类,即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最基本的部分是生产技术;科学实验技术、公用技术、军事技术文化教育技术、医疗技术等则称为非生产技术。

一般认为,技术的发明基于科学知识和经验知识,是对科学成果的应用。而技术的不断发明,也为科学研究的发展提供支撑。科学与技术之间是相互联系、促进和制约的关系。必须指出的是科学与技术隶属不同的社会文化,他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首先是基本任务的不同。前者是认识世界,有所发现,从而增加人类的知识财富;后者是发现世界,有所发明,以创造人类的物质财富,丰富人类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简言之,科学回答的问题是“是什么”和“为什么”;技术回答的问题则是“做什么”和“怎么做”。其次,成果形式不同。概念、定律、论文是科学的主要成果形式,而工艺流程、设计图、操作方法等形式则为技术的主要成果形式。

技术是一种分析问题,并形成解决问题办法的系统方法。技术具有可操作性、可重复性、可测量性[4]

教育技术是开发和使用种种学习资源来便利学习的一种系统,是对学习过程、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储存、评价的系统方法[5]。班主任技术则是教育技术的下位概念。班主任技术主要包括班集体管理、形成技术,与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等工作沟通技术,指导初中生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技术,指导初中生学业发展与升学指导的技术研究以及组织各种班级活动的技术等。

班主任技术属于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技能、技巧要求。掌握并灵活、熟练运用班主任技术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保证。研究之所以没有用班主任艺术这一概念,是因为艺术是技术的高级形式,需要用创造支持并有个性特征的稳定技术行为才能实现,这无疑对绝大多数班主任而言是较高的要求。

2004年杨莲菁等发表了《以学习为核心,增强小学课堂微观技术有效性》[6]的研究成果,研究在导入、过渡、板书、对话、观察、巡视、强化、情景创设、问题行为等9项课堂教学微观技术的开发、应用、辐射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效;2007年刘京海发表了《关于创建教与学电子平台的研究——以初中数学为例》[7]的研究成果,证明了电子平台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改进是有效的。我们认为两项成果具有教育技术开发的共同特点,证明了强化教育技术因素是可行的,对教师教育行为的改善是有效的。这些成果为我们的班主任技术研究提供了大量可以借鉴的经验。

产品是技术的必然目标。乔治·巴萨拉十分简洁地指出:“技术史是专门研究发明、生产、使用人造物品的一门学科。”[8]这里的人造物就是产品。所以研究技术就必然要明确“人造物”(产品)。班主任技术的产品是为学生发展而设计的具体教育活动。

二、班主任技术的理性解读

德育的重要性、核心地位,已经被广泛地接受,班级是学校德育的重要阵地的地位也已经确立。但是学校德育实效性差,班级育德功能不尽如人意却是不争的事实。为此,各级各类机构多年来强化技术因素。提高初中班主任工作实效命题的提出,是基于解决当前育德工作中随意性大、实效性差的问题。

诚如前所述,产品是技术的必然指向物。从表面看,合格的学生似乎应该是包括班主任在内的学校教育的产品,那么,由此可推及学校就成了育人的机组,班级、年级组、社团等都是一个个具体的机器,制造出来的学生当然就是产品。显然,规格化、单一化、标准化的学生不是现代教育的培养目标,也不应该是班主任工作的目标。从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审视,班主任工作的产品应当是可供学生“享用”的育德活动。具体说,就是班主任运用“技术”将班主任工作的目标,转换成可以让学生选择的活动。学生是诸如社会实践、主题班会、班级文化等育德活动产品的使用者,而不是育德活动的产品。需要指出的是学生并不是单纯的育德产品的使用者,他们在使用产品的同时,也是产品的制造者。其实,让学生在班级建设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本身也是班主任技术的一项。

