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儿童的性格如何形成

儿童的性格如何形成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前几章我们大多数讨论的是关于儿童心理、生理及行为等方面的问题,接下来我们不妨讨论一下有关儿童性格及其形成的一些事实。因为,只有充分了解到儿童的自然行为,才能够得到新的研究方向。是非正误问题是该年龄阶段的特征,道德意识正在形成,此种意识以后会促进社会意识的形成。因此,胚胎发育的方式取决于怀孕时起作用的各种条件。如果儿童能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由发展,性格肯定会正常的。

前几章我们大多数讨论的是关于儿童心理、生理及行为等方面的问题,接下来我们不妨讨论一下有关儿童性格及其形成的一些事实。

大多时候,西方的教育都非常注重儿童性格的培养,虽然它没有说明性格的确切含义或指出应该如何训练性格。它认为,仅有智慧教育和实用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性格这个未知因素。这些足以表明,西方教育对于人格发展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他们很看重人性中的一些美德,诸如勇敢无畏、坚韧不拔、责任感强、与别人的良好道德关系等。道德教育一直被放在一个很崇高的地位。但是,尽管如此,在世界各地,人们对性格实为何物的观点仍然模糊不清。从古希腊到现在,从西奥弗拉斯塔斯到弗洛伊德和荣格,人们一致都在探讨这个问题,正如心理学家罗姆克所说的那样,“我们在这个问题上始终处于尝试性阶段”。尽管到现在还没有一个能为大多数人接受的概念,但每一个人都感觉到了性格的重要性。

最近的性格研究发现,它包括身体因素、道德因素、智力因素、意志力、个性和遗传等。自从邦森1867年首次使用“性格分析学”一词起,近乎性格研究科学中一门新分支学科的性格分析学就一直在茁壮成长和蓬勃发展。对性格的研究一直是实验性的,缺乏精确的理论研究。专于性格研究工作的包括许多优秀心理学家和科学家,他们对性格做了多方面的研究,但有一点令人感到不解,那就是大家研究的对象一直都是成年人,儿童却无人问津。尽管他们大谈特谈什么遗传即先天影响。结果,从遗传一下就跳到了成年期,留下了一个无人问津的空白,几乎没有人曾试图填补这一空白。

相反,我们的研究就从这里开始,从儿童的出生开始,并一直延续到儿童的发育。因为,只有充分了解到儿童的自然行为,才能够得到新的研究方向。它使我们把儿童的性格发展看做儿童自我努力的一系列结果,它与外部因素无关,它取决于儿童那旺盛的创造力和他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障碍。因而,我们就转为观察和解释本性对人的心理建设的作用。我们的研究必须从性格和个性皆为零的诞生之时开始,直到它们开始发展之时结束。因为,扎根于潜意识心理中的自然规律无疑是存在的,它们决定心理的发展,它们是人所共有的。相反,差别则主要是由生活的变化造成的,比如事故、挫折及个体在其发展道路上遇到的障碍所导致的心理退化。毫无疑问,像这样一种理论一定能够解释从幼年期到成熟的每一个阶段中儿童性格的情况,但是,此时此刻,我们暂且把儿童的生活作为一个基本的因素,并把它作为我们探讨个体之间各种差异的指南,这些差异是由他们适应环境的不同努力造成的。

当然,假如我们对于这一理论已经完全掌握,就可以按照人生的不同阶段对性格进行解释。不过,我们只需将儿童的生活作为研究的重点,并在此基础上对个性发展的不同形式进行研究,这样就能在生活环境的影响下进一步发展。很明显,我们只有认识到人的行为,才能更进一步地分析人的性格。正如前面我所提到的,个体从0~18岁的生活可以划分成三个时期:0~6岁、6~12岁和12~18岁;每个时期还可以再划分成两个更小的阶段。如果单独考虑这些时期,那么每个时期儿童的典型心理大不相同,以至于它们几乎像是别人的特征。

