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课标与学习策略转变

新课标与学习策略转变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应看到,重视实践活动的目的有二:一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二是巩固所学知识,并使能学以致用。于是,形成学生间互动学习成为时兴的教学方法。显而易见,教师在课堂上应能控制局面,充分调动所有的学生,并且密切关注学生的讨论学习过程。学生间的互动本是体现合作性学习一种不错的方法,但若教师放任自流,不明确学习目标。

第二节 新课标与学习策略转变

新课标倡导课堂学习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等理念,给语文教育吹来一股清新的春风。课改理念为广大师生普遍接受,但正处于摸索阶段的实践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语文老师由原来的照本宣科变为能歌善舞的演员;课堂活动过多、教学方法过于灵活而使课堂难以控制;学生能自由积极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但却不能实实在在触摸文本学到知识和提高能力,考试中也没能体现效果……这些问题的出现说明了我们从原来一个“旧”的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新”的极端。

那么在新课标理念下我们如何处理好“新”“旧”的转换,找到合适的定位和教法呢?

一、强调实践活动,但不能脱离文本和基础知识

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都在追求让学生“动”起来,利用表演、演讲、辩论、电影等等多种课堂形式,充分调动课堂气氛,然后认为这就是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发挥了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甚至将它作为评课的最重要指标。

新课标清楚地定义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并不等于完全抛弃文本。在重视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同时,我们不能忽略学科的科学性体现。语文作为一门科学,它学习与研究的基础在于文本和基础知识,万丈高楼平地起,实践活动也应建立在解读文本和掌握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如果一节课活动五彩纷呈,但学生却没能触摸到文本,不能真正掌握一些东西,活动反而干扰他们的思考,结果课堂只是沦为哗众取宠,没有实在的意义。

应看到,重视实践活动的目的有二:一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二是巩固所学知识,并使能学以致用。它永远不能代替学生实实在在打好知识基础的过程。因此,没有必要将所有的时间都花在活动上面。在课堂模式的设计上,我们可以采取两者综合考虑的方法,即既能“务实”,又能“务虚”。在学生主体学习过程应“务实”,在学生觉得枯燥乏味或已掌握硬件知识的情况下再适当开展课堂活动,则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提倡发挥创新意识,但不能不加引导

有许多教师认为新课程提倡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因此极力鼓励学生有标新立异的思考,甚至于让学生随意发挥,不对观点加以臧否,认为这样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这些老师或基于“新课标的要求”,或基于“不敢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这其实是语文教学上的误区。

新课标提倡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并非毫无节制,而是在教学目标的指导和不违反知识性科学性的情况下,鼓励学生发挥个性思维,从而体现个性中的优势和活跃思维的能力。假如面对学生不合科学合理性的答案完全不加引导,那么教学目的和考试效果就难以达到,同时发散性思维过多会影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因此,我们应把握好引导和鼓励创新的尺度。例如可以在设置讨论问题同时创设一个自主热烈的环境,鼓励学生大胆思考,不限制学生的答案。但是当对学生的回答作总结时,应针对具体不同的观点做出适当臧否、中肯的评析,这样学生既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朝良好的学习思维方法发展。同时,教师本身应注意知识的兼容并蓄,不拘泥于一家之言。学生言之成理,要及时肯定鼓励;否定学生不当解读的同时,也不忘记肯定其积极思考,如此则不会导致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提倡合作,但不能不加调控

新课标提倡从以“教师主体”转为“学生主体”,并提倡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核心是“自主、合作、探究”。于是,形成学生间互动学习成为时兴的教学方法。然而,我们却能看到这样的情况:学生间的作文互改互评并互相讨论,教师从头至尾没有参与;让学生自问自答,志愿为主,结果只有那么几个学生在说,其他学生则毫无思考动力……

显而易见,教师在课堂上应能控制局面,充分调动所有的学生,并且密切关注学生的讨论学习过程。学生间的互动本是体现合作性学习一种不错的方法,但若教师放任自流,不明确学习目标。不实施监控,也不作评价,那么毫无疑问教师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学效果自然也无从体现。所以,应把握好课堂上教师的角色,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同时也应予调控。

新课标实施后,在新旧理念和新旧教学方法的转换过程中,还出现了不少课堂问题。以上只是列举了几个常见的矛盾情况及相关参考的解决方法。究其实质,在于我们对新理念还没有深入透彻的理解,以致出现偏差。新课程着力于纠正传统教学中的缺点,但并非对传统的完全摒弃,我们应正确理解它的目的和作用。只要我们认真学习,勇于探索,分析课堂出现的问题并寻找解决的途径,一定能在课改中获益匪浅,并顺利收到实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