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校目标管理

学校目标管理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目标管理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制定目标、分解目标、实施目标和考核目标。在学校目标管理过程中,目标是学校全部管理活动的基础与核心。学校管理目标是目标管理的核心要素,是学校管理功能的集体体现,是衡量学校管理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和尺度,学校管理的其他要素都是围绕这一要素组合起来的。有学者认为,目标管理亦即管理目标的展开过程。

第四节 学校目标管理

一、学校目标与目标管理

目标是活动的最终结果,是个人或组织在一段时间内要达到的所期望的未来状态。目标与目的是不同的。对一个组织来说,目的可能只有一个,但目标可能有多个。如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人,在这个目的之下,学习可能有多种目标,教学目标、德育目标、美育目标、体育目标等。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目标管理思想。学校目标管理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制定目标、分解目标、实施目标和考核目标。目标管理的过程是具体运用现代系统论和控制论的思想于管理工作的过程。学校目标管理是学校管理者根据一定时期内学校事业发展的方向确定总目标,然后将总目标层层分解,逐级展开,通过上下协商、制定出个各层次,以至每个人的分目标,使总目标指导分目标,用分目标保证总目标,从而建立一个自上而下层层展开、自下而上层层保证的目标体系。最终把目标的达成情况,作为考评管理成绩和效果的依据,从而形成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面负责、全面落实的管理体系。目标管理是当前学校管理的主流模式。因此,研究目标管理,掌握目标管理理论,已成为每一位学校管理者必备的理论修养;推行目标管理,发展目标管理理论,是每一位学校管理者必经的实践历程。

二、学校目标管理的功能

(一)导向功能

只有目标制定后,全体人员才会沿着共同的方向努力着,工作着,向着同一目标不断奋进。当然,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兼顾各方面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人、财、物的积极作用,使管理目标和任务让大家都能做到,目标管理的导向功能才会体现出来,目标的导向作用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假若学校管理目标和任务的制定缺乏正确的估计,片面追求高指标,必然会导致管理目标失去导向作用。反之,如果制定出的目标和任务指标过低,教职工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完成,学校管理目标亦无导向性可言。

(二)激励功能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激励的心理过程,是需要、动机、目标三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连锁反应。当人的需要具有确定的目标并具有实现目标的可能性时,需要便转化为动机并推动人积极行动。人的需要、动机、目标紧密结合,构成一个支配人的行为的动态系统,形成人的行为的基本模式。在学校目标管理过程中,目标是学校全部管理活动的基础与核心。管理从确定目标,认定目标,形成目标体系链,到执行目标、检验目标,把学校全体人员的全部管理行为围绕目标组织起来,把学校整体事业成就与个人的自我充分发展结合起来,把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激发每个人的工作积极性来搞好学校管理工作。学校目标通过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经过努力可以达成的学校目标体系,对学校全体成员产生巨大的动员和激励作用。

(三)整合功能

学校管理目标是目标管理的核心要素,是学校管理功能的集体体现,是衡量学校管理工作好坏的重要标准和尺度,学校管理的其他要素都是围绕这一要素组合起来的。另外,学校目标管理通过让全体成员确定、认定、执行目标,使每个人都参与了学校全局性管理,使全校形成一盘棋,从而纠正学校部门、个人之间由于本位主义和分散主义可能导致的各自为政、互相扯皮等弊端。这样,学校目标管理通过建立纵横交错整合一致的目标链,个人目标、部门目标与组织目标融为一体,以目标为轴心把学校全部管理资源统一起来,特别是把各层次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合力,真正产生“1+1>2”的整合效应。正因为目标管理具有很强的功能,当前的学校管理者还是钟情于目标管理,使之仍为我国素质教育环境下学校管理的主流模式。

三、学校管理目标体系建构的分析

在学校管理目标体系的建构上,争议颇多,分歧甚大。从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来看,曾产生过多种不同的建构方式,比较有代表性和一定影响的观点有以下四种:

(一)“目标树”法

有学者认为,管理目标繁多,其排列方法,可采用“目标树”的形式来表示。“目标树”的排列方法,反映出学校管理目标内部的结构层次上的可分关系、从属关系和相互关联关系等。

排列模式如图所示:

img8

(二)项目列表法

有学者认为,学校管理目标系统可分项具体列成表格,这样既形象直观,也便于操作。以中小学校为例,其排列模式如下表所示。

学校管理目标系统

img9

续上表

img10

续上表

img11

(三)组织要求陈述法

有学者认为,学校管理目标是学校组织及其活动的目标,应从学校组织的角度去思考,而组织又是分层次的,所以首先要确立的是全校性的管理活动要求。其体系结构可概括为:形成整合一致的目标系统,建立高效率的学校管理机构,组成一支高水平的学校工作队伍,实行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的管理方式,运用科学化的管理措施,如下表所示。这样的要求是从校领导的角度提出并针对学校全局的,也是合逻辑、合理性的。

学校组织活动的基本问题与优化要求

img12

(四)管理过程分析法

有学者认为,目标管理亦即管理目标的展开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有四种系统在起作用:目标本体系统、目标运行系统、目标考评系统和目标保障系统。目标本体系统包含目标方针、目标项目和目标值等;目标运行系统可概括为一个中心(以目标为中心全盘考虑、统筹安排工作)、三个阶段(计划、执行、检查)、四个环节(确定、展开、实施、考评)、九项工作(论证决策、协商分解、定责授权、咨询指导、反馈控制、调节平衡、考评成果、实施奖惩、及时总结);目标考评系统由目标考评制度、目标考评标准与方法、目标考评结果的处理构成;目标保障系统涉及管理责权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措施(对策)系统、管理方法系统等。目标系统的一般理论是形成学校管理目标系统的主要依据,学校管理目标系统当然可以照此建构。据此,可绘成下图:

img13

上述诸观点从不同的角度为我们提供了迥然相异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可以说都自成一体,独具一格。同时,运用这些方法所建构的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还注意到了学校管理目标的空间结构性和职责层次性。然而,从中亦不难看出,这些构建学校管理目标体系的方法多是从西方引进的,基本上是一些舶来品。客观地予以评判,各种方式又普遍存在着过于重视部门职能和任务分担、相对忽视目标发展及其分步实现的问题,尤其是没有充分考虑到目标体系的时间延续性因素。如此,必然会影响学校管理目标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非常有必要进行新的探索。[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