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代大学生“网恋”心理类型的隐含研究

当代大学生“网恋”心理类型的隐含研究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结果对学生、教育者科学认识“网恋”心理,加强心理咨询与思想教育的实效性,避免“网恋”悲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必须在“质”与“量”相整合的研究方法基础上,主要采用隐含的方法来探究“爱情”。

当代大学生“网恋”心理类型的隐含研究——基于“质”与“量”相整合的研究方法

当代大学生“网恋”心理类型的隐含研究[1]——基于“质”与“量”相整合的研究方法

李建伟1 应笑妮1 胡凌燕2 闫 涛3 爱情心理学研究小组

(浙江工商大学 1.学工部、学生处 2.统计与数学学院

3.财务与会计学院 浙江杭州 310018)

摘 要:研究者以“质”与“量”相整合的思想为指导,以隐含研究为主,旨在通过探索当代中国大学生“网恋”的爱情类型揭示其爱情心理特点与现状。结果发现:①游戏型、寄情型等13种“网恋”类型构成当代大学生总体的“网恋”爱情类型;②游戏型、寄情型、释放型等成为大学生最偏爱的“网恋”爱情类型;③13种“网恋”类型可进一步分离为爱情的离心力、混合力两个基本大类,都偏于负性心理倾向;④在“网恋”爱情的离心力上,男生、城市生显著地高于女生和乡镇生;在混合力上,男生、文科生显著高于女生、理科生;⑤“网恋”类型可以二次聚类为理智、情感、物欲三个大类,所占总变异量的比重为85%。研究结果对学生、教育者科学认识“网恋”心理,加强心理咨询与思想教育的实效性,避免“网恋”悲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 网恋 类型学 隐含研究方法 质的研究

一直以来,爱情始终是一个美丽而复杂的“全人类课题”。作为人际吸引的最高形式,爱情成为社会学、伦理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研究的焦点,是大学校园里经久不衰的热点话题,“渗透”着青年人的大学生活,深刻地影响着其人格发展和人生的幸福度。同时,爱情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本质的揭露更多地需要从心理学的层面进行深入研究。然而,心理学并没有很好地承担起研究爱情的伟大使命,至今也仅有少数社会心理学家的些微研究。[1]可以说,至今为止,当面对“爱情是什么”的提问时,心理学界依然无法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这确实该是令心理学家感到惭愧和尴尬的现象之一。

如今,网络的飞速发展一方面给人类生活带来巨大变革,另一方面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心理,并迅速地催生了一种全新的爱情模式——网恋。根据我国学者对人一生中性心理的发展成熟阶段的划分,18岁以后为恋爱期,随着性生理的发育完成,性心理趋于成熟,开始渴望恋爱。[2]大学生正处于18—25岁之间,恋爱意识萌发,性心理成熟,对爱情充满向往和渴望,然而,该时期大学生的恋爱具有明显的注重近期效应、充满理想色彩、求新求异等特点。[2]因此,大学生视“网恋”为新的爱情潮流,渴望这种爱情新体验。《中国青年报》2004年2月1日调查发现,超过40%的大学生相信“网恋”可能成功,超过60%的大学生对“网恋”持中立态度,92%有过“网恋”经历的往往周围有人有过类似经历。因此,未来社会网络交友、网络恋爱会日益在人们的真实生活中占据一定的比重,特别会影响到情窦初开的大学生的情感选择和发展。对大学生“网恋”现象进行深入探讨,对帮助大学生适应网络时代的社会生活,促进大学生情感健康发展,提高对大学生恋爱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有意义,也有必要。[3]

为此,本研究拟以心理学研究方法中“质”与“量”相整合的思想方法为指导,以隐含研究为主来探索当代中国大学生的“网恋”爱情类型,从而最大限度地揭示“网恋”爱情的心理结构,并进一步对当代大学生的“网恋”爱情状况进行研究。

一、研究方法与结果

研究共分3个子研究进行。

(一)方法论依据

1.“质”与“量”相整合的方法

量的研究的认识论基础是实证主义,遵从的是科学主义的研究范式,采用假设—推理的研究方式对现象间的关系进行预测,并验证。其立足于搜集事实,强调测量程序的信度和效度,以及研究结果的普适性和重复性。但是,严格基于统计数据的研究由于忽视历史文化脉络只能关注部分现象而非整体,因而是无效的,同时,定量研究所认同的一元客观是不存在的,因为每一个研究者最终揭示出的“客观”均受其自身的主观认知影响。[4]

