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意义与建构

意义与建构

时间:2022-03-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是教师对教学的价值追求和理想,是教师的教育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并对教学行为的规范起着定向调节作用。通常来看,教师个体对教学价值与意义、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式与方法等内容的批判、反思和建构将形成教师个体教学哲学的核心内容。尤其是教师所具有的专业意识、专业精神和专业理论无不与教师个体的教学哲学密切相关。

教师个人教学哲学:意义与建构

陈晓端 席作宏

摘要:教师个人教学哲学是教师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形成个性化的教学哲学,对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建构个体教学哲学是每一个教师在其教学生涯中必须面对的理性思考活动,它主要是通过学习教育理论、参与教学实践、反思教学实践和提炼教学认识等途径来实现的。建构与形成个性化的教学哲学是教师教学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诉求。

关键词:教师;教学哲学;个人教学哲学;教师专业发展

一、教师个人教学哲学的内涵

哲学是关于人对世界的态度或人生境界之学。[1](P7)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对世界的认识、看法和信念,有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亦即有自己的哲学。也可以说,每个正常的社会成员,都有自己对世界的物质性和意识性的基本看法,这些看法在人们的生活和个人成长中起着重要的实践指导作用。同样,人们对教育的认识与看法,逐渐会形成个体的教育观念系统,进而成为指导自我教育实践的教育哲学。尽管人们通常将教育哲学界定为一门学科,并将其看成是指导教育实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如“教育哲学是运用一般哲学原理去探讨教育的基本问题,或将教育的基本问题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进行分析的一门理论学科。”[2](P61)这样的理论学科通常也被看成教育家所独有的知识结构。实际上,教育哲学并不是教育学者的专利。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和哲学教授索尔蒂斯曾在《论教育哲学的前景》一文中,为概述当代教育哲学建立了一个基本的理解框架,在这个框架里,他将当代教育哲学分为三个方面:个人的教育哲学、公众的教育哲学和专业的教育哲学。[3](P6)同时他认为,“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哲学一样,他也应当有自己的教育哲学,那就是一套个人的信念,认为在教育领域内什么是好的、正确的和值得做的”[4](P6)。同时,他还强调,“以这种方式形成的关于教育的哲学观点能使一个人达到对人的意义、目的和义务有令人满意的意识,从而指导他或她作为教育工作者所从事的活动”[5](P6)。可见,教育哲学不仅存在于学科与公共理论层面,也存在于教育者个体的层面。

这里,我们借鉴索尔蒂斯关于教育哲学的分类,将教学哲学相应地分为三种基本的类型:理论的教学哲学(作为学科、课程和研究领域存在的)、群体的教学哲学(作为公共信念存在的)和个人的教学哲学(作为个性化教学观念系统而存在的)。我们认为,教师不仅具有自己独特的教学哲学观,教师的教学实践都是在一定的教学哲学指导下进行的,而且教师个人教学哲学体系的建构与发展,对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就教师个体而言,有什么样的教育观和教学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思想。不管教师自己是否意识到,他们的教学实践总是受一定的观念与信念支配和影响的,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观。例如,尽管学科的课程标准是既定的,但不同的教师对课程标准必然有自己独特的理解,他们在运用课程标准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时,必然会产生独具特色的教学行为。正如美国学者彼得·法林在其著作《教学的乐趣:大学新教师实用指南》一书中强调教师工作特点时所言:“教学活动体现教师个人的特征和价值取向,这些特征和价值取向高度个体化,甚至独一无二。”[6](P8)也就是说,教师个体对教学目的与意义、教学功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策略、教师角色等都有着自己的观点。一个人要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其逻辑起点应当是他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什么样的教育教学观念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师行为发生。可以说,教师的个人观念是形成教师个体一贯的教学哲学的基础。换句话说,教师个人的教学哲学实质上就是由教师个体的教学观念群所组成的教师对于教学价值与意义的追寻、反思、批判和建构的成果,是教师自主地开展有效教学实践的思想前提。

