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堂纪律管理

课堂纪律管理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般适用于低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需要教师给予较多的监督和指导,需要教师为他们建立课堂秩序,需要教师为他们的学习设置一个有结构的情境,即组织一个良好的集体结构,这样的“结构”就是教师促成的纪律。目前,我国多数教师或教师在多数情况下是提供了过多的结构创设,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体贴,这不利于课堂学习纪律被学生内化而转变为学生的自觉要求,即不利于他律向自律过渡。

课堂教学环境中,学生经常会产生干扰教学正常进行的各种行为,课堂学习纪律问题就是最常见的干扰之一。为了持久地维持健康有序的课堂教学内部环境,必须卓有成效地管理好课堂学习纪律,这对于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实现教育教学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课堂学习纪律的涵义课堂学习纪律是指在课堂学习环境中,学生必须遵守的课堂行为规范,是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外部准则和控制,是课堂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当这种行为规范被学生自觉接受或内化以后,学生就能自我指导和自我监督,达到自律阶段,这是课堂学习纪律管理的最高境界。

良好的课堂学习纪律具有如下特征:

1.约束性。课堂学习纪律是维护课堂秩序、调控学生课堂行为所必需的,它要求所有学生均应共同遵守。

2.标准性。课堂学习纪律本身是一种行为准则、标准,它是衡量学生课堂行为是与非的依据。

3.自律性。课堂学习纪律是一种外部行为准则和规范,它对学生课堂行为的监督、调控功能的发挥,有待于学生对其内化,逐渐形成自觉的纪律。

(二)课堂纪律管理的功能

1.社会化功能

课堂学习纪律是学生课堂行为的定向工具。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总要受课堂学习纪律的制约。学生遵守课堂学习纪律的过程,也是学习为社会和教师赞同与容许的社会行为准则的过程。对这些外部课堂行为准则、规范的接受和内化,会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化。

2.促进学生人格完善的功能

因为学生在遵守课堂学习纪律的过程中,会逐步形成和发展独立性、自信、

自我控制、坚持、忍耐等优良的人格品质。

3.稳定学生情绪的功能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没有外部的控制与指导,学生往往显得手足无措,情绪不安。而课堂学习纪律使得学生的行为有所依循,可避免对自己行为的迷惑、担心,降低过度焦虑,从而稳定学生的情绪。

4.发展良好道德品质的功能

课堂学习纪律以强制的力量促使外部行为规范积极内化,有助于学生接受道德准则,形成道德责任感和义务感,使学生把外部的行为规范与自己的自觉要求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形成和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

5.调控与监督的功能

课堂学习纪律是学校和教师用以约束学生课堂行为,调控学生学习活动,维持课堂秩序的工具和手段。

(三)课堂学习纪律的类型

1.依据课堂学习纪律形成的原因,可以将其分为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任务促成的纪律和自我促成的纪律

1)教师促成的纪律。一般适用于低年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需要教师给予较多的监督和指导,需要教师为他们建立课堂秩序,需要教师为他们的学习设置一个有结构的情境,即组织一个良好的集体结构,这样的“结构”就是教师促成的纪律。即使是中学生,一方面会因为自我指导和监督的加强而反对教师的过多限制,但另一方面他们还是需要教师为他们的行为提供指导,希望教师能以咨询或情感支持等形式给予帮助。所以,在课堂学习纪律管理中,教师促成的纪律是不可缺少的。

教师促成的纪律包括结构的创设和教师对学生的体贴。结构的创设包括教师的指导、监督(管教)、惩罚、规定、限制、奖励、操纵、组织、安排日程、维护标准等;教师的体贴则包括扩大同情心和了解、调解、协助、征求和采纳集体成员的意见等。这两者在课堂学习纪律管理中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有机联系的。两者的相对比例是由学校的心理气氛、班级的具体特点、师生的共同期望、教师的人格和学生的个别差异所决定的。目前,我国多数教师或教师在多数情况下是提供了过多的结构创设,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体贴,这不利于课堂学习纪律被学生内化而转变为学生的自觉要求,即不利于他律向自律过渡。

