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财经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和要求

财经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和要求

时间:2022-03-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它包括思想意识修养、道德品质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三方面内容。随着各种活动能力的增强,社会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加强对青年人思想品德的修养,使其形成应有的文明修养和道德品质至关重要。可见他们对道德修养的看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道德修养方面提出了严格要求,成为我们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重要指导。道德的自律性,集中体现在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之中。

有一批应届毕业生22人,实习时被导师带到北京的国家某部委实验室参观。全体学生坐在会议室里等待部长的到来。这时,有秘书给大家倒水,同学们表情木然地看着她忙活,其中一个还问了句:“有绿茶吗?天太热了。”秘书回答说:“抱歉,刚刚用完了。”有一个叫林晖的学生看着有点别扭,心里嘀咕:“人家给你倒水还挑三拣四的。”轮到他时,他轻声说:“谢谢,大热天的,辛苦了。”秘书抬头看了他一眼,满含着惊奇,虽然这是很普通的客气话,却是她今天唯一听到的一句。

门开了,部长走进来和大家打招呼。不知怎么回事,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回应。林晖左右看了看,犹犹豫豫地鼓了几下掌,同学们这才稀稀拉拉地跟着拍手,由于不齐,越发显得凌乱起来。部长挥了挥手:“欢迎同学们到这里参观。平时这些事都是办公室负责接待,因为我和你们的导师是老同学,非常要好,所以这次我亲自来给大家讲一些有关情况。我看同学们好像都没带笔记本,这样吧,王秘书,请你去拿一些我们部里印的纪念手册,送给同学们作纪念。”接下来,更尴尬的事情发生了,大家都坐在那里,很随意地用一只手接过部长双手递过来的手册。部长脸色越来越难看,走到林晖面前时,已经没有耐心了。就在这时,林晖礼貌地站起来,身体微倾,双手握住手册恭敬地说了一声:“谢谢您!”部长闻听此言,不觉眼前一亮,伸手拍了拍林晖的肩膀:“你叫什么名字?”林晖照实回答,部长微笑点头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早已汗颜的导师看到此景,微微松了口气。

两个月后,毕业分配表上,林晖的去向栏里赫然写着该部委实验室。有几位颇感不满的同学找到导师:“林晖的学习成绩最多是中等,凭什么选他而没有选我们?”导师看了看这几张尚属稚嫩的脸,笑道:“是人家点名来要的。其实你们的机会是完全一样的,你们的成绩甚至比林晖还要好,但是除了学习之外,你们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修养是第一课。”

——摘自http://bbs.chinaunix.net

 

“修养”是一个寓意广泛的概念。《辞海》是这样阐述这一概念的:“修养乃学问上精密之工夫也。修以求其粹美,养以期其充足,修犹如切磋琢磨,养犹涵良陶冶也。”可见,“修”有整治、锤炼、提高之意;“养”有培育、促进、长养之意。在实际生活中,概括起来,主要是指人们在政治、思想、道德、学识、技能等方面,自觉进行学习、磨炼和陶冶的工夫,以及经过长期努力所达到的基本能力和素质。简而言之,就是人们为了一定的目的所进行的努力,及在思想、作风、品质、文化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它包括思想意识修养、道德品质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三方面内容。

马克思主义的修养观主要是指在实践中自我锻炼,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觉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任何人的工作能力和思想品质都不是天生具备的,只有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进行修养才能获得提高,尤其是青年人。随着各种活动能力的增强,社会活动范围的日益扩大,加强对青年人思想品德的修养,使其形成应有的文明修养和道德品质至关重要。一般来讲,青年学生阅历浅、知识少、能力低,只有自觉地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才能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道德修养,作为修养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指人们在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的道德原则,遵循一定的道德规范,在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等方面所进行的自我改造、自我锻炼和自我提高的行为活动,以及经过这种努力所形成的相应的道德情操和达到的道德境界。