班主任技术将目标转换成产品。这里的转换正是区分其他一般意义上的技术或者称为生产技术的关键。从哲学意义分析,这种转换就是中介。

较早且较多运用“中介”概念的是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有学者认为,在抽去了中介,就没有了黑格尔哲学。中介是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中介是辩证思维的一个概念。[9]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的论述是十分明确和具体的:“绝对分明的和固定不变的界限是和进化论不相容的——甚至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之间的界限,也不再是固定不变的了,鱼和两栖动物之间的界限也是一样……‘非此即彼’是愈来愈不够了……一切差异都在中间阶段融合,一切对立的东西都经过中间环节而相互过渡……辩证法不知道绝对分明的和固定不变的界限,不知道无条件的普遍有效的‘非此即彼’,它使固定的形而上学的差异互相过渡,除了‘非此即彼’,又在适当的地方承认‘非此即彼’,并且在对立的东西之间起中介作用。”[10]

恩格斯在自然观背景和辩证法中,在“转化”的关系中论述了中介的概念,使中介概念的“动态”显示了相对的稳定。在对“间接联系”具体展开后,把“中介”明确地阐述为“中间环接”、“中间阶段”。同时把中介的运动认定为是一种“过渡”。[11]

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把“中介”作为一个完整的哲学概念,作了精辟和明确的阐述。列宁对黑格尔的“不论在天上,在自然界,在精神中,不论在什么地方,没有什么东西不是同时包含着直接性和间接性的”这段话的批注是:“一切都经过中介,连成一体,通过转化而联系的。”事物间都存在着“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列宁特别对“间接联系”表示了高度的关注。因为“直接联系”一般都是显而易见的,甚至在形而上学者那里也能发现这一联系。而“间接联系”则不尽然,这种联系往往是隐蔽的,非表面可以发现的,是变形的、曲折的、非线性的关连。列宁抓住的正是这一辩证法的重要范畴——中介关系。认为“间接联系”就是“中介”。[12]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创造性地改造了黑格尔的“中介”概念,使之成为了辩证唯物论的中介理论,丰富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成为一个成熟的哲学范畴。

班主任技术的哲学背景正在来自于“中介”理论。班主任技术在班主任工作目标与产品之间,建立起了“间接联系”和“中介”,使育德活动(产品)成为学生可选择的自主活动、自我教育内容和形式。

三、班主任技术的应用枚举

班主任技术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一个长期研究的领域。本研究关注并收集了闸北区在该技术领域的实践,现选择枚举如下。

1.班级经营技术

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一个班级一般是由一位或几位学科教师与一群年龄相同、文化程度大体相同的学生共同组成,整个学校教育功能的发挥主要是在班级活动中实现的。提出班级经营概念,不是简单引入一个企业文化的符号。更重要的是引入现代的经营理念,使班级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中注入更开放、更自主的积极因素。班主任新接一个班级时,首先要调整自己的心理,要把自己的心理调整到适合所任班级学生的年龄。以便师生间有更好的理解与互动。

案例

青云中学俞老师的故事

接特色班时,俞老师忐忑不安,在最初的一个多月里努力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特点,结果发现这群孩子个性突出,各有所长,但大多数学生都很有优越感,似乎谁都不把谁放在眼里,感觉要比普通班学生“难弄”得多。俞老师自觉为自己补课,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和研究这个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尤其是这个年龄段中相对优秀的学生的特点,最后决定从创建“和谐班集体”出发,引导学生主动走出自我,融入集体,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共同营造属于他们自己的精神家园。