2)集体促成的纪律。这是由学生集体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要求。学生从入学开始,同辈人的集体在促进儿童社会化方面就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一个儿童从需要依靠成年人来控制和指导当中解放出来时,他也就同时开始了对他同辈人察言观色,以便知道应该如何行事、如何思考。青少年学生往往以“同学也都这样做”作为从事某一件事的理由,同辈群体的见解、爱好、信奉、憎恶等成了自己的行为准则。正如谢里夫所言:即使他们爱自己的父母,认为父母是有价值的,但结果仍会降低对父母力量的重视,而过高地评价同龄伙伴力量的价值。

青少年学生之所以遵守集体促成的纪律,首先是因为同辈人集体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同时还为他们提供了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来行事的体验,从而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以满足归属感、安全感及自尊的需要。其次是由于同辈集体的行为准则为其成员提供了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的新参照点,可减少他们在思想、情感和行为方面的不确定性和焦虑。在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中,学生为了不损害集体荣誉或与同学的关系,即使自己有困难,也会自觉地遵守集体的纪律。同时集体纪律的遵守还依赖于集体舆论和心理气氛的压力,这就要求教师应创设和营造健康、良好的集体舆论和心理气氛。

3)任务促成的纪律。这是由于某一特定学习任务的需要而提出的纪律要求。任务促成的纪律是以个人对学习任务的理解为前提的,若任务为学生所理解,便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动机,以遵守完成学习任务所必需的课堂学习纪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卷入任务的过程,就是接受纪律约束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培养间接兴趣,明确学习任务的重要性。

4)自我促成的纪律。学生不仅要把教师促成的纪律、集体促成的纪律或任务促成的纪律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而自觉地遵守,还应当为发展集体的行为准则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地评价自己和集体的行为准则,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新的更好的集体准则。自我促进的纪律(即自律)是学生纪律发展的最高阶段,也是课堂学习纪律管理的最终目的。教师必须创设条件促使学生向自律发展,这是主体性教育和创造性教育的必然要求。

2.依据课堂学习行为的外部监控程度,可分为强制性遵守的纪律、半强制性遵守的纪律、自愿遵守的纪律和自觉遵守的纪律

1)强制性遵守的纪律。学生不明白纪律的准则、规范的含义,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完全依靠外部控制、监督来遵守纪律。

2)半强制性遵守的纪律。学生明白纪律的行为要求,但没有遵守纪律的愿望,需要外部约束与控制。

3)自愿遵守的纪律。学生明白纪律的行为要求,有遵守纪律的意愿,但由于违规性情境诱因的出现以及自制力差而无法一贯遵守纪律。

4)自觉遵守的纪律。学生能深刻理解纪律的行为要求和意义,有强烈的自觉遵守纪律的需要,能够在所有的课堂环境中自觉约束、调控自己的学习行为,达到习惯化和自动化的水平。

四者是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的,同时也体现了学生遵守纪律的不同发展阶段。

3.依据课堂学习纪律的内化程度,可分为外部纪律和内部纪律

1)外部纪律即他律,是对教师或其他人所代表的权威的服从,自身并无遵守纪律的内心需要和愿望,依靠外部的监督和控制。

2)内部纪律即自律,是指学生在正确、深入认识纪律含义及重要性的基础上,把纪律变为个人的内在需要,具有积极的纪律情感,坚强的纪律意志力和良好的纪律习惯,不需要任何强制就能自觉遵守课堂学习纪律。自律是良好课堂学习纪律的基本标志。自律是在教育者的监督指导下,经过长期训练形成的。学生自律的发展呈现出如下趋势:从经验水平向原则水平过渡,从依附性向自觉性过渡,从外部强制向自我监督过渡,从对规范的服从向习惯性遵守过渡,从消极被动遵守向积极主动自觉遵守过渡。