我国历代思想家、教育家都十分重视道德修养。孔子在《大学》中曾这样说过:“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养其身。”他把自身的修养与齐家、治国、平天下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因此,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在《论语》中,孔子又说:“道之不修……是吾忧也。”老子也指出:“重积德则无不克。”可见他们对道德修养的看重。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从不同角度对道德修养问题作了大量的论述,提倡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为核心的道德修养,人人争做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人。毛泽东同志一贯严格要求党的干部要不断提高“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刘少奇同志也在他那不朽的名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系统地论述了共产党员的道德修养问题,成为延安整风的必读文件,对提高党员干部的修养水平起到了极大的作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道德修养方面提出了严格要求,成为我们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的重要指导。同时,他们身体力行,从自身做起,在个人道德修养方面给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周恩来同志从青少年开始,在读书、交友、学业、习师、光阴五个方面做到从不“虚度”。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又订出自我修养原则,规定自己要与自己、他人的不正确思想作原则上的坚决斗争。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在道德方面的修养一直为人们所称颂。

同样,20世纪60年代的焦裕禄、雷锋;80年代的张华、张海迪;90年代的孔繁森、徐洪刚等,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始终注重自身及职业道德方面的修养,努力提高社会主义道德修养水平,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写下光辉的篇章。我们新时代的青年应以他们为榜样,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道德要求为标准,加强道德修养,形成正确的思想意识和高尚的道德境界,切实提高道德修养水平。

第一,自觉性。道德作为一种社会规范的形式,较之法律、纪律等规范在实行方式上存在着重大区别。在任何社会里,法律作为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由国家立法机关依照立法程序制定的,它具有一定的文字形式,用以巩固对统治阶级有利的社会秩序和社会关系,是阶级专政的工具。它具有强制性,它的实行是靠监狱、法院、检察院等专门机构来保证的。法律是任何人都必须遵守的,一切违犯法律的人,都应该根据一定的司法程序依法进行处理。与此相反,道德具有自律性。道德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不需要任何专门机构作保证,不同于法律那样具有强制性。人们只是将社会舆论等作为一种约束形式,这种约束促使人们将道德规范转化自律行为,从而使道德得以实现。

道德的自律性,集中体现在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之中。这里所说的自觉性,主要是指人们建立在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人生、正确认识自己基础上的,发自内心的自我修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果缺乏自觉性,人们对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接纳就会遇到障碍。在道德修养中,人们不仅要通过接受教育和自学等形式,吸收道德理论,而且要随时随地对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进行反省、解剖,用道德原则和规范作为尺度,衡量自己的言行,养成良好的习惯,使自己不断进入较高层次的道德境界之中。

第二,长期性。道德修养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复杂的过程。俗话说:“学好千日不足,学坏一日有余”,就是对这种规律的总结。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决定了我国道德意识的复杂性,也决定了社会主义道德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道德斗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这种斗争,必然会反映到人们的头脑中来。同时,道德具有相对稳定性,旧的道德意识总是作为一种旧的习惯势力而存在并发挥作用。习惯成自然,按照老规矩总比重新学习新事物方便得多、习惯得多。