前面的章节我们已经讲过,第一阶段是个极富创造性的阶段,尽管刚出生的婴儿没什么性格可言,但是性格在此时已然形成,这个阶段对性格的发展极其重要,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众所周知,尚在怀抱中的婴儿不可能受到榜样或外部压力的影响。因此,奠定性格基础的因素必定是本性本身。年幼儿童尚没有是非感,他还生活在道德观念之外。事实上,我们并不认为他很坏或邪恶,而只是认为他挺调皮,即他的行为很幼稚。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好或坏来评价他们的行为。只有在第二个时期,即6~12岁,儿童才开始具有是非正误意识,不仅是关于自己行为的是非正误意识,而且也是关于他人行为的是非正误意识。是非正误问题是该年龄阶段的特征,道德意识正在形成,此种意识以后会促进社会意识的形成。在第三个时期,即12~18岁,产生了热爱祖国的情感,它是一种归属某一民族群体并关心该群体荣辱的情感。

上面几个发展阶段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但是每一个阶段都不是独立的,上一个阶段都在为下一个阶段做铺垫。要保证第二阶段正常发展,就不能在第一阶段发生任何的偏差。这就好比是一只蛹和一只蝴蝶,虽然外表和行为方式大不相同,但是,蝴蝶的美丽却是来自它幼虫形态的生命,而不是来自它模仿另一只蝴蝶的努力。我们是通过现在而走向未来的。一个时期的需要满足得越充分,下一个时期的成功的机率就越大。

父母双方都是生命的创造者,因此他们都不应该酗酒。同时还不能有其他不良嗜好,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否则婴儿便有可能在健康上有这样那样的缺陷。因此,胚胎发育的方式取决于怀孕时起作用的各种条件。以后,胎儿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但是,只受其环境的影响,即只受妊娠期母亲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果胚胎的条件极为有利,那么婴儿出生时就会身体健康强壮。因此,怀孕和妊娠对婴儿期生活都有影响。

我们曾在前面提到过出生创伤,婴儿在出生时期受到的创伤将造成衰退,导致严重的后果。但是,不良嗜好和遗传疾病的危险更大,比如酗酒和癫痫。出生以后,我们一直在研究的关键期开始了。在最初2~3年里,儿童可能受到一些将改变其整个未来的影响。在这个时期,如果他受了伤害,或受过暴行,或遇到严重的障碍,那么就可能出现人格偏差。如果儿童能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自由发展,性格肯定会正常的。假如在我们在受孕、妊娠、出生和婴儿养育各个环节采取科学方法,那么3年之后,这就是一个非常健康的孩子。不过,这是一种最理想的状态,实际上这种理想从没达到过。因为除了其他一些原因之外,还有许多障碍的干扰。到3岁的时候,儿童彼此之间就有差别了,这些差别的大小不仅随导致它们的经验的严重性而变化,而且尤其是随它们出现的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因为出生后遇到的各种困难所产生的变化没有妊娠期所产生的变化那么严重,也没有怀孕时起作用的各种有害影响所产生的变化那么严重。

假如一个儿童在0~3岁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发展障碍,那么他完全可以在3~6岁期间得到治愈。因为在这个时间段内,大自然正在全面培养和完善儿童的各种能力。在我们对于3~6岁儿童的研究中,学校的教育实践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据这些研究成果,我们就能够为儿童提供必要的帮助。也就是说,我们找到了更为科学的教育方法。但是,如果0~3岁期间所产生的缺陷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那么它们不仅会继续存在,而且还会进一步恶化。因此,6岁的时候,一个儿童可能还带有3岁以前产生的偏差和3岁以后获得的其他缺陷。6岁以后,它们将影响人生主要的第二个时期的发展及正在发展的是非正误意识的发展。所有的缺陷都会在人的心理和智力上留下阴影,这是毫无疑问的。如果前期一旦形成了缺陷,6岁儿童的潜能在第一阶段没有得到发展,在第二阶段发展起来就十分困难。在这样的孩子身上,就不会有这个年龄孩子应有的道德特征,而且智力发育水平也与同龄人有差距,甚至无法形成自己的性格,难以适应学习的需求。在最后一个时期,除了这些缺陷以外,他的低劣还会导致其他一些失败,这样他将成为一个无用的废品,而这并非他自己的过错。