学生自律的形成是一个从他律向自律渐进转化的过程,关于这个过程所要经历的阶段,学者们提出了各自的见解。林崇德提出“三阶段论”第一阶段是依靠外部教育要求,第二阶段是过渡阶段,第三阶段是把纪律原则变成自觉行为。邵瑞珍等提出“四阶段论”,即自我中心阶段、习惯性遵循阶段、非理性的道德心阶段和理性的道德阶段。皮连生在此基础上提出“五阶段论”,2岁前为第一阶段,儿童在作出行为选择时不考虑自己的行为后果,不受任何准则的约束;25岁为第二阶段,儿童开始接受行为的外在准则,但尚未将执行准则视为义务,因而缺乏对行为的约束力;68岁为第三阶段,儿童的行为绝大多数以服从权威为特征,属于权威的他律阶段;812岁为第四阶段,儿童认为准则是同伴间为保证共同利益而约定和接受的社会创造物,具有相互予取的可逆特征,标志着自律的萌芽;12岁以后为第五阶段,学生能够自觉地利用社会规范约束自己,属于自律的最高阶段。

(四)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

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概括起来,主要集中在学生、教师和环境三个方面。

1.学生方面的影响因素

大量的课堂问题行为是由学生自身的因素引起的,这些因素主要是:

挫折。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业成绩不良、人际关系不协调、对教师教学要求不适应等,都会使学生产生挫折感,并引发紧张、焦虑、惧怕甚至愤怒等情绪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情绪反应就可能演变为课堂问题行为。

寻求注意。研究发现,一些自尊感较强但因为成绩较差或其他原因得不到集体和教师承认的学生,往往故意在课堂上制造一些麻烦以引起教师和同学的注意。

性别特征。在小学阶段,男孩活动量大,精力旺盛,喜欢探究,但他们的心理成熟程度和自控能力比同年龄的女孩普遍要低些,因而出现课堂问题行为的可能性要高于女孩。

人格因素。学生的课堂行为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与其个性心理特征如能力、性格、气质、情绪等也有联系。例如,内倾化的人格,常表现出抑制退缩行为,不愿与人交往,自我意识强,易受暗示。而外倾化的人格,则喜欢交际,迎合热闹,胆子较大,善于获取新事物,自制能力较弱,违反纪律的情况相对较多。

生理因素。学生的生理因素也是导致问题行为的因素之一,生理上的不健康(无论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发育期的紧张、疲劳和营养不良等都会影响学生的行为,这方面因素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往往被忽略。另外,还有些学生的过度活动是由于脑功能轻微失调(简称MBD)造成的,教师对这些学生要更热情地关心,帮助他们掌握控制冲动的方法。

2.教师方面的影响因素

课堂里发生的问题行为,看上去是学生的问题,实际上与教师也有关系,有些问题行为就是教师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要想形成良好的课堂纪律,教师也必须对自身进行一定约束和调整。一般来说,对课堂问题行为产生影响的教师方面的因素主要有:

教学不当。指教师由于备课不充分,缺乏教学组织能力,或表达能力差而造成教学失误,进而引起课堂问题行为。常见的教学不当有教学要求不当,例如对学生要求过高或过低;教学组织不当,例如教学从一个活动跳跃到下一个活动时缺乏顺利“过渡”的环节,会使学生无法参与教学过程;讲解不当,如果教师讲课时显得迟钝、笨拙,而且在一段时间里只困死在一个问题上,那么学生就有可能置功课于脑后而捣乱起来。

管理不当。它是教师引起课堂问题行为的最主要因素。这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师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反应过激,滥用惩罚手段。例如,有些教师对学生的个别不良行为经常作出过激反应,动辄中断教学大加训斥,甚至不惜耗费整堂课时间进行冗长的训斥,这种失当的管理方法往往会激化矛盾,使个别学生的问题行为扩散开来,产生“病源体传染”效应。还有些教师过于相信惩罚在解决问题行为方面的效力,常常不分青红皂白地运用各种手段对学生进行惩罚。研究发现,滥用惩罚手段特别是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仅不能很好地维持课堂秩序,还会大大降低教师的威信,甚至引起学生对教师的怨恨情绪,诱发学生攻击性的课堂问题行为。

丧失威信。在学生心目中失去威信的教师是很难管好课堂的。丧失威信也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前面提到的教学不当、管理不当也会造成教师威信下降。一般说来,以下行为的教师容易在学生心目中丧失威信:业务水平低,教学方法不好;对教学不认真负责,上课懒懒散散;对学生的要求不一致,说了以后不检查;向学生许愿,但总是不兑现;不关心学生,待人冷漠;缺乏自我批评精神,明知错了,也要强词夺理;带有偏见,处事不公。

