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学校科技工作全面发展

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学校科技工作全面发展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这七年中,学校充分认识到科技工作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狠抓产学研合作,努力开创学校科技工作的新局面,推动和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学科建设是核心,科学研究是关键。为进一步促进重点学科建设,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确立了分层递进学科建设的思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重点岗位聘任为手段,通过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是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重要的办学思路之一。

学科建设为龙头,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学校科技工作全面发展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是由原上海三所办学基础较好的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的。自2000年组建以来,为加快实现建设高水平、应用型、特色鲜明的多学科本科高校的办学目标,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团结奋斗、努力工作,全校的各项工作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这七年中,学校充分认识到科技工作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狠抓产学研合作,努力开创学校科技工作的新局面,推动和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一、充分认识学校科技工作的重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研究已成为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为经济建设服务三大任务之一,科技创新也在高校的整体发展中显示出无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学校充分认识科研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性,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科技创新工作,努力提高学校的科学研究水平。

(一)科学研究是支撑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高水平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需要

学科建设是核心,科学研究是关键。学科建设永远是一所真正意义上本科院校的工作主线和龙头,科学研究对学科建设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一流学科的主要标志是有一流的学术梯队、一流的科研基地和一流的科技成果。因此,学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水平。

(二)科学研究是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发展教学内涵的需要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科研工作的开展,是高校教师业务水平提高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使他们学有所用,才能得以施展。同时,使教师更多地了解各学科领域的最新动态,了解其所从事专业的市场需求,不断地丰富和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学内涵也能得到不断地提高。

(三)科学研究是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提高总体办学水平的需要

高等院校的办学层次,研究生、大学生的培养质量和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各个学科的水平。学科水平主要体现在教师队伍的状况、学科方向与研究水平、研究课题的数量与质量、成果的数量与质量、研究手段和设备能力等方面。各学科水平的综合决定了一所高校的总体水平。因此,科研工作的发展将为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快速发展提供支持和保证,为学校总体水平和办学层次的提高提供相应的保障。

(四)科学研究是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需要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作为一所以工为主的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培养工程师的摇篮,其培养的主要任务是为工业现场服务的工程技术人员,这就要求学生除了掌握本专业的工程技术知识外,还应该在现场实践能力方面得到一定的锻炼。而要使学生具备这样的能力,教师则应首先具备这样的能力。

(五)科学研究是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需要

高等院校有着高层次人才集中、学科专业齐全的优势,与企业联合开展科研、科技开发工作,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工业企业技术力量不足的矛盾,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高校科研经费不足、缺少中间实验场地和现场实验场地等问题,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同时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因此,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只有通过与企业的广泛联合,才能使科研方向、研究课题的选择上有的放矢,并立足工业企业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六)科学研究扩大了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的社会影响

高水平论文和成果的发表、专著的出版和传播,对高等学校是最好的宣传,高校在对社会各方面提供高质量技术服务、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同时,也宣传了学校,提高了学校的社会知名度。科研工作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衡量一所高校实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搞好学校的科研工作,无疑是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以及知名度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学校充分认识到:“本科教学是立校之本,科学研究是强校之路,服务社会是兴校之源。”学校的科研与学科建设工作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是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依托。为了学校有更加辉煌的明天,就必须在科研与学科建设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

二、积极开展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实践探索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是新组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十分重视学科建设,认为这是关系到学校生存和发展的主线,只有抓住学科建设这条主线,才能统揽学院各个方面的工作。为了适应学校的新一轮发展,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提出,“以学科建设为先导,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发展品牌学科和特色专业,实现学校的快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收获。

(一)以“大学科建设”概念为基础,积极探索学科建设之路

由于历史原因,合校之初,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在科研、师资方面都处于相对比较落后的水平,学校领导创造性地提出“大学科建设”的概念,即:将学科建设的内涵从单纯的硕士、博士学位点的建设向包括应用技术型本科专业建设在内的各个范畴延伸;将学科建设的范围从重点学科向一般学科延伸;将学科建设的内容从人才、基地、项目三要素向更宽泛的教学、科研、师资三方面延伸。并提出了“学科梯队的建设是学科建设的关键,确保应用型本科教学特色是学科建设的基础,科技水平的提高是学科建设的重点”的观点,使学科建设渗透到学校各项工作中,成为促进学校发展的龙头。“大学科建设”的概念确立了学科建设在学校中的重要地位,“学科建设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的办学思想也很快得到了全校教职员工的认同。