俞老师告诉他们:“这个班不是仅仅属于班主任老师一个人,更是属于他们班级里的每一位同学。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是这个大家庭的主人”。俞老师在班级建设中倡导建立友好真诚的人际关系,既激烈竞争又携手共进,既和睦相处,又诚恳帮助,既互相督促又彼此信任,使每个学生的心灵都充满友情和温暖;引导学生既要发现自己独特的长处,又要看到其他同学的长处,使班上呈现人人自尊,同时又尊重别人的好风气,最终使每个学生树立起自己的尊严与自豪感,愉快地接受自己,充满信心地发展自己;充分发现每一位同学的智慧潜能,寻找学生智能发展的最佳点,使每一个人在学校生活中都成为成功者。同时,俞老师尽可能让同学们把她看作是班级这个大家庭中普通的一员,和同学们一起打扫卫生、布置教室、出黑板报、郊游以及社会实践,那种和谐、合作的氛围便自然而然形成了。俞老师首先选拔了一批德才兼备的学生干部,组成班级学生自治团体,并通过对他们经常性地培训交流,使他们成为班级建设的中坚力量,承担学习和工作的“排头雁”、“领头羊”,从而带动全体同学共同进步。接着为有特长的学生找好一块适合自己发展的领地,让他成为负责人,如吴佳宇是班级的DJ,每天中午负责播放音乐,CD机也是他提供的;何思捷是班级的网络管理园,班级的网页也是由他制作和管理的;夏梦茜是点子大王,大队部布置的工作总会出色地完成。

在前一年取得好成绩的基础上,她们申报了上海市红旗中队,前期的准备工作都已完成得差不多了,在最后要去少年宫答辩的时候,俞老师偏偏病了,在医院打点滴,没法陪同学们去答辩,所以有些担心。这时,号称“三羊开泰”的小A、小B和小C在电话里对俞老师说:“俞老师,我们这个团队是您亲手培养出来的,您不相信我们还不相信您自己的能力吗?您在和不在我们都会沉着应付的,放心好了!等着听好消息吧!”他们有的设计问题,有的撰写班级小传,有的制作多媒体,有的画宣传海报……当大队辅导员告诉她们最后被评上市红旗中队时,整个班级都沸腾了。在班级中每个成员的心理个性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班级整体氛围,不仅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每个成员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更会影响整个班级的工作和学习效率,俞老师第一次深深地感到:和谐萌生的力量竟然如此巨大!

在面对“问题”学生时,俞老师反问自己“她就无法和他们平等相处了吗?”俞老师认识到了自己作为教师在个性心理上的不成熟与不稳定,在某种程度上还可能是她自身压抑、焦虑、苦闷的反应。这些反应既来源于这些“问题生”制造的“问题”,更是来源于自己不正确的处理方式,而这两者又可能“相辅相成”,久而久之就形成恶性循环。如果自己总是这样的情绪,“问题生”是不可能去除“问题”的。俞老师渐渐开始尝试着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蹲”下来和他们交流。一次拔河比赛更激发俞老师的深思。当时她们年级七个班,抽签时五班运气好,直接进入半决赛,在三局两胜制下他们拔了两次进了决赛;而她们班经过了两轮五次的拔河进了决赛,俞老师知道这时与五班对决输的可能性较大,他们的力气已不在同一水平之上了。不出所料,她们只得了亚军。俞老师一点都不怪他们,相反还为他们高兴,因为在此过程中俞老师亲眼见到了他们的团结协作和倾力倾为。但没有想到的是,同学们对得了亚军内心感到极不平衡,觉得不公平,走廊的垃圾桶被踩坏了,下午的课也不安宁,俞老师非常生气也非常伤心,随口说俞老师已经不想管他们了!可是,同学们却哭了,他们主动派代表来请求俞老师原谅,原谅他们的冲动不懂事。俞老师感到非常惭愧,终于走进教室告诉他们:“今天俞老师很高兴,因为你们拿了亚军,这也是赢者,你们的不余遗力我很感动;但今天俞老师也很难过,因为你们做了一件傻事,以错误的方式宣泄了情绪。”他们似乎明白了俞老师的意思,默默地低下头去……第二学期的“六·一”节,她们班的“超级变变变”——花样游泳得了一等奖,最重要的是这个节目是由很多普通同学甚至调皮鬼来排练完成的。(引自芮彭年《现代班集体建设暨创建“温馨教室”》)