3.环境方面的影响因素

校外环境和校内环境中的许多因素,都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例如,大众传播媒介、家庭环境、班级人数与课堂座位编排方式、教学环境的温度和色彩等环境因素对儿童的课堂行为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研究发现,在父母不和、经常打闹的家庭中生活的孩子,课堂上经常表现得或孤僻退缩,或烦躁不安,甚至挑衅生事。另有研究发现,教室墙壁和家具的色彩过于强烈和鲜艳,容易使儿童在课堂上兴奋好动,注意力分散,不专心听讲。教室内温度过高,则容易使学生烦躁不安,课堂上的不友善行为和冲突性行为随之增加,课堂秩序不易维持。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发现,人数较少的班级课堂纪律往往较好,教师用于课堂管理的时间也较少。而人数较多的大班中,由于单位面积内人口密度过大,学生的个人活动空间相对较小,这往往成为诱发学生好动争吵和产生破坏课堂纪律行为的一个主因。

(五)怎样进行有效的课堂问题行为管理

课堂环境是复杂多变的,学生正处在成长、发展、变化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课堂问题行为,诸如做小动作、私下说悄悄话、注意力不集中、睡觉、看课外书、打扰其他同学等。如何对这些问题行为加以管理,避免“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现象,已成为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要做好这项工作除了需要教师的威信、能力外,还需要教师的管理技巧。教师要创设愉快且富有建设性的课堂环境,就必须正确处理问题行为。

在处理课堂问题行为时,应遵循以最少干预为原则,也就是说要用最简短的干预纠正学生的纪律问题,力争做到既有效处理纪律问题,又无需中断上课。下面介绍一些有效的策略。

1.善用魅力吸引学生

好的纪律来自好的教学。一旦学生喜欢你这位老师,喜欢听你的课,那在听你的课时,他的精神状态肯定是最好的,他就不会违反纪律。教师最大的失败是学生不爱听你的课。因此,教师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增强教学魅力:

要有效地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根据学生注意变化规律及思维特点调整学生的注意,设疑和激趣相结合,增强讲授的吸引力。要避免一些因设计不妥而造成的课堂失误。

要尽量选取生动和形象的教学内容,注重运用比喻、设问等手法,使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以此来感染学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在课堂上要始终精神饱满和满怀激情,让学生受到教师激情的感染。

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体会学习的轻松和愉快。

2.善用规则管理学生

课堂规则是在学期或学年初期阶段,通过师生共同讨论制定的明确具体的课堂行为规范和要求。积极、正向、有序的课堂规则能规范课堂行为,维持课堂秩序。因为课堂规则是课堂成员应该遵守的保证课堂秩序的基本行为规范和要求,具有规范、指导和约束课堂行为的效力,使学生明白什么行为是好的,什么行为是不好的,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和及时纠正问题行为,建立良好的课堂内部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规则具有维持功能。此外,课堂规则一旦被学生接受、内化以后,就会变成学生自觉主动的行为,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和自我管理的动机状态,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自律品质,养成良好习惯。积极、正向、有序的规则,会使学生之间目标一致,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促进学生发展良好的课堂行为,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和进取心。从这个意义说,课堂规则对课堂学习和行为具有促进、导向和激励的功能。

3.善用环境熏陶学生

有效的课堂行为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良好的课堂环境基础之上,因为一个杂乱无章和死气沉沉的课堂环境本身就为问题行为的产生提供了土壤。而良好的课堂环境不仅可以减少产生问题行为的可能性,而且可以消解许多潜在的问题行为。因此,要有效达到课堂目标,就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等。

物质环境主要指课堂的时空环境、自然环境。比如教室的墙壁最好是白色、淡蓝或淡绿色,使教室显得素净淡雅,令师生心境开阔。墙面装饰要简洁、朴素,色彩搭配要和谐,给人以书斋学舍之感。除了正面黑板两侧分别贴课程表和值日表之外,在不分散学生听课注意力的原则下,教室里最好能有一张世界地图、一份学生守则、几张哲理名言条幅。

