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堂常规管理

课堂常规管理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传统课堂管理简单认为就是课堂纪律的管理,就是对学生学习纪律的约束、调控。具体来看,课堂管理是由一系列要素构成的有机统一体。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阵地,课堂管理贯穿课堂活动的始终。课堂管理正是通过不断地调节课堂活动,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促进课堂交流。课堂秩序直接影响课堂活动的正常展开。课堂秩序管理侧重于课堂冲突、课堂行为问题的管理等方面。这无疑是实施课堂活动和达成管理有效的源泉。

(一)课堂管理的涵义

课堂是学校中最基本的教学单位,是一种有组织的群体教学活动场所。传统课堂管理简单认为就是课堂纪律的管理,就是对学生学习纪律的约束、调控。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率,协调课堂中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吸引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

具体来看,课堂管理是由一系列要素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其管理主体是教师,管理环境是课堂,管理客体是各种人际关系,如师生关系和学生关系,管理目标是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与学生同属课堂管理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具有能动性的两方面。他在矛盾中处于主导地位,通过确定课堂管理目标、实施目标、控制目标及检查评价目标等一系列环节,建立和保持良好的教学条件,使课堂内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堂内的各种资源,以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学生在课堂管理中虽处于被管理者的地位,但教学是师生双边共同活动,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应取决于师生两方面的协同配合。

(二)课堂管理的功能

教育家赫尔巴特曾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这句话足以说明课堂管理的重要性。课堂管理得好,有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使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教学,师生之间的沟通变得顺畅,教学双方相互体谅,专心致志于教与学。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课堂管理问题成为教学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课堂是实施教学的主阵地,课堂管理贯穿课堂活动的始终。从一定意义上说,课堂管理是一门艺术。有效、科学、合理的课堂管理,不仅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约束和控制有碍学习的问题行为,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从事积极的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增强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其功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通过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保证课堂活动的顺利进行

为了各种教学活动有计划、有效率地开展,课堂必须维持一定的秩序与常规。但由于在课堂活动过程中经常会产生各种冲突与矛盾,发生各种偶发事件,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会受到干扰。当教师面对课堂失序时,传统的做法主要是通过其“权威”实施课堂控制。这种课堂控制方式尽管也能收到教师所期望的效果,但同时也会带来课堂的僵化。而太僵化和太拘泥于形式,将不可避免地抑制创造与活力,不利于课堂的持久发展,课堂秩序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有效的课堂管理首先必须创立良好的课堂环境,有了良好的课堂环境,课堂秩序的维持不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不会扼杀反而促进课堂中的创造,为课堂的持久发展创造条件。

2.通过促进课堂交流,保持积极的课堂互动,促进课堂活动的有效展开

课堂活动过程本质上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表现为教师与学生个体或群体之间在课堂活动情境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课堂互动是课堂的本质特性,课堂交流是课堂互动的前提。课堂活动本身也是一种寻求对话的实践活动,实际上是一个信息交流的过程。无论是学生知识经验的获得、心智的开启、能力的发展,还是教师课堂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都有赖于课堂活动中信息的有效传递和交流。从这个意义上说,课堂信息交流活动是课堂活动的中心,信息交流的成效决定着课堂活动的效果。课堂管理正是通过不断地调节课堂活动,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促进课堂交流。同时又通过有效的课堂交流,促进和保持课堂互动。

3.通过激发课堂活力,提高课堂活动质量,为学生的持久发展创造条件

课堂活动是一种专门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活动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因此,课堂对于学生具有个体生命价值,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课堂管理就是调动各种可能的因素,开掘课堂的活力,发挥其生长功能。

(三)课堂管理的内容

课堂管理的范围比较广泛,它涉及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贯穿教学的整个过程,主要包括:

1.课堂常规的管理。包括设定课堂管理目标,制订管理计划,组织与协调相关活动,管理相关资料等方面。

2.课堂环境的管理。课堂环境包括时空环境和心理环境两大类,其中时空环境主要包括时间环境、物质环境、教室布置三个方面。

3.课堂秩序的管理。课堂秩序直接影响课堂活动的正常展开。课堂秩序管理侧重于课堂冲突、课堂行为问题的管理等方面。

4.课堂活动的管理。主要包括课堂活动的设计、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方法的运用、活动资源的统合等方面。