(二)分层递进,推进重点学科建设

在“本科教学是立校之本”思想的指导下,学校努力加强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加强教学内涵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保证了本科教学稳步、快速地发展,为学科建设打好了基础。为进一步促进重点学科建设,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确立了分层递进学科建设的思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校从合校之初的6个本科专业,发展到29个,学科门类包括理、工、文、管、经、法、农等。在此基础上,学校评选出校级重点学科进行重点资助,第一批5个已通过验收,6个新的重点学科正在着手建设。经过努力,到2006年,已有3个学科获得上海市教委重点(培育)学科,2个学科获得上海市重点(培育)学科。另外,2005年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还获得上海市教育教学高地建设项目——“会展策划与设计”;学校启动了与上海农科院的全面协作,联合成立“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2006年,原轻工业部的上海香料研究所并入本校,这是一所从1984年开始就具有硕士学位培养和授予权的单位,这一合并使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应用化学学科实力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加强重点岗位聘任,以师资队伍建设促进科研水平提高

以重点岗位聘任为手段,通过师资队伍建设,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是上海应用技术学院重要的办学思路之一。学校围绕学科建设工作设立了11类院聘岗位,使一大批在教学、科研方面作出积极贡献的人才队伍汇聚到学科建设上,提高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实践表明,各重点岗位教师的确在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科研建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重点岗位人员对纵向科研项目数的贡献率为80%,对横向科研经费数的贡献率为73%,对重要学术论文数的贡献率为67%。学科带头人带头承接重大科研项目,如材料加工工程重点学科带头人领衔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批准,使我校在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实现了零的突破。

(四)抓住机遇,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

合校以来,学校非常重视发展研究生教育工作。学校通过加大力度,引进、联合和收并社会优质资源,借助兄弟院校的力量与社会科研机构合作等,积极探索有关联合培养、兼职培养研究生的途径,壮大学校研究生导师队伍,促进学校优势学科和研究生工作的发展,加快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的速度。

2003年,学校与上海海洋大学联合申报成功了“应用化学”硕士点,使学校成功地进入了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院校行列。2006年上海香料研究所并入我校,使学校拥有了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另外,学校制定政策鼓励教师以兼职研究生导师的身份参与其他高校的研究生培养,在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登记在册进行论文研究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达60多名。这些举措极大地锻炼了学校师资队伍,积累了研究生培养的经验,推动了学校研究生教育工作的快速发展。

(五)以“应用型、技术型”为特色,构建合理的学科专业体系

按照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多科性、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结合学校已有的特色与发展目标,学校提出在完成专业设置、教育教学内涵与办学理念由专科向应用型本科转型的同时,构建一个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符合自身发展条件、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的分层递进的学科建设体系,以及以材料、化工等工科学科为主体的学科框架。

在这一框架指导下,应用技术学院初步建立了十大学科群,包括化工与轻化、材料工程、生物医药与食品、机械与电气、计算机与信息、环境安全与土木建筑、艺术与园艺、经济与管理、人文社会科学、数理科学,涵盖七大学科门类: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和农学。这些学科专业基本形成了学校以工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建设体系。

三、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工作快速发展

近年来,学校以应用技术为抓手,“依托行业,服务企业”,瞄准行业热点、难点,凝练创新项目,以中小型企业的科技创新服务为目标,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锻炼了科研队伍,使教学、科研、生产三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进而带动了学校现有学科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水平。

(一)积极与生产企业加强联合,建立产学研合作基地

学校与“上海宝钢集团公司”、“上海华谊集团”、“上海龙磁电子”、“上海杰士杰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联合成立研发中心,把教学和科研活动与以“应用技术”为特征的企业需求紧密结合。为配合学生的实习和实训,学校在相关企业建立了94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生在这些实习基地不仅把理论运用于生产实际,而且在有些企业,如东软集团、路桥公司等实行了准员工身份。学校聘请了近50多名企业的资深专家担任兼职教授,参加学校的教学指导委员会,为学生上课和指导毕业论文。学校派出多名教授兼任大型企业的总工程师,同时派出多名年轻的博士到企业挂职锻炼,以了解企业和生产实际。

