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强化思维训练提高阅读能力

强化思维训练提高阅读能力

时间:2022-03-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阅读能力就是自学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按照人的思维规律和思维发展规律,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提高阅读的关键所在。面对这种现状,语文学科亟待解决的就是强化学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抽象的内容能加以阐发,使之具体化,即利用具体的材料或经验作出解释,这就是形象发散思维能力。而要想得到正确的结果,必须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强化思维训练提高阅读能力

21世纪是阅读的世纪。阅读是语文之根,是语文的重点和难点;是学习之母,是学习其他的基础;是教育之本,是未来教育“四个支柱”的一块基石。阅读能力就是自学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学会阅读就是“学会求知”,还能帮助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共处,学会审美。

而这种能力总是与活动密切相关联的,受思维的支配,能力的获得与培养往往是思维优化的具体表现。按照人的思维规律和思维发展规律,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教给学生思维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提高阅读的关键所在。

中学语文界代表,河南省教研室甘其勋同志认为:当前影响语文教学质量乃至整个中学教育质量的症结,是阅读教学效率低下,学生不爱阅读,不会阅读,更不能高效地阅读。面对这种现状,语文学科亟待解决的就是强化学生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我们阅读文章,不能机械地记住这些文章中的语句,而是应当把文章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有一种“语言转化能力”或称之为“阐释能力”,也就是能把文章中的“原文”变成自己的话。阅读的这种阐释能力包含三种要求,即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形象发散的思维能力和含蓄的语句能加以解说的顿悟思维能力。

一、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

阅读时,能够把具体的内容准确地进行概括,提炼出它的核心,这就是一种抽象概括能力。具体内容概括化,就是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归纳、总结所读的内容。概括内容是理解能力的主要标志。在激发学生思维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动思维,运用思维机制去解决问题。在阅读训练中,概括内容的训练常常有概括段落意思、概括层次意思、概括文章中心等训练。无论概括什么内容,都是以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为主的。

第一,概括段落内容。概括段落内容以分析句子为基础。每段都由若干句子组成,这些句子相互联系,有机地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表明一个相对独立的中心意思。要准确地把握段落中心意思,就要首先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例如:《一碗阳春面》中母子三人在大年夜到北海亭面馆合吃一碗阳春面的情景,除了感悟到母子三人生活处境拮据贫穷之外,更主要的是抓住关键语句“母子三人头碰头地合吃一碗阳春面”,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理解这一情节作者的用意,母亲的用意,以至更深层地体会母子三人身处逆境时,那种顽强、不屈、团结、向上的奋斗精神。

第二,概括层次内容。这里说的层次是指作者写文章时安排材料、表达思想感情的顺序。层次与段落关系密切又有区别,层次是从思想内容划分的,段落是从文字表达划分的。在一篇文章中有时层次与段落一致,有时互有大小,常常是一个层次包含若干个段落。因此,概括层次的意思要以概括段意为基础。在分析段与段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或理清文章叙事的顺序,或理清文章思想感情的脉络,或理清文章说理的逻辑,或理清文章说明的顺序,明确具体层次的内容,然后以准确、简洁的语言对其内容进行概括。

这种概括能力的训练和培养,离不开思维能力的训练。首先培养和训练学生学习推理能力和决断概括的能力,找出事物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在理解的基础上,从中抽象出具体的意义,使抽象思维在具体训练中得到发展,并运用这一思维去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药》这一课,情节比较复杂,双线结合,时空跨度大,从刑场、茶馆到坟地;从秋天直到第二年的清明。但它符合人们的思维发展规律,理顺其间关系后,就不难理解每一层次的含义,从而更能很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这样学生的概括能力在训练中得到了提高。

第三,概括文章的内容。首先要抓住文体特征,其次要探究文章写了什么,作者为什么这么写。要通过分析,抓各部分里最主要的,带有本质性的内容,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把它们综合概括起来。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设疑,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寻找疑点,大胆质疑,主动地去发现问题,寻求有独创性的答案。遇到问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深究问题的“所以然”,探索其中的内在规律,学生有了疑问,才会激起求知欲,才会激起思维兴趣。

二、形象发散思维能力

抽象的内容能加以阐发,使之具体化,即利用具体的材料或经验作出解释,这就是形象发散思维能力。它以概括内容为基础,它不止于理解文章写什么、为什么写这一层,它要求在此基础上或对文章的题材与主题的关系,或对文章内容所具有的普遍意义等进行周密的分析,并以准确的语言把分析过程表达出来。在分析过程中,要鼓励和激发学生善于联想和想象,通过知识的联想和想象产生悟性。

人类的许多知识、意识、认知都是靠知识的联想和想象获得的。笛卡儿曾用音乐的知识联想,想象宇宙的和谐,创立了他的机械论的宇宙观。可见,没有知识的联想和想象,就不能使认识与对象发生意义上的联系。因此我们分析问题的时候,要充分运用形象思维,同中求异。

例如《雄关赋》,作者实指“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可为什么不用山海关命名呢?这不禁使我们想到“雄”的含义,由此可联想作者写雄关的用意在于“心中的雄关”——坚定不移的社会主义信念,这样文章才有了深意。

三、顿悟思维能力

顿悟思维即灵感思维,它具有非技艺知识所能达到的独创,它的出现完全是由创造主体意想不到的偶然因素诱发的,虽是瞬间即逝,但可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供线索。有些文章作者为了表达的需要或某种目的,故意不直接表达思想内容,而把它隐含在字里行间,或者作者运用象征、双关等修辞婉曲地表达思想、观点、看法。这就需要挖掘其隐含的信息,即用简洁明白的语言解说其深层内涵。而要想得到正确的结果,必须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能力。通过深刻的思考,使思维得到飞跃升华,把以往得来的经验同眼前的信息联系起来,把认识推向一个新阶段,使苦苦探索而不得其解的问题迎刃而解,难以寻觅的答案呼之即出。

钱学森认为:灵感就是信息、机遇、联想、直觉依次矛盾运动达到高度统一,即联想的结果被直觉突然呈现的一种理智和情感异常活跃的状态。假如一个很难的问题,在这些潜意识里加工来加工去,得到结果了,这时要能与我们的显意识沟通了,一下得到了答案。整个的加工过程,我们可能不知道,这就是所谓的灵感。灵感可能是多个自我,是脑子里的不同部分在起作用,忽然沟通,问题就解决了,所以在阅读时,我们要做到思想专注,以适当的方式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创作主体心无旁骛,对创作对象产生深厚的兴趣,然后再进行苦苦探求,这是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只有那些“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创作主体,才能获得灵感的青睐,最终达到灵感的迸发,使问题迎刃而解。

总之,阅读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要教学生从阅读实践中学会认知性阅读,学会理解性阅读,学会鉴赏性阅读,学会创造性阅读。在阅读中强化思维训练,在思维训练中提高阅读能力。只有学会阅读,才能生存,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