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科学研究算是教育教学类吗

社会科学研究算是教育教学类吗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目前,学校从事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的教师327人,占全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1.8%。通过组织重大科研项目、产出重大研究成果、造就高水平学术人才,探索建立本校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发展道路。目前,学校拥有人文社科类研究机构15个,其中省部级7个,校级8个,有两个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科科研平台支撑能力有所增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总结_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通鉴(2001—2010)(上)

一、基本情况

建校70多年、特别是近10年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坚持立足学校实际,以我国“三农”领域和区域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为重点,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均有长足发展,学科影响力及科研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教学的广大教师锐意进取,勇于探索,涌现出一批学科带头人,推出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丰富了学校的学术内涵,推进了学校人文素质教育和文化建设。

1.学科领域建设

学校在这10年间,先后组建了经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外语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部以及林学院艺术系等以哲学社会科学为基本内涵的学院(系、部),涉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还包括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宣传的党政部门以及图书馆、高等教育研究所等相关单位,专业学科和研究方向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法学、历史学、文学和教育学等主要学科门类。

目前,学校拥有农林经济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农业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农业与农村社会发展、农村人力资源管理、农村金融、农产品国际贸易与政策7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农业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农业与农村社会发展、管理科学与工程、会计学、企业管理、农村人力资源管理、农村金融、农产品国际贸易与政策、金融学、区域经济学、科学技术史、社会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科技哲学、专门史、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金融学、社会工作、农业推广和高校教师6个专业硕士学位培养方向,本科专业16个。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农业经济管理)1个、省级重点学科(林业经济管理)1个,初步形成了以农林经济管理学为优势,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全面发展的学科体系,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促进了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有助于培育和形成新的学科增长点。

2.队伍建设

近年来,通过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励计划、教育部青年学术骨干教师支持、国家留学基金项目,以及学校学科带头人支持计划、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等人才培养及优秀人才引进途径,学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人才状况有所改善,学缘结构和专业结构相对合理,培养出一批学术带头人和青年学术骨干。目前,学校从事哲学社会科学教学和研究的教师327人(四个院系部为主),占全校专任教师总数的21.8%。其中,教授(研究员)43人,副教授(副研究员)77人,博士生导师19人,硕士生导师61人;博士学位获得者42人,硕士学位获得者38人,在读博士研究生28人,硕士研究生57人,博士后研究人员3名;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3人,教育部“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3人;有学校学科带头人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人,青年学术骨干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8人。

二、主要成绩和经验

1.以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构筑学科体系,提升综合实力

梳理学校现有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存在的问题,根据学校学科建设发展规划,全面实施“社科繁荣”计划,按照巩固、调整、提高的原则,进一步凝炼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方向,深入研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科发展趋势、学校学科优势的基础上,努力做到学科发展方向明、定位准、有特色。目前,学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农业经济管理)1个、省级重点学科(林业经济管理)1个,初步形成了以农林经济管理学为优势,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等多学科全面发展的学科体系,为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和科学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2.以研究基地和学术组织建设为依托,整合优质资源,构建学术高地

围绕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整合校内优质资源,建设一批跨学科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和学术组织。按照学校《关于加强学科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要求,推进学术组织创新,努力营造合乎学术规范而又富有生机活力的学术生态。通过组织重大科研项目、产出重大研究成果、造就高水平学术人才,探索建立本校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发展道路。目前,学校拥有人文社科类研究机构(研究中心、研究室、研究所)15个,其中省部级7个,校级8个,有两个陕西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科科研平台支撑能力有所增强。

3.以争取科研项目为抓手,提高创新能力

近年来,学校高度关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结合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扩展理论视野,开展理论探索。2001年,科研经费不到100万元,2010年,增加到1000万元,并在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方面有新的突破。

4.科研成果产出实力持续增长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产出规模扩大,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2项;发表学术论文和出版学术专著(教材)的水平不断提高,累计出版学术专著、教材79部;发表学术论文2200余篇,其中在国家一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60余篇,被CSSCI收录100多篇;在农林经济管理、农业与农村社会发展、中国农业历史文化等领域的优势和实力得到社会认同。

5.学术交流日益活跃

近年来,学校先后与31所国外大学及研究机构在青年教师互访、合作培养研究生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建立了稳定的校际合作交流关系。积极参加中国农经学会、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中国农学会、中国农史学会、中国社会学学会等国家级学术机构的学术活动,参与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中国农科院及国家相关部委组织的专项调研课题,学校影响力不断扩大。