(二)突出科研项目中的应用技术导向,为企业生产实际服务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纵向科研项目中,应用研究项目占90%以上,其中很多都具有产业化前景。如由肖作兵教授领衔的上海市曙光计划项目——“合成天然肉味香精的新技术研究”成果已被应用于河南双汇实业集团的多种肉制产品中,企业经济效益达5亿元,项目成果获得2006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余小东老师的上海市教委课题——“电镀漂洗废水无排放工艺及设备研究”为多个企业解决了排放电镀废水的难题,并获2005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王现英老师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用于高密度信息存储的交换耦合双层磁性薄膜的研究”研制的是一种用于IT行业的新型材料,已受到有关企业的重视,项目成功后具有进一步应用的前景。

横向科技服务项目中,有些科研成果已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并开始产业化。如由机电学院钟晓勤老师领导的课题组研制开发的“汽车座椅力学性能标准化综合测试系统”,是集机、电、液气控制于一体的新一代机电产品,此成果替代进口,价廉物美,受到企业的高度赞扬。徐至辉老师的授权发明专利——“双联少齿差卷扬机”技术,已与徐州市矿山设备四厂等多家企业签订了技术转让合同,还将进一步产业化合作。又如,材料工程系金鸣林等教授领衔研制成功的轧辊高温保护涂料,解决了宝钢线材生产中的轧辊防锈难题,目前正在组织产业化。艺术设计系老师设计的可视电话和装饰浮雕既美观又实用,许多产品已被深圳客商定购。

(三)服务地方经济,拓宽科研合作渠道

本着立足上海,面向长三角,辐射东南沿海,满足社会需求的办学定位,学校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对外合作渠道不断拓宽。学校的横向科研课题,主要是广大教师面向生产企业,特别是为中小企业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科技开发课题。从2000—2006年,学校共承接横向课题400余项,经费到款数近3 000万元。这些横向课题不仅为企业解决了生产难题,也体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使教师们在实践中锻炼了身手,科学研究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学校还非常重视科研向长三角等地区的拓展,为全国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学校先后与长三角的地方政府及企业进行科技洽谈及交流,先后五十余次与山东、安徽、山西、浙江、江苏、福建等外省市开展技术洽谈,签订科技合作意向书近200余份。还与一些地方政府签订了长期全面的科技合作关系,如江苏淮安、宜兴,浙江湖州磐安,福建福州,山东聊城等。许多地方和企业已经与学校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一批企业急需解决的项目已经成为学校的科研项目,学校的一些科技成果也在企业转化为生产力。

四、加强管理,促进科研工作快速发展

高等学校科研管理的职能,是对学校的科技活动实施规划、组织、协调、激励等各个方面,科研水平的高低与科研管理有密切的关系,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将直接影响科研水平的提高。几年来,学校注重对科研的管理工作,并在我校科研的快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一)完善科技政策,推进激励和约束机制

为了鼓励和支持广大教师与科技人员积极参与科技工作,学校以“规范、激励、约束”为管理创新的指导思想,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科技政策,其中包括“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科研计划管理办法”等10多个文件。以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有序的操作规程体现“规范”;以科技奖励、科研基金、经费匹配和科技服务经费使用的优惠政策体现“激励”;以对教师和科技人员的科技工作要求,以及保护知识产权、技术秘密的职责来体现“约束”,积极构建良好的科技工作环境。学校多次修改了科研考核指标体系,逐步向学校和二级学院分别进行科研考核过渡。在考核中,注意遵循教育教学和科技创新工作的规律与实际,引导和保障教师以充分的时间与精力潜心学术、投身创新,努力作出原创性、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几年来的实践表明,学校科技政策是符合发展要求的,是切合实际的,它挖掘了广大教师和科技人员的科研潜力,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和科技人员的科技积极性。科技处作为学校科技管理的行政职能部门,认真实施“规划、组织、协调、服务”的管理宗旨,注重调查研究,注重制度建设,拓宽项目渠道,组织项目实施,协调科技服务,切实加强了学校的科技管理。

(二)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对于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强大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制定有力措施,努力创造有利于成果转化的环境条件,加快成果转化的步伐。几年来,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6年,学校召开了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会议,成立了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委员会,制订了上海应用技术学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以及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管理办法。这些措施为广大教师、科技人员和校内企业发挥科技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创造了条件。

学校在加强原创性研究,拓宽科技服务渠道的同时,不断加强学校知识产权的管理,把保护知识产权工作贯穿于科技工作的全过程。从项目立题、跟踪管理、项目结题的各环节与科技文献、专利查询、专利申请紧密结合,把参与企业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与知识产权战略相结合。学院设立专利专项基金,资助专利申请、专利维持等费用,鼓励教师和科技人员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不断提升学院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近年来,学校科技人员申请专利的数量不断增加,其中发明专利占绝大部分,专利授权数也有了较快的增长。

