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目的确立应处理好的关系

教育目的确立应处理好的关系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围绕当代教育目的的重构,需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事实是,人类教育史上并不存在任何一种极端教育目的的实践,都是两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融合。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教育理应承担文化的使命,教育的过程也是优秀传统文化复兴和弘扬的过程。当代教育目的的确立应在国际视野和本土背景中保持一定的均衡。功利主义教育目的指导下的教育导致了人的工具化,完全割裂了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精神与肉体的统一性。

三、教育目的确立应处理好的关系

当代教育目的尤其是我国教育目的,在理论与实践层面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当今我国经济社会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发展所面临的世界环境也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教育的发展在我国一方面面临教育现代化的挑战,另一方面随着世界全球化一体化的加剧,教育后现代化的特征也呈现出来。这必然对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要求与规格提出新的要求。围绕当代教育目的的重构,需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

在教育目的观上,存在两种基本的教育价值取向,即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的分歧与矛盾。两者的对立是不同教育学者在思考教育与人、教育与社会关系问题时,对于价值选择结果的一种抽象概括,是一种人为的、观念上的区分。事实是,人类教育史上并不存在任何一种极端教育目的的实践,都是两种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融合。一种更为准确地理解二者的关系的方式是,将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看做是教育价值取向连续体的两极。教育实践中实际存在并发挥作用的现实的教育目的,因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及其他不同的情况,如钟摆一样摇曳于对立的两极之间,应以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把握。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一个人的发展既要考虑个体的因素也要结合社会的发展变化,教育要同时满足人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两种教育目的取向不论以何种方式、在多大程度上的结合最终都要通过人的发展来实现,这是教育的直接目的,是教育价值的着眼点。

(二)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

本土情怀就是对家乡和祖国有深深的依恋,对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有真诚的热爱,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有强烈的国家复兴的责任意识。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教育理应承担文化的使命,教育的过程也是优秀传统文化复兴和弘扬的过程。审视传统、审视文化,发掘本民族文化和传统中那些最具科学性、人文性和创造性的因素,也是国家的教育目的的应有之义。

当代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世界各国和各民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所有国家和民族在信息、交往和利益方面,体现出普遍的相关性,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如人口、生态、发展等,需要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广泛关注与共同合作才能解决,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与合作已成为每个国家或民族自身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因此,一个民族的当代发展,必须要有世界性意识,把握一些必要的世界性准则,才能适应全球化的要求。在如何保持本民族文化特色的前提下,培养人类的共同意识,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教育应该超越本国的局限,提倡国际化,这是人类面临共同问题的情况下,应该特别强调的东西。基础教育必须加强国际理解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让学生学会共同生活,从拓展视野、增进理解、培育共识、养成和平共处行为等根本层面上,努力造就具有国际视野、致力于和谐世界建设的世界公民。

当代教育目的的确立应在国际视野和本土背景中保持一定的均衡。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要立足民族,面向世界,在民族开放中发展民族、创新民族精神,使民族更好地走向世界并影响世界。从我国教育目的来看,就是要培养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即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知晓中国,了解世界;知晓中国的过去和现在,关注中国的未来;了解世界的现状与变化,关心世界的发展;把个人的发展与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强盛以及人类的进步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国际人成为世界性人才战略潮流,也成为教育的目标指向之一。比如在日本,有人率先提出国际人应具备的10个基本条件:积极肯干,但是不蛮干;人际关系融洽,不以自我为中心;兴趣广泛,知识丰富;外语出色,乐意结交外国人;行动迅速;能很快适应异国他乡的环境;意志刚强,富有忍耐性;深谋远虑,但不优柔寡断;能安排和处理好家庭生活关系;身体健康,精神焕发。

(三)功利主义与人本主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近代以来,对经济效益的渴望,使功利性成为现代化追求的首要目标,教育也越来越被赋予了经济发展的目的和物质利益追求的目的,生存与发展的功利性、实用性的教育成了培养人的根本所在。教育被国家和个人当成追名逐利的工具,使得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探索真理,不是为了人的发展和完善,而是为个人谋生作准备。当今的学校教育过分注重人的物质层次的发展,严重偏向于实用的知识和技术的传授和培训,忽视了人之为人的精神性发展,“像填鸭般地用那些诸如形而下之‘器’的东西,塞满学生的头脑,而对本真存在之‘道’却一再失落而不顾,这无疑阻挡了学生通向自由精神之通衢”[8]。教育自身的媚俗使得教育追求的是社会的认可,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学校教育对升学率的追求,学校课程的设置偏向那些能迅速带来实利的实用课程,而忽视陶冶人性的艺术类课程。功利主义教育目的指导下的教育导致了人的工具化,完全割裂了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精神与肉体的统一性。

教育不单有外在的功利价值,更为重要的是教育本质上还是一种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建构人的生存方式,以实现人的价值生命的特殊活动。人之为人就在于其具有精神性,能超越自身、超越世界,不受动物式欲求和环境的束缚,具有自主性,能够进行自我创造。而教育根本上作为一种使人向善、引导人过一种良善生活的活动,能引出人之精神,引导人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使其超越自身和世界,实现个人真正的精神成长。当代教育目的的重构,就是要求教育要在功利主义盛行的当今时代,努力建构对人类功利取向、物质追求和经济发展具有良好价值导向功能的人文精神,回归到培植人的以自由发展为本质的内在生命,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的成长,积极有效地提升当下个体人性的境界,提升生命存在的层次,以教化来提升生命的自由与卓越,并引导个体走向并服务他人与社会以至人类,促进社会在物质与精神、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等方面的协调发展。