心理环境主要指人际环境、组织环境、情感环境和信息环境等。主要要求:

1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的座次。研究表明,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受其座位的影响。沃勒(W.Waller)研究发现,教室里座位的选择并不是一种随意现象。在学生自由选择座位的情况下,“坐在前排的大多数学生是过分依赖型的学生,也许还有些学习热情特别高的学生坐在其中。坐在后排都是些调皮捣蛋者”。沃尔伯格(H.Walberg)对选择座位与个性特点的研究也表明:学生对座位的选择反映出他们对学习的情感,坐在前排的学生一般对学习持积极态度,他们认为自己有获得成功的能力,并表示要努力学习以取得好成绩;而坐在后排的学生则对学习持消极态度,对自己获得成功的能力也缺乏信心。

因此,通过对学生课堂座位的分配和调整,能达到有效调控课堂行为、预防纪律问题的目的。比如,当纪律不良学生有所进步时,教师及时给他们换个座位,调到前排或中间位置上,让他们体验到教师对自己的期望,并让新近出现的纪律不良者补其空缺。这样,纪律不良学生为了逃避集体气氛的压力,必须尽早换位,而要实现这一愿望,又必须尽快纠正错误,自觉遵守纪律,发展自律品质,形成良好习惯。

2)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平等地对待学生,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充满爱心。尤其要关心“后进生”,实现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

3)要把握课堂的情绪环境。在课堂活动之前确定好目标、教学方案和教学策略;采用悬念和讨论的方法,不断变换刺激角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合理安排课堂活动的内容和节奏,控制学生的疲劳度。

4.善用激励引导学生

长期以来,有的教师在课堂管理过程中,通过惩罚学生达到对课堂的控制目的。实践证明这是极其低效的,效果常常会适得其反。心理学研究表明,行为一旦获得适当的强化,比如,当学生因为成功而获得赞许、表扬等,通常会激发学生的愉悦情绪,降低挫折水平,从而避免或减轻问题行为。学生因失败而导致的挫折感往往是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因此,教师要确保学生在课堂活动中适当的成功率,当学生行为表现良好,教师应该予以关注、赞赏和鼓励,激励学生进步,形成课堂中积极向上的气氛和专心投入的热情。同时要求将课堂活动规划在既不太容易也不太难的适度范围。因为太容易就会导致厌倦,太难就会导致挫折,它们都会增加问题行为产生的可能性。教师对学生学习材料和学习活动的适度选择,有助于学生的成功体验,有利于学生形成成功感受,进而减少问题行为产生的可能性。

5.善用关爱帮助学生

课堂目标要得以实现,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沟通。沟通能够使教师和学生形成一种共同的关注、一种整体感和认同感。这无疑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和管理的源泉。

作为教师首先必须关心、尊重、爱护学生,创造民主、真诚、友爱的班级气氛,以一种坦诚的、可亲的态度接纳学生,倾听学生的心声,并给予及时而积极的反馈。其次,要了解学生,减少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紧张和焦虑。

6.善用理智转变学生

当学生出现课堂问题行为时,教师既不可置之不理,也不可急躁武断,而应选择有效方法及时恰当地处理问题行为。通常采用的方法有:

1)信号暗示。对发生问题行为的学生提供信号,例如突然停顿、走近学生、用眼神暗示等,用以提醒、警告学生,它既可制止不良行为,又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

2)语言提示。教师在学生违反课堂学习纪律后,给以简单的言语提示,将有助于制止纪律问题。言语提示的内容不要纠缠于学生的不良行为,而应是学生应该怎样做的正面提示,因为这表达了对学生未来课堂行为更积极的期望。以下列举一些积极性的引导语言和消极性的引导语言的对比。

积极性的语言:

关门要轻一点。

自己多想方法试着做。

看谁坐得好。

如果你能回答问题就举手。

你尽最大的努力就能进步。

你完全可以考得更好些。

如果你能把东西收拾整齐该多好啊!

消极性的语言:

不要“砰”地一声关门!

不许抄袭同学的来骗人!

