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体育课堂纪律管理的技能

体育课堂纪律管理的技能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任务促成的纪律是建立在积极动机基础上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避免产生纪律问题和对产生的纪律行为作出艺术的处理,首先必须对常出现的违纪行为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在体育课中学生课堂纪律行为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种。

六、体育课堂纪律管理的技能

体育课是在极其复杂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参数不齐,兴趣爱好各不相同,思想修养也有差别,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反映和纪律表现,严重时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如果体育教师不能及时地加以处理,就会使课堂组织和教学失控,直接影响体育教学任务的完成。由于课堂上学生的心理千变万化,行为五花八门,教师很难对学生的所有违纪行为作出预料,因此,一旦课堂上出现了违纪行为,教师必须依赖经验和直觉作出相应反应。处理得当可以起到“以一禁百”的效果;处理不当则可能使违纪行为进一步“传染”,造成更大的破坏性,同时也会影响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因此,体育课堂纪律的管理是一项艺术性很强、对教师教学技能要求较高的工作。

(一)体育课堂纪律的类型

根据促使课堂纪律形成的方式,可以将课堂纪律分成四种类型。

1.任务促成的纪律

一项任务或者活动如果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和高度的注意,尽管它所需要的时间远比学生想给的时间要多得多,一旦学生开始活动,他们就很难停下来,甚至对平常很诱人的其他活动置之不理。任务促成的纪律是建立在积极动机基础上的。学生对活动任务的理解越深刻,就越能自觉地遵守活动的纪律,即使遭受挫折也不轻易放弃。从这一角度来说,学生投入任务完成的过程,就是不知不觉地接受纪律约束的过程。学生越是成熟,越容易使自己的行为与任务要求相一致。但是,学生的成熟程度有差异,因而对任务理解的程度也就有差异。对某些学生来说,只要教师认同起决定作用,即使有的学生在一项任务中可能有他个人的兴趣,他们仍然需要集体的支持,并且首先期待它的认可。

2.教师促进的纪律

学生(特别是刚入学的小学生)需要教师给予较多的指导和监督,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在一个大集体中学习。没有教师的帮助,他们就不能创立有组织的活动所必需的集体结构—— 纪律。学生在有纪律的活动中,学习到了维护社会的和人与人之间的某些规范和态度,也学会享受教师创立的有纪律的集体活动给他们带来的稳定。即使比较成熟的大学生,一方面他们由于自我指导加强而反对教师过多的限制;另一方面,他们又需要教师对他们随心所欲的行为进行某些限制,希望教师能在背后以感情支持的形式给予帮助。所以,课堂纪律管理中,教师促进的纪律是不可缺少的。

3.集体促成的纪律

学生入学后,班集体对他们在发展自我控制、活动定向行为等社会成熟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大多数学生都具有浓厚色彩的从众行为,常常以“别人也都这么干”为理由而从事某种活动,他们的见解、信奉、爱好甚至偏见都往往视集体而定。学生之所以遵守集体促成的纪律,首先是因为学生具有社会归属感,加之班集体(尤其是好的班集体)具有群体内聚力,它会给每个成员造成无形的压力,给他们的行为起到暗示作用,使他们“随大流走”——从众;其次,课堂上,集体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新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而且还为其提供了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来行事的经验,找到了保持自我价值的新源;再次,集体的行为准则为学生提供了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的新参照体系,结束了他们在思想、感情和行为方面的不确定性、无决断力、内疚感和过度焦虑。在课堂这个集体环境中,学生在活动时都有可能遭受挫折,对于挫折的一种很自然的反应就是生气。假如在一个组织很好的集体中,其成员为了不妨碍与其他人的关系,可能会努力控制住生气的情绪,而遵守集体促成的纪律。

4.自我促成的纪律

马卡连柯认为,我们的纪律永远应该是自觉的纪律。良好的课堂纪律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形成了自觉纪律,作为有责任心的、已经成熟的学生,不但应当遵守教师和集体促成的纪律,而且还应该为发展集体的行为准则作出自己的贡献。这就要求学生从理解纪律要求向遵守纪律的愿望和动机转化,从纪律知识学习向纪律评价转化,从外控制纪律向自控纪律转化,从消极遵守纪律向自觉维护纪律转化。

(二)体育课违纪行为的主要表现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避免产生纪律问题和对产生的纪律行为作出艺术的处理,首先必须对常出现的违纪行为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在体育课中学生课堂纪律行为主要表现为如下几种。