(四)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

在古代社会,人们偏重于人文主义,学校教育中人们重视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其中即使有科学教育的渗透也是非常人文化的,如古希腊柏拉图的教育内容里就有算术、几何、天文学,但柏拉图把辩证法作为具有最高价值的学科,即人文教育占绝对优势地位。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益重视人的科学素养,主张用科学主义来培养学生的价值取向的思潮高涨,甚至出现了科学技术发达带来的现代物质文明,刺激着人们漫无止境的欲望,使人们完全倒向科学主义而导致现代人整体人格的分裂、价值资源的枯竭、人生意义的失落等令人堪忧的局面。这一时期,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哲学观的对峙,以及科学技术在满足社会功利追求中的巨大作用,加剧了科学技术与人文科学的分离,使教育目的中的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失衡。

科学精神重在求真务实,探究万物之理;人文精神重在价值蕴涵,追求理想境界。它们是人类在探索世界和发现自己的活动中形成的两种观念、方法与价值体系,是人类文化的同体两面,它们使我们既认识物性又透视人性。这两种精神在个体人格中的凝聚,就成为人的综合素质中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教育培养的人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性的社会存在,这种精神性是借文化的孕育而获得的,因同时吸收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而变得更丰富。当代教育目的的重构,倡导一种科学人文主义,即应以科学精神作为教育目的的基础,以人文主义作为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它是人道主义的,因为它的目的主要是关心人和他的福利;它又是科学的,因为它的人道主义的内容还要通过科学对人与世界的知识领域继续不断地作出新贡献而加以规定和充实。”[9]科学精神要用人文精神来提升、整合和定位、定向,人文精神要以科学精神来提纯、净化、活化等。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都是构成完整教育所不可缺少的,它们各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又都各有其固有的局限性,两种教育应该相互容纳、相互渗透。

(五)全面发展与独立个性

人的全面发展一直是人类教育的理想,尽管在不同时代对于全面发展的含义有不同的认识和解读。从德智体美等方面促进人的发展,一方面满足受教育者生命之需要,体现了对受教育者个人生命的关怀;另一方面,它承认受教育者在教育目的中的主体地位,维护受教育者的独立人格,尊重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主要把受教育者当作目的——使受教育者成为全面发展的理想的完人,从而满足个人自身完善的需要。教育目的必须在讲全面发展的同时考虑个性化,因为全面发展的基础是每一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个人的独特个性与才能构成社会的丰富多彩。所谓全面发展,是指受教育者个体必须在德智体美诸方面都得到发展,不可或缺,即个性的全面发展;所谓独立个性,是指德智体美等素质在受教育者个体身上的特殊组合,不可一律化,即全面发展的个性。人的全面发展与培养人的个性是统一的,也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的结果肯定人的个性充分自由的发展,绝不是扼杀个性的千人一面的一律化、模式化、标准化。

当代教育目的的确立,要正确把握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人的个性之间的关系。在教育实践中,从学生个体的发展来看,有时需要针对其某种潜质和倾向,着重和抓好某一方面的教育,但这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和放松其他方面的教育,否则,就有可能因为教育的缺陷或失误,使得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失去基础和动力。这种发展不是平均发展、平均用力,而是主张在教育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把全面发展和因材施教结合起来,使得学生既打好未来成长和发展的基础、具备较为完善的基本素质,又能获得丰富而独特的个性与发展优势,防止片面发展。

(六)适应现实与超越创新

教育是人类社会实现世代继承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社会的继承与发展决定了服务于它的教育无不带有适应与超越的本性。教育既要适应现实社会当前要求和需要,因为这是社会继承所必需的。但只注重适应的教育,容易导致教育的短视,降低对未来发展的适应意识和应对能力,必然缺乏对未来发展挑战的充分准备,也难以赋予现实向未来发展的有力导向和巨大的内在发展潜能。教育的超越,是教育基于现实社会当前的发展趋势或可能,在体现现实社会未来发展要求,满足现实社会未来需要方面所具有的努力状态。它既是对现实社会当前发展的未来指向,也是教育对现实社会当前的否定性。适应现实,要有走向未来的指向;超越现实,要有良好的现实基础。忽视或割裂适应与超越之间所具有的联系性,教育就难以使社会发展保持良好的连续性。

当代教育目的的确立,要坚持适应性与超越性的统一。这种统一中的适应不是简单的消极适应,这种超越也不是脱离实际不顾现实的幻想。这种适应性与超越性统一的教育不再仅仅回应当下社会生活的要求,不再是有什么样的社会就要什么样的教育,被动地接受社会的指令,而是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并干预社会的发展。教育之于社会是被动地适应还是主动地超越,取决于什么样的教育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面向未来,走在社会发展的前面,它不是简单地为维持一个已存在的社会而培养工具人,维持和再现过去的社会状态,而是要迎接时代的挑战,为一个尚未出现的社会培养主体人。教育通过培养主体人来变革社会、决定社会,从而真正做到教育先社会而行。我国当前教育所倡导的注重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事实上既是基于我国传统教育过于注重人的社会适应性而提出的,也是教育目的对创新时代的回应。创新是时代发展的鲜明特征,我们必须努力提高本国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以应对知识经济时代带来的挑战和机遇,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是突出的,教育越来越成为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驱动力。创新不仅仅被理解成一种能力,更被理解成一种精神、一种人格,因而创新能力培养常与个性发展联系起来。教育目的必然要能满足创新的需要,把创新能力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