不要没精打采地坐在椅子上。

怎么不举手?

你怎么老是这样不争气!

你怎么这么笨!

为什么总是乱丢东西!

(3)创设情境。有些学生在课堂中容易走神,这时可适当创设一些活动情境,让学生参与一些活动,或让他们做一些相关的别的事情,像小竞赛、小表演、小制作等,以避免问题行为乘虚而入。

(4)有意忽视。某些学生的问题行为隐含着想赢得他人注意的愿望,如果教师直接干预,可能正好迎合了他的目的。因此,教师有意忽视,学生会自觉没趣而改变其行为。

(5)提问学生。临时对发生问题行为的学生提出问题让他回答,以示提醒,使其自觉纠正。

(6)转移注意。对于那些自尊心比较强的学生产生问题行为时,如果当面直接制止,可能会出现相反的效果或后遗症,这时可运用比喻,声东击西加以暗示,使之转移注意,从而停止其问题行为。

(7)移除媒介。有时学生在课堂中做不相干的事,例如读漫画书、玩电子游戏等,教师可采取将这些东西拿走,清除媒介物,从而制止这种行为。

(8)合理运用表扬和惩罚。表扬可分为表扬与不良行为相反的行为和表扬其他学生两种方式。教师要想减少学生的不良行为,可以从表扬他们所做出的与不良行为相反的行为入手。如某个学生上课爱做小动作,教师就可以在这个学生认真学习的时刻表扬他。还可以采取表扬其他同学的方式来减少某个学生的不当行为,一般选择他邻座的同学或他最要好的同学加以表扬,这样可使行为不当的学生意识到,教师已经知道了他的行为表现,他应控制不当行为。在课堂学习纪律管理中运用表扬应注意:表扬的应该是具体的课堂行为,表扬应让学生产生积极的纪律体验,表扬应及时进行,以对学生的课堂行为给予及时正强化。

诸多研究显示,少量的、方式适当的惩罚可有效地减少课堂不良行为。奥,勒利等人(O’Learg & O’Leary,1972)提出使用惩罚的七条原则:偶尔使用惩罚;使儿童明白为什么他要受惩罚;给儿童提供一个可选的方法以获得某种积极的强化;强化儿童与问题行为相反的行为,亦即当实施惩罚后,如发现儿童有积极的表现,应停止惩罚;避免使用体罚;避免在教师非常愤怒或情绪不好时使用惩罚;在某个行为开始而不是结束时使用惩罚。

此外,教师在运用惩罚时要坚持对事不对人的原则,执行惩罚时既要公平一贯,又要灵活差异。教师在对学生惩罚后,要给予学生积极的帮助,使学生受惩罚后,不仅不再犯错,而且在同样情境下,学到以适当行为代替不良行为,这是一种负强化,是惩罚的积极目的,从而使惩罚具有教育价值。如果很多方法对制止学生的问题行为都不奏效,那就要正面严肃批评,指出其缺点,制止其行为。当然,正面批评要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

9)劝离课堂。有时学生之间发生对抗性冲突,引起怒气冲天的状态,教师可以将他们劝离课堂,避开怒气情境,使其情绪缓和,再作决断。

7.培养学生的自律品质

自律是学生纪律性发展的最高阶段,是课堂学习纪律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良好课堂学习纪律的基本标志,是在教育者的监督指导下,经过长期训练逐步形成的。因此,促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形成和发展自律品质是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的最佳策略。

1)尊重学生人格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纪律管理最重要的特征是尊重个人的人格。美国心理学家克龙巴赫在纪律教育问题上提出了三条重要原则:第一,当学生的异端行为在许多不同的情境中具有长久而一致的表现形式时,则这些表现形式应当引起教师密切注意;第二,学生的任何一种行为,不论是遵守纪律的行为,抑或是违反纪律的行为,在客观上乃是各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因此,如若学生出现不端行为,则需追溯各种因素的影响,切忌就事论事;第三,学生的任何一种行为,不论是遵守纪律的行为,抑或违反纪律的行为,在主观上乃是受到需要的影响。至于这些需要是否适当,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此可知,学生的纪律问题在客观上是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在主观上是由于某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这就要求教师应理解、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归属感来消除一些消极的客观因素对学生的影响,还可以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尤其是自尊的需要来创设一种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以引导学生自觉遵守课堂学习纪律。因为任何有效的纪律都是建立在对学生主体地位的承认、对其人格尊重的基础上的。反对教师使用苛刻的、侮辱性的和恶意的惩罚形式,也反对使用讽刺、挖苦、嘲笑和恐吓等手段对付学生。