三、标志性研究成果

(1)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的提出。2005年以来,在财政部等国家部委和陕西省政府的支持下,学校在总结、凝练建校70多年来科技推广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探索建立“政府推动下,以大学为依托、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构想,并和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密切配合,形成了以农业试验示范站(基地)为载体,以科技培训和信息服务网络为支撑的“一体两翼”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探索总结大学与地方政府、基层农技部门、龙头企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示范户、农民有机结合的模式与机制,为新形势下我国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进行积极尝试。据不完全统计,新模式实施五年来,学校各示范基地累计建立各类示范样板150多个,培训指导农民200多万人次,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100多项,累计取得社会经济效益200多亿元。

(2)建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学校在2006年建成的博览园,其中包括中国农业历史博物馆、动物博物馆和昆虫博物馆、土壤博物馆和植物博物馆5个专业博物馆,主要服务教学和科研,并面向公众开展科普教育,推进素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先进科技与先进文化相结合,提高民族科学文化水平,在创建和谐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展示我国农业科技和生物技术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面向公众传播农业文化和科学知识。目前,博览园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以农业科技为主题的、由五个专业博物馆组成的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在服务教学、普及农业科学知识、全面提升素质教育方面将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3)霍学喜教授主持完成的陕西省重大专项课题“陕西省能源开发水土保持补偿标准研究”,同名专著由中国农业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该研究成果被陕西省政府高度重视,为陕西省人民政府出台《陕西省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发水土保持流失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提供了有力支撑。

(4)霍学喜教授入选农业部苹果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主要开展苹果产业组织培育及规模化经营模式研究、苹果产业技术经济评价及产业政策优化研究、不同区域苹果安全生产制度(IFP)研究以及产业发展技术效率评价研究。依托该项目研究成果,向国家农业部及河北、辽宁、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七个苹果主产省呈报《中国苹果产业经济发展年度报告》(2008、2009、2010年),并向国家农业部及河北、辽宁、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甘肃七个苹果主产省呈报《技术简报》16份。

(5)张波、樊志民主编的《中国农业通史·战国秦汉卷》(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年版),为农业部重大项目“中国农业通史”的阶段性成果之一,中国农业历史学会名誉会长姜春云同志亲自为本书作序。该书全面反映了战国秦汉时期农业发展的曲折变化以及中国古代农业对世界的影响,对正确认识我国国情,研究和制定农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6)罗剑朝教授的专著《中国农地金融制度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版),荣获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7)卜风贤所著的《周秦汉晋时期农业灾害和农业减灾方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对于促进我国乃至世界的农业灾害防范将产生重大而现实的积极意义,2009年获陕西省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8)周仕慧所著的《琴曲歌辞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2011年度获得陕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9)淮建军副教授的论文《信息披露:近40年国外综述研究》(《经济评论》2010年第2期),被《新华文摘》(2010年第11期总第455期)全文转载。

四、“十二五”工作思路

1.指导思想

从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高度,把繁荣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当做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在国家进一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决策指导下,坚持正确导向,遵循哲学社会科学的内在规律,深化发展理念,明确行动纲领,按照“发挥优势、集中建设、重点突破、追求卓越”的原则,大力推进人文社会科学建设与发展,使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定位更加准确、结构更加优化、重点更加突出、特色更加鲜明,并不断促进理论创新、教学创新和文化创新,努力实现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世界一流农业大学的办学目标。

2.发展目标

通过人才强校战略的支持,聚集一批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打造一支高水平专家队伍;加大投入,集中建设,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创造必要条件;以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国外同类学科的一流水准为参照坐标,依托优势,体现特色,凝练出最具发展潜力和创新性的学科方向,初步构建符合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水准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和教育教学体系;强化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科研水平,围绕国家重大科技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取得一批标志性的重大研究成果,争取建成1个国家级科研平台、4个省级平台,组建5支创新团队,大幅提高科研经费和科研成果的影响力。

3.基本思路

(1)勇于创新。鼓励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在扎实研究的基础上,大胆探索,超越陈见,勇于创新;提倡学术流派和学术风格多样化;积极开展和正确引导学术讨论和争鸣,大力支持人文社会科学教师的自由探索和在国家需求与学科前沿紧密结合的基础研究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

(2)交叉融合。充分发挥校内多学科的综合优势与特色,支持交叉学科研究项目和群体,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积极培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切实增强原始创新和集成能力,不断改善学科“农强文弱”的结构失衡状况。

(3)汇聚队伍。广泛吸纳国内外优秀人才,形成一批科技创新能力强大的创新团队,造就国际国内知名的学术大师、顶尖的学科带头人和高水平中青年学术骨干,争取更多的国家重大科研任务,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

(4)科教结合。把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以高水平的研究保证高质量的教育,以高质量的教育保证创新能力持续提高;大力提高哲学社会科学类本科专业和博硕士专业的教学水平,着力培养造就一批具有社会责任、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的高素质优秀人才。

(5)服务社会。积极承担社会服务任务,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优势和潜力得到进一步发挥;在强化产学研一体化进程中,建立多种模式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并通过参与国家和地方政府决策项目,加大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力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