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六化”并举

“六化”并举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将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的互融互动作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实现信息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对接。西部民族地区应将适时提升农业信息化的战略地位,将其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规划之中。——将信息化作为健全和完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中之重,予以优先建设和发展。

二、“六化”并举、互动发展——西部民族地区信息化发展的主导战略

面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环境、新机遇,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将信息化列入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新四化”之中,并位列“工业化”之后成为十分重要的战略内容。

信息化的本质是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广泛应用,信息资源在经济社会领域的深入渗透,进而使信息的核心要素——知识成为促进各行业全面发展的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使一个国家或地区真正步入“知识经济”和“知识文明”时代,最终彻底完成由“工业时代”向“知识时代”的过渡,实现“第二次现代化”[2]。从这个意义上讲,作为中国现代化发展核心内容的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那一化也离不开信息化。

上述“五化”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是一个有机整体,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工业化的发展有利于信息化的实现、城镇化的推进;信息化的发展可提高工业化质量,也为市场化、国际化和城镇化提供技术支撑;城镇化是工业化、信息化的有效载体;市场化是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有效机制;国际化则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市场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和深化。“四化”扩展为“五化”,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创新型国家,解决当前面临的瓶颈问题,保障我国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必然选择。

在上述宏观决策框架中,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生产力水平、产业结构水平、城市化水平均处于相对落后阶段的实际出发,结合该地区经济现代化发展“反梯度推移”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理论,我们认为,西部民族地区信息化发展的主导战略应该是:“六化”并举、互动发展。即以信息化与工业化的互动发展为核心,以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的互动发展为基础,以信息化与城市化的互动发展为先导,以信息化与市场化的互动发展为动力,以信息化与经济国际化的互动发展为方向,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化效益,推进本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贯彻落实“六化”并举、互动发展的主导战略,需要注重以下诸方面的重大举措。

——将经济社会信息化作为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内容,提升至推进国家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予以高度重视。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至今已整整10年了。这10年,是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成就最为辉煌的时期,西部大开发的10年成就为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该地区由传统经济形态向现代经济形态过渡,实现跨越式发展准备了重要条件。应该讲,通过10年的基础性大开发,西部民族地区的物质经济发展基础已有了质的改善,当务之急是尽快奠定与物质经济发展基础相对应的信息经济或知识经济发展基础,为该地区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信息与知识支撑。为此,国家应将信息化建设作为今后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内容,纳入宏观规划并安排实施具体的项目,使信息化建设如同生态建设、交通建设、水利建设等大开发“硬件”建设一样,取得举世瞩目的成效,为西部民族地区的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奠定“软件”基础。

——将信息化作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不可或缺的子系统,列入各级政府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之中。城乡一体化是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逐步达到城乡之间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协调发展的过程。实现城乡一体化关键在于以工业化的思路调整农业、提升农业、发展农业,以城市化的思路改造农村、建设农村、繁荣农村,以社会化的思路转移农民、保障农民、富裕农民,逐步缩小城乡差别,最终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的完全融合。这里所说的“以工业化的思路”显然指的是新型工业化的思路,即以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的现代工业化思路来完成城乡一体化的历史使命。当代社会背景下,离开了信息化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一体化。因此,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必须将信息化作为必备的子系统,予以高度重视,纳入建设规划,以信息化为手段,促进城乡人口、技术、资本、资源等要素相互融合,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将信息化与农业产业化的互融互动作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实现信息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对接。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此次新农村建设之所以“新”,一个主要的方面便是在知识经济的社会大背景下,将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和科学技术普及有机融合,实现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农村建设新架构,要切实实现这一战略,必须尽快奠定坚实的信息化基础。只有这样,才能早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目标。西部民族地区应将适时提升农业信息化的战略地位,将其纳入新农村建设的核心规划之中。各级政府及相关决策部门应把农业信息化放在与农业产业化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上予以统筹规划、协调发展。应抓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机遇,围绕“加速发展农村经济、尽快提高农民收入”这个中心,重视信息资源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在制定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的同时,制定出与之相配套的农业信息化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并将两个规划有机结合,形成系统的互融互动运行机制,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信息化的共同发展。

——将信息化作为健全和完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中之重,予以优先建设和发展。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是市场经济有效配置资源的条件,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环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是由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包括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等。其中,信息市场是否健全与完善,对于其他市场的培育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尤其是对于经济市场化水平相对较低的西部民族地区来说,信息化与信息市场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市场经济体系的整体建设的制约和影响作用更为明显。因此,要使该地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切实体现经济活动市场化、企业经营自主化、政府调节间接化、经济运行法制化,信息化与信息市场的建设与发展应作为关键要素予以优先筹划。

——将信息化作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经济发展国际化的基础性建设工程,为尽快形成信息化与经济国际化双向互动机制,奠定必要基础。现代市场经济是全球化的经济,而要在全球化的经济中有所作为,必须奠定坚实的信息化基础。在经济的信息化与经济的全球化高度融合的当今时代,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要实现经济发展国际化,必须将信息化作为先期工程,加快发展网络增值服务、电子金融、现代物流、连锁经营、专业信息服务、咨询中介等新型服务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降低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通过信息化建设与信息化绩效的显现,形成信息化与经济国际化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双向互动发展机制,使地区经济迈出国门,走向世界,步入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快车道,进而实现经济质量的大幅度提升和经济效益的大幅度提高。

——将信息化应用作为“六化”并举、互动发展的关键,常抓不懈,以应用促发展。所谓信息化应用主要包括信息装备、信息技术、信息系统在经济与社会诸领域的广泛应用与普及。信息化之所以成为现代化必不可少的要素,并不是因为其能够创造出一个“新经济形态”,而在于其具有广泛的、能够在各个领域、各行各业带来倍增效益的应用价值。正如一些学者对网络经济实质所作的评述:网络经济绝对不是网站经济,也不等同于网络公司经济,而是建立在国民经济信息化之上的,各类企业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整合各式各样的信息资源,并依托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网络进行动态的商务活动和管理活动所产生的经济[3]

总之,信息化的价值集中体现在信息装备、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在经济与社会中的广泛而有效的应用。故而,我们在“六化”并举、互动发展的进程中,始终都应以信息化应用为导向,确立“以应用为纲”的理念,以应用促发展,以应用增效益,创造出信息化与其他“五化”互动发展的良性循环机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