本章重点探讨课堂常规管理、课堂违规行为管理和课堂时间管理三方面内容。

(四)课堂管理的过程

有效的课堂管理应包括如下四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1.确定目标

确定目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拟定远景目标,二是拟定课堂行为目标。

远景目标意味着对课堂中集体和个人的未来状况的导引性描述,它作为一种导引,能真正起到指导作用,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课堂行为目标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共享的价值体系,为他们指出在课堂复杂系统中超越纯粹个人的更深层的意义,帮助解释和说明发生的事件,从而建立一种信同感和形成协作的意愿。学生也会从意义发生的背景中评估众多的行动路线,并作出负责的恰当选择,课堂秩序便会在更深层意义上得以实现。

因此,教师从一开始就要根据远景目标提出对学生行为的期望,确定哪些行为是合适的和可接受的,哪些行为是不合适的和不可接受的,并让学生清楚明了。教师在确定课堂行为目标时,要立足于是否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是否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是否有利于学生完成课堂活动计划,是否与课堂的高层次远景目标和学生持久发展的终极目标相适应。

2.建构环境

良好的课堂环境有助于合理地利用课堂活动时间,促进课堂活动的有效性和成功率。相反,不良的课堂环境必然会耽误课堂活动时间,导致学生的行为问题。

一般而言,课堂环境主要由有形的物质环境和无形的社会心理环境两部分构成。物质环境主要指课堂的时空环境、自然环境。社会心理环境主要指人际环境、组织环境、情感环境、信息与舆论环境。物质环境是课堂活动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它与社会心理环境共同构成课堂环境的整体,影响着课堂活动的广度与深度,是课堂管理无法避免的制约因素。

因此,建构课堂环境必须两者兼顾。首先,要认真规划课堂的物质环境,不仅要让课堂物质环境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和确保学生的安全,而且要使之适合于学生活动的特点,有利于学生的参与、互动,为课堂的生长和学生的持久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其次,课堂良好的社会心理环境受到课堂中教学方式、管理风格和管理技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善于树立积极的课堂期望,发展有效的沟通对话,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团体归属感,培养学生的集体认同、群体互动和成就共进,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自我更新和自我完善

3.促进沟通

教师如果在课堂管理中不能妥善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不仅会影响其与学生的关系,而且会使课堂目标最终难以实现。沟通能够使教师和学生形成一种共同的关注,一种整体感和认同感。这无疑是实施课堂活动和达成管理有效的源泉。

同时,课堂远景目标及具体的行为目标确定以后,也必须有效地传达到学生中去,并为学生所理解与接受。因此,课堂管理必然面临着沟通方面的挑战,即通过课堂中广泛的沟通交流,让学生相信与接受课堂远景目标及具体的行为目标,使其朝着远景目标和战略方向不断迈进,进而使所确定的目标变成现实。

4.给予激励

即使在最佳的课堂环境中,学生也总会遇到各种不同程度的阻碍或者失败。如果没有高度激励的措施和行为,这些阻碍就会成为整个课堂管理的障碍。课堂管理就是通过激励,使障碍朝着建设性的方向变化。

实际上,目标的确定为师生确立了一条正确的前进路径,良好的课堂环境为目标的实现奠定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沟通提供一种达成理解、共识与不断前行的手段,而成功的激励则为战胜前进路途中的障碍和持续的课堂活力提供保证。长期以来,教师在课堂管理过程中通常是采用惩罚的手段,通过惩罚实现学生的顺从,达成课堂的控制。实践证明这是极其低效的,常常还会适得其反。良好的课堂集体和学生行为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培育,而最好的方法就是通过不断的鼓励和强化手段,激励学生的进步,满足学生的社会需求,形成课堂中积极向上的气氛和学生专心投入的热情。激励是有效课堂管理的核心。