2.学业指导技术

班主任的学业发展指导不同于学科教师的指导。班主任的学业发展指导更多的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业现状,制定恰当的学业发展近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指导学生积极归因,形成正确的归因模式,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

案例

市北初级中学谢老师的故事

在我读书的时候,“坏学生”、“差学生”一直被老师用来评价某些同学。时至今日,这些词语很少出现在大家的表述中了,取而代之的是“后进学生”。究其原因,“坏”“差”这些字都很强调学生的主观因素,其实并不只是他们主观上不想当“好同学”,这其中不只是他们主观不努力的原因,还有其他的因素在影响。所以对待他们的时候,不能带着“埋怨”的情绪在里面,不能主观地否定他们做过的努力。

我上课的时候发现班上有这样一位与众不同的同学:平时在上课的时候,还是比较认真的,但是一旦窗外或者其他同学有什么风吹草动,他的注意力就马上会被这些东西所吸引。我在上课的时候也不甚烦恼,因为我不可能不顾课堂的连贯度,每分钟都去提醒他一个人。后来下课之后,我跟他谈了一次,效果还是不是很好。其实这时我也很着急,找不到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学过化学的人都知道,初中化学是一环扣一环,这样继续下去,以后会出现即使想听也听不懂上课老师在讲什么内容的问题。

到了第一次考试的时候,自然他的成绩离平均分还是有一段距离的。在分析考卷的那节课上,我对于成绩好的学生做出来表扬,但是并没有对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在全班面前批评,甚至连点名也没有点,最差多少分也没有说。因为我自己也做过学生,如果某次考试分数不好的话,很不愿意让老师叫到自己的名字。即使是某些所谓的“无可救药”的学生也是很在乎这个分数的,一拿到比较低的分数都会心情失落的,老师在这时不能再“落井下石”了。试想一下,谁会不渴望成功?人不可能没有羞耻心。我准备以找他们个别面批考卷订正的方式,来提醒他们还要多加把油。

不过他又出现了其他面批同学没有的状况,我问他:“怎么考卷没有订正好?”他低着头说:“错得太多,整张考卷几乎有大半都需要订正,实在来不及。”

碰到这种情况,有些比较严厉的老师估计会直接把他“打”回去:“错得多就可以成为不订正完的理由吗?再说,错得多也不是我造成的。这张考卷我并没有出得很难。你自己看看,这儿、这儿、这儿……哪一道不是我上课时候就教过类似的题目,喏,这道我上课一模一样的题目都讲过三遍了,怎么还会错!今天不订正完,不准回家!”比较体谅学生的老师估计会这样说:“订正的多是你之前那段时间知识点没有掌握好,这次老师体谅你,把时间放宽,你明天一定得交过来。你以后要把力气用在考试前了,这样订正的内容不就少了,总的来看反而是节省你的力气和时间。”

我觉得这倒是个拉近与他距离的机会。我顺势对他说:“你是不是来不及订正?那好,现在老师听你把错的题目口头告诉我应该怎么做?有错的话,我会当场改正你。等你全部讲完,我再回过头来提问题,如果你能答出来,那你这道就不用订正了,只要把那些默写类的题目订正一下就可以了,怎么样?”

他重重地点一下头。我感觉,只有这时他是真正的在听我讲话,之前的很多次都是在敷衍我。由于有了可以不进行书面订正的激励,他在听我对他解答的纠正时特别的认真。其实订正的作用不就是让学生查缺补漏,弄懂那些本来应该不会的题目。而且这样的好处还在于,不但要求学生知道答案,我还会问他为什么是这个答案,使他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认真听讲的结果自然是很好,他少抄很多东西,但是掌握了更多的东西。我还鼓励他:“化学对于大家来说都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基础都是零。你的努力老师也已经看到了,我相信你能和其他同学学得一样好。”

