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非正规教育提出的历史背景

非正规教育提出的历史背景

时间:2022-03-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整个人类社会发生了急剧变化,导致教育与社会的矛盾日益尖锐。库姆斯当时就提出:那种依靠高额投资以及人力密集型技术所进行的普遍的义务正规教育未必能最有效地满足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中人们的各种学习需求。许许多多非正规教育活动都有很久的历史。这一过程就是由非正规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式教育组成的混合体。

一、非正规教育提出的历史背景

非正规教育在现代社会的兴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整个人类社会发生了急剧变化,导致教育与社会的矛盾日益尖锐。传统的教育发展模式无法适应整个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的急剧扩张也仍然无法满足发展的需要,这使教育家们不得不认真检讨近代以来的教育发展。正是从那时开始,人们开始诉诸东方社会古老的教育传统——非正规教育。

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事实日益证明:此前许多极为盛行的有关个体成长与发展的设想同为这种成长与发展提供物质资源的可能性之间,以及人们动机之间相脱节。这不仅体现在教育领域里,而且还体现在发展规划的其他领域。例如农业、卫生保健事业和个人训练等。库姆斯当时就提出:那种依靠高额投资以及人力密集型技术所进行的普遍的义务正规教育未必能最有效地满足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中人们的各种学习需求。[1]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针对社会生活和技术发展的飞速变化而教育与社会发展日益脱离的严重状况,国际教育界将教育的概念扩大了——教育不仅包括正规学校教育,同时还包括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

许许多多非正规教育活动都有很久的历史。例如在职培训、扫盲运动、政治再教育、社区发展活动以及宗教教育等。但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国家纷纷独立,这一概念才开始流行起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20世纪五六十年代盛行的是传统的正规教育系统以线性方式扩张。而这种战略发展达到顶峰便造成了世界范围的教育危机。[2]因此从那时开始,国际社会已大致达成共识,就是许多有价值意义的教育可以在正规学校体系以外进行,分配资金以通过各种渠道来扩大教育机会。未来的教育战略不应是简单地将教育视为正规学校教育,而应视为贯穿所有年龄的人们的一生的学习过程。这一过程就是由非正规教育、正规教育与非正式教育组成的混合体。正是这种“教育新战略”激发了人们对非正规教育的极大兴趣。1968年菲利普·库姆斯出版了《世界教育危机:系统分析》成为非正规教育现代发展的里程碑。[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