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该领域研究获得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24项省部级课题的资助。研究成果被国内许多相关文献所引用,获得了天津市和教育部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下册

一、总体情况

南开大学公司治理研究中心在建设期间,瞄准国际学术前沿,紧密贴近社会实践,坚持以厚重理论来回应重大现实问题。

在公司治理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在“出精品、拿大项目”目标的指引下,夯实理论基础,并针对国有大型企业公司治理改革、商业银行金融机构以及我国企业跨国经营等重大现实问题开展深入持续的研究。在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公司治理实践中的重大问题,积极开展公司治理评价研究。连续推出公司治理评价指数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被誉为反映上市公司治理状况的“晴雨表”,实现了在公司治理评价领域与国际接轨。注重将公司治理理论研究成果与重大实践问题相结合,积极为政府决策和企业实践服务。注重公司治理研究成果向教学体系的转化,致力于成为国内公司治理领域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的培养基地,关注为社会培训与应用人才培养作贡献。

此中心共获得国家级、省部级项目资助项目84项、经费985.8万元;发表论文1022篇、出版专著177部、研究报告39部;承担企业横向课题44项、经费437万元;已毕业博士114名、硕士270名;召开全国性会议10次、国际会议5次,来访国外学者78人次、派出139人次。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1.纵深公司治理基础理论研究,构建基于核心概念的公司治理理论框架

从公司制企业的制度背景出发,构建起以公司治理边界、公司治理主客体、治理成本、治理风险为核心概念和基石的理论框架体系。在此理论框架基础上,跟踪和密切联系中国经济改革和企业改革的实践,针对性提出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制度路径为从行政型治理到经济型治理。这一观点是对中国企业管理实践的理论提升和公司治理理论的一个有效补充。该领域研究获得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24项省部级课题的资助。

2.将公司治理研究边界有效拓展到网络治理等领域,取得了系列成果

在以往技术层面的网络组织认知框架下,增加了制度安排和组织选择的维度,从公司治理的治理内涵出发,把握治理的关键资源主体合作结构和机制的特征,将公司治理的边界拓展到一般企业、企业集团、跨国公司网络和联盟网络,对网络治理的结构、机制、价值生成模式和网络博弈行为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相关研究成果获得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12项省部级课题的资助,在《经济研究》和《管理世界》上发表了有关网络治理中声誉机制、合作机制和私人以及公共秩序替代选择方面的重要论文。网络治理专著《网络组织》获得天津市优秀成果一等奖,引用率居同类成果前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网络治理结构、机制与应用研究”在结项时获得“特优”等级评价。

3.研究制定公司治理准则,研发公司治理指数,取得了系列成果

在国内率先组织制定了《中国公司治理原则》、构建“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推出中国公司治理评价指数并持续发布《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报告》(2004—2009)。专著Corporate Governance in China:Research and Evaluation 2007年由John Wiley&Sons出版发行。独立开发了“中国公司治理指数数据库”、“中国公司治理股价指数”。基于公司治理指数评价和应用的团队研究成果,自2003年以来陆续在《管理世界》发表。该研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项重点课题资助,以及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8项省部级课题资助。并从2004年起已连续六年推出《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报告》。相关成果获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基金优秀著作奖、天津优秀社科成果特等奖以及教育部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

4.教书育人,构建多层次公司治理教学体系,为社会输送培养公司治理专业化人才

建立了国内首个公司治理博士点和硕士点,形成了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教学成果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天津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公司治理学》成为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进而建设成为全国公司治理学科唯一的国家精品课程。经过多年建设与实践,南开大学公司治理学科共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百余人,博士后39人,为我国培养出了首批公司治理专业高级人才,其中10余人成为博士生导师,已成为国内多所高校或研究机构的公司治理领域教学与科研带头人。

5.推进教学科研成果转化,服务社会,创造效益

经过10余年的理论探索,在广泛研究国内外公司治理原则与准则基础上,结合中国国情制定的《中国公司治理原则》,被中国证监会与国家经贸委联合推出的《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以及PECC制定的《东亚地区治理原则》所吸收借鉴。中央电视台从2004年起连续开展的“中国最具价值的上市公司”评选中首次导入了“南开治理指数”。2006年接受国务院国资委的委托,先后为中国保监会、证监会、银监会完成了3项重大课题。2007年参加ISAR专家组第24届会议,与联合国贸发会议合作开展亚洲地区公司治理评价研究。

三、标志性成果

1.Corporate Governance in China:Research and Evaluation,John Wiley&Sons(Asia) Pte.Ltd 2008年出版,李维安

该成果是我国该研究领域首部国际化的著作,引起了海外学术界的关注和积极反响,著名学者G.Andrew Karolyi,Jay Barney等对该成果给予高度评价。成果被多部委采纳,有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中国中小企业经济发展指数”(SMEI)、国务院国资委、中国银监会、中国保监会等机构。众多大型企业应用本研究成果进行了公司治理改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公司治理学术文库》(天津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李维安主编

此学术文库深入地研究了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是国内首套系统研究公司治理的系列学术文库;得到了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以及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在同类研究中达到了领先水平。研究成果被国内许多相关文献所引用,获得了天津市和教育部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此成果应用于国家发改委、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以及国内众多的大型企业等机构,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003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研究报告》,商务印书馆2007年出版,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

此报告中大量、详实的数据信息及研究结论,是国内外从事经济学、管理学教学与研究的广大学者以及研究生了解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状况的参考;同时也可以作为政府监管部门掌握监管对象的治理质量以及监管政策、制度执行情况的依据;机构投资者、证券交易所以及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本报告了解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的质量及公司的潜在投资价值。此成果受到学术界、政府和企业界重视,被许多相关文献引用,在实务中得到应用。

4.《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与公司绩效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1149家上市公司的研究》,《管理世界》2006年第3期,公司治理评价课题组

此文在坚持国际标准并结合中国实际的指导思想下,对公司治理评价系统进行优化和评价。研究成果受到学术界、政府和企业界重视,被许多相关文献引用,在实务中得到应用。

四、“十二五”建设思路

(1)将以实现中国本土化公司治理机制优化为核心,以探索如何推进实现我国本土化公司治理优化的制度创新体系为途径,以总结、提升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公司治理理论、原则为目标,来确定研究方向、筹划研究方案、搭建研究平台。

(2)将通过对具有中国本土特色公司治理问题进行基础性和创新性研究,进一步联系中国企业的运作实践在管理层次推进实务性探索;以进一步优化公司治理评价体系为核心,探讨推进实现我国公司治理的制度创新体系的途径,构建适应全球化战略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为我国企业围绕公司治理制度创新建立核心竞争能力提供理论政策上的支持;进一步总结、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设的公司治理理论与原则,进一步丰富、深化公司治理与制度创新理论体系,积极探讨创新方法。

(3)将在继续建设国际一流的公司治理科学研究基地的基础上,推进公司治理新学科的创新与发展,打造创新团队,推进特色鲜明的创新学派的建设,在国际上形成公司治理学术特色和专业品牌;继续建设成为国内公司治理学科带头人、公司治理高级研究人员和高层管理人才的孵化器;继续建设成与国际专业数据库服务共享的资料信息网络、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公司治理学术信息与知识的辐射源,继续在“211”、“985”工程平台建设中发挥核心和支撑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