质的研究主要是有计划地使用和搜集大量的经验性的资料和视觉文本来描述个体生活中的日常行为、问题情境及其意义。[5]质的研究是一种假设生成性研究(Hypothesis-testing Research),是建立理论的典范。质的研究能够对微观的、深层的、整体的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细致的描述与分析,可了解被试复杂的、深层的心理生活经验;但是,质的研究不适合宏观研究,也不能发现某一心理现象的趋势性、群体性的变化特点,研究结果不能进行大范围的推广。[4]

无论是质的研究还是量的研究,都各有利弊,因此,如何将“质”与“量”的研究方法进行整合,以达到扬长避短、优缺互补的效果是心理学家们所面临的一个重要命题。其中,对来源于“质”与“量”的数据进行“连续混合方法分析(Sequential Mixed-methodological Analyses,SMMA)”是目前的经典案例。该方法的中心思想是连续交叉运用“质”与“量”的分析技术,分析的起点和终点都以质的分析为主,量的分析起于质的分析,最终突出了量化主题的“质”性,形成了质性的主题。因此,在这种思想和方法指导下能够得到研究对象自己对所研究主题的全面看法和每一个研究对象的独特的反应特征模式,并对每一个体进行更深入、细致的研究和考察,充分体现质的研究优势。同时,研究者还可以得到定量分析的结果,这些结果具备一般性和群体性,适宜于同类比较和推广,充分体现定量研究的优势。这样,“质”与“量”的研究方法就成功地实现了优劣互补和扬长避短,得到较为理想的整合。[5]

2.隐含研究方法

隐含研究方法就是通过研究者精巧的问题设计,或以问卷形式揭示出已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某一概念的基本外延及其结构的方法;其优势是通过概念及其结构的揭示有助于形成某种特定文化背景中的人们关于该概念的显性理论(Explicit Theories)。[6]

之所以要采用这种研究范式,是因为:①直接探究爱情本质之路已经不可能;②爱情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③爱情研究呼唤“显性理论”的出现。因此,必须在“质”与“量”相整合的研究方法基础上,主要采用隐含的方法来探究“爱情”。

(二)研究1

1.方法

(1)开放式问题设计。为尽可能多地搜集大学生“网恋”的项目,研究者设计了开放式问卷,题目有:①请根据您个人的理解或体会,用简短的语言描述“网恋”的特征;②请用简短的语言描述您对他人(熟人、好友等)的“网恋”的理解或看法;③请用简短的语言描述您对文学作品中的“网恋”的看法或评价。对他人、文学作品中的“网恋”的理解和看法,能够“投射”出被试的自我心理因素,避免其答题时候的回避心理,因此,研究设计了问题2、3作为问题1的补充。

在山东省、浙江省、河北省3所大学的1—4年级以1∶1∶1∶1的比例发放问卷1500份,最终回收有效问卷1326份,有效回收率为88.40%。其中大一362份,大二347份,大三309份,大四272份,年级信息缺失36份;男463人,女722人,性别信息缺失141人;文科689人,理科342人,文理科信息缺失295份;城市384人,农村637人,城乡接合区231人,住址信息缺失74人。

(2)个案文本资料的收集。本研究调取了8所大学的15名心理咨询师关于来访学生中“网恋”的咨询案例57件,大一至大四分别为21、16、8、12件。(遵循保密原则,由心理咨询师对来访者的信息等进行去个体化处理。)

(3)关于“网恋”特征的条目统计。以中文版Microsoft Excel 5.0软件进行频次统计,对搜集到的词语或句子进行初步筛选和统计后共得到676个含有效信息点的句子和词语。

关于“网恋”特征的开放式条目的初步简化。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制定规则对所有搜集到的有效特征进行简化与合并:

①完全同义者合并;

②意义相同或近似的,依据权重原则进行“大并小”,即量多者收录量少者;