社会主义道德是一种崭新的道德,就其本质来说是有生命力的,是能够被广大人民大众所接受的。但是任何事物的进步总有一个循环上升的过程,正在循环上升中的社会主义道德,无论是取代没落的封建主义道德,还是取代尚有一定生命力的资本主义道德,都是一个艰难的、曲折的、复杂的过程。这种艰难、曲折、复杂将形成规律,反映在道德修养中,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这个规律,坚持不懈地、再接再厉地进行道德修养,批判反动道德,清除腐败道德,摒弃没落道德,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努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财经职业道德修养,主要是指财经工作者在社会主义财经职业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方面经过长期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陶冶”所达到的一定水平。财经职业道德不仅包括财经工作者根据社会主义财经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而进行的反省、检查、自我批评和自我解剖,而且也包括在职业活动中所形成的待人接物、仪表、礼貌,以及在工作处理中反映出来的举止、言谈、情操和应达到的境界水平。社会主义财经职业道德修养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组成部分,构成了财经工作者道德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财经工作者自我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财经职业道德修养的水平,不仅直接影响着财经工作者个人的道德品质的优劣,而且对职业道德风尚乃至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都有重要影响。因此,正确了解财经职业道德修养的内涵、实质和特点,科学地把握职业道德修养的一般规律,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职业道德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财经职业道德修养是提高道德素质的关键。在财经职业生活中,有些人珍惜年华,追求理想,辛勤耕耘,无私奉献,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挺胸昂首地走向灿烂的明天。当代青年的榜样——刘玲英,热爱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刻苦钻研业务,埋头苦干,尽心尽责;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不谋私利;助人为乐,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关键时刻,她奋不顾身,英勇搏斗,用自己的鲜血保卫了国家和人民的财产,谱写了一曲“敬业奉献,无私无畏”的新时代英雄赞歌。有些人却奉行“人生在世,吃喝玩乐”,“有权不用,过期作废”,“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信条,将人民给予的权力,不是用以更好地为民办事,而是作为自己贪图安逸、满足私欲的工具。一朝权在手,便把利来谋;利欲熏心,财迷心窍;不择手段,见利忘义;胆大妄为,违法乱纪。有些人经受不住金钱的诱惑,宣扬“抬头向钱看,低头向前看,只有向钱看,才能向前看”的错误观念。为了钱,什么事情都可以干,有了钱同样什么事情都可以干。千方百计利用工作和管理上的漏洞,钻制度上的空子,用非法手段攫取国家的财产,以满足贪得无厌的私欲。

社会主义财经工作与政治、经济密切相关,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涉及面广,渗透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各个环节,在国民经济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这就要求财经工作者要有更高的道德要求和更高的道德标准。财经工作者修养高低与否,将会直接影响财经事业的健康发展的问题,也将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大问题。因此,每个财经工作者在日常业务活动中,都必须加强职业道德的自我修养。

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培养和造就一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财经队伍,使每个财经工作者把“振兴中华”作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胸怀全局,立足本职,以高度的革命事业心和工作责任心做好本职工作,对发展财经事业,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类财经业务伴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各种业务领域不断在开拓。财经事业的发展,对财经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业务操作的手段看,电子化、网络化不断渗透到各项业务处理中;从服务的范围看,从国内向国外辐射,国际业务正在积极开拓;从管理的方法看,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管理方法;等等。在这种新形势下,我们的财经工作者无论在政治、思想上,还是在文化程度、业务素质上都需要进一步提高。近几年来,财经系统增加了许多新职工,他们中有许多人没有经过系统的职业教育和技能训练,上岗后只知这样做,而不知其所以然,只求工作过得去,不求工作精益求精。尤其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不少财经工作者的素质难以适应需要,而一些“老财经”随着新业务的不断发展,也感到“知识危机”,力不从心。因此,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按照“四有”要求,全面提高财经工作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是当前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首先,财经行业自身建设要求我们服务社会。财经的职业性质决定了财经职业道德建设必须面向社会,服务社会。在我们整个社会里人人都是服务的对象,人人都为他人服务。财经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纪律性很严的工作,它涉及国民经济生产、分配、交换、消费领域和国家、集体、个人的经济关系。财经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经济政策的贯彻执行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要求所有从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经济政策和财经纪律,自觉地同一切违法乱纪的行为作斗争,促进各项财经工作顺利地开展。鉴于此,财经工作者的职业理想、职业意志、职业责任、职业纪律,都必须体现这一要求。每一个财经工作者,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加强政策观念和法制观念,满腔热情地为现代化建设服务。

