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高引导实效性

提高引导实效性

时间:2022-03-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与合作者。课堂引导教师应该抓住学生学习的困惑期, 问题理答的过渡期, 由“误” 到“悟” 的关键期, 总结梳理的发展期, 通过追问、 理答、 转向、 启发、 诱导、 讲解等策略来提高引导的实效性。针对回答启发诱导, 提高全体参与度。在二年级“简单的排列” 中, 教师通过引导分析学生的作品和多媒体动画

马辉才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角色定位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与合作者。《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强调: “数学教学活动, 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学生积极性, 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但在实际教学中, 往往出现教师引导时机把握不准, 引导策略不精准, 课堂引导演变成教师的一言堂。 课堂引导教师应该抓住学生学习的困惑期, 问题理答的过渡期, 由“误” 到“悟” 的关键期, 总结梳理的发展期, 通过追问、 理答、 转向、 启发、 诱导、 讲解等策略来提高引导的实效性。

一、 抓住认知冲突的困惑期

教育家孔子说: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所以教师要创设情境, 激起学生认知冲突, 然后抓住学生认知冲突的困惑期, 尽力做到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 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不能完整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通过启发引导来平衡冲突, 以下将通过几个例子来说明。

教师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与形” 时, 教师出题: 从1开始连续的奇数相加求和。 与学生比赛, 教师迅速算出答案,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教师算得快的原因, 学生猜想肯定有简便算法或有什么规律, 然后问学生想不想知道这种奇妙的算法。 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经验与新知冲突的对立点, 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教师教学人教版二年级“简单的排列” 时, 根据二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设置了抽奖游戏。 奖品盒设置了密码, 密码是由1、 2这两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 密码会是多少呢? 3秒内说出, 就会得到奖品。 学生很容易得出密码为12或21。 之后教师对密码再一次升级, 进入第二轮抽奖环节。 密码是由1、 2、 3这三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 密码又会是多少呢? 学生踊跃发言。

这些教学片段都是教师善于创设情境, 制造认知冲突, 通过引导平衡认知冲突、 旧知冲突、 生活冲突、 经验冲突。

二、 抓好问题理答的过渡期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 “教师之为教, 不在全盘授予, 而在相机诱导。”课堂中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诱导呢?

(一) 针对回答启发诱导

教师教学人教版二年级《简单的排列》 时, 进入第二轮抽奖活动时, 教师放手让学生探究, 之后展示了一位学生的作品(12、 21、 12), 让其他学生回答有问题吗? 问题出现在哪里? 一位学生说, 12又出现了一次。 教师让学生用一个词表达“又出现了一次”, 学生说“重复” 或“重”, 教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重” 字。 之后教师又展示了一个学生的作品(21、 31、 23), 教师问这个同学的问题在哪里? 学生说“少了、 不够、 缺了”, 教师又让学生用一个字来表达, 教师在黑板上写了一个“漏” 字。 教师追问如何做到不重不漏呢? 通过这个环节, 启发诱导学生回答。 让学生学习“不重不漏” 这个数学术语, 同时为探究排列方法打下坚实基础。

(二) 通过转向策略, 提高学生参与度

课堂中的问题不能全部由教师包办, 可以通过转向的策略引导学生参与,提高参与度。

在学习三位数连加估算时, 老师举例: 169+229+559=( ) , 在列竖式计算时老师问学生笔算时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个位上都是“9”。 教师说: 那我们一起算, 在计算中发现个位相加得多少, 满几十? 个位相加满几十进位时你有什么顾虑或问题吗? 其他同学, 你们算的结果和黑板上这位同学的一样吗? 不一样在哪里? 他这样算的理由是什么? ……

在学习锐角、 钝角时, 通过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学案上的角是锐角还是钝角后, 老师问学生: 大家现在能分清直角、 锐角、 钝角, 也会画直角了, 那么你能根据画直角的方法画出锐角和钝角吗? 自己先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然后把你的画法讲给大家听, 谁有勇气到黑板上试着画一画? 两位同学举手上黑板画完后, 老师让第一位同学一边演示一边讲, 她说, 锐角比直角小, 所以她先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上画一条边, 再把三角板转一下在另一条直角边上画一条边, 是锐角, 再向另一个方向转一下画出另一个角是钝角。 第二个同学指着自己的图讲: 画锐角先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上画一条边, 再把三角板向里边转一下, 在另一条直角边上画一条线, 画钝角和锐角一样, 只是要把三角板向外转一下再画一条线。 之后老师问孩子哪里是里边, 哪里是外边? 她指了指,接着老师再问班里其他孩子这两位同学都讲了, 他们也画的正确, 请听懂了的同学举手, 没听懂的同学说说哪里没有听明白。 过了一会儿, 有位同学站起来说: “他们在转的时候我感觉不明白。” 然后老师又问其他同学谁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此时不会的同学都举起了手, 老师说自己也和大家担心的一样, 那我们如果不转动三角形能不能画出锐角和钝角呢? 过了一段时间, 还是没人找出方法, 老师给大家示范讲解描点画法。 针对回答启发诱导, 提高全体参与度。

