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研究课题的建构与选择

研究课题的建构与选择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发现问题,是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开端,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运用单维并列建构方式,研究者首先要对心理或教育领域进行划分,然后根据一定选择原则,选定一个子领域,在该子领域中选择具有并列关系的问题,以问题共属领域中的核心概念或共同线索加以组织和形成课题。单维并列建构并非将问题随手拈来放在一起,而是在思考问题之间可能的共有框架或线索的基础上,将问题加以联系和组织。

发现问题,是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开端,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仅止于此,还不能展开科学研究。科学研究的本质在于对未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探究。因此,严格地说,只有从发现问题迈进到确立研究课题,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才能真正展开。在本节中我们就着重讨论有关研究课题的建构与选择。

一、问题与研究课题

问题是知识体系中的空白点或疑点,研究课题(study topic)则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理论框架或线索,将这些空白点和疑点有选择地组织起来,形成的问题链或问题群。

显然,问题与研究课题既有联系又有区别。问题是研究课题的基础与构成成分,研究课题是在对问题进行选择、组织的基础上形成的集合体。相比较而言,问题是较零散、无序的,而研究课题则具有系统化、层次化、序列化的特点(见图3-t)。

从研究过程的角度来看,发现问题旨在识别出未知领域。因此问题可以具有可解性,同时也可以具有前瞻性,即它可能是问题提出者甚至同时代的人们暂时难以解决的。因此,发现问题并不必然意味着科学研究的即时开展。与此不同,确立研究课题旨在从未知领域中选择并确定某个特定的问题空间。而对该问题空间的选择与界定,取决于研究者的判断与构想,以研究者可获研究条件为基础,在逻辑上必然导向科学研究工作的即时展开。实际上,确立研究课题本身就是重要的研究工作。这一工作包括建构课题、选择课题、论证课题与评价课题等前后衔接的多个环节。

图3-1 问题与研究课题关系示意图

二、研究课题的建构

将零散的问题加以组织化、系统化,这是确立研究课题的第一个环节。尽管迄今在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领域中仍存在部分以单一问题为研究对象的课题,它们并未完成将问题组织化、系统化的工作。但是,系统论在研究中日益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多变量设计成为研究主流的背景下,涉及多个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研究课题将更为普遍,因此研究课题的建构是值得研究者重视的工作。

概括地说,建构研究课题一般以某个有待探讨的现象为中心,根据与该现象有关的问题间的某种内在联系,从某个角度出发,选择和合理组织问题,形成研究者据以开展研究的具体目标。例如,小学师生课堂中互动行为的优化是目前素质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与此相关的问题可包括小学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的构成,不同互动行为与教师性格、教师教学能力、教师学历、教育观念、课程设计、教材编制、学校风气、教学考评制度、学生年龄、性格、心理能力、家长的要求及参与程度等多个因素的关系,不同交往行为与学生认知、个性发展及教育、行为问题的关系,不同行为模式的利弊等等。研究者可以从不同角度出发,构思多个研究课题。例如,从评价的角度出发,可选择小学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结构的理论构想、对该理论构想的实际验证、现场观察系统与编码规则建立等问题,形成“小学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的结构及现场评估工具的编制”的课题。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角度出发,可选择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的构成、互动行为与小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效能感、课堂纪律表现、考试焦虑、自我概念及学校恐惧等方面相关的问题,形成“小学师生课堂互动行为的构成及其与小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的关系”这样一个课题。从学校管理改革的角度出发,可选择学校对课堂教学过程的监控、学校教学质量评估制度与教师课堂互动行为的相关关系,以及改变教学考核制度对教师课堂互动行为的影响等问题,形成“学校教学考核制度与教师课堂互动行为关系的相关与实验研究”的课题。

研究课题建构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分解建构方式、单维并列建构方式与多维综合建构方式。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一)分解建构方式