教师个人教学哲学就是教师对教学这一复杂现象和专业实践活动所具有的相对稳定的、能够持续指导和影响教学实践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是教师系统化、个性化的教学观或教学理念的总和。它是教师对教学的价值追求和理想,是教师的教育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并对教学行为的规范起着定向调节作用。也可以说,教师个人教学哲学是教师教学观念系统化的体现,它是教师以对教学知识和教学法的学习为前提,以个体的教学实践为依托,以个体对自我教学活动的持续理性反思为基本路径而形成的具有个性化的、对教学实践具有持续影响力的观念系统。

作为一种观念系统,教师个人教学哲学包括了教师对诸如:为什么教、为什么学、教什么、学什么、如何教、如何学、什么知识是最有价值的、应该如何选择这些知识、怎样评价教学效果与效益等教学核心问题的回答。也可以具体到教师对教学本质、教学目的、教学价值、教学功能、教学内容、师生关系、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等方面的具体看法。概括地说,完整的教师个人教学哲学体系包括了个体教学本体论、个体教学价值论、个体教学认识论和个体教学方法论等四个基本的部分。通常来看,教师个体对教学价值与意义、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方式与方法等内容的批判、反思和建构将形成教师个体教学哲学的核心内容。虽然,每个教师都会有自己对教育教学的一些看法,但是,系统、完整、相对稳定的且能持续影响教师个人教学反思质量并能促进有效教学实践的个体教学哲学的形成却不是一件自然而简单的事情,它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师进行积极主动地个体建构。

正是由于教师个人的教学哲学对自己的教学实践有着持续的影响作用,所以,建构教师个人的教学哲学与教师获得本体性的学科知识和实践性智慧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对于全面提高教师素养和课堂教学效能,促进教师教学专业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专业素质是一个多维结构的复合体,它包含了教师的专业意识、专业精神、专业责任、专业知识、专业理论、专业能力、专业判断等多方面内容。教师个人的教学哲学作为教师系统化、个性化的教学观或教学理念的总和,通常是隐性地存在于教师多种素质表现的背后,成为教师全面素质提升的重要理论保障。尤其是教师所具有的专业意识、专业精神和专业理论无不与教师个体的教学哲学密切相关。

二、教师个人教学哲学的建构途径

教师应如何选择与建构个人的教学哲学?西方有的学者曾提出了一些对我们非常有参考价值的方法,如择一遵循法、广中选精法、混合—匹配法等。在刚开始当教师的时候,可采用择一遵循法,即选择一种教育哲学流派的观点作为自己主导的教学哲学,然后经过一定的实践,再在多种流派观点之中进行精选,最后可采取混合—匹配的方法建构起教师自己的个人教学哲学。实际上,由于教学本身是非常复杂的活动,因而教师个人教学哲学的建构也很难完全地按照上述线性的方式或流程展开。结合我国的教育文化与教学实践情况,一个教师要真正地拥有个人的教学哲学,不仅要自觉学习教育理论,积极参与教学实践,而且要善于学习他人经验,坚持自我教学反思。这四个方面是形成与建构教师个人教学哲学的基本途径。

(一)自觉学习教育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无论是职前的学生教师还是在职的新教师,他们都已经有了一定的关于教学的个人认识和看法,但要想使这些认识和看法成为能够真正地影响自己教学有效性的系统观念,还必须借助理论的作用。因为先进的教育理论不仅能够指导教育实践,而且可以帮助教师把自己朴素、零散的教学经验转化为系统概括的教学哲学。因此,在成为一名教师时,就要注意选择那些能帮助自己开阔视野、反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的读物及其他材料,这些材料的意义不仅在于向教师提供教育教学知识或具体的操作技巧,更重要的是它能向教师展示新的理论视野和新的观念。教师可以从中获得观察和审视教育教学的新视角,掌握从全局上、整体上思考问题的方法,这将为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哲学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提高自己的教学认识

充分参与教学实践活动是教师构建自己的教学哲学的重要途径,这一途径能将教师的理论发展与教学实践的开展很好地结合起来。教学实践是教师教学观念形成与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对一名新教师来说,日益丰富的教学实践会促进其自我教学观的形成。通过教学实践,教师会逐步加深对教学的认识、看法和理解,逐步地积累起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认识、教学特点和教学风格。