(三)加强科技服务、信息传递与沟通

科研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科研的效益和效率。通过管理要达到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学校的科研管理部门对科研课题的申报和研究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因此,作为科研管理人员,要有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的能力,既同本单位科研人员保持密切的联系,对其科研动态和科研成果心里有数,又与上级科研部门保持密切的联系,对其政策和指示了然于心,并且能够把二者交流的各个环节协调好,促进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

学校科技处除了做好对学校各类科研项目的登记、统计、上报等工作以外,还积极通过各种途径,对广大教师、科研团队、各项目组进行沟通、协调、服务,努力做好全方位的服务工作。主管纵向课题的老师及时把上级各部门的课题信息传递给学校的各个院系、课题组,针对学校的具体情况邀请专家到学校给教师们介绍某学科的发展或课题申报的有关知识;主管横向课题的老师主动与企业建立联系,组织课题组到企业考察;主管知识产权保护的老师则积极向教师宣传专利申请的重要性,指导专利申请的具体方法等。

(四)提高科研管理人员的素质

科研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科研管理人员要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必须加强自身学习,掌握丰富的知识,不断提高管理能力。科研管理人员的良好素质包括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与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有高水平的信息采集能力与实践能力、要有科技创新意识和服务意识,还要有良好的组织协调关系能力。

学校科技处非常注重对科研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在工作任务很繁忙的时候,采取多种不同的形式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养。科技处努力营造一个学习型的处室,利用处务会议、工作交流等机会,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不断提高能力;科技处领导注重对青年管理干部的培养,通过“引路”、“压担子”、“研讨”等过程,使青年管理干部快速成长起来;科技处还努力争取条件,为大家创造一定的培训、学习的机会,提高管理人员的能力。

几年来,学校科研管理人员通过学习,素质不断提高,科研管理人员撰写、发表了十多篇管理类的研究论文,工作效率也有了明显提高,我校曾获得上海市第六届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第三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先进集体、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参展高校组织奖等多项奖励,多名管理人员也获得不同类型的个人奖励。科研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对学校科技工作的快速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五、2000年以来科研工作的主要成效

自2000年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组建以来,在上级领导和学校党委及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学校科技和学科建设工作取得了比较明显的进步。科研项目数量有了较大增长,科研项目质量有了较大提高,科技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学科建设推行“分层递进,重点突破”的战略,有了很大的发展。

(一)“十大学科群”初步形成

学科建设是学校建设和发展的主线和龙头。几年来,学校学科建设对于科学研究、本科教育的引领作用日益明显。目前,我校的本科专业数已从建校之初的6个增加到29个,学科已涵盖理、工、经、管、文、法、农7个学科门类,逐步形成了由材料工程等学科组成的十大学科专业群。学校拥有2个上海市重点(培育)学科、6个校级重点学科和3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另外,香精香料技术与工程学院的“拓展产学研、创建一流香精香料学科高地”的项目被批准为上海市属高校高水平特色发展项目。

学校的研究生工作也取得了喜人进展。随着2006年上海香料研究所并入我校,使我校拥有了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我校研究生招生规模将会有较大突破。目前,我校已经通过与上海海洋大学联合培养以及与其他高校合作,以兼职研究生导师等形式招收和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60多名。

(二)科技工作水平稳步提高

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年均拨款400多万元用于科技发展,学校的科技工作水平稳步提高。学校的科研总经费由2000年的368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5 540万元,年平均增长700多万元,已提前完成了学校三年发展行动纲要规定的到2008年完成5 500万元的目标。其中,R&D经费由2004年的1 557.6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2 763.2万元,年平均增长达25.8%;NR&D经费由2004年的1 489.7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2 650.8万元,年平均增长达26%。专利申请数由2000年的1项,增加到2006年的71项。到目前为止,学校累计申请专利201项,其中发明专利162项,发明专利占专利总数的80.6%。每年发表学术论文数由2000年的176篇增加到2006年的495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的比例2006年为66%,近两年间共有40余篇学术论文被SCI、EI和ISTP等三大国际权威检索机构收录,论文质量和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另外,出版学术著作和大专院校教材的数量也有了较大提高,近两年共达到74部。

img44

图1 科研总经费的增长

近两年学校共获得纵向科研项目138项,研究经费达1 086万元,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各类基金项目26项,上海市教委各类基金项目110项。学校共承接横向课题178项,经费到款数达2 351万元。