1.隐蔽性违纪行为

这类违纪行为一般表现为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对所学内容兴趣不高,一般是自己不能积极投入学习活动,不明显地干扰他人,且有一定的隐蔽性,正在教学的教师不一定都能觉察到。如不认真听教师讲解;注意周围的无关刺激物而不是注意观察和思考教师的示范动作;组织练习时消极应付或不练习;吃零食、在地上乱画或做其他无关教学的活动等。

2.矛盾冲突

这类违纪行为表现为学生之间因某种原因而发生纠纷,轻则口角相争,重则拳脚相交,一般在矛盾开始主动方会尽量避免让教师发现,这时被动方可能会不顾课堂影响而采用公开的反击言行,有时在教师注意不到的场合(如分组练习时)会引发群体性违纪行为,对课堂秩序造成严重影响。

3.不遵守作息制度

这种违纪行为表现为上课无故迟到、早退,影响教师的教学情绪和节奏,学生的注意力也会受到影响。有的学生在集合以后不“报告”直接插入队中,使原有队形受到破坏,干扰他人听课;在分组练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则趁教师不注意溜出课堂,动摇了其他同学的练习积极性,有时甚至会带动更多的学生早退。

4.扰乱性行为

这种违纪行为主要表现为站队时左插右挤,吵吵嚷嚷;集体活动时行为随意,步调不一致;分组练习时往往不按次序,感兴趣的练习则反复从事而影响其他学生的练习。这类违纪行为有的可能是无意识的,是平时组织纪律性教育不够引起的,必须即时纠正和制止,以免发展成习惯性违纪行为;有的可能是有意识的,必须及时进行批评教育。

5.不服从教师

这类违纪行为表现为课堂上我行我素,无视体育教师的指挥和调动,如队列队形练习时漫不经心,不按节奏练习;安排练习时不按次序进行,或不按教师要求进行;教师布置收还器材,他们以一些不合理的理由加以拒绝等。引起这种行为的原因有可能是体育教师过去的某些言行造成了学生的不满情绪或逆反心理;有时年轻教师或威信不高的教师上课时也可能出现个别学生故意和教师对着干的情形。

6.破坏性行为

这是体育教学过程中最为严重、影响最坏的违纪行为。个别学生纪律观念淡漠,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对教师或其他学生也有敌对情绪,有时他们还可能带动一些人,故意扰乱课堂秩序,如故意破坏器材,阻碍他人练习;故意节外生枝,找把柄打骂其他同学;故意设置障碍阻止其他同学甚至其他班级的行动路线;严重时甚至会造成课堂恶性事件,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给其他学生造成极不安全的学习环境,给正常教学秩序造成严重破坏。

(三)课堂违纪行为预防

在了解上述常见的课堂违纪行为以后,体育课中要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体育教学实践中经常通过以下途径对课堂违纪行为进行预防。

1.建立健全课堂常规

体育课常规是为了保证体育教学的正常进行而对师生提出的基本要求,建立健全课堂常规,可使师生的课堂行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课堂常规的制订要明确具体,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对于“必须怎么做”和“不得做什么”都要有清楚的表述,而不要采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规定。如“最好做到”“应该做到”等。贯彻课堂常规时应当做到“始终、坚决、公正”,即自始至终坚持课堂常规的要求,而不要出现“因特殊情况暂不追究”的情形。“坚决”就是严格对待,决不心慈手软,如某学生上课穿皮鞋,应令其换鞋后再进课堂,而不是“希望下次引起注意”。“公正”是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统一要求。课堂常规应在每个学期的一开始就要加以宣传,必要时可请学生讨论修订。

2.做好课前准备

体育课堂纪律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体育教师本人引起的,其中备课不充分是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保证良好的课堂教学程序,教师首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对体育课精心设计,使教学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其次,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特别是组织纪律情况,对班级中,尤其在非正式群体中有影响力的学生,要提前进行教育工作,或思想转变工作,利用其影响力发挥正确作用,并对其表示适当的信任,决不能以生硬的态度谩骂侮辱他,以免使他产生逆反心理。另外,对场地、器材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避免在教学过程中花时间准备场地、器材以致给组织纪律观念不强的学生创造自由散漫和违纪的机会。体育教师要注意自己的仪表风范,以提高自身在学生中的威信。

3.精心组织教学活动

有了充分的课前准备,还必须精心地实施。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课堂常规,教学的各个部分和环节都要连贯,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停顿;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活跃课堂气氛;合理运用表扬和批评手段,形成勤学向上的良好学习氛围;精心组织学生的练习,合理地运动教学分组,排除各种可能引起秩序混乱的条件;充分发挥体育骨干的作用,对少数平时纪律表现较差的学生要适当地加以注意,以保证良好的练习秩序,课开始和结束时都要有考勤制度,考勤的形式可以多样化,以控制学生的迟到、早退和无故旷课行为,并起到加强学生纪律观念的作用;每次课的结束总结要包含组织纪律性方面的内容。