我们为每一个儿童准备了一份档案,这一点上许多重视儿童发展的学校也是这样做的。这样可以完全记录孩子的身体和心理发展的情况,这些档案有助于教师熟悉儿童在每一个阶段的发展状况,了解他们面临的心理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救治措施。这份档案中,我们记录着父母所患的遗传疾病,儿童出生时父母各自的年龄,及有关母亲妊娠期间生活的信息——她是否出过事故,是否跌过跤,等等。还有母亲的分娩是否正常,即婴儿是否健康,或者母亲是否晕厥过。其他问题是关于儿童在家庭里的生活情况,父母是否过度焦虑或过分严厉?儿童是否受过任何恐怖或其他什么惊吓?如果他是一个困难儿童或任性儿童,那么我们就可以到他迄今所过的生活中去寻找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我们学校接收的3岁儿童几乎全都有某种病态,不过这种病态是可以纠正的。现在,我们来简短地回顾一下我们常见的几种偏差类型。

儿童的性格缺陷有许多类型,需要以不同方式进行治疗。为此,我们把这些缺陷分成两类:即强型儿童(他们反抗和克服所遇到的各种障碍)表现出来的缺陷和弱型儿童(他们屈服于不利条件)表现出来的缺陷。强型儿童的缺陷有任性、暴力倾向、暴怒、不服从和进攻性。不服从表现得很明显,是一种所谓的破坏性本能。占有欲很强,它会导致自私和忌妒;目的不稳定(年幼儿童中极为常见);不能集中注意;双手动作的协调比较困难,因此他们很容易掉落或打碎东西;心理混乱;非分的想象。这些儿童可能大声喊叫、尖叫;一般都爱喧闹。他们干扰和揶揄别人;常常冷酷无情地对待弱小儿童和动物。在餐桌上他们一般都很贪婪。

弱型儿童的缺陷是非常消极、懒惰和无聊,想要什么就要什么;试图让别人服侍他。他们总是希望别人使其快乐,但又很容易厌倦。他们发现一切都很可怕,因而他们依附成人。他们经常撒谎或偷拿东西,等等。

这些心理上的毛病通常都会引发生理上的一些问题。比如,孩子往往不爱吃饭,有的完全没有胃口,有的永远感到没有吃饱,最终导致消化不良;这种孩子还经常做噩梦,害怕黑暗和独处,睡眠非常不好,甚至会患肝脏或者贫血等疾病。此为,这类儿童还往往有神经方面的问题。以上这些生理疾病,主要是心理问题所致,药物很难见效。

这是因为某些障碍影响了儿童的正常发展,导致身体疾病和性格缺陷。不论是哪种缺陷类型的儿童,都不受成人的喜欢,尤其是那些强型儿童,更令他们的父母大伤脑筋,这些父母总是想办法摆脱孩子,都乐意把他们托给保姆喂养,或把他们送到学校里。他们成了父母双全的孤儿。他们心理有疾病,但他们的躯体却很健康,这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他们的恶劣行为。父母们对他们感到毫无办法。有的父母寻求他人的建议,而有的父母则试图独自解决这些问题。有时候他们决心给儿童一点颜色看看,以为这样会解决一切问题。他们使用了所有的手段:拍打,呵斥,让他们饿着肚子上床睡觉……但是,这只能使儿童的缺陷更加恶化,使他们变得更加顽皮,或者使他们采取同种缺陷的消极形式。于是,他们又尝试使用机智的说服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你为什么要让妈妈感到这么不愉快呢?”最后,父母们失败了,因而停止了忧虑。