分解建构方式(disassembling construction)是以某一现象为中心,考察其在不同条件、不同层次上的特征与发展变化。运用分解建构方式建构研究课题,研究者首先要确定中心研究现象,然后对现象的外部联系(即条件)与内在构成进行分解,形成课题。例如以女童入学状况为中心问题,可以分解形成“内陆贫困地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与沿海发达地区女童入学状况的调查”的课题。以自我概念的发展为中心,可以分解形成“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中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等课题。

(二)单维并列建构方式

单维并列建构方式(single-level parallel construction)是在同一问题领域内对问题进行选择与组合,问题之间是从属于同一领域的并列关系。运用单维并列建构方式,研究者首先要对心理或教育领域进行划分,然后根据一定选择原则,选定一个子领域,在该子领域中选择具有并列关系的问题,以问题共属领域中的核心概念或共同线索加以组织和形成课题。我们以个体早期发展领域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3-2所示,在“个体早期发展”这一大领域中,先选定“动作发展”这一子领域,进而分析该子领域中的并列性问题,据此可以形成课题,如“儿童坐、爬、走、跑等大动作发展的年龄常模”,“婴儿爬行动作与行走动作的动力学模型”等。

图3-2 课题单维并列建构示意图

运用单维并列建构方式必须注意避免不分析问题的共同线索,而将不同问题简单罗列,形成“大杂烩”的做法。单维并列建构并非将问题随手拈来放在一起,而是在思考问题之间可能的共有框架或线索的基础上,将问题加以联系和组织。例如,儿童的焦虑、抑郁、恐惧的发展这三个问题有共同的线索,可并列构成“儿童期常见内向型行为问题的流行学调查”的课题,而儿童的焦虑表现与抑郁的性别差异两个问题并无共同的线索,因而不能形成一个研究课题。

(三)多维综合建构方式

多维综合建构方式(multiple integrated construction)是在不同问题领域内对问题进行选择与组合,问题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或因果关系,或者问题之间存在层层递进关系。运用多维综合建构方式,研究者在划分问题领域的基础上,应着重思考不同领域中现象或问题之间的可能关系,选择具有内在联系的现象或问题,构成涉及多个领域的关系型课题。我们仍以个体早期发展领域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如图3-3所示,先划分早期发展的不同领域,进而分析不同领域间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据此可以形成系列关系型课题,如“爬行动作的获得与前额叶脑波图形态变化的关系”、“爬行动作的获得与早期空间定向能力发展的关系”、“前额叶脑波图形态与早期空间定向能力发展的关系”、“丰富的爬行经验对前额叶脑波图的影响”、“早期空间定向能力发展影响的追踪研究”等。

图3-3课题多维综合建构示意图

运用多维综合建构方式来建构课题,关键在于必须理清不同问题及领域的内在联系。这就要求研究者自觉接受科学方法论的指导,并且充分掌握相关领域的已有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根据对现象的观察与理论推衍建构课题。上述关于早期动作发展与认知发展、脑功能发展关系的研究,就是基于爬行动作发展与婴儿期认知发展的敏感期同步的现象,及现代脑科学关于“结构——功能”关系的成果提出来的。没有现象、理论和已有研究成果的支持,仅凭随意猜想,是不可能形成科学、合宜的课题的。在具体研究工作中,上述三种课题建构方式既可以分别使用,也可综合使用。

三、研究课题的选择

在心理与教育科学的研究领域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研究方向,而每一方向又有大量可供探讨的问题。对于一位研究者来说,并不是所有问题都可以作为他的研究课题。他需要根据自己的主客观条件,首先考虑自己在一个时期内比较稳定的研究方向,然后再在此范围内选择适宜的、具体的研究课题。下面,我们主要讨论选题的主要原则及决策方法。

(一)选题的主要原则

课题是以问题为基础建构的。课题选择的依据首先在于所涉及的问题是否具备科学性、价值性、伦理性与可解性(见第一节),即问题是否具备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课题所涉及的问题的研究意义是课题选择的第一项原则。不过,由于课题是研究者将进行的认知活动目标,并非任何有研究意义的问题对任何研究者都是适宜的,因此,课题的选择还必须考虑所涉及的问题相对于研究者的合理性。所以,选择研究课题除了必须遵循所研究问题的意义原则外,还应遵循创新原则、可实现原则与可持续原则。