4.维护体育教育的权威

有秩序的纪律的体育教学活动要靠体育教师来创立和维护,体育教师的角色在预防违纪行为发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体育教师要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维护自己在学生中的权威。教态要自然,站位要始终处于引人注目的地点,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在教师的注意范围内。衣着整洁,举止文雅大方,泰然自若地进入学生的活动范围,从容地保持与学生的目光交流,决不能让任何学生感到教师对他的不良无可奈何。处理问题或偶发事件时要沉着冷静,尽量避免或缓和与学生可能发生的争执,有严重问题最好下课解决,给学生成熟、稳健的师者形象。

(四)课堂违纪行为处理的技巧

体育教师无论采取何种预防控制措施,在体育课中,部分学生有时还会出现各种不同程度的违纪行为,扰乱课堂教学秩序,影响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由于这些违纪行为往往具有突发性,处理时就常有个性化的特征。纵观许多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和经验体会,常用的处理违纪行为的艺术方法有以下几种。

1.正面提醒法

体育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上的错误行为,如果采取训斥、辱骂等方式,往往会对错误行为本身起强化作用。因此,处理违纪行为的一种好方法,就是对违纪学生不予过分理睬,而是正确友好地提醒学生当前的学习,告诉他应当做什么。去追问学生为什么要违反纪律,是没有多大意义的,学生不回答只能形成僵局,反过来,又会加深教师的焦虑情绪。如果总是喋喋不休地责备,学生会产生习以为常的反应,就不会起到应有的处理效果。例如,在安排学生练习传球时,一位学生却在投篮,教师走过去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要他把传球动作做给老师看一下,然后指出:你应先把传球动作练好,光会投篮不会传球是不能打好篮球的。这种教育形式比起生硬的责备来更能为学生所接受。

2.提问法

教师在讲解技术要领或示范、演讲时,发现某学生思想开小差或与左右同学讲话或者在做其他无关事项等,这时教师可以向不听讲或不注意观察的学生单独提问,也可向全班学生提问,然后让这位同学回答。教师所提的问题应该与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有关,尽量避免“你在干什么”一类的招供式问题,或“你为什么不注意听讲”一类难以获得真正答案的问题。提问法在体育教学中还可以运用另一种形式:在分组练习时,教师发现某个学生练习不认真,一时不能去处理,在重新集合时教师要求这位学生给大家“示范”一下。当学生在上述场合有严重违纪行为,或屡教不改时,提问后应配合其他教育方法,以促进学生的思想转变。

3.劝离现场法

体育课上学生发生冲突,且矛盾激化,严重影响课堂秩序,经劝阻无效时,教师可以令违纪学生离开课堂,以平息学生情绪,恢复教学秩序,至于问题的处理和解决,则等下课后进行。

4.复述常规法

体育课常规是体育课管理的直接依据,当体育老师发现学生有违反课堂常规的言行时,教师可将课堂常规的有关条款复述一遍,要求学生对照常规检查一下有没有违规行为,对个别严重违反常规者,也以令其自述常规的有关条款,并作出自我批评。

5.反应损失法

这是使用较普遍的制裁方法。教师和家长常常以不理睬、不赞许、不给优待等作为对学生课堂违纪行为的反应,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学生以后继续这种违纪行为的可能性,但使用这种方法必须是具有积极的鼓励政策为前提。例如,体育课常以体能分组并对体能较差的学生降低考核标准,但必须以这些学生的积极努力为前提,教师可以预先作出规定,如果这中间哪位学生不认真或有违纪行为,将不能享受这一标准。另外,有些教师对违纪行为作出扣除平时成绩的规定,也是这种方法的运用的形式之一。

6.“舞台情境”法

“舞台情境”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提出来的,意指教学的情境安排,例如教室的座位安排,学生在队伍中的站位安排等。体育教学中,为了减少违纪行为的发生,可将过去常有违纪行为的学生分开,并安排到“恰当”的地方,如前排靠近教师的地方、排头或排尾,或夹在两个守纪律的学生中间。这样一方面减少违纪行为发生的条件和机会,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同学之间相互督促,正面感染,并有利于教师的监控。

除了上述艺术方法,另外还有用体态语言暗示、用表扬来反衬、用沉默来责备、用严词来说服、用幽默来感召、用交谈来感化等,这些在本章“批评的艺术”中已作表述,在此不再重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