(五)课堂管理的类型

1.放任型管理

这种管理类型的教师责任意识淡薄,工作责任心较差,他们在课堂上表现为只顾讲课、不顾效果、放任自流,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漠不关心,也没有积极的课堂管理要求。学生表面上乐得自在,实际上求知需要得不到满足,往往产生对教师的不尊重。在放任管理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学习热情低,教学效果差。

2.独断型管理

这种管理类型的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要求严厉,但这种要求往往只根据教师个人的主观好恶确定,忽视学生的具体实际和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在独断型管理的课堂上,学生的意见得不到充分发表,且学生往往有一种紧张感、压抑感,容易导致课堂管理的形式主义倾向,教学效果一般。

3.民主型管理

这种管理类型的教师在课堂管理活动中,积极、认真、宽严适度,善于通过恰当的启发与指导,保证课堂管理的有效性。课堂管理的各种具体措施能考虑到班级的具体情况,学生对这样的教师既亲又敬。在民主型管理的课堂上,学生学得主动愉快,课堂教学效率高。

4.情感型管理

教师对学生充满爱的情感可达到不管而管的效应。他(她)一走进课堂,目光中就闪烁着从内心流溢出来的对学生的爱,教学时语音和表情亲切,并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常常从内心发出对学生的赞扬,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受到激发,而且,学生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也能较快的提升。

5.理智型管理

运用这一管理方式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教学目标非常明确具体,对每一教学过程都安排得科学、严谨、有条不紊,并能采用相宜的教学方法,在什么时候讲述、什么时候板书、什么时候让学生自己思考、什么时候练习等都安排得非常妥贴,一环紧扣一环。同时,善于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各种反馈(表情、态度、问答、练习等)调整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并掌握好教学进程。总之,这种管理体现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高超的技能技巧,以及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学生的学习活动完全在教师的把握之中,认真专注地紧跟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并敬佩自己的老师,课堂气氛显得较为庄重、严肃。

6.艺术性管理

高超的艺术化教学表现在教师用形象的语言、从容的教态、精美的板书和多变的教学节奏,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把教学内容鲜明、生动、有趣地表述出来,并能从审美角度对教学进行处理,使之具有美感,学生能在课中得到美的享受。当教师开始上课时,往往采用新颖、别致而富有吸引力的“导语”“故事”“例子”等展开教学,从一开始就让学生觉得有趣,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其后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教学方法灵活多变,而且教学语言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从而完全把学生吸引住,达到课堂管理的目的。

(六)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很多,社会和学生对教师的定型期望、班集体的特点、学校领导的管理类型、教师自身的素质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课堂管理方式。

1.社会和学生的定型期望

定型期望源于一种社会刻板印象,是社会对某一类人在行为表现、意向、动机等方面的期望。对于教师,人们一般认为其工作态度认真负责,对学生循循善诱。社会对教师的评价也比较高,认为教师是社会规范的代言人,其言行都符合社会道德规范。教师会不断感受到这种社会期望,并在实践中最终转化为行为,在课堂管理中从而受到了社会期望的影响。

学生集体对教师的课堂管理方式也会产生一种定型期望。学生的期望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教师,这时,教师必须使自己的管理方式与学生的期望保持协调,才能使课堂管理得以有效地进行。如果教师的行为与学生的期望背道而弛,学生虽然不得不接受教师的管理,但他们会产生不满情绪,不与教师配合,管理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如,学生一般都希望教师和蔼可亲,与学生能平等相处,如果教师无视学生这种期望,对学生发出的示好信息无动于衷,逐渐地学生也会以冷漠甚至敌视的态度对待教师,这种对立的师生关系必然导致专制型的课堂管理方式。相反,如果教师了解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并以更大热情回报学生,这样就会形成一种良性循环,逐渐形成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采用的也只会是民主型的管理方式。

2.班集体的特点

课堂管理实际就是在上课时间内对班集体的管理,因此班集体自身的特点也是影响课堂管理方式的重要因素。首先,班集体的规模不同,课堂管理方式也就相应不同。规模较大的班级,学生之间交往频率较小,师生之间关系相对冷淡,不容易形成统一的课堂规范。同时,大班中的学生由于交往时空的限制,容易形成小群体,这些小群体如不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通常会产生一种离心力,甚至形成破坏力量,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规模较大的班集体更需要高超的管理技巧。

