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坚持育人为本”体现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

“坚持育人为本”体现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本质是促进广大学生的和谐发展,提高广大学生的自身认识,使其主动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凡此种种表明,只有坚持育人为本才能使教育工作不偏离教育目标,才能使教育达到其应有功能。只要我们切实的坚持育人为本,就能把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地进行下去,改变目前我国教育偏离正常的教育目标的现状,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

八、“坚持育人为本”体现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时代要求

首先,坚持育人为本,要德育为先,这对改善当前青少年道德品质和培养良好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才,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国教育的基本任务。教育发展得怎么样,首先要看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合格,特别是思想政治素质是否合格。目前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以及我国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育人的本质,我国大中小学生的思想品质状况堪忧,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我国思想道德教育的反思。“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本质是促进广大学生的和谐发展,提高广大学生的自身认识,使其主动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和改进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键要树立“学校教育、坚持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思想观念,紧密结合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实际和各年龄段学生思想特点,大力加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坚定理想信念之“魂”,深扎民族精神之“根”,夯实基本道德规范之“基”,增强全面发展之“能”。努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其次,坚持育人为本,要求我们把育人工作作为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改变目前一些教学单位偏离育人的办学目的,使之回归到育人的正常轨道上来。比如有一段时期,由于复杂的原因,很多学校都把“创收”作为首要的任务,把学校视为营利性的产业,事实上实行的是“创收为本”。近年来这种情况有所改变,但是仍有一些学校,其创收的积极性还是很高,“育人”还是没有提到根本的位置上来。此外,尽管素质教育已经推行多年,但是“应试为本”的观念还是牢牢地占领着一些人的头脑,将育人等同于培育应试能力,将升入高一级的名牌学校作为育人成功的标志。其他如高等学校如何处理“培养各类高质量人才”、“创造高水平科研成果”、“提供一流社会服务”这三项任务之间的关系,做到“坚持育人为本”,还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可否认,现在有些学校仍然将育人置于次要的地位。还有一些单位则可以说是以“争取各种资源为本”,把争取各种项目、进入各种工程作为根本的目标,对如何育人则思之甚少,投入不足。个别的等而下之者,则将办学当做敛钱的场所,一味发卖文凭。凡此种种表明,只有坚持育人为本才能使教育工作不偏离教育目标,才能使教育达到其应有功能。要改变这些偏离教育目的的行为,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和各类学校的领导痛下决心,深入思考自身的办学行为,切实坚持育人为本,改变那些与“坚持育人为本”相悖的想法和做法,使学校教育回归到育人的正常轨道上来。

最后,坚持育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只有坚持育人为本,才能真正地推进素质教育,这对解决当前教育界对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争论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教育的根本功能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素质教育必须坚持育人为本。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教育要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但是目前我国的教育却是“唯分是取”、“唯升学率是取”,教育就是应对考试。考试的科目就教、就学,不考试的科目就不教、就不学。这种思想、做法严重冲击了德育的落实,也冲击了体育和美育的落实,单纯地突出了智育。在智育里面又只强调记忆,而忽视思考。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创新精神、思考问题方面就不足。对于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素质来讲,应试教育是有很多弊端的,所以我们要通过一步一步、扎扎实实的深化改革工作,使得教育能够逐步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坚持育人为本就是去追求每个学生的生动、活泼、主动发展,“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确立的基本信念。只要我们切实的坚持育人为本,就能把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地进行下去,改变目前我国教育偏离正常的教育目标的现状,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