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堂群体的管理

课堂群体的管理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群体规范对个体行为的制约表现为服从和从众。在群体中,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会受到在场的其他人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关于社会惰化现象的产生原因,一个普遍认同的观点就是,个人的被评价焦虑减弱,群体中的成员认为其他人可能会偷懒等等。正式群体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在正式群体中,由于学生社会交往的特殊需要,依照好恶感,心理相容与不相容等情感性关系,就会出现非正式群体。

第二节 课堂群体的管理

一、课堂里的群体及其对个体的影响

(一)群体的定义及特征

课堂里的每个学生不是孤立存在的个体,他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各种群体。群体是相对于个体而言的,但不是任何几个人就能构成群体。所谓群体,是指人们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基础而结合起来的联合体。换句话说,群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

群体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一,群体由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其二,群体成员根据一定的目的承担任务,相互交往,协同活动;其三,群体成员受共同的社会规范制约。群体具有生产性功能和维持性功能。群体的价值和力量在于其成员思想和行为上的一致性,而这种一致性取决于群体规范的特殊性和标准化的程度。群体规范具有维持群体、评价和导向成员思想和行为以及限制成员思想和行为的功能。在群体中,与正式规范同时存在的还有非正式规范。当非正式规范与正式规范一致时,人们往往按照非正式规范行为。群体规范对个体行为的制约表现为服从和从众。群体规范通过内化—外化的机制影响个体思想和行为的变化。

(二)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及相关因素

群体由个体构成,但群体不只是个体的简单总和,群体因其成员个体的相互作用,超越了个体的总和。在群体中,个体的心理和行为会受到在场的其他人的影响而发生变化。群体不仅能满足个体的各种心理需要,还能形成群体独特的心理,使个体在群体中的活动与独处环境中的活动产生很大的差异。

群体对个人活动起到促进作用,但有时群体也会对个人的活动起阻碍作用。学生群体对个体的活动是产生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取决于四个因素:一是活动的难易。一般来说,容易的活动,群体对个体易产生积极的影响;任务难度大的活动,群体对个体易产生消极的影响。二是竞赛动机的激发。一般来说,竞赛动机得到激发,群体对个体易产生积极的影响;个体竞赛动机得不到激发,群体对个体易产生消极的影响。三是被他人评价的意识。一般来说,个体被他人评价的意识越强,群体对个体易产生积极的影响;个体被他人评价的意识越弱,群体对个体易产生消极的影响。四是注意的干扰。一般来说,容易的活动,群体对个体易产生注意的集中;完成任务难度较大的任务,群体对个体易产生注意的干扰。

由此可见,群体对个体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心理学家把这一系列的影响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

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M.Triplett,1897),通过“骑自行车”实验最早发现社会助长现象。群体其他成员在场或参与活动对个体活动的助长作用,要视具体情境。如活动、任务的难易、个人的爱好等等。

法国人瑞琼曼(Ringelman,1913)做了一个拔河比赛的实验,较好地说明了社会惰化现象。关于社会惰化现象的产生原因,一个普遍认同的观点就是,个人的被评价焦虑减弱,群体中的成员认为其他人可能会偷懒等等。

2.从众与服从

心理学家阿希(S.Asch,1951)关于知觉方面的从众实验最为著名。从众现象发生在包括学校群体在内的多种群体中,是哪些因素影响了人们的从众呢?如群体的一致性、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个性特征等等都是影响因素。从众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意义。

心理学家米尔格尔姆(S.Milgram,1963)所做的服从实验,是其一系列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研究。影响服从的因素很多。如权威性、命令发出者是否在场、命令执行者的道德水平、人格特质、文化背景等因素。就像从众一样,服从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

3.群体极化与去个性化

群体极化是指在群体中进行决策时,人们往往会比个人决策时更倾向于冒险或保守,向某一个极端偏斜,从而背离最佳决策。在阐述论点、进行逻辑论战时,一些成员变得具有防御性。当他们面对挑衅时或者群体中冒险人数占多数时,态度或者作出的决策会变得更为冒险甚至激进,称为冒险偏移。在某些情况下,如果群体中谨慎保守人数占多作出的决策就比个人更保守,群体决策偏向保守一端,称为谨慎偏移;但在更多的情况下,群体决策偏向冒险的一端,比个体决策更倾向于冒较大风险。

去个性化是指个体在群体中或与群体一起从事某种活动时,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或以群体自居,使个体的个性溶化于群之中,从而失去了个性感。与这种去个性化相联系的是,个体似乎失去了作为个性的约束力,在群体的保护下,作出违反他们在社会情境中常常遵守的社会准则的事,表现出非正常的行事倾向。

