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时间:2022-03-0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充分发挥教育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关键性经济功能,必须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指导方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对教育的这种依赖性和要求就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给教育工作和教育事业所规定的战略任务和战略方向。这说明,注重世界对一国教育的影响,承认教育的世界性是教育要面向世界的一个战略规定。世界是由各国组成的。

三、充分发挥教育的经济功能必须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指导方针

要充分发挥教育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和关键性经济功能,必须坚持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指导方针。这就是邓小平教育“三面向”思想。它是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在马克思主义教育经济思想的历史进程中同样具有划时代意义,同样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经济思想。

(一)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战略规定

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战略规定,蕴含于教育与现代化、教育与世界、教育与未来的相互联系之中。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含义是:一方面,教育受现代化建设所制约,教育发展必须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出发;另一方面,现代化建设受教育所制约。教育必须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适应,以便更好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现代化建设包括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的高度制约着教育发展水平、教育结构、有关文化科学技术方面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教育组织形式等,其中对教育发展水平的制约最为明显。教育发展水平的提高,通常意味着各年龄阶段的儿童入学率的提高,意味着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从而意味着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教育经费的增加。在资源禀赋一定条件下,教育经费的增加总是有限的,不能超越给定的物质文明可承受的能力,因为物质文明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从根本上讲,教育要通过促进物质文明建设来实现自身发展。但在资源禀赋一定条件下,教育发展的速度是具有弹性的,问题在于要快一点发展教育,就不得不暂时牺牲一点物质文明建设的速度,这就涉及一国发展战略的选择问题:教育要面向现代化意在选择一国物质文明所能承受的限度内尽量快一点发展教育这一发展战略。这就是说,“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49]为什么要选择这一战略?这是因为从长远观点看,教育和科学技术制约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所以,在教育发展与物质文明建设发展的相互制约关系中选择快一点发展教育的战略,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战略规定。

精神文明建设对教育指导思想、教育制度、有关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内容、教育管理体制等方面有制约作用。教育不能超越给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范围而自行其是,教育是构建人类灵魂的活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负有重大责任,“应当高举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旗帜”,“教育和引导人民正确地对待历史,认识现实,坚信社会主义和党的领导,鼓舞人民奋发努力,积极向上,真正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为伟大壮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英勇奋斗”。[50]可见,在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相互制约关系中选择发展社会主义教育的战略,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又一战略规定。

就现代化建设受教育所制约的一般意义而言,是说任何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都是以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为关键的,而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就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受教育的制约进而对教育的依赖和要求而言,有特定的内涵,这主要体现在:在很大程度上,作为现代化建设的“根本前提”的四项基本原则,依赖并要求教育使其在学生和新生一代的头脑中深深扎根;作为现代化建设社会前提的稳定,依赖并要求教育把学生的注意力和精力引导到刻苦学习现代科学技术知识上来;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动力的改革,依赖并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参与、支持和理解;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的科学技术,依赖并要求教育为其研究和应用提供科学技术人才;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中心的经济建设,依赖并要求教育为其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建设者;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的开放,依赖并要求教育为其输送精通外语,善于开展国际交往、交流和合作的人才;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立足点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依赖并要求教育去引导新生一代继承和发扬勤劳、勇敢、智慧、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等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现代化建设的目的的国家兴旺发达、人民共同富裕,依赖并要求教育实现自身的现代化,以便实现民族素质普遍而不断的提高和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对教育的这种依赖性和要求就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给教育工作和教育事业所规定的战略任务和战略方向。

教育要面向世界的含义是:一方面,世界给一国教育以巨大影响;另一方面,教育是一国走向世界、影响世界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基本手段。

世界对一个国家的教育的影响,是随国际交往、国际分工和协作的发展而不断增强的。在古代社会,各国之间的交往由于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落后而非常不便,从而显得稀疏和浅薄,世界对一个国家教育的影响也是微弱肤浅的。在现代社会,由于现代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有远程性、快速性、连接性和适应性等特点,使各国之间的交往变得异常方便。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便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国际分工和协作也日益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各国之间的相互关系也日益变得紧密而具有依赖性。于是“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个民族的精神活动的成果已经成为共同享受的东西。民族的片面性和狭隘性已日益不可能存在,于是许多民族的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个世界文学”。[51]为精神生产的文学尚且如此,作为精神生产的教育也不例外。现在几乎没有哪个国家的教育体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和教育组织形式完全是土生土长的。教育的世界性意味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变革会引起教育内容的部分变革,因为“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创造的财富”。[52]教育的世界性意味着国际关系、世界格局和国际形势的变动会对一国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世界市场的形成也必然导致国际间经济的竞争,而经济的竞争最终将归结为科学技术和教育的竞争。这说明,注重世界对一国教育的影响,承认教育的世界性是教育要面向世界的一个战略规定。