弱型儿童的情况可能与此大相径庭,他们往往引不起别人的关注。这些儿童的行为大概不会存在什么问题,父母觉得他们都很听话,认为他们是好孩子;尽管这些孩子过分依赖父母,总是赖在他们身边,但他们安静无比,从没有找过什么麻烦,所以母亲就觉得这是件好事。她们会说,他非常爱她,没有她,他就不能上床睡觉。但是,后来她发现,他的动作和言语都很迟钝缓慢,他站立不稳。她说:“他很健康,但他非常敏感。一切都会使他感到惊恐。他甚至对食物也不感兴趣。为了让他吃饭,我老是得给他讲一个故事。他肯定会成为一个圣徒或诗人。”但是,最后,她确信他有病,因此就去请大夫。这些心理疾患让儿科医生们发了大财。

如果以上这种孩子的父母学习过一些幼教知识,或者参加过我们的一些培训,定然不会出现上述这种情况。因为我们都知道,儿童的性格缺陷来自父母的错误做法。如果父母在这一时期忽略了儿童,孩子就得不到足够的机会去充实自己的大脑,而饥饿的大脑会产生许多问题。另一个原因是缺乏受创造性冲动驱使的自发活动。这些儿童几乎都没有全面发展的条件。他们经常被孤零零地丢在一边,无所事事,只有睡觉。或者就是,成人越俎代庖,替他们把一切都做好,从而阻碍他们完成其活动周期。结果就使他们产生了被动性和惰性。虽然他们看到过和渴求过许多东西,但是仍然没有什么东西可供他们玩耍,因为只有在他们手中的东西,他们才会观看。但是,最后,当他们终于成功地拥有一朵鲜花或一只昆虫的时候,他们却不知所措,因此他们往往把它弄得粉碎。

许多儿童会在这时候表现得手足无措,也会毫无缘由地产生一种恐惧感,这种情况能够在早期的生活中找到原因。我们的学校得以广为普及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在学校里,儿童的这些缺陷显著地消失了。在这里,他们可以积极探索环境,可以自由发挥自己的能力,促进心理的发展。因为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做,所以他们能够随心所欲地重复这些练习,并且能够不断地集中注意力。一旦儿童达到这个阶段,并且能够工作和专心致志于有趣的事情,那么他们的缺陷就会立即消失。这一结果使我们懂得,他们以前的那些缺陷是习得的,而不是天生的。他们之间也不存在明显的差别,因为,只不过一个儿童撒谎而另一个儿童不听话而已。但是,所有这些缺陷都是由一个简单的原因造成的,这个原因是:精神上的营养不足。

究竟应该给孩子的父母提什么建议呢?孩子需要生活在能够引起兴趣的环境中,他们实际上不需要母亲给予太多的帮助,母亲的一些帮助有时甚至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过分的关爱、过度的严厉都会使孩子的精神处于极度饥饿的状态。这就好比对待一个挨饿受冻的人,我们对他又打又骂或者劝他们心情好起来,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做法,因为此刻他们需要的是食物,其他任何东西都没用。同样,无论是严厉还是慈祥,都不能解决该问题。人是一种有智慧的动物,因而对心理食粮的需求几乎大于对物质食料的需求。不像动物,他必须建立自己的行为。假如儿童能够解决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以此来完善自己的个性,那么一切都会正常,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即使他们曾有什么问题,现在也会消失。厌食或者噩梦都将永远成为过去式,他们现在已经完全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事实上,很多问题不是单纯依靠道德教育能够奏效的,因为性格形成过程中总会存在着形形色色的问题。千万不要以道德的名义对儿童威逼利诱,不要奢望那样能够给儿童带来什么,如果要说会带来什么,那一定是伤害。我们仅仅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正常发展的生活环境,这就已经足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