同时,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遵守课堂学习纪律要提出明确要求,加强课堂学习纪律的目的性教育。对课堂纪律问题避免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因为这种态度在某种意义上会有意无意地助长学习纪律不良现象。

2)外部监控与自我调控相结合

学生自律的形成是一个从他律向自律渐进转化的过程,科学的教育指导是这种转化的重要途径。自律并不意味着抛弃一切外部的控制、准则和指导,而是在教师的指导、调控下通过对纪律价值不断内化逐渐形成的。在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只需温柔地看上学生一眼,学生的不良行为便会嘎然而止,而有的教师虽声撕力竭,学生却“听而不闻”。这里除了其他一些因素外,教师的威信是一个重要的因素。研究发现,教师的威信是学生自觉纪律形成的外部条件之一,教师的威信越低,就越是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纪律问题,教师的外部监控就越难发生效力。

除了教师威信影响教师对学生学习纪律的外部监控外,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运用的监控方式及行为特征等对学生自律形成也有重要影响。美国的一项研究应用因素分析法分析了教师的三种行为特征(随机应变、专横、惩罚)与学生的七种行为特征(合作、积极参与、活动、探索、求成、助人、凝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教师的随机应变特征与学生的合作、积极参与、活动以及求成特征呈正相关;而教师专横、惩罚特征与学生的合作、积极参与、活动及助人等特征呈负相关。这表明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监控方式影响学生自律的形成。

教师的外部监控必须通过学生接受内化以后才能形成自律。自律是学生主体有意识地、自主地、独立地管理自己的课堂活动,能对自己的课堂活动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且能反思、评价自己的课堂活动情况,进而及时、有效地调节自己课堂活动的各个过程和环节,以达到自觉主动遵守课堂学习纪律。自律是以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的发展为基础,在课堂学习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具有自觉性、自控性、反馈性等特征。因此,要形成和发展学生的自律品质,必须发展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学习纪律具有正确、积极的态度,

让学生产生积极的纪律情感体验,培养学生自觉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和意志力,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分析、自我检查、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锻炼,

并通过自我鼓励、自我奖赏、自我誓言、自我命令、自我禁止等自我强化手段,维持合理的课堂学习行为,消除课堂学习纪律问题,以实现自我监控,从而形成和发展自律品质。

3)利用集体舆论导向和集体规范的约束

集体舆论是在班集体中占优势的、为多数人赞同的言论和意见。它以议论、褒贬的形式肯定或否定集体的动向或集体成员的言行,它是班集体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衡量班集体是否形成的重要标志。健康、正确、良好的集体舆论反映了班集体多数人的意愿、态度和倾向,是鼓舞、激励和约束学生言行的巨大精神力量,有利于评价班集体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有利于增强集体凝聚力。凝聚力强的班集体,会使学生个体产生强烈的归属感、认同感、亲密感、荣誉感和责任感,从而有效地控制和促进学生的学习行为,形成良好的课堂内部环境,提高学习效率。

集体规范是班集体成员在共同生活中所形成的处理班集体问题的倾向性认识,是约束班集体内学生的行为准则。集体规范一经形成,就为学生划定了活动的范围,规定了学生行为的方向,成为引导学生课堂学习行为的指南,有利于学生认知和评价自己的课堂学习行为。在课堂环境中,即使个别学生有违纪倾向,但由于集体规范的压力,也势必使他产生符合集体规范的课堂学习行为。

学生的自律是在课堂环境中,通过与其所属集体成员的互动而形成的。因此,集体舆论和集体规范是学生自律品质形成和发展的有效手段。教师应充分利用集体舆论、集体规范的行为动力效应、助长效应、从众效应、整合效应,来规范和约束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以发展学生的自律品质。教师要精心培育正确的集体舆论,以集体舆论的压力来促进、监督学生的自律行为;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制订集体规范以给学生自律行为提供导向,以集体中的情绪感染激励学生的自律行为。相关链接