其次,财经行业自身建设要求每个财经工作者竭诚服务,处处为客户着想,要把客户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想方设法帮助解决,并尽量考虑到客户的方便。做到接待时主动热情,询问时诚恳耐心,服务时周到细致,宁愿自己麻烦千遍,不让客户感到不便。只有这样,在各项经营活动中,才能赢得客户的信任,才能为推动财经事业发展创造必要条件。因此,我们必须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树立“文明礼貌,竭诚服务,顾客至上”的经营思想。

再次,财经行业自身建设要求团结互助,搞好协作。在经营活动中,虽有严格分工,但必须要有严密的协作精神,团结帮助。要处理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工作环节的相互协作关系,以及与地方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协作关系;要有全局观念,以大局为重;要处理好同事之间,特别是新老同事之间的关系。对青年职工要正确引导,调动和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青年职工要尊重老同志,在工作中虚心向他们请教,使得整个工作环境以及内外关系上,形成一种和谐融洽、团结协作的良好风气。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不仅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当前,我们正处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时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注入了生机和活力,起了积极推动作用。同时,我们应当看到,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已侵蚀到一些人的思想,在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社会风气等方面出现了一些令人不满意的消极现象。社会上不正之风冲击、影响着财经干部职工,腐蚀与反腐蚀斗争考验着每个财经工作者。因此,必须加强教育和修养,提高财经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以高度主人翁精神,严格要求自己,增强抵制腐蚀的免疫力,经受住考验。这样,行业不正之风就会得到有效制止,廉政建设就会顺利进行。

财经职业道德修养,无论是个人的道德意识修养,还是道德行为修养,其根本目的都是要把财经职业道德的要求和准则,转化为个人的职业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把外部社会的客观要求,转化为财经工作者内部的自觉意识和要求,把财经职业道德准则变成个人内心的准则。财经职业道德修养的目的就是,使每个财经工作者以财经职业道德要求和准则,指示自己的职业行动和道德行为,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履行应尽的职责和道德义务,培养高尚的职业人格和品德。

财经职业道德修养,是培养和提高财经工作者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就其实质来说,它是财经工作者在社会职业活动中涉及人际关系、财权把握、金钱利益对待等各方面时,坚持正确的职业道德观,自觉运用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与错误的、腐朽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进行斗争,用社会主义道德乃至共产主义道德克服旧的剥削阶级道德和习惯势力的过程,也就是吐故纳新,扬“善”弃“恶”的过程。

正确的财经职业道德修养实践,来自正确的财经职业道德理论的指导。对于财经职业道德理论学习,除了要把握规范理论以外,还要针对财经职业活动的特点,了解财经职业道德的特殊要求。遵循这些特殊要求,探索其规律性,是财经职业道德修养的先决条件。

1.财经工作者与领导关系的道德要求

从领导者的工作风格上来看,通常表现为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专制式领导。领导者大多依靠个人的能力、经验、知识和胆略来指导工作,这种领导者大多独断专行,而且缺乏对下属的尊重。如工作的方针、人与人的分工、对部下的表扬与批评只根据个人的看法进行。第二种是民主式领导。以平等的思想为指导,尊重下属成员的不同能力与资力,以人情感召为主,使下属由衷地愿意追随接受其领导。如工作方针与全体成员讨论决定;工作分工由群体决定;领导者同下属一道工作,并根据客观情况表扬或批评。第三种是放任式领导,采取无为而治的态度,一切活动方式都由下属成员自我摸索,工作决策也由下属自行决定,领导者不参与。除了成员要求外,一般情况下对工作不提意见,对工作成果也不加评论。这三种领导不仅会造成下级及群体或组织内的社会气氛和工作成果的不同,同时财经工作者与领导之间由于态度倾向不同也会产生明显的双面效应。由于态度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因此在财经管理过程中对伦理道德问题所形成的态度倾向,直接影响着财经工作者与领导怎样看待和处理问题。为此下级财经工作者在与上级领导工作关系中,应遵循如下道德要求:

(1)以做好工作为出发点,重视与上级领导保持并发展和谐友好的关系。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伦理学问题。如果动机是为了尽可能多地取得领导对自己工作的了解、理解和支持,打开工作局面,那么注意同领导的关系作必要的感情投资是无可非议的;如果动机是为了实现个人功利目的,那么从社会主义的财经职业道德上看,是极其不足取的,也是错误的。因此,在这个问题上财经职业道德的体现是动机的指向。

(2)尊重领导但必须有效影响领导。对领导的负责任不仅仅是工作任务的完成,还包括对领导的缺点、失误的提醒和纠正,与领导的关系仅仅是和谐友好是不够的。尊重领导不违背财经职业道德,盲目地违拗拒从,恰恰是背离了财经职业道德,但也不是仅仅有了对领导者的足够尊重就满足了社会主义财经职业道德的要求。社会主义财经职业道德要求领导与下属之间应是坦诚的同志关系,不仅要对领导交办的任务积极完成,还应当对领导者的缺点、失误,敢于及时提醒和纠正。能够在尊重中有效地影响领导,这对财经工作者来说可能有顾虑,认为对自己的顶头上司给予提醒和纠正批评,有损领导的自尊,甚至引起领导对自己的不满,弄不好还会给“小鞋”穿。但如果觉察领导在工作上明显有失误,却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使领导一犯再犯或越犯越重,则是一种极端不负责任的态度,是违背社会主义财经职业道德的行为。当然对上级领导失误的提醒仅仅具有勇气是不够的,应当做到有效地影响领导者,必须注意方式和方法,注意时间和场合,注意对领导的尊重和威信的维护。

(3)敢于挑重担、负责任,积极争取领导的指导和理解。有些财经工作者,事事请示领导,把困难交给上级,出了问题,自己超然在外。这样做,表面上合情合理,尊重上级,出事也不会担当多少责任,但实际上是一种违背社会主义财经职业道德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值得提倡的做法是财经工作者应当根据岗位职责范围,属于自己职权范围之内的事,有能力、有条件的尽量在自己的管理中操作处理,敢于负责任,并及时将事情的处理经过和结果报告上级。上级毕竟管理覆盖面大,信息摄入量多,可能在工作经验方面比较丰富,这时的报告和请示能有效地取得上级领导对自己的理解和指导,从而使自己的工作取得更佳的效果。

(4)立足本职、争取领导提供更多的支持,同时又要纵观全局,尽量理解领导的困难,必要时应有风格牺牲本部门利益,换取全局总体上的成功。这种事情,日常生活中会经常遇到,作为一个具体岗位部门的财经工作者,不从本岗位、本部门的利益考虑问题,就不是一个有责任感的财经工作者。但是,一个优秀的财经工作者还应当从整体的利益出发,理解支持领导对全局的调度安排,即使有时遇到了本岗位、本部门的利益有所损失,但只要能换取全局上的成功,也应坦然地、主动地去完成任务。

(5)在遇到领导者之间存在分歧和出现矛盾冲突时,应当遵循工作章程规则,而不能感情用事。一个财经工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往往面对的不只是一个领导,当领导者之间存在人际矛盾或发生工作冲突时,就面临着如何去对待上级领导并执行他们的工作指示的问题。对此,必须遵循规章制度和职业道德要求,决不能感情用事。领导分为直接领导和间接领导。与直接领导发生的关系是指挥与被指挥的关系,他的工作指示必须执行。而与间接领导发生的关系,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对间接领导者的工作指示必须充分尊重,努力执行。在两种领导的工作指示发生矛盾冲突的情况下,应当优先执行属于直接领导的工作指示,而不管这位领导与自己的关系如何,或间接领导是否与自己的私交甚笃,也不管他们之间有什么矛盾、纠纷。