4.竞争与合作

简单来说,竞争是为了胜负或优劣而进行的争斗。竞争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①必须有一个共同争夺的目标;②双方必须为同一对象争夺;③竞争的结果必须是一方获胜。心理学家多伊奇等人曾做过一个经典的竞争实验,这一实验证实了人们心理上倾向竞争的论断。研究还表明个体之间的竞争与群体之间的竞争有很大区别。

合作是人类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多伊奇(Deutsch,1968)指出,合作有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相互支持等三种心理上的意义。

在今天这个社会,竞争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事实上,合作在今天的世界比起竞争来说,更具重要意义。

二、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协调

(一)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职责权利明确,组织地位确定。如班级、小组、少先队、共青团等都属于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的发展要经历松散群体、联合群体和集体等三个阶段。松散群体是指学生们只在空间和时间上结成群体,但成员间尚无共同活动的目的和内容。联合群体的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只具有个人的意义。集体则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成员的共同活动不仅对每个成员有个人意义,而且还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二)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是人们在活动中自发形成的,未经任何权力机构承认或批准而形成的群体。学校中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是基于学生社会交往的需要。在正式群体中,由于学生社会交往的特殊需要,依照好恶感,心理相容与不相容等情感性关系,就会出现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没有特定的群体目标及职责分工,缺乏结构的稳定性,但它有不成文的规范和自然涌现的领袖。如中、小学生的小集体、大学生中的老乡会等就是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对个体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非正式群体的性质以及与正式群体的目标一致程度。

(三)正确协调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

由于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各种不同的作用,课堂管理必须注意协调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首先,要不断巩固和发展正式群体,使班内学生之间形成共同的目标和利益关系,产生共同遵守的群体规范,并以此协调大家的行动,满足成员的归属需要和彼此之间相互认同,从而使班级成为坚强的集体。其次,要正确对待非正式群体。对于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应该支持和保护。对于中间型的非正式群体,要持慎重态度,积极引导,联络感情,加强班级目标导向。对于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要教育、争取、引导和改造。而对于破坏型的非正式群体,则要依据校规和法律,给予必要的制裁。

三、群体动力的表现

不管是正式群体还是非正式群体,都有群体凝聚力、群体规范、群体气氛以及群体成员的人际关系等,这些因素都影响着群体与成员个人行为的发展与变化。心理学把所有这些影响着群体与成员个人行为发展与变化的力量的总和称为群体动力。教师在课堂管理中要善于利用这些群体动力,以实现课堂管理的促进功能。

(一)群体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包括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以及群体成员对群体的满意程度。群体凝聚力可以通过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忠诚、责任感、荣誉感,成员间的友谊感和志趣等来说明。

研究表明,凝聚力高的群体有以下特征:其一,成员间意见沟通快,信息交流频繁,互相了解较为深刻,民主气氛好,关系和谐;其二,群体对每一个成员有较强的吸引力、向心力,成员愿意参加团体活动,无论是正式还是非正式活动出席率都较高;第三,群体成员愿意承担更多的推动群体工作的责任,时时关心群体,并注意维护群体的利益和荣誉;第四,群体中每个成员都有较强的归属感、尊严感、自豪感。

群体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增强群体效能、实现群体目标的重要条件,而且是群体能否存在的必要条件。如果一个群体丧失了凝聚力,不再能吸引它的成员,那么它本身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对于课堂管理而言,关系融洽、凝聚力强的班级,会使学生们产生强烈的自豪感和认同感,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效率就高,课堂管理的难度亦小。

那么,教师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提高课堂管理中群体的凝聚力呢?首先,要了解群体的凝聚力情况。测量群体凝聚力高低的心理学方法有多种。常用的一种是让群体中的每一成员对其归属感或整个群体作出评价。最流行的评定凝聚力的方法是运用社会测量问卷测定一个群体内部的友谊模式和强度。其次,要帮助课堂里的所有学生对一些重大事件与原则问题保持共同的认识与评价,形成认同感。再次,引导所有学生在情感上加入群体,以作为群体的成员而感到自豪,形成归属感。最后,当学生表现出符合群体规范和群体期待的行为时,就给予赞许与鼓励,使其行为因强化而巩固,形成力量感。

(二)群体规范

群体规范是指群体成员所公认的有关群体成员应当如何行动的规则和对成员的行为期望标准。群体规范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非正式规范的形成是成员们约定俗成的结果,受模仿、暗示和顺从等心理因素的制约。正式规范是有目的、有计划地教育的结果。美国专家谢里夫的研究表明,群体规范的形成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相互影响阶段,每个成员发表自己对某一事物的评价与判断;第二阶段是出现一种占优势的意见;第三阶段,由于趋同倾向而导致评价、判断和相应行为上的一致性。

群体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在群体压力下,成员有可能放弃自已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这就是从众。从众现象的发生,一般认为由两个原因导致。一是人们往往相信大多数人的意见是正确的,觉得别人提供的信息将有助于他。二是个人为了避免他人的非议或排斥,避免受孤立,因而发生从众现象。