教师应掌握的十种课堂效应

1.皮格马利翁效应。皮克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位年轻国王,他倾注全部的感情和心血,用象牙精心雕刻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并希望雕像能够成活,他的长期热情使象牙姑娘获得了生命,成了他梦寐以求的爱侣。心理学家用这种效应说明:只要热情期待和肯定,就能得到希望的效果。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这种效应,对学生倾注全部的爱心和热情,提出合理的目标和要求,对他们寄予热切的希望,肯定应多于否定,方能达到希望的效果。

2.马太效应。马太效应一词,始于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默顿,他用这样一个名词来概括一种社会现象一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贡献给予很高的荣誉,而对那些还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肯承认他们的成绩。部分教师眼里只有优生,充分肯定并不断强化优生的成绩,而忽视甚至看不起中间生和差生,对他们的闪光点和取得的成绩不予肯定,这正是“马太效应”的表现。因此,教师应防止“马太效应”,对教育对象一视同仁,在给优生“锦上添花”时,一定要注意为中间生、差生“雪中送炭”,使其向优生转化。

3.边际效应。边际效应是经济学上的概念,意思是指一样东西的价值同它满足需要的程度成正比,这就是雪中送炭远比锦上添花更令人感动的原因之所在。因此,教师应深入到学生中去,洞悉学生的要求和存在的问题,及时伸出援助之

手,满足其需要、解决其困难、排解其忧难,这样就能使学生更信服老师,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4.相容效应。心理相容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教育学生时,必须先让学生在心理上接受你,认可你,才能使学生消除心理戒备,坦诚相告,推心置腹,才能达到教育效果。因此,教师要注重自己的师德,努力寻找并且主动创造条件,使双方处于“相容”的情境中,从而提高教育的有效性。

5.威信效应。威信是相互之间提高影响效果的重要因素,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有威信的人具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教师的威信来自于教师的职业本身和教师的人格力量,特别是后者。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德、才、识,树立威信。唯如此方能发挥“威信效应”作用。

6.相长效应。现代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们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教师应开放自己,广交同行朋友,交流教育教学信息,改进教学方法,从而共同提高教学能力。教师还应利用教学相长规律,向学生学习,以提高、丰富自己。

7.异性效应。曾有一位心理学家从一次实验中得出:男性在男女同桌就餐时要比单单男性就餐时文明得多,因为大多数人在异性面前更注意自己的形象。“异性效应”能使青少年在愉悦的情感状态中积极进取,充分发挥内驱力,树立超常的良好形象。教师应适当运用“异性效应”,发挥“异性效应”的吸引力、激发力、约束力、净化力等作用,从而构建良好的班集体,改变学生的不良行为。

8.首因效应。在处理关于他人的信息,形成对他人的印象上,输入信息的顺序性有重要影响。一般说来,最先接收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起较大作用,这就是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正是首因效应的结果。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第一印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教师的看法,影响教师的威信建立和教师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因而教师要特别注意和同学的第一次见面,上好第一课堂,充分发挥“首因效应”的积极作用。

9.定势效应。定势是指在过去经验影响下,心理处于一种准备状态,从而在人际知觉中常有一定的趋向性和专注性。“定势效应”有积极消极之分。它可使认知过程更加简捷、迅速,但由于在定势影响下,人们常根据过去经验来判断眼前的人或事,因而常形成知觉中的偏见。教师在教学时,要防止定势的消极效应,树立发展的观念,因人、因事、因时具体处理教学进程中的问题。

10.从众效应。从众是个体由于受到群体的起初或臆想的压力,而在认知及行为上表现出来的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保持一致的心理和行为倾向。从众是个体社会化的基础,有助于形成和维护群体的规范、秩序和价值。但其负面常使人良莠不分、人云亦云,缺乏创造性,教师应发挥“从众效应”的积极因素,建设好班集体,形成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对消极的从众行为要加强预防、控制或制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