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预防性的课堂管理

预防性的课堂管理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中的课堂管理被认为是应对性的,一些教师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试图控制学生的行为,但收效却很小。实践证明,最有效的课堂管理者是那些能够首先防止问题产生的人。座位的安排对课堂环境中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师生的交流以及教学信息的传递有重要影响。课堂心理气氛与教师个性和师生沟通有着密切联系。课堂规则作为课堂的行为指导,能有效维持课堂秩序,培育学生良好行为,促进课堂学习。

一、预防性的课堂管理

传统中的课堂管理被认为是应对性的,一些教师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试图控制学生的行为,但收效却很小。实践证明,最有效的课堂管理者是那些能够首先防止问题产生的人。

(一)建立自然和心理环境

1.安排课堂自然环境

自然环境是独立于学生或教师存在的那些方面,包括教室的形状和大小、窗户结构、墙面的装饰、座位的摆放、设备和资料的有无和放置等。其中学生座位的安排和教室的布置是首要考虑的管理问题。

(1)座位安排。座位的安排对课堂环境中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师生的交流以及教学信息的传递有重要影响。传统的课堂座位排列形式是秧田型,这种座位模式最适合集体讲授,但这样的座位安排是封闭型的,只有部分学生能和教师进行积极交流,得到及时反馈,极易造成学生课堂行为两极分化。所以有人提出采用马蹄型或新月型、方形或圆形的座位安排。这些非正式的座位排列形式,可以增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的正式或非正式交流,便于大家开展讨论和相互学习活动,但也可能使课堂问题行为增多。教师在安排座位时应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活动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师控制课堂的能力,灵活多样地安排学生座位,真正达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2)教室布置。教室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与学活动的主要场所。在一个布置舒适、令人愉快的教室里,学生会产生一种归属感,对学习任务会持之以恒,也更多地参与讨论和各种集体活动。教师可充分利用教室空间、合理布置、巧妙装饰,为学生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好的教室布置应做到:教室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学生集中活动的区域足够宽敞;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看到教师和课堂演示及展览;保证经常使用的教学材料和学生用品便于取放;教室的装饰物应丰富多样、色彩鲜艳。

2.创设课堂心理环境

创设课堂心理环境就是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课堂心理气氛又称课堂气氛,是指师生在课堂上所表现出来的情绪、情感状态,包括师生的心境、精神体验和情绪波动,以及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课堂心理气氛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支持型,师生双方感到愉悦、满意,积极合作,形成民主、平等的和谐关系。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和信息传递充分,能取得最佳课堂管理效果;一种是防御型,教师与学生相互排斥、不信任,师生关系紧张,信息交流受阻,无法形成情感共鸣,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增多。

因此,营造好的课堂气氛得先从塑造教师良好个性品质开始,包括教师的热情、开朗、诚恳、公正、宽容、幽默、机智、富有爱心、以身作则等。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学会与学生沟通。很多学生问题行为的产生,就是因为教师缺乏沟通技巧,师生人际关系恶化的结果。要成为一名成功的沟通者,教师首先要学会准确、生动地运用动作、表情、姿态等体态语言进行表达和传递教学及课堂管理信息。其次,教师还应学会移情,即感受学生的观点、情感体验,并激发出与学生相似的情绪反应。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真诚沟通,才会缩短教师因权威、地位、角色而产生的与学生在心理上的距离,营造出和谐、温馨的课堂精神氛围。课堂心理气氛与教师个性和师生沟通有着密切联系。

(二)建立课堂规则

教师管理课堂,就要对课堂上的活动和做事程序进行组织和管理,即建立课堂规则。课堂规则作为课堂的行为指导,能有效维持课堂秩序,培育学生良好行为,促进课堂学习。课堂规则的制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应依据相关法令与规章、学校及班级传统、学生及其家长的期望和课堂风气这四个方面。教师制定规则时,数量不宜太多,以3—5个为宜。规则表达应明确,使用积极的语言。应采用民主方式,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商讨制定。课堂规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