弗赖登塔尔说过: “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 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发现或创造出来,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 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三、 打牢由“误” 到“悟” 的关键期

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生成性资源, 尤其是错误资源, 从中发现学生共性问题, 找准问题根源, 然后从问题中引导学生悟出正确的方法。

(一) 摸清错误源头

在教学《数与形》 探究连续奇数和的规律时, 学生要么找不到规律, 要么找出的规律杂乱无章, 显然学生没有找到探究规律的方法, 于是教师示范1+3可以用摆小正方形来解决, 接着让学生探究1+3+5、 1+3+5+7、 1+3+5+7+9,有些学生将小方块拼成了长方形, 找不到规律, 核心问题是学生没有将加法式子和图形对接起来, 没有认识到正方形边长相同的特点, 这时教师再进行二次引导。

(二) 对症下药促成长

在《数与形》 的教学中, 学生出现长方形和正方形两种拼摆情况, 可以通过辩论使学生感知拼成正方形的必要性, 也可以通过教师直接引导来突破。 然后通过多媒体播放动画让学生观察大正方形块数与正方形边长的关系, 正方形边长数与加数之间的关系(大正方形中小正方形的个数等于边长个数乘边长个数, 也可以说成边长个数的平方)。 在观察与探究、 思考、 展示、 讲解中建立连续奇数的和等于奇数个数的平方的关系。

在二年级“简单的排列” 中, 教师通过引导分析学生的作品和多媒体动画策略。 先摆12, 后摆21, 调换个位与十位的位置, 直观建立换位法; 十位上先摆两次1, 然后给个位分别放2、 3, 接着给十位放两次2, 最后给个位分别放1、 3, 直观建立固定十位法。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固定个位法。 每次教师摆前两个, 后面几个让学生根据老师摆的接着摆, 体现学生不会时教师由扶到放的策略。 针对学生的问题教师对症下药, 在探究中学习新知。

四、 强化总结梳理的发展期

一节课中的总结梳理很关键, 在总结梳理时如何通过引导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具体方法如下:

(一) 学生说收获与困惑

在《数与形》 的教学中, 教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 学生说这节课学到了借助小正方形和大正方形之间的数量关系, 探究了连续奇数的和的规律、 用形探究数的规律。 教师追问还在哪里用到过这种思想和方法, 学生举例如加减法实物图、 分数乘法的计算用图形来推导、 学习除法意义的图、 线段图等都是图形结合。 学生边说教师边出示课本图片, 总结了这一思想方法的所有情况,达到举一反三、 归纳整理的目的。

(二) 教师点关键与方法

在教学二年级“简单的排列” 时教师总结: 像以后排列数字、 排列颜色、排列照相等问题时大家都可以利用今天游戏中用到的固定法、 交换位置法来解决, 既快, 又不重不漏。

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乘法解决问题时, 有一题是通过比较两道题, 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1)有4排桌子, 每排5张, 一共有多少张桌子?(2)有2排桌子, 一排5张, 另一排4张, 一共有多少张? 两道题情境相似、 数据相同、问题相同, 但数量关系不同, 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选择不同的运算解决问题, 通过摆学具或画图等方式使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 再让学生分别说出两幅图表示的意思, 进而突出乘法的意义和加法的意义, 并从图形表征和语言表征两个方面, 将具体问题和运算意义联系起来, 使学生有理有据地选择算法。 这样确实从根本上区分了乘法与加法的区别, 实际上乘法与加法又是紧密相连的, 如何进一步深化对二者的区别与联系的认识, 就需要教师二次挖掘, 因为孩子已经学习了乘加乘减, 于是在总结环节教师又追问: 同学们再试一试第二题还有其他方法吗? 小彤站起来说: “我可以先把另一排桌子填上1张, 列式为5+5-1。” 教师继续追问: “你填上1张的目的是什么?” 小彤毫不犹豫地说: “变相同。” 教师再次追问: “加数相同的情况下用加法简单还是乘法简单?” 于是学生将式子变成了5×2-1。 受此启发, 又有一位孩子站起来说: “我先给第一排去掉1张桌子, 就变成2个4和1个1, 所以也可以列式为4×2+1。” 教师通过追问总结点拨引导, 进一步让学生感受乘法和加法的本质区别和适用范围。

《礼记·学记》 云: “君子之教, 喻也。 道而弗牵, 强而弗抑, 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 强而弗抑则易, 开而弗达则思, 和易以思, 可谓善喻也。” 意思是说要引导学生而不要牵着学生走, 要鼓励学生而不要压抑他们, 要指导学生学习门径, 而不是代替学生作出结论。

所以, 课堂引导时教师要导之有趣, 使学生想学; 导之有时, 使学生能学; 导之有法, 使学生会学; 导之有度, 使学生多学。

参考文献

[1]柳菊兴.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2011版)[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12.

[2]吴正宪.吴正宪给小学数学教师的建议[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