1.创新原则 这一原则直接关系到课题的价值。科学研究活动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高度的创造性,所以科学研究的课题也应当是新颖、富有创意的。在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课题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课题所涉及的问题在内容上是前人未触及或探讨不深入的。(2)课题中不同问题的组织框架与线索是新颖的,也就是说研究的角度不同于前人。例如,对爬行和行走动作的研究由来已久,但从动力的角度对两者进行探讨则是较新颖的。(3)课题在问题解决方法上有所革新。例如,对于教师课堂行为,已有研究多采用直接观察法,研究“实际发生”的行为。若从学生知觉的角度来探讨学生心目中对教师课堂行为的主观认识,则在方法上显著异于已有研究,可获得新的发现。

2.可实现原则 课题的可实现性以其所涉及问题的可解性为基础,同时与研究者自身的研究能力与可利用的外部资源密切相关。这就是说,同一课题对不同的研究者而言,其可实现性是不同的。这就意味着有些课题虽然科学价值相当高且对研究者富有吸引力,但就研究者的内外资源而言,却是暂时不可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者一味追逐前沿、热门不一定是明智的。研究的初学者尤其要注意遵循可实现原则。由于科学研究要求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因此,研究者根据自身条件,选择能力所及的课题,这对于研究活动的成败及研究者的成果累积均十分重要。

在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遵循课题选择的可实现原则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者对相关领域已有知识背景与研究文献是否掌握或有无可能尽快掌握;(2)研究者可否获得进行研究所需要的研究工具、技术及相应设备;(3)研究者是否具备正确实施该研究各环节的必要经验与技能;(4)研究者是否可以获得研究对象的合作;(5)课题所涉及的内容与方法是否符合伦理标准;(6)研究者可否获得完成该课题所需的经费。

3.可持续原则 该原则要求研究课题应立足于研究者可不断拓展、加深的问题领域之中,使得研究可以步步推进,逐步为心理与教育知识体系的完善积累连贯、系统、全面的成果。具备可持续性的课题不仅有助于研究者自身素养的增进,而且对于学科的发展、有限经费的最大产出效益具有重要价值,应当为研究者和研究规划部门所重视。

在心理与教育领域中,课题的可持续性取决于以下几方面:(1)课题与文化背景的结合程度。这决定了社会对于该课题的拓展、深化是否存在现实需要,而社会需要则是课题进行的最大推动力。例如,由于中国特定生育政策的实施,在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很多关于中国独生子女问题的研究,可以预计的是,几代之后,当该项政策中止、影响消失之后,中国独生子女的研究也就会画上句号。(2)课题的理论背景是否深厚。例如,有关观点采择能力的课题最近二十多年来一直受到重视,这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础是不可分的。(3)课题是否体现研究发展趋势。研究发展趋势反映了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研究重点,符合研究发展趋势的课题也就能避免陷入过时与陈旧的陷阱。例如,将爬行动作与早期心理发展的关系置于生命全程发展观的研究趋势中,把爬行动作的获得作为早期发展的重要事件与转折来认识,则发现它改变了个体与环境的关系、交往方式,可以为个体带来丰富的主动探索经验,因而对早期心理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由此,该课题突破了动作发展研究的传统视角,而且可以继续衍生出“行走与早期心理发展的关系”、“语言获得与早期心理发展的关系”等课题,从而实现课题的持续发展。(4)该课题是否具有长期的应用价值。如与认知干预、社会技能训练有关的课题多年来保持不衰,关键即在于其长期的应用价值。概括而言,可持续原则就是要求研究者在选择课题时放开眼界,结合研究的近、中、远期前景,而不能急功近利,只进行零散的“应景式”研究。