3.学校领导的管理类型

教师是课堂管理的主体,同时又是学校领导的管理对象,领导的管理方式必然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教师。如果学校领导施行专制型管理,行使职权时多采用权威式命令,缺乏人情味,那么教师往往对领导产生依赖性,缺少主见。而民主管理型的领导尊重教师的意见,对教师的表扬和批评均尽量做到客观公正,在这种管理方式下教师一般态度积极,自觉主动,能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和管理。放任型领导对学校事务的管理不主动,对教师也是不闻不问,放任自流,教师受其管理方式的影响,一般工作态度也是消极应付,工作绩效不显著。

教师在三种不同的领导方式下,对课堂教学的管理有很大差别。受专制型领导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的管理也比较专制,气氛压抑,并常因领导的专制产生焦虑,然后在与学生交往中又把这种消极情绪传递给学生,从而影响课堂气氛。在民主型的领导下,教师有什么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他就会放开手脚,创造性地进行课堂管理。而在放任型领导下,教师往往主要依赖自觉性,容易感到不被重视,在客观上助长了教师放任自流的作风,在课堂管理中,教师也多为应付态度,课堂常处于失控状态,秩序混乱,管理效果较差。

4.教师自身的素质

课堂管理的主体是教师,管理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自身素质。教学目标的制定、良好课堂气氛的营造以及课堂纪律的维持都离不开其行为执行主体——教师。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养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以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只有这样,他才会在课堂内以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进行教学和管理,管理才可能有效。教师个性特点也影响着课堂管理方式。很难想象,一个平常不苟言笑的教师会在课堂内把气氛营造得很活跃,也很难想象,一个优柔寡断的教师会使用专制型的管理方式。

5.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直接反映一所学校的个性特质。学校的教育理念、办学思想、人际关系、规章制度、教风、学风、领导风格乃至学校传统等等,都会直接影响教师的思想意识、观念和教育行为方式,从而影响课堂管理的效果。

(七)课堂管理的基本原则

在课堂管理中,应重视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使整个课堂情境达到最优化状态。具体施行时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了解学生的需要

学生的各种需要是其心理活动的动力,是对教学活动的一种心理需求。因此,在课堂管理中应高度重视学生的需要。学生的需要是内因,教学活动只有通过这个内因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无视学生的需要进行课堂管理,只会事倍功半,并且极有可能导致学生身心受到伤害。

2.创造积极的课堂人际关系

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师生之间必须进行广泛的信息交流和情感共鸣。处于融洽的处理师生关系中,师生双方在心理上具有很大的相容性,学生乐于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技能,乐于听取教师所提出的意见,对教师所采取的教育措施能给予配合,从心理上接受教师,并易受到教师榜样示范作用的影响。教师在这种师生关系中,一般都热爱学生,理解学生,能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而,自己的教育措施更有针对性,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从而产生积极的教学效果。

良好的学生关系能使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在合作学习情境中,学生之间关系融洽,互相信任,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学习氛围好。在竞争的学习情境中,个体之间缺乏信任和沟通,因而可能导致学生关系的紧张。但同时,竞争在某种程度上也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获得成就感。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对竞争予以有效的调节与控制,使得在两种学习情境中,均能保证学生关系融洽,创造有利于学习的同伴关系。

3.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

有效的教学是防止课堂问题行为发生的第一道防线。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应该熟练地掌握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干扰因素的存在,把学生的精力集中到学习上来,使整个课堂情境以教学为中心,保证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需要、身心特征等确定教学目标,并相应对教学内容作合理的规划,周密安排。既考虑到学科内在的逻辑体系,又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和水平。经过认真分析,确定最佳的教学方案。

其次,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管理,保证课堂秩序良好,同时还要使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并自觉主动地学习,从而学得轻松有效。教师在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向学生提供学法指导,使学生实现高效率的学习。

最后,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考核与评价,对学生的成绩给予肯定,同时找出存在的问题,以便进一步改进,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更有针对性。