后来,他有一次主动提出:“老师,我能上课的时候站在前面吗?”当时我就觉得很奇怪:“很多同学比较排斥站到前面或者是后面,认为这是惩罚性的行为,你怎么自己主动要求这样做呢?”他说:“主要是坐在后面,我会不由自主地开小差,如果能站在前面我就能集中精神了。”

听到这句话,我很欣慰:他能这么做,可见他有很强烈的学习欲望,我自然不能拒绝他的要求。当然我不会仅仅满足于此,正在努力使他能慢慢控制自己,使他在不久的将来即使坐在下面也能做到心无旁骛地听课。

所以说,有些后进生上课开小差,并不一定是他们自己主观上不认真,仅仅是自控能力稍稍有点欠缺。如果,教师不问青红皂白直接一顿批评,这些学生一定会放弃对自己控制的努力,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个学生都有追求进步的想法,我们作为教师的工作就是让这个想法,并不仅仅只限于念头,而是通过督促和鼓励把它慢慢外化成一种学习的习惯或者能力。(谢一骏)

3.家校融通技术

与家长融通是班主任必备的基本技术。家长对孩子的认识多少会有些偏颇,如何通过与家长的融通,了解学生成长的背景,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发展的问题。

案例

恒丰中学李老师的故事

孩子们大多活泼可爱,却也各有各的调皮。尤其作为八(1)班的任教老师更加感到压力和责任。这个班略有不同,八年级上来由于原1班和4班人数较少,学校经讨论以后把两个班合为一个新八(1)班。

一段时间后,八(1)班学生学习步入正轨、热情尤高,一番新气象。却有二三同学学习成绩仍未有好转,小祁同学便是其中之一。说起这小祁同学,原是相当开朗活泼,上课也较为认真、努力,只是放学回家便不再看书学习,作业情况总是不理想,更不说复习预习了。我每每找他谈话、指导他习题,他也是听得认认真真。这让我很是诧异,心想其中必有缘由。正当我想去了解情况时,小祁妈妈来到了学校。原来小祁妈妈身患重症,已确系时日无多,整日在家里思绪搅扰、情绪也阴晴不定,时而无名火也不知何处而来,就出在小祁和小祁爸爸身上。小祁爸爸也是心力交瘁,大男人本就不是心思细腻之人,也很难顾及到小祁的感受。小祁妈妈心中也是自责,也是无奈,前来学校与班主任诉苦。

我终于明白了小祁成绩不佳的原因,深感家家都有难念的经。小祁同学在学校开朗活泼,不想家中竟有如此变故,令人错愕、惋惜。从此,我更关注小祁的生活情况,尽量减少他的作业量,在学校中多辅导他会学、会做,适当放低要他进步的要求,鼓励他凡事慢慢来,踏踏实实一道一道习题吃透、一个一个知识点过关,不需多练,也能取得好成绩。现在,小祁同学的成绩稳中有进,更重要的是,至少在学校里家庭因素不会成为他的负担,学习也不是他的负担。孩子们开心、快乐的成长才是为人师最乐意见到的。

与小祁不同,小朱同学却是一个腼腆、内向、话语不多的男生,在班级中,他很少说话,也从不对任何事情发表看法。他的父母都是农民工,从偏僻闭塞的农村来,在上海借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家里家徒四壁,父母只是从事一些摆摊卖小吃的工作。在一次常规的家访中,我发现了他们一家生活得很窘迫,孩子甚至连写作业的地方都没有。那次,他始终低着脑袋,一言不发。

真正引起我注意的是一段时间之后,虽然只是几个小细节,但是,在这点点滴滴中,我仿佛看见了一个不一样的他,看见了一丝属于他的特别。

首先是他的字,与他柔弱的外表极不相称。不是说“字如其人”吗?在他笔锋锐利的字里行间,我仿佛看见了一个倔强的影子,是什么?一时我也说不清楚。其次,他并不是完全闭塞、怯懦的,我发现,在老师不在时,他会和同学谈笑,会和好友下棋。继而,我又发现了他的写作天赋,在字字句句中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对目前状况的感慨。