③分开表述的、传统的、习惯性的用语直接合并;

④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独立信息的表述以所传达的信息点为独立单位分别列类;

⑤表述近似,但意义有明显概念边界的分别列类;

⑥存在共同核心词的词语或句子,除已有既定类别归属的外,全部以核心词编码代替;

⑦对含有多重信息的长难句子,按意义分解为多个信息点,然后根据以上6原则分别编码列类。

考察频次整体分布后,最终截取63个高频特征词语和句子作为研究的基本单位。

关于“网恋”特征的个案文本资料的初步简化。

根据文本研究规则,对心理咨询师经过去个体化加工后的57份“网恋”资料进行文本分析,抽取关于“网恋”理解和看法的信息句子,结果得到39条关于“网恋”的有效句子。

(4)大学生“网恋”类型的确立与分类。将由开放式调查得到的63个条目和由个案文本资料得到的39个条目进行进一步的合并与归类后,共得到59个项目,随机打乱后,编制成表,以邮寄和现场指导的方法请4名中文系研究生和4名心理系研究生进行归类,方式是每一名中文系研究生与一名心理系研究生为一组,互相协商后将59个高频特征词进行归类,并对每一特征归属于所在类型的重要度进行判断,不能协商一致的单独成组。

2.结果

结果显示,59个特征分别被归类于14个爱情类型,5个高频特征词语和句子单独并入一组,有“网恋是一种感觉”“网恋更侧重于幻想”等,5个词语和句子阐述的内容不具有同质性,因此将该组予以删除,最后得到13种“网恋”类型。

表1 大学生“网恋”类型划分

img21

对所有特征词语或句子归属于所在“网恋”类型的重要度进行判断发现,4个小组的并类一致性系数r=0.67—0.77,表明分类较合理可信。删除12条与至少2个爱情相关显著的特征条目,最后共搜集到42个关于“网恋”类型的特征词语与句子。

(三)研究2

1.方法

男女大学生、文理科大学生、城乡大学生在对“网恋”的理解和体验上可能会随着各自思维方式、人生观等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我们又考察了大学生“网恋”类型在上述因素上的差异。调查人数为1200人,有效被试为1093人。

要求被试从13种“网恋”类型中找出他们认为最重要的5种爱情类型(考虑到被试作答的难度,不要求排序)。

2.结果

(1)男女大学生的“网恋”偏爱倾向。对827名大学生的有效数据分析结果发现,男大学生心目中最重要的5种“网恋”类型由高到低依次是:游戏型、释放型、表现自我型、时尚型和刺激型;女大学生最倾向的则是理想型、务实型、浪漫型、投机型、时尚型。

表2 男女大学生偏爱的“网恋”类型(N=827)

img22

(2)文理科大学生的“网恋”偏爱倾向。文科大学生认为最重要的“网恋”类型由高到低依次是:寄情型、游戏型、表现自我型、理想型、释放型;理科生则最偏爱志趣型、释放型、寄情型、理想型、游戏型等。

表3 文理科大学生偏爱的“网恋”类型(N=631)

img23

(3)城乡大学生的“网恋”偏爱倾向。城市大学生认为最重要的“网恋”类型由高到低依次是:游戏型、务实型、释放型、寄情型、表现自我型等;乡镇大学生则偏爱理想型、寄情型、浪漫型、务实型、志趣型等。

表4 城乡大学生偏爱的“网恋”类型(N=716)

img24

(4)大学生“网恋”类型的总体偏爱倾向。从整体上看,整个大学生群体最偏爱的“网恋”类型由高到低依次是:游戏型、寄情型、释放型等;最不偏爱的则是超脱型等。

表5 大学生“网恋”类型的总体偏爱(N=940)

img25

(四)研究3

1.方法

为进一步探究当代大学生心目中的爱情结构,研究者继续抽取另外400名大学生,要求被试:

(1)从爱情的作用力的角度对13种爱情类型及各自所包含的核心特征进行分类,并判断每一爱情类型、核心词对于该类的重要度。

(2)对13种“网恋”类型及各自所包含的核心特征进行再归类;归类标准及类数由被试根据自己的理解而自由决定。

然后,对由(1)、(2)收集到的问卷数据分析性别、文理、城乡、独生与否的差异。

2.结果

(1)爱情类型的作用力分类。本研究发现的13种爱情类型可进一步分离为爱情的离心力、混合力(不单独归属于离心力、向心力,而是与二者都有相关)两个基本大类:游戏型、投机型、时尚型等构成爱情的离心力;务实型、释放型等构成爱情的混合力;向心力只有志趣型一种。排除志趣型的双牵性,两大基本类的并类系数r=0.66—0.73,归属于所在大类的平均重要度都在0.64以上,分类信度较好。

表6 大学生“网恋”类型的作用力类型分析结果

img26

注:“+”代表该类型在“向心力”之维上的重要度,“-”代表该类型在“离心力”之维上的重要度。

(2)大学生爱情作用力方向的差异。在爱情的向心力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文理、城乡差异;在爱情的离心力上男生、城市生则显著地高于女生和乡镇生;在爱情的混合力上,男生、文科生显著高于女生、理科生。

表7 大学生“网恋”作用力方向的差异检验

img27

(3)“网恋”类型的二次归类。二次归类分析结果显示,“网恋”类型可以进一步聚类为理智、情感、物欲三个大类,3个大类所占比重高达85%。表现自我型、时尚型无法进入并类,与理智、情感、物欲都有相关,但都不显著。

表8 大学生“网恋”类型的二次归类分析结果

img28

二、讨论

(一)“网恋”类型的穷极研究

在研究的初始阶段,为尽可能多地搜集大学生关于“网恋”爱情的项目,以便最大限度地囊括“网恋”类型,研究者从个体自身、对他人的关于“网恋”的认知角度设计了问题,并在较大样本上进行了调研,因此,从广度上保障了“网恋”爱情项目的搜集。同时,为加深爱情类型研究的深度,又进行了较大规模的个案(57件)文本资料的深入分析。

因此,最终所得的13种“网恋”类型较大程度地囊括了“网恋”爱情的类型,这也为后面深刻揭示爱情的心理结构奠定了基础,因为,爱情类型是探索爱情本质的科学路径。[7][8]

(二)“网恋”爱情类型的性别、文理、城乡差异

研究发现,在爱情的向心力上不存在显著的性别、文理、城乡差异,可能的解释是向心力只有一种“网恋”类型——志趣型,而志趣型的核心特征就是上网的主要目的是寻求志趣相投的伴友,男女、文理科及城乡大学生在这一点上趋于一致。在爱情的离心力上,男生、城市生则显著地高于女生和乡镇生。离心力主要包括游戏型、刺激型、投机型等负性度强的爱情类型,因此在未来的爱情观教育中应当尤其注意对男生、城市生的爱情引导。

“网恋”爱情类型的混合力主要是偏向于负性的务实型、柏拉图型等,男生、文科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理科生,因此,如何消弭男生、文科生的爱情负性成分成为教育者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咨询工作的着力点。

(三)大学生“网恋”爱情类型的作用力类型分析

根据爱情类型作用力的方向划分,所有的“网恋”爱情类型可以划分为向心力、离心力和混合力。其中,离心力、混合力是两个基本大类。志趣型构成“网恋”爱情的向心力,促使爱情向“合”的方向发展;与之相对应的是爱情的离心力,主要由游戏型、刺激型等构成,其作用力完全相反,促使爱情向“离”的方向发展。

混合力的三种主要类型务实型、释放型、柏拉图型对于“网恋”爱情的作用力方向不明确,与离心力、向心力又都有关系。这启示我们,爱情需要务实一些,理智一些,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其成为爱情的向心力;但是如果太过于现实,甚至将爱情功利化,那么,混合力就会转化为爱情的离心力。柏拉图型的混合力则启示我们,爱情需要追求一定的精神契合,需要具备思想的内涵,这样才能加强爱情的向心力;但是如果太过于追求爱情的精神境界和心灵契合,那么极有可能滋生出爱情的离心力。这应当引起教育者的充分重视。

(四)谁更容易变心和花心

变心和花心都是对爱情的破坏和毁灭。研究者通过对“网恋”爱情作用力方向的研究,证实了爱情的向心力是对爱情的巩固和保养,离心力则是对爱情的破坏和毁灭,混合力强调“度”的把握,是一种爱情的变化力。