2.财经工作者与同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

在实现财经工作职能的过程中必然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特别是在完成共同任务过程中的个人与同事的交往。正因为客观上存在着人与人的关系,所以同事之间,仅仅依靠有关的规定、准则、条例、法规,还不足以建立起合乎人情、亲密无间的关系,而这种亲密无间的同事关系的建立,又恰恰是提高工作效率,顺利完成理财任务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财经工作者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在同事之间建立起良好的、融洽的合作关系。在完成共同的任务时,所有成员都要全力以赴,注意发挥整体的力量,正面处理彼此间的分歧而不能暗中钩心斗角。每一个成员在原则问题上不轻易改变其立场,但同时又不能无端地反对同事,当同事的立场、观点确实可取时,就要有勇气放弃自己的意见,热诚地支持同事。每一位成员对同事不同意见的提出,应该认为是正常的,这是由于每个人的经验和见解的不同而产生的,不是跟谁过不去。因此,理解、合作应是财经工作者同事之间关系协调过程中应该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

财经工作者同事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每一个财经工作者都是精力充沛又富有献身精神,独立负责地承担某一方面的工作任务,同事们共事相融在一起,则是一曲彼此呼应的优美的和声;生气勃勃的良性竞争,并非争名夺利,而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经济繁荣的共同目标;每一个财经工作者都要互相信任,把同事的成功视为大家的成功,对同事的错误不能冷嘲热讽,而应给予热情的帮助,从而形成一个坚强的整体。

3.财经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关系的道德要求

协调财经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关系的机制是多方面的,除了经济机制、政治机制之外,道德机制是最经常、最普通、最深入、最自觉的一种机制。道德心理调节会激发人们的行为动机,排除各种错误思想干扰,提高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即使财经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关系中有了矛盾,也会被道德激情所缓解或排除。因此,财经工作者在与服务对象关系处理中要做到:

(1)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思想上要用四项基本原则要求自己,凡是符合四项基本原则的事就办,凡是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事就坚决反对。在经济上,严格财经纪律,正确处理权钱关系,不该要的坚决不要,不应该占的坚决不占。在举止上,谦虚谨慎,从善如流,宽以待人。作为财经工作者,一定要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秉公执法,公正理财,一视同仁,不分亲疏,只有这样才能说话有人听、做事者人帮,为国为民生财、聚财、理财的任务才能完成好。

(2)业有专长,精益求精。如果一个财经工作者对自己的业务一知半解,就会话说不到点子上,工作做不到趟上。财经工作者不仅担负着做好本职工作的任务,还担负着在业务上指导服务对象的任务。为此,财经工作者只有自己在业务上首先成为有专长的人,不断吸取新知识,不懈地在业务上指导服务对象,才能善于发现并解决财经工作中的问题。

(3)关心别人,替人解难。这也是财经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道德要求。财经工作者虽说直接管的是钱和物,但实际上,也是天天与人打交道的。因此,善于关心人,替人解难,就成为财经工作者能否为人民“生好财”、“聚好财”、“理好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财经政策措施的出台,新的问题、新的情况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在财经工作者中,提倡关心服务对象,为服务对象解忧排难的道德风尚更为迫切。

在财经工作者的工作实践中,所结成的人际关系除上述三种外,还有一种非常特殊的社会关系,即财经工作者与当地政府之间以及一定区域的联合组织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间接的,它们或大或小地影响着财经工作的开展。对此,我们也要高度重视,正确处理。

财权是财经工作者进行经济管理活动的基础,没有财权,财经工作就无法进行。但是,权力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权力的实施不能不受到包括伦理道德在内的诸种社会意识形态的制约。财经职业道德不是单纯调节财经工作者的道德关系,还对财经工作者能否正确而有效地使用财权产生作用。