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呢?也许很难用一句两句话说清楚,但是我却用心灵体会到了一颗跳动的心。

在不久后的一次周记中,他竟然毫不避讳地谈到了他的家庭,尤其是他的父亲。他对父亲颇多怨言,因为父亲打牌、喝酒、对待母亲也不那么客气……我有些明白了,这个看似木讷的孩子,其实在自己的心底藏着那么多想法,甚至超过了年龄的思考。

我终于有了一次和他单独的谈话,在沉默后,他终于闪烁其词地说起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害怕、自卑,难以克制的这些障碍,让他觉得自己总是远离同伴的,加之自己的家境,更让他感觉到只有沉默,才是保护自己的最好办法。

也许这就是农民工子女普遍的一种心理,一种渴望被理解却害怕走近他人的心理,一种渴望倾诉却害怕他人嘲笑的心理。

老师,在这种孩子面前,始终要保持的就是愿意倾听的姿态,一种和他们保持交流的姿态,一种牵着他们手,给他们力量的温暖,让他们在城市中找到自己的家,找到属于他们的归属感与快乐!

经过与孩子们一起经历的点滴,我深深感到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重大。一个小小举动,或可给一个孩子莫大的力量;或可抹掉孩子的快乐和求知。所以,无论见习,还是今后,我都会诚惶诚恐、谨小慎微地规范自己,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真正地感受到爱与快乐。(李宙飞)

4.心理伺服技术

在这里指的是当班级学生心理上出现问题时,能迅速接到信息而作出判断,给予及时的心理辅导。最佳的心理伺服来自预判,就是能在班级学生的心理问题才萌芽里就能提前疏导。

案例

彭浦初级中学汪老师的故事

汪老师是初二(3)班班主任。班主任的职能范围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我认为分为三个“尽”字,分别是“尽责、尽力、尽心”。汪老师的治班法子就是一个很好的尽心教育的德育教育例子。

汪老师的班级是一个女孩子占大多数的班级。汪老师的初二(3)班36名同学中,女生占了四分之三,初二的女孩处于心理活动特别敏感的时期,这也是女生心理成长比较活跃的一段时间。伴随着女孩的变化,初二开学了,物理学科给女孩子们造成学习上的困难;英语、语文等背诵内容又加重了学习的负担。女孩子们的专注力不如男生,所以她们不能及时调整学习状态。身体性情的变化加上学习压力导致学习信心的下降,也造成了心思分散,许多女孩放学回家后把时间花在网络聊天上,她们会花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在议论明星、男孩上,从而轻视了学习。开学三周后,班级里的学习精气神不如以前,上课作业的成果都有明显的下降。每天早晨,27个女孩子们都拖着疲倦的面容,没心思读书,像一朵朵过早蔫了的小花。

汪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作为一名有经验的老班主任,她的确有许多套治班好方法。但是每个班级都有不同的情况,目前的这个班级是比较特殊与众不同的。汪老师面对的是大部分敏感脆弱爱漂亮自尊心极强的“小公主”。汪老师知道,面对这种情况,不能批评,只能沟通引导。但是女孩子们到底愿意向平时严肃的班主任坦露心中的“成长的烦恼”吗?