4.建立相对稳定的课堂规范

为了保证教学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必须有一个统一的课堂规范,并使其固定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如上课不迟到不早退,迟到了要征得教师同意方可进入教室;上课时,不得无故大声喧哗,发言要举手。课堂规范应是课堂管理的依据,制定规范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及对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性,这样的课堂规范才不会形同虚设,才能真正起到预想的约束作用。课堂规范一旦形成,就对集体成员产生了普遍的约束力。但只有在学生清楚地了解并理解这些规范的基础上,他们才会自觉地遵守。因此,从学生入学起,教师就应让其了解规范及其必要性,使学生在正确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符合规范的行为习惯。学生也只有在自觉地将规范内化为自己信念的一部分时,规范才真正具有约束力。学生不仅可用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还可用规范来评价别人的言行,通过班级舆论以纠正其他人偏离规范的行为。教师在评价学生言行时也应以课堂规范为判断标准,一旦出现违纪行为,处理也会有章可循。

5.运用有效沟通技能,改进交流方式

当代课堂管理理论认为,健康的交流方式和有效的沟通技能不但有助于增进师生间的关系和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也是有效课堂管理的重要策略。

在课堂管理中运用有效沟通技能,应注意以下几点:

1)善于倾听。教师的倾听体现着对学生的接纳和重视。在所有能让学生感到被接纳和重视的事情中,“倾听”最为重要。通过教师的倾听,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因此,教师要善于掌握倾听的艺术和技巧,并把这些技巧应用于与学生的交流中。

2)合理运用肢体语言。恰到好处地运用肢体语言有助于课堂秩序的建立。它包括:

眼神接触。这是课堂上师生最常用和最有效的交流形式,通过训练,教师不仅要能自然地注视每一个学生,而且要能读懂每一个学生的要求和反应,传达自己对学生的评价及对整个教室情境的把握,预防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

身体接近。对课堂上违纪的学生,教师的言语批评既会中断教学活动,又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在大多数情况下,教师只需走近他(她),什么也不必说,就能使其端正行为。

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是肢体语言的重要部分,在交流中传达着许多重要的信息。因此,教师在调控学生课堂行为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利用身体姿势和面部表情辅佐说话。

3)恰当运用反馈与赞扬。给学生提供具体、清晰的反馈是一个重要的沟通技能。教师应正确把握反馈多少、对谁反馈、反馈什么等问题。目前,许多教师的反馈存在着不够明确、批评多鼓励少等缺点。研究表明,要使给学生的反馈(表扬)成为有效的鼓励因素,应具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情景性。不要滥用表扬,表扬必须紧跟在良好的行为之后;二是具体性。赞扬应针对某个特别要强化的行为;三是可信性。赞扬应因人而异,可信有据。同时,在沟通中还要注意“对事不对人”。例如,教师可以说“我喜欢你,但是我不喜欢你现在做的事情”,但不能说“你真是不可救药”,“我讨厌你”。

4)学会正面诱导。所谓正面诱导,指传递给学生说他们是负责任的、有能力的、有价值的信息。相反,负面诱导则是指向学生传递他们是不负责任的、没有能力的、没有价值的信息。正面诱导能形成学生的积极态度和良好的师生关系,矫正学生的不良行为。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正面诱导。相关链接

台湾学者关于课堂管理的原则转引自杜萍:《课堂管理的策略》,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版,第6263页。