(三)学习他人教学经验,体验教学哲学的意义

新教师在刚刚开始教师生涯时,总是要通过对其他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的观察学习和模仿,感受、领悟和体验教学实践,形成自己对教学的理解和看法,为构建自己的教学哲学奠定基础。对一名新教师来说,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就是值得他学习的榜样。良好的榜样对教师的发展起着向导的作用,只有发挥教师群体的影响,有意识地为新手教师树立榜样,使其认同教师职业、教师角色和教师工作,才能为教师个体教学哲学的构建创设良好的环境。这显然要求教师群体不仅应成为良好的学习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而且应善于通过群体间的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形成良好的群体精神风貌。

(四)坚持自我教学反思,完善个体教学哲学体系

“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指教师对各种教育观念、言论、教育方法、教育活动、教育事实和教育现象进行的自主判别和认真审视,特别是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检视和反省。”[7](P104)对教学认识和教学实践的反思是教师自我反思的核心内容。为了形成自己的个人教学哲学系统,以便为有效的教学决策和教学行为提供前提性的思想基础,教师就要经常性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实践,自觉地有意识地审视自己教学中存在的认识问题和实践不足,总结经验和教训,培养自己的自我发展与自主发展的能力,培养自己对教育教学活动的科学分析、正确判断和客观评价能力。这样,才能使自己成为一名反思型教师。萧恩曾对医学、法律和教育等领域的职业实践特征进行了独特的研究,他发现有效性与反思性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8](P71)

有效的教师必然是反思型的教师,有效的教学必然是反思性的教学。反思型的教师是有效教师的应有之义,也是教师个体不断发展与完善自己教学实践的必由之路。“从根本上说,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补充、修改、反思,你才能逐渐完善自己的教学。”[9](P127)

许多教师在教学生涯的初期阶段,往往会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应付日常教学事务之上,很少有时间检视教育理论对自己所从事的教学实践的影响。然而,“一个教师要想成为真正的专业人员,仅仅把注意力放在日常教学事务上显然是不够的。尽管每一个教师都知道,教育是塑造个体生活与社会生活的有力工具,但只有当一个教师开始反思自己的角色与作用时,才真正地说明他或她已经开始了从对日常教学工作的理解,转向对作为实践依据并可促使实践持续发展的教育理论的检视。”[10](P1)

教师个体教学哲学的形成和完善必然包含着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认识和教学实践有效性的持续反思。教师对自己已有的教学观念进行反思与重构,是教师个体教学哲学得以优化和提升的重要途径。教师对自己原有的教学观念进行梳理、总结和反思,分析其长处和不足,对自己的教学哲学的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这种反思的结果就为新的个体教学哲学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认识基础。当然,对教学观念进行反思与重构对教师是有比较高要求的。首先,教师必须具有反思的意识与习惯,才能经常对自己习以为常甚至“日用而不知”的教学观念进行有意识的重新审视。其次,教师需要具有深刻的反思能力,对自己已有的教学观念的反思要比观察和评价他人的教学观念有更敏锐的问题意识和判断能力。

教师作为完成教学任务的专业人员,要实现自己的专业发展,就应当具有自己对于专业的独特的观念和看法。教师个人教学哲学就是教师各种教学观的系统化,是对教学思想和实践的前提反思,是教师对教学进行哲学化思考以及对作为实践依据并可促使实践持续改进和发展的教学理论或思想进行检视的成果,而教师只有通过对教学思想和实践的前提反思,才能形成自己合理的教学观系统。由于教师的教学实践和教学行为都具有自己个性化的色彩,因此,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教学哲学也必然是个性化的,不仅其内容有所不同,其表达的方式也会各具特色。

(刊于《教育研究》2011年第3期)

参考文献:

[1]张世英.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王坤庆.教育哲学——一种哲学价值论视角的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4][5]J.F.索尔蒂斯.论教育哲学的前景[J].国外社会科学,1984,(3).

[6][9]彼得.法林.教学的乐趣:大学新教师实用指南[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7]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岳麓书社,2002.

[8]Richard I.Arends etc. Exploring Teaching:An Introduction To Education[M]. Boston:Mc Graw Hill,2007.

[10]杰拉尔德·古特克.哲学与意识形态视野中的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陈晓端,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北基础教育与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教师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席作宏,太原大学教育学院教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