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案例撰写

教学案例撰写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撰写教学案例,是教学反思的入手点之一。在具体的案例教学研究中,是否表达自我反思、是否披露对策措施,应根据案例与教育教学、与问题的牵涉相关度来把握,不必一概而论。倡导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论,进一步接纳课程改革观念,提出了当前比较热点的三个教学论:主体教育、建构主义教学、多元智能,提供给教师作为选读参考。

6.教学案例撰写

撰写教学案例,是教学反思的入手点之一。它并不要求单独立项来做,而是融入校本教研工作,也就是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之中。

(1)教学案例的意义

——诊断过程。通过对教学过程具体环节的分析与评价,优化课堂教学

——讨论问题。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观察现象,发现问题,对教师的育人过程以及教学人生提供领悟。

——诠释理念。针对教育理念的针对性、价值、可操作性的讨论,修订观点,延伸理念,拓展视野。

(2)撰写要求

——从实践中来。反思自己的、他人的教学过程,梳理经验,分析事件和教训,从理论的层面对经验、教训等给予解读。

——从理论研读中来。结合教学事件,剖析理论观点,对理论学说给予三条路径:要么运用,要么修正,要么延伸。

——微观性。反映的问题小、材料简短、过程简练、现象微观。

——针对教学。着眼于教师的课堂教学,关注教学过程,包括备课、上课、布置练习、批阅作业、辅导学生、组织考试等。

——从矛盾性展开。教学是一个矛盾运动、变化的过程,因此,一篇好的教学案例要蕴涵矛盾,揭示矛盾关系,让阅读者对矛盾自我解读。

(3)参考的基本格式与意图

——题目:题目反映主题,是教学案例的核心问题。从最有思考、最有启发的角度来确定主题。案例材料支持主题,围绕主题的理念来展开。

——情境:包括背景、问题、事件的时间、场所、人物、其他。

——细节描述:围绕主题,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剪裁情节,有针对性地选择内容,把关键细节写清楚,做到引人入胜。细节叙述要表现案例的主题,揭示某一困惑,可以链接有关理论,以启发阅读时的讨论和反思。

——结果:包括现象的最后结果、问题的结论、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体现在学生、教师上的反应等。

——评价:即是以教学理论对本案例中所呈现的问题、现象、矛盾的解析,作出某一方面的评析。评价是一个诠释与研究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可以无结论,要回归到教学基本面,从一定的研究视角去归纳。但一般情况下,不必去发散展开。

——问题:提出新的问题,作为作业清单,提供给阅读者在今后的案例教学或案例分析时参考。

(4)文本形式的类别

——条列式:条列式的教学案例表达显得规范,易于撰写,其结构主要根据教学案例基本要素的顺序来展开。

——隐含式:隐含式案例虽然包括了教学案例的基本要素,但没有明确地指出这些要素,而隐含在叙述之中。这种表达方式的文学性和可读性强,具有较为强烈的矛盾冲突,对撰写的要求高。

——点评式:点评式是对已经完成了材料采集的“半成品案例”进行点评、分析,融入案例要素和观点,形成完整的教学案例。其素材可以是:叙事研究报告、课堂实录、教学片段、教学设计、课题方案,也可以是报刊上有关教育教学的新闻、特写、报告文学等。

(5)关于自我反思和对策措施的表现

在案例中,是否表达自我反思、是否披露对策措施,人们的看法并不一致。一些人认为,不必表现。理由是:留给阅读者自己去思考,不要把自己的观点和结论硬塞给阅读者,以免引起“误读”。

在具体的案例教学研究中,是否表达自我反思、是否披露对策措施,应根据案例与教育教学、与问题的牵涉相关度来把握,不必一概而论。

7.校本教研备忘录

问题:校本教研的主要涵义是什么?

(1)以教师本位为支撑

教师作为研究者,是主体,具有教学实践和教育理论这两个操作层面,“站在校本研究的最佳位置上”,这是教师本位的思维出发点。

在教师进行校本教研的操作方式上,有三个主题概念:

——自我反思:是指教师把教育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不断进行审视、深思、探究,自我评价,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优化育人过程,进而唤醒自己的本位意识。

——同伴互助:“同伴互助”(peer coaching),是指利用教师同事、同行之间的专业经历和经验,在“学习共同体”的框架下,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观察与回馈,达到教师共同成长的目的。

——专业引领:在当今课程发展正处于大变动的时期,学习本专业先进的理念,以课程内容为载体,与同事、与骨干教师、与自己、与专家进行专业对话,在专业引领下,改善自己的话语内容,提升自身的教学品位。

(2)以行为改善为立意

校本研究落实在教师“教学行为改善”上。即:落实在课堂教学、教师学习与生活的层面,以改进教学工作,解决课堂教学和学生成长中的各种问题,特别是以新课程改革中面临的教育教学疑难问题为指向,把课改理念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边研究,边行动,在行动中不断改善教学行为,实现实际问题的解决。

(3)以叙事研究为表达形式

叙事研究(educational narrative research),也被理解为“案例教学研究”,就是“讲教育故事”。要求把教室或其他场所里发生的现象、事例、问题展示出来,把矛盾关系揭示出来,把自己的思考体现出来。

(4)以专业发展为研究指向

问题:新课程改革的主题词是什么?

——从教学目标的层面看: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学习方式的层面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从人的层面看:学生成长、教师发展。

基于新课程的理解,校本研究强调教师专业发展。没有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健康成长。在过去的教育改革实践中,却存在着厚此薄彼现象,“教师发展”的主题受到了不应有的忽略,往往单方面强调教师的奉献,忽视了“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的重要意义,淡化了教师的发展需求和教师职业生命的活力。

(5)西昌市校本教研的入手点

——实施三个教学链。在课堂教学方面,着重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堂中的实现程度,结合省教育厅课题“新课程自主学习策略研究”的开展,提出了三个教学链,即问题链、活动链、情境链。

教师的课堂究竟怎样?三个教学链究竟进行得怎么样?在城区、农村和彝区学校分别进行了选点试验,对小学、中学的一些教师的课进行了追踪。提出了课堂教学的指导性意见,经常性地同实验教师保持联系,在一定时间进行听课、评课,对教学过程交流看法,讨论问题。

——关注三个理论点。倡导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论,进一步接纳课程改革观念,提出了当前比较热点的三个教学论:主体教育、建构主义教学、多元智能,提供给教师作为选读参考。

教师对教育理论的学习、运用,通过读书笔记的质和量来体现。许多教师写出了读书笔记,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反思问题。在2005年暑期,市教科中心与兄弟单位一道,组织了“西昌、会理、德昌三市县优秀教研论文成果评选活动”,其中,教师提交的关于主体教育、建构主义、多元智能的论文就有230余篇。

——更新二个制度。要求更新《学校教研制度》和《学校科研制度》,使学校教研活动、科研课题走向制度化、规范性。

——拥有一个或“一把”课题

“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反思即成长”,这是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的重要价值取向。对于教师的课题研究,要求微观,便于操作,立足于教学又反映课改,有利于教师解决自己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这即是课题研究中的“真、实、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