img45

图2 发表学术论文总数情况

img46

图3 专利申请数的增长

(三)师资队伍逐渐壮大

一流的师资才能产生一流的科研成果,才能造就一流的人才。近年来,学校通过人才引进、进一步深造、挂职锻炼等措施,不断提高教师和科技人员素质,改善师资队伍结构,初步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科技创新能力、适应学校建设发展需要、规模适宜、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目前,学校661名教师中,正副教授已经达到243名,其中正教授数量增长较快,从2000年的6名,增长到目前的55名。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达到259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93名。目前,学校共有40余名教师担任专、兼职的博士生和硕士生的指导教师。另外,学校现有上海市曙光学者2名、获政府特殊津贴教师6名、获得宝钢奖4名,获上海市育才奖15名,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1名,获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3名。师资队伍结构的不断完善,不仅为学校科技实力的提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提供了最强大的人力资源。

(四)科技成果转化取得新的突破

近年来,学校非常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先后与上海宝钢集团、上海华谊集团等大型集团联盟,利用学校优势参与技术开发、技术攻关等项目。近两年来,共承担各类横向科技服务项目近200项,其中包括上海宝钢、中石化、上海汽车等大型企业的科技服务项目,直接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学校与所在地的徐汇区和奉贤区也都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经常就科技合作开展交流,利用学校的学科优势和科技成果为地方发展服务。目前,学校已建有应用技术型的研究机构20个,并与企业合作成立了校企合作研究机构。学校还加强与长三角地方政府的科技合作关系,积极开展技术洽谈,签订科技合作意向。

在学校科技部门和广大教师的努力下,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取得了新的突破,许多科研项目与企业合作转化为生产力。如胡大超教授的“多功能拉拔机的研制”项目在与上海新亚冶金设备有限公司的合作下已批量生产,创造经济效益几千万元。周小理教授的“荞麦肽营养食品的研究”项目与生产厂家合作,研发了荞麦营养泡腾片、荞麦芽全粉、荞麦多肽营养饮料等新产品,目前已有部分产品投入生产。在近三年连续三届的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参展中,学校共展出科技项目18项,其中有两项作为中国高校重点项目展示。展览会期间,学校多次举行高校论坛及项目推介会,与企业洽谈签约合同十多项,合同标的达2 000余万元,为提高学校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知名度起到了相当大的影响作用。展览会期间,科技部、上海市领导多次莅临我校展区,认真参观展品并指导工作。学校的参展项目及项目组织工作得到上海市教委领导的好评,项目连续三次获奖,学校也获得参展高校优秀组织奖。

(五)科研对本科教学的促进作用已经凸显

本科教学是立校之本,科学研究是强校之路,本科教学水平的提高要依靠科学研究的有力支撑。近年来我校在发展科技工作的同时,同样关注科研对于本科教学的促进作用,逐渐形成了“科研成果进课堂,科研参与促成长,科研经费助教学,科研协作搭桥梁”的科研教学互动发展格局。

目前,学校有多项科研成果被运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中,提高了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创新性。大学生参与科研的热情也日益高涨,目前很多学生通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渠道参与到教师的科研中,并在科研的实践锻炼中不断成长,教师的科研项目对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另外,学校的科研设施向学生开放,被直接或者间接地运用于教学过程中,对本科教学与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数十名企业专家进入学校两级院(系)的教学工作委员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企业专家还参与课程教学达75门,专题讲座20余场。2006届毕业设计中,企业专家担任指导教师的约占到18%。

(六)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初见成效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校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是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学校不断加大对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资助力度,2005年共投入5万元用于资助大学生科技创新,2006年资助经费达到15万元。与此同时,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成效也逐步显现。如学校生物与食品工程系学生张正强和刘翔海两位同学的《竹叶绿茶泡腾片制作工艺及其抗氧化作用的研究》项目获得上海高校学生创造发明“科技创业杯”三等奖。祝青、汤献平、杨蕾等同学申报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竹叶绿茶泡腾片的制作》在“第五届陈嘉庚青少年发明奖”中获得(上海赛区)鼓励奖。大学生频频获奖,充分体现了学校大学生对科技创新的激情和探求知识的热情。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组建七年来,在上海市教委的关心指导下,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领导下,按照学校的总体发展步骤,经过全校上下共同努力,学校科技创新工作和学科建设得到蓬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学院新一轮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学校正在制定新一轮的发展规划,为把我校建成一所高水平、应用型、以工为主、特色鲜明的多科性本科院校进一步努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