世界是由各国组成的。人民是世界的主体,是世界文明的创造者。教育通过实现人的社会化和促进社会人的发展而影响一个国家,使一个国家走向世界,进而影响世界。当今世界面临着和平和发展两大主题。和平要靠世界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维持。当今世界和平力量之所以在增长,就因为热爱和平的人民在增加。“日本人民不希望有战争,欧洲人民也不希望有战争”,第三世界国家希望发展自己,也不希望有战争,中国人口最多,“是世界和平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53]要让和平力量不断发展,就要在各国坚持不懈地进行世界和平教育,反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教育,使和平深入世界人民的心中。教育不仅是维护和平的手段,而且是第三世界实现发展的重要手段。第三世界要在世界事务中有所作为,就要加快发展自己,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中国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就必须加快发展自己,赶上世界先进水平。“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54]要通过参与国际学术交流、人才交流、教育交流,来学习和掌握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学习先进、才有可能赶超先进”。[55]由此说明,把教育作为一国走向世界、影响世界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基本手段来加以重视和发展是教育要面向世界的又一战略规定。

教育要面向未来的含义是:一方面,人类的未来制约一国教育发展的计划和目标;另一方面,教育是实现人类美好未来的根本手段。

未来是指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前景。人类社会最终要进入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人们的思想境界高度升华、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人类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我们采取的各方面的政策,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为了将来实现共产主义”。[56]我国的未来与世界的未来或人类的未来具有一致性。我国未来对教育的制约主要表现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和目标是制定教育发展计划和目标的基础。虽然共产主义的美好未来和理想已经展现在我们眼前,但要实现这一美好的未来和理想,则有很长的路程要走。我们既不能超越现实条件去做我们将来要做而现在还不能做的事,也不能放弃共产主义理想去做有害于将来实现共产主义的事。可以说,只要我们是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的行动和现代化建设,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是在为共产主义大厦增砖添瓦。这就是说,依据邓小平理论制定的一定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和目标,是我国阶段性未来的体现。我国教育只有以此为依据来制定体现未来的发展计划和目标,才能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与目标的实现。可见,按照面向未来、体现我国阶段性未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与目标来制定教育发展计划和目标,是教育面向未来的一个战略规定。

社会主义现代化、共产主义的实现,寄希望于“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为之坚持不懈地奋斗,而这种接班人要靠教育来培养。邓小平还特别强调“革命的理想,共产主义的品德,要从小开始培养”;[57]“要特别教育我们的下一代下两代,一定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58]要“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59]着眼高科技发展的下一个世纪来培养接班人;等等。教育通过促进人的社会化,通过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基,为共产主义奠基。所以,把教育作为实现人类美好未来的根本手段来加以重视和发展,是教育面向未来的又一个战略规定。

(二)教育要“三个面向”的内在联系

教育要“三个面向”是互为目的和手段的统一体。教育要面向现代化作为教育发展的目的,是说教育面向现代化是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要求劳动者掌握世界先进的现代科学技术和其他一切先进的对我国有益的知识,并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精神文明的提高而不断更新知识和观念,这就提出了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所以,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这个意义上讲,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实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手段。

教育要面向世界作为教育发展的目的,是说教育要面向世界是为了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了中国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而只有通过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通过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使中国兴旺发达,才能实现中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和对人类有较大贡献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又是实现教育要面向世界的手段。

教育要面向未来作为教育发展的目的,是说教育要面向未来是为了将来实现共产主义。而教育只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使中国早日富强起来,使中国早日进入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影响世界,推动世界变革,才能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又是实现教育要面向未来的手段。

教育要“三个面向”统一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要建设的现代化,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因而,我国现代化建设,要求广大劳动者、工作者及其接班人不仅要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而且要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政治觉悟,有共产主义理想和道德,有社会主义法制观念等。这就是说,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应该看到,共产主义事业是世界性的事业。从这个意义上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还是教育面向世界的基本要求。还应该看到,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事业的初级阶段,因而中国无论是走向21世纪的未来,还是走向更遥远的未来,都希望我国的子孙后代能把社会主义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进行到底。这说明,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是教育面向未来的基本要求。

(三)教育要“三个面向”的划时代战略贡献

教育要“三个面向”,阐明了教育在联系现代化、世界与未来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是对教育发展战略做出的划时代贡献。