汪老师针对这种情况,先向9名男孩入手,她要先稳住班里的男生,并且在和男生聊天的过程中询问女孩子的情况和班级里的状况,她了解到女孩子们复杂的心思和男孩们不变的学习态度。她对男孩至少放心了,在这个基础上,汪老师召开了紧急班委团员会议,希望班干部们群力群策,凝聚在一起,起到带头作用,将班级的总体学习氛围带上来。

接下来,汪老师花了大量的时间进行了一对一单独疏导沟通。她不断找女生聊天,虽然每个女孩的情况各不相同,可是总的来说她发现她们在平时生活中存在的许多类似的困惑和成长的烦恼,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子喜欢和男生交往,她们喜欢自己面容身材上的略微成熟的变化,也希望这些变化能得到男生的欣赏。她们也渐渐会放开胆子小步地去触碰“男孩女孩”这个敏感的界限;同时汪老师也发现女生们在学习理科方面有跟进困难的问题。汪老师针对这两个方面用不同形式进行了教育和指导,她并没有拿出班主任的威严,命令女孩们放下私心杂念;也没有拿“考不上高中”这样的语言恐吓敏感的女孩;她更没有在家长那边指责训斥告状。她像妈妈一样耐心的为女孩分析成长过程中会遇到的各类情况,也告诉女孩们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她对女孩说,她了解女孩们的成长变化,但是不能理解为什么长大了的孩子却更加的孩子气,汪老师更关心女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也在不断调动她们的学习主动性。

同时汪老师在数学老师和物理老师的反馈下,亲自上阵,抓学生的理科,一个一个过关;在引导方面有班级整体教育,有放学后利用私人休息时间与家长沟通深入了解情况,也有个别引导鼓励。经过了将近一个月的关心,汪老师班级的女孩子们又恢复了生机勃勃的样子,经历了值勤周和运动会,汪老师班级的女生们表现的很认真很负责,细节上面做的很到位,也给初二(3)班的男生们做了榜样。

“尽责”指的就是完成班主任一天8小时的份内事,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能完成好,担任好班主任的工作。“尽力”比尽责来的更需要花时间,花力气,尽力是在教师能力体力时间允许的范围内做到最好,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心血。我认为最了不起的就是“尽心”这一点,这一点需要教师多花心思多用心,呕心沥血像妈妈一样关心自己的学生,甚至有些时候比家人更了解学生。有些家长忙于工作,未必能发现自己亲生女儿的“小秘密”,他们未必有汪老师的细微观察和也可能没有经过和自己女儿交心的沟通;甚至有些家长更不知道处于花季的女孩是需要情感上的关心和照顾的。而汪老师通过班级女生的成长的变化发现了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耐心地化解,全心的关爱女孩们的成长,帮助女孩们解决“成长的烦恼”,这也是班级班风营造上又一个新突破。我认为这就是“尽心”高于“尽责”“尽力”的地方。

汪老师是用心在关爱每位学生,她用自己的身体力行,用自己的师德品质为每一位学生做了最好的榜样,愿意为学生付出,积极营造班级风气和文化建设的好班“妈妈”。(王相如)

做好班主任有许多成功经验,强化班主任技术因素,则是好办班主任的新探索,本研究还只是一个开始,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期取得更多实证,和更多规律性的认识。

[参考资料]

[1]陈建翔等著,《新教育:为学习服务》,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3月第一版

[2]孙可平著,《STS教育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8月第一版

[3]赵翰章等主编,《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第一版

[4]陈凡等著,《解析技术》,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第一版

【注释】

[1]本文是2005年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提高初中班主任工作实效性研究”(编号:C0570)的主要研究成果。课题负责人:王钢。

[2]教育部文件:教基一[2009]12号

[3]狄德罗(法)主编,坚吉尔(美)英译,梁从诫汉译,《百科全书》,花城出版社,2007.7

[4]杨莲菁、王钢,《小学课堂教学微观技术丛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03月

[5]同上

[6]杨莲菁、王钢,《小学课堂教学微观技术丛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03月

[7]刘京海,《关于创建教与学电子平台的研究——以初中数学为例》,《现代教学》,2012年01期

[8][美]乔治·巴萨拉(George Bas),周光发译,《技术发展简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9]黑格尔,《小逻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77页

[11]杨莲菁、王钢,《小学课堂教学微观技术丛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03月

[12]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74 1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