1.财经工作的财权

权力是一种控制力和影响力。权力必须在两人或两人以上之间才能产生,如果甲控制或影响乙,乙接受甲的控制或影响。也就是说,一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发生影响和控制他人心理及行为的力量,对他人便具有某种权力。从权力的性质上看,权力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强制性的职位权力,一种是非强制性的专业权力。强制性的职位权力是伴随某种职位或担任一定的领导职务而来的,它带有强制性,服务对象或下级必须服从领导和管理。非强制性的专业权力是一种个人影响力,来自财经工作者自身的因素。由于财经工作者良好的业务素质和领导才能,而使被服务对象和领导都乐于接受他的意见和领导。严格说来,非强制性的权力并不是一种权力,而是一种非权力性的影响力,即通常说的威信、威望,它是法定权力赖以实施的影响力。我们平常说的权威就是法定权力和个人影响力的结合。财经工作者的财权,是作用于组织财经工作经济活动的权力,是协调组织行为,并推动财经管理目标实现的权威。这种权力是构成组织的必要条件,由组织赋予并通过财经工作者来实施,以求实现国家的经济目标。财经工作者的财权是建立在法定权力基础之上的,国家要对财经工作者产生种种约束力,没有法定权力作基础和纽带是不能想象的。在国民经济管理活动中,人们要统一目标、统一意志,就必须赋予财经工作者以财权,使财经工作者能凭借财权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按国家的经济法规,通过奖惩措施,规范和约束人们的行为,以保证财经工作的顺利开展。诚然,这种权力本身与人的素质并无关系,对于某个特定职责来讲,不论由谁担任,其职权都是一样的。但权力的行使与个人的素质关系甚大,有了职权并不意味着财经工作就能做得很顺利。对于财经工作者来说,他要成为一个出色的经济工作者,不仅需要法定的权力,更需要有财经工作者自身的影响力,不能光凭职权去推动工作,还要运用自身非权力性影响力,只有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才能产生财经工作者所需要的经济管理权威。

2.财权中的道德

一是强化责任。财权必须同责任相联系,责任是权力的伴生物,是权力主体应当履行职务的必要。它包含两层意思:责任象征着权力主体对完成职位任务的同意和承诺,一般来说,只要某人承担了某种职位,行使该职位的权力,就同时等于他承诺了完成职位的义务;责任意味着权力主体应当承担行使权力的后果,亦即如果履行了职位就应当受到鼓励或奖励,反之,则应当受到惩罚。强化责任,对于财经工作者正确使用手中的财权是完全必要的。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经工作者更要自觉地提高财经职业道德修养,在财经职业道德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财权,必须有自觉的责任意识,在行使权力的同时,履行完成自身的责任。二是热心服务。财经工作是为人民掌权理财的一项工作,财经工作者行使手中的财权就是要为服务对象全心全意地服务。因此,财经工作者必须真心实意地热爱并尊重自己的服务对象。三是清正廉洁。财经工作者要真正使手中的财权成为服务的手段,就必须讲清正廉洁。财权是为推动国民经济繁荣服务的,因此,财经工作者要把财权用在为国家、为人民聚财、生财、理财上,而不能以权谋私,谋取个人或小集团利益。四是公正无私。公正无私应该成为财经工作者在使用权力时必须遵循的又一个基本原则。财经工作者在处理征管税收,资金的支出与分配时,要处以公心,要把职权用在为人民办事上,不能用于损公肥私,假公济私,钱权交易上。五是诚信无欺。财经工作者在使用财权与服务对象发生关系时,必须讲究信用。它要求财经工作者谨慎用权,一旦作出决策,就要坚决办到。做到“言出必行”、“决不食言”。