由上面的分析可知,群体规范至少具有这样一些功能:一是维系群体。群体的存在形式是它的整体性,而这种整体性就表现在群体成员的行为、感情和认识的一致性上。群体规范是这种一致性的标准,它统一着群体成员的意见和看法,调节着他们的行为。二是认知的标准化。个人独处时,各人的看法往往是不同的,当他们一旦结合成为群体,就会在判断和评价上逐渐趋于一致,这种统一成员意见、看法的功能,就是群体规范的认知标准化功能。群体规范就像一把尺子,摆在每个成员的面前,约束着他们,使他们的认知、评价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从而形成共同的看法和意见,即使有个别人持不同意见,但由于规范的压力和个人的遵从性,也势必使其与规范保持一致。三是定向行为。群体规范对行为的定向功能,主要是为成员划定了活动的范围,制定了日常的行为方式,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怎样做等等。如佛教群体的成员不能杀生,少先队员不能打人等,即表明群体规范规定着人们的行为。群体是社会与个人之间的中介,是社会影响个人的具体形式,社会准则要通过群体才能影响个人。

鉴于群体规范的维系、标准化、定向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自觉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规范。

(三)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软情境,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些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课堂气氛具有独特性,不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即使是同一课堂,也会形成不同的教师气氛区。一种课堂气氛形成后,往往能维持相对长的一段时间,而且不同的课堂活动也会被同样的课堂气氛所笼罩。

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成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而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消极的课堂气氛通常以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基本特征。而对抗的课堂气氛则是失控的气氛、学生过度兴奋、各行其是、随便插嘴、故意捣乱。

课堂气氛的作用是无论如何都不可低估的,它直接影响师生,特别是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情绪、学习行为,直接制约着教学的效果。所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条件。

影响课堂气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且非常复杂,有人际关系层面的、教学方法层面的、情感态度层面的,也有纪律秩序方面的。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教导方式、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教师的情绪状态等,成为影响课堂气氛的重要因素。

教师的领导方式是教师用来行使权力与发挥其领导作用的行为方式。勒温曾在1939年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类型。其中,民主型的课堂气氛最佳。

教师期望通过四种途径影响课堂气氛。第一是接受。教师通过接受学生意见的程度,为不同学生创造不同的社会情绪气氛。第二是反馈。教师通过输入信息的数量、交往频率、目光注视、赞扬和批评等向不同期望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反馈。第三是输入。教师向不同期望的学生提供难度不同、数量不等的学习材料,对问题作出程度不同的说明、解释、提醒或暗示。第四是输出。教师允许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听取学生回答问题的耐心程度等等。

教师的积极情绪状态往往会投射到学生身上,使教师与学生的意图、观点和情感联结起来,从而在师生间产生共鸣性的情感反应,有利于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四)课堂里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课堂人际交往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以一定的符号系统为交往工具才有可能实现,语言符号系统和非语言符号系统是主要的人际交往工具。

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关系或心理距离。影响学生人际关系的因素主要有:一是相似性因素。相似度越低,人际关系越容易疏远。二是接近性因素。空间距离的接近对发展相互关系能起到促进作用,但要有一定的“度”。三是补偿性因素。补偿包括获得别人肯定、同情、勉励、援助等。四是仪表因素。仪表的吸引往往是人际交往的第一步。

课堂里的人际关系将直接影响课堂气氛,教师应成为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艺术家。课堂里主要的人际关系表现为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

1.吸引与排斥

人际吸引是指交往双方出现相互亲近的现象,它以认知协调、情感和谐及行动一致为特征;人际排斥则是交往双方出现关系极不融洽、相互疏远的现象,以认知失调、情感冲突和行动对抗为特征。

研究表明,距离的远近、交往的频率、态度的相似性、个性的互补性以及外形等因素是影响人际吸引和排斥的主要因素。课堂管理必须重视课堂里的被嫌弃者和被孤立者。

2.合作与竞争

合作是指学生们为了共同目的在一起学习和工作或者完成某项任务的过程。合作是实现课堂管理促进功能的必要条件。

竞争指个体或群体充分实现自身的潜能,力争按优胜标准使自己的成绩超过对手的过程。竞争的优点是,适量和适度的竞争,不但不会影响学生间的人际关系,而且还会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但是,竞争也可能使一部分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容易忽视活动的内在价值和创造性。不少心理学家提倡开展群体间的竞争,这可从一定程度减少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的情况。

合作与竞争是对立统一的,它们都以能否满足各自的利益为转移。在课堂人际交往中,有时可能同时发生合作与竞争,有时则交替地引起合作与竞争。有效的课堂管理应该协调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使两者相辅相成,成为实现促进功能的有益手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