当今世界,一个国家可以在闭关锁国的状态下生存以至于获得某些发展,但不可以在闭关锁国的状态下实现现代化。就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而言,是要以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来带动工业、农业、国防等其他方面的现代化。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如何把世界上业已形成生产能力的先进科学技术学到手,并尽快转化为生产力,同时注重了解和掌握世界上尚未形成生产能力的高新科学技术,以便作好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准备;就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而言,按西方学者的理解:现代化是“各社会在科学技术革命的冲击下业已经历或正在进行的转变过程”,或是“各种体制适应科技革命化的过程”。[60]那么,适应科技革命的要求也无疑是发达国家继续进行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它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尽快把高新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尽管一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水平是与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相联系的,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新科学技术只能在经济最发达的国家产生。科学技术的相对独立性使现代化程度相差不大的国家都有可能成为高新科学技术的发源地。事实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长处。“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61]这说明,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要加快现代化步伐,都不能闭关锁国。

既然现代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是现代化的关键,那么,教育就是实现这一转化的主要手段,因为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是实现这一转化的决定性因素。既然学习别国的长处和先进科学技术是各国加快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条件,那么,教育就是满足这一条件,并使其转化为自己的优势的手段。没有教育,国际上现代科学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是难以想象的。由此可见,教育通过科学技术的交流及其知识的传授,把一国的现代化与他国的现代化,与世界联系起来。教育成了沟通一国现代化与世界之间的桥梁:加快教育的发展,对于加强一国现代化与世界先进科学技术的联系,以便加快一国现代化建设步伐,具有十分明显的战略意义。如果说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是在空间上通过教育为一国现代化与世界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那么,教育面向未来,则是在时间上通过教育为一国现代化、世界与未来之间编织的一条纽带。共产主义这一美好的前景,将通过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和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改造人类自己的巨大威力而日益清晰地展现出来。而人是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主体因素。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个人的发展表现为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基石,在机器的手工操作向机器的自动化操作的转变中,“表现为生产和财富的宏大基石的,既不是人本身完成的直接劳动,也不是人从事劳动的时间,而是对人本身的一般生产力的占有,是人对自然界的了解和通过人作为社会体的存在来对自然界的统治,总之,是社会个人的发展”。[62]尽管社会个人的发展不完全是由教育来推动的,然而任何社会个人的发展都是以个体的社会化为前提的。教育不仅通过促进个体的社会化来推动社会个人的发展,而且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通过劳动者的再培训等方式来直接推动社会个人的发展。教育在促进社会个人发展的同时,也在构建着一国或人类未来生产和财富的宏大基石。今天的教育不仅是在为现代化和世界的发展构建宏大基石,而且是在为一国和人类的未来构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宏大基石。它就像一条纽带把现代化、世界和未来无形地联系起来。

邓小平提出教育要“三个面向”,是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继承发展。邓小平提出教育要“三个面向”,是立足于发展生产力和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如果说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核心,那么实施和发展“三个面向”的教育,就能促进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就有利于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从而也就是在为将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构建物质基础和社会基础。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6卷(第一分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59.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0.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23.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5.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88.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6卷(第一分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10.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6卷(第一分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77.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8.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31.

[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528.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486.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453.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489.

[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1~92.

[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1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29.

[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18.

[1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30.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109.

[2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35.

[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2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1~202.

[2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17.

[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0.

[2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654.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35.

[2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19.

[28]陈晴、杨冉.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探析[J].教育与经济,1994(3).

[29]蒋南平.论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J].理论建设,1995(01).

[30]楚红丽.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探微[J].社会科学研究,2001(02).

[31]刘毓.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浅探[J].教育探索,2001(12).

[32]汪松明.邓小平教育经济思想探析[J].教育探索,2005(11).

[33]邓小平文选[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8.

[34]邓小平文选[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8.

[35]邓小平文选[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70.

[36]邓小平文选[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95.

[37]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9.

[38]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4~275.

[39]邓小平文选[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6.

[40]邓小平文选[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9~90.

[41]邓小平文选[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88.

[42]邓小平文选[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8.

[43]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0.

[4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31~436.

[4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129.

[4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51.

[47]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9~380.

[48]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80.

[49]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5.

[50]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0.

[5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46~47.

[52]邓小平文选[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91.

[53]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05.

[54]邓小平文选[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48.

[55]邓小平文选[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91.

[56]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2.

[57]邓小平文选[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05.

[58]邓小平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1.

[59]邓小平文选[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108.

[60][美]布莱克.现代化的动力[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转引自《中国社会科学》杂志,1988(1):55.

[61]邓小平文选[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91.

[6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1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