温士颂提出的课堂管理六大原则

以积极的指导为主,消极的管理为辅。

培养良好的行为为先,奖惩与管理于后。

师生共同认定可能达成的行为标准、可能容忍的最大行为限度。

采取民主领导,培养学生共同学习的合作态度。

改善处理行为问题的智能和技巧,以他律为始,自律为终。

减少造成不良行为的校内、校外刺激因素。

高华强提出的课堂管理八大原则

了解学生的基本心理需要。

了解学生的学业需要和兴趣。

发展积极有效的教室生活公约。

建立积极合理的师生关系。

协助建立互助合作的同学关系。

发展主动而合适的自我观念。

增进学生的自治自律和自我控制。

运用增强原理,协助学生解决问题行为。

李咏诗提出的课堂管理原则

厌足原则。要求学生从事某一项在教师许可下他所选择的替代行为,直到他厌恶为止。

削弱原则。事先安排,使学生无法从不良行为中得到报酬或注意。

不一致的选择原则。如果教师能在引起学生不良反应的刺激出现时,同时安排引起学生良好反应的刺激,则该不良反应可予以抑制。

负增强原则。建立一个让学生起反感的情境,若学生欲结束此一情境,则必须改进其不良行为。

处罚。给予学生一种不愉快或痛苦的刺激,以阻止不良问题行为的出现。

美国教师课堂管理的十大策略《现代教育报》2005831日。

1.让管理更为简单

很多教师在一开学就犯了一个错误:制定乏味的纪律。学生会因此迅速估量自己在班级里的情况,并弄明白怎么样才能让自己逃脱惩罚。一旦你有通融的先例,那么就很难有良好的课堂管理和严格的课堂纪律。

2.公正是一把钥匙

你对他是否公正,学生们有着自己清楚的认识。如果你期望得到尊重,就必须公正对待每一位学生。如若不然,你将被那些遭到不公正待遇的学生牢记在心,这些学生也将不会遵守你制定的规则。必须明确的是,如果你最欣赏的学生犯了错误,他也应该得到相应的惩罚。

3.处理课堂破坏要短

当你碰到课堂上的破坏情况,你要尽可能利用课堂上短暂的中断立即去处理。如果学生正在讨论他们的事,而你正在组织一个课堂讨论,试着去问其中一个人一个问题,使他们重新回到讨论的“轨道”上来。要是你完全终止课程而去处理出现的破坏情况,那你就占用了其他学生的宝贵时间。

4.在学生面前避免对质

无论何时在课堂上出现对质,都会有一个成功者和一个失败者。作为老师,很显然,你需要维持正常的课堂秩序。但不管怎样,私下里处理纪律问题要比让一个学生在全班同学(朋友)面前“丢面子”强得多。抓一个违反纪律的典型并不是什么好办法。尽管其他学生可以从中得到认识,但你可能会失去在你班里教育那个学生的任何机会。

5.用小幽默处理糟糕情况

有时候,让大家笑一下可以使一些事情回到正常的“轨道”。但是很多情况是,教师混淆了挖苦和有趣的幽默。幽默能迅速影响班级的情绪,挖苦却会伤害到你与被挖苦学生之间的关系。使用你最恰当的判断力,辨别什么会使一些人感觉有趣而另一些人认为受到了攻击。

6.对班级保持高期望值

对你的学生的行为赋予期望,但不要让他们陷于混乱。告诉学生什么方法可以做好。当你开始一天的工作时,把你的期望告诉学生。如你可以说,“在这个全组的会议上,我希望你们发言前先举手,得到同意后再讲,也希望你们相互尊重并认真去听别人在说什么”。

7.避免空闲时间出现

教师应该避免空闲时间的出现。你可以开个先例,就是让学生自由讨论关于你的题目或者理论,去避免某些闲聊,提醒学生超过计划了!当然,或许你那时有太多的借口,你可以从不提前讲完课,你不会让空闲时间出现。你也可以加入其他地方的一点课程来占用出现的空闲时间。

8.切忌喜怒无常

作为一名教师所做的最糟糕的事情之一,就是不能始终如一地坚持自己的原则。假设有一天你忽略了不端的行为,而第二天对一些人所犯的小错误却暴跳如雷,那你的学生很快就不去尊重你。学生有权利期望你的行为在每天中大致保持一致。喜怒无常是不可取的。一旦你失去了学生的尊重,就可能很难再引起学生注意并让他们对你满意。

9.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则

你需要有选择性地制定规则,你也一定要让这些规则很明确。应该让学生了解什么可以被接受,什么不可以被接受。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明确违反规则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并预先让学生了解。

10.开始崭新每一天

如果学生一再错上加错,这个建议并不是让你对他不计前嫌。但无论如何,这是提醒你应该每天在开始上新课时期望学生能够做好。不要设想因为上一个星期内朱莉每天都在课堂上捣乱,就确信她今天仍然会继续这样。如果你想着开始崭新的一天,你就不会用老眼光看待朱莉,而今天朱莉也有可能不会再捣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