(二)选题的决策方法

对研究者而言,选择课题是研究者根据课题及自身条件特点进行决策的过程;对研究规划部门而言,选择课题则是规划部门根据学科发展与社会应用要求,决定资助哪些课题或资助力度的过程。无论对研究者还是对研究规划部门而言,选题的决策原则都是从课题的价值及实际可行性出发,寻求最优课题。掌握决策方法并加以自觉运用,将有助于研究者和规划部门作出恰当选择。下面我们介绍在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决策方法。

1.经验法 经验法(experiential method)是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对课题选择进行决策的最常用方法。它基于决策者本人或咨询专家在心理与教育领域的研究经验,以及对该领域研究发展趋势的整体把握而进行。尽管经验法建立在个人经验等认识的基础上,但如果这些认识是对研究实践的恰当概括,那么由此作出的决策也是相当可信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充分利用专家的知识经验是极为重要的。

研究者在选题时可以通过与同行讨论、向资深学者咨询的方式,对拟选课题的创新性、可持续性与理论、实践价值进行多方面的评估;同时也可以估计到开展该项研究可能遇到的技术、人力、财力上的困难,从而进一步审视其现实可行性。研究规划部门在对多项课题进行选择时,由于涉及对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导向问题,因而更应该谨慎。特尔斐法是经验决策方法中适用于重要决策的具体方法。

特尔斐法(Delphi method)是根据数位心理与教育领域资深学者对各种课题的价值、创新性、可行性进行的独立书面评估,或对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趋势、未来前沿进行的独立预测,即通过综合众多专家的直觉经验进行课题选择与规划的决策方法。其具体程序如下:

第一,组织一组心理与教育专家,向他们分发包括课题价值(理论与应用)、创新性、可行性等评估维度的意见征询表,进行不记名的独立填写,然后返还给组织者。

第二,组织者对各位专家的意见进行整理,通过定量统计和定性概括,归纳出第一次评估的结果,并反馈给专家。

第三,请专家对第一次评估的内容再次进行评估,第二次填写意见征询表,返还给组织者。

第四,组织者对专家意见进行整理。若专家意见仍很不一致,则重复上述步骤,进行多次反馈。

第五,当专家意见逐步集中,趋于统一时,研究规划者可以此为参照进行决策。

运用特尔斐法,首先要注意选择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领域中富有研究经验、在研究的前沿进行过大量探索的学者,而且专家小组的成员在年龄、研究方向、学术流派上应当有所分散,不宜过于集中而有所偏颇,以提高专家意见的代表性。为此,规划部门建立心理与教育领域不同专业的专家库是很有必要的。其次,每位专家的意见应予以保密,专家小组成员之间避免相互影响,保证每位专家独立地表述意见。最后,如果多次反馈后,专家意见仍有较大分歧,规划者可另组织一组专家,进行更广泛的集体咨询。

2.系统分析法系统分析法(systematic analysis)是将研究视为一个“投入→产出”的系统,通过分解课题目标、列出研究手段、预计资源要求及分析投入与产出的关系等步骤,对课题进行选择,如图3-4所示。在选择一项研究课题时,比如欲了解儿童早期语言获得的机制,研究者既可以选择从认识儿童的脑机制入手,也可以从儿童的心理行为层面入手,尽管前一课题学术价值较高,但是由于研究技术要求高,经费需求大,因此通过系统分析,研究者可能会选择第二个课题。

这种方法也以研究者的经验为基础,但其与上述经验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将备选课题间的差别视为一个连续量(即投入/产出比),因此可以运用逻辑与数学方法对课题的适宜程度进行判断。由于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的价值比通过数量表述,较少应用数学模型,而使用逻辑判断方法,即根据已有相类似研究的总体状况进行判断。

系统分析法的主要优点是将课题选择的决策过程进一步细化,将课题目标、可选用的研究手段、资源要求及研究产出的关系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综合分析,不仅可用于不同课题适宜程度高低的比较,而且也可用于对同一课题不同实施方案的比较。但是,系统分析法在产出预测及“投入→产出”关系的度量上仍然没有突破经验的层次,因而在使用上仍受到限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