男生、城市生的爱情离心力显著高于女生和乡镇生,因此,根据前述理论依据,我们可得出以下结论:男生、城市生更容易毁灭爱情。同时,相对于女生、理科生,男生、文科生也更有破坏爱情的心理倾向,其爱情心理具有更大的变化性和不可测性,从而直接影响其爱情的稳定性、持久性和成功率。

(五)爱情究竟是几维的

“网恋”爱情的维度实质上是爱情本质的核心,方法的选择对爱情本质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者对非测量数据进行二次归类分析,探究出了“网恋”爱情的三个维度,所占比重高达85%。

务实型、志趣型构成“网恋”爱情的“理智”维度,阐述的是情侣关系中的志趣相投、各种现实条件的匹配等因素。该维度的核心特征解释了总变异量的28%,这充分表明志趣等现实因素在爱情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李煜等的研究表明[9],爱情需要一定的前提或条件,如“要有物质基础”“要有共同语言”等,与本研究中的“理智”维度构成互相的印证。

理想型、寄情型、超脱型、浪漫型、柏拉图型构成“网恋”爱情的“情感”维度。追求情感和精神满足,将情感视为“网恋”爱情的重要组成要素。但是我们也应当清醒地看到,“网恋”爱情的情感因素有着太多虚幻、理想化的成分,更多的是对现实因素的回避和消极应对,需要进行积极的引导和转化。

刺激型、游戏型、投机型、释放型构成“网恋”爱情的“物欲”维度。该维度揭示了“网恋”爱情存在追求性刺激、游戏感情和注重物质效益的个体心理因子,这与Sternberg的研究相一致[10],其研究发现的爱情三角中的重要两角亲密和激情,其实主要就是情感、性,以及由内驱力所引起的各种激情体验。

爱情研究者认为[9],现实世界的爱情并非“非此即彼”地直接与理想类型相吻合的,或者说往往不是那么“纯粹”的,而往往或者是两种或者是多种类型的混合,或者是介于两种或多种类型之间。本研究发现的爱情的13种类型、3种作用力、3个维度同样揭示了这样的特点。这些爱情类型、维度好比“网恋”爱情的N种元素,它们渗透于每一个个体的爱情观念中,不同的只是这些元素在每个个体身上的比重不同,从而造就了人世间各种各样的爱情,这也正是“网恋”爱情的魅力、美妙所在。

同时,个体通过对自身爱情类型的测量评估,可以明确自己在13种“网恋”爱情类型上的基本得分,绘制出自己的“爱情地图”,从而加深自我认知,完善自我人格。

参考文献

[1]李朝旭,徐伟,林艳艳.大学生爱情观念的内隐结构[J].社会心理研究,2006,65(1).

[2]黄红,张佩珍.大学生心理行为指导[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35—66.

[3]程燕.大学生“网恋”心理研究——“网恋”与传统恋爱大学生自我表露、情感体验及人格特质的比较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4]周明洁,张建新.心理学研究方法中“质”与“量”的整合[J].心理科学进展,2008,16(1).

[5]DENZIN N K,LINCOLN Y S.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M].CA:Sage Publications,1994:2.

[6]张承芬,张景焕.教师心理素质的隐含研究[J].心理科学,2001,24(5).

[7]HENDRICK C,HENDRICK S.A Theory and Method of Lov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6,50(2).

[8]LEE J A.The Colors of Love:An Exploration of the Ways of Loving[M].Don Mills,Ont:New Press,1973:39.

[9]李煜,徐安琪.普通人的爱情观研究——兼开放式问题的量化尝试[J].社会科学,2007,(7).

[10]STERNBERG R J.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J].Psychological Review,1986(93):119—138.

【注释】

[1]项目来源:本文系2013年中国高校学生工作研究课题“大学生恋爱伤害研究”(项目编号:LX2013Y183)、2011年度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高校)研究课题“当代大学生爱情心理的特点、结构及教育对策”(项目编号:SCG80)、浙江省教育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当代大学生恋爱伤害的状况、特征与应对策略”(项目编号:Y201328735)的阶段性成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