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推进多元化投入

推进多元化投入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充分发挥设站单位的积极性,只有大力推进多元化投入,才能扩大博士后招生的规模。为此,学校应积极改善博士后学术发展环境,以推动博士后及出站博士后与经济发展第一线建立密切联系,并以此作为促进“产学研”结合、拓宽博士后课题来源渠道、优化博士后就业创业环境和吸引优秀博士后进站工作的主要手段。在博士后管理工作中,设站单位要积极组织博士后参与“产学研”结合的活动,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

(一)推进多元化投入

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博士后教育也发生了深刻地变化。为充分发挥设站单位的积极性,只有大力推进多元化投入,才能扩大博士后招生的规模。

在全国博管会的领导下,目前已基本形成由单一的中央财政逐步变为由中央财政、地方政府和事业、企业多元投资的格局。由原来的政府启动试点转变为事业、企业积极主动开展;由原来单一的流动站模式转变为流动站、企业工作站和项目博士后多种形式;由原来的依赖国家投入转变为国家、地区、企事业单位多层次投入发展博士后教育。

自筹经费招收的博士后,在规模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对缓解国家经济发展与高层次人才需求矛盾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进一步改革博士后教育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对设站单位的高校来说,要充分利用导师科研经费、学校创收与社会集资等渠道筹措资金。

在资金到位的情况下,要重视加强流动站的建设,保证博士后培养质量。保证博士后的教育质量,不仅关系到能否培养合格的国家建设急需的高层次科研人才,也关系到博士后教育制度能否健康发展。随着博士后招收的学科范围的不断扩大,人数不断增加,加强流动站的建设,健全和规范博士后教育的各项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博士后的培养质量不仅反映和代表着一个学校乃至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而且,同时关系到一个国家或民族能否长期兴旺发达和繁荣昌盛。应赋予高校下属学院自主权,让学院根据联系导师所承担的国家重点工程和项目进展速度,自行决定哪些博士生可以被录取为博士后。这不仅能保证国家急需的一些课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而且还能保证社会急需的应用性高级人才的培养。

1.简化管理模式,健全培养机制,培养创新人才

近年来,大多数博士后进站后独立承担与导师总课题相关的子课题的研究,他们的成果不仅将成为出站报告的主体,而且同时又是联系导师总课题最终成果的一部分。这样,博士后的科研能力和业务水平与联系导师的切身利益就直接联系起来了。因此,每个联系导师都将不遗余力地培养和提高博士后的科研能力。基于这种情况,应该对旧的管理模式予以突破,逐步取消计划名额和人为设置的招收条件。简化管理模式,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服务功能。

为此,应在加强和建立博士后流动站自我评估机制的同时,引入竞争激励机制,鼓励在站博士后多出科研成果。上海交通大学制定了《博士后考核条例和奖励基金评选条例》,对考核合格的博士后追加校科研资助,同时将博士后人员奖励金额的50%~70%反馈给联系导师,以此鼓励联系导师多带优秀博士后,多出成果。这一措施在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广大联系导师、博士后和流动站的支持。

2.注重“产学研”结合,优化博士后的科研和发展环境

科技服务于经济、社会,就是要把先进适用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知识分子只有参与经济活动才能体现自身的能力。

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出站博士后留校或到其他院校工作的占49.4%,直接进入企业工作的占14.3%,两者占出站人数的绝大多数。为此,学校应积极改善博士后学术发展环境,以推动博士后及出站博士后与经济发展第一线建立密切联系,并以此作为促进“产学研”结合、拓宽博士后课题来源渠道、优化博士后就业创业环境和吸引优秀博士后进站工作的主要手段。

(1)变管理为服务,为博士后人员提供全程服务。在加强对博士后进站、中间考核和出站考核的同时,着重加强对在站博士后的服务。为博士后人员的科研发展提供全方位、全过程服务。主要有:积极开展博士后学术活动,聘请知名学者和优秀博士后就科研活动、科研基金的申请介绍经验;开展以“学术沙龙”为主的科技交流活动,积极鼓励、协调博士后联手开展科研活动。积极开展与经济建设主体之间的交流活动,扩大博士后的社会认同感。通过为在站博士后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增强博士后这一群体对外的吸引力。

(2)积极促进产学研结合。在博士后管理工作中,设站单位要积极组织博士后参与“产学研”结合的活动,促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以上海交大为例,学校积极协助博士后与上海徐汇区,以及浙江省海宁、余姚、绍兴、鄞县等地联手创建博士后科技创新基地。目前已组织博士后百余人参加以科技交流和咨询服务为主题的交流活动,先后与企业达成科技合作意向50余项。另有两名即将出站的博士后被企业聘请为技术顾问,建立了长期技术合作关系。

(3)积极建立博士后自我发展的机制。由于博士后管理人员有限,不可能将上述工作包揽,因此在实践中,特别要注重博士后自我发展、自我管理机制的建设。进一步深化博士后管理工作,在目前条件下,主要是转变观念、开拓思路。优化博士后的科研环境,促进博士后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工作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因此,在考虑我国具体国情的情况下,还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模式,建立、健全博士后发展的有效机制,实现博士后教育质量与规模的“双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