1.金钱与道德密切相关

首先,金钱运用受道德的规范和调节。金钱并不排除道德,只要社会上存在着商品和商品交换,金钱即货币作为商品的一般等价物,也是社会财富的一种代表,它将在钱来钱往、你我得失的流通领域过程中反映和体现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因此金钱也就进入了道德领域,必将受到道德的调节。如在市场上买东西,讨价还价,交钱交货,反映不同所有者之间的等价交换关系;国有企业职工通过劳动,为国家和企业创造财富,自己从中领到一份工资作为个人消费资金,反映的是国家、集体、个人在利益一致基础上的按劳分配关系;中青年人从自己挣的钱中,拿出一部分奉送给年迈的父母,反映的是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亲情和赡养关系;当有人遇到困难急需用钱时,其他人慷慨解囊、无私馈赠,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团结互助的友爱关系;有的人骗、偷、敲、抢他人钱财,有的国家公职人员索贿受贿、损公肥私或挥霍浪费国家钱财,反映的是社会“蛀虫”与国家或人民的矛盾对立关系。总之,只要钱流动,就体现着一定的社会关系,并对现存社会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因而也就具有道德评价意义,就需要道德参与其间,发挥调节规范作用。离开了道德的规范和调节,金钱的流动就失去规则,陷入无序状态,金钱也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其次,道德调节的生命力在于现实经济生活中。道德并不排斥金钱,道德只有植根于金钱频繁流动的现实经济生活的土壤之中,才有生命力和现实意义。道德作为调整人与人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都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并为一定经济基础服务的。人与人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最根本的基础是经济关系,即物质利益关系。在存在商品和商品交换的条件下,既然金钱作为物质利益的一种代表客观存在着,并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其他事物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道德也就不能无视它的存在,不能把它排斥在自己所反映和规范的对象之外。过去那些“道德家”视金钱为玩物,担心把金钱反映在道德领域会玷污道德的圣洁,因而鄙视金钱,耻于谈钱。社会主义道德不应因某些金钱上有赃物而把它排斥在自己反映的内容之外,而应积极地规范和调整金钱的流通渠道和流通范围,成为防止金钱沾染赃物的保护器和消除金钱上赃物的清洁器。鄙视金钱、排斥金钱的道德经,是脱离实际的道德经。这样的道德经,不是空洞的说教,就是伪善的欺骗。从目前情况看,由于过去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条件下,加之受到“左”的影响,我们现有的道德理论和各种道德规范中,反映金钱流动规则方面的内容太少,而且有些理论观点和具体规范已经陈旧过时,不能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道德理论和道德规范也亟须充实和更新。

2.拜金主义与社会主义道德水火不容

虽然金钱与道德互不排斥,拜金主义与社会主义道德却是水火不容。拜金主义认为有了钱,就有了一切,因而把追求金钱摆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它产生于资本主义对金钱的极端化。正如恩格斯曾尖锐指出的那样:在资产阶级看来,世界上没有一样东西不是为了金钱而存在的,连他们自身也不例外。因为他们活着就是为了赚钱,除了快快发财,他们不知道还有别的幸福,除了金钱的损失,也不知道还有别的痛苦。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由于还存在商品和商品交换,金钱作为一般等价物仍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拜金主义仍有其滋生和存在的条件。特别在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改革,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完善的市场经济尚未建立起来,反映其运行的法律和道德也不健全,加之党和国家机关公职人员及公有制企业管理人员中存在着严重的腐败现象,导致了金钱不仅能买到它应买到的商品,还能买到社会主义社会中本来不是商品、不应当买到的东西,如权力、职位、文凭、公文批件乃至国家机密等。这就更容易使一些目光短浅、物欲膨胀的人滋生或接受拜金主义思想。因此要弘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就必须下力气克服拜金主义。

3.用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指导“钱来钱去”

确立对金钱的正确态度,做到爱之有度。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金钱是万恶之源。在对待金钱的态度问题上,我们曾经走过了一个从排斥、否定到承认和看重的转变过程,这是一个进步,但是人们有可能从“金钱万恶”极端走向“金钱万能”极端。正确的态度在于实事求是地承认金钱的力量,恰如其分地评价金钱的作用。“金钱万恶”植根于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自然经济。以把实物财富的绝对贮藏,作为绝对占有的唯一形式的实物经济,在本质上排斥价值生产,排斥创新和进步,排斥商品经济,千百年来滞留在简单再生产的巢穴中。与小生产的社会方式相适应,在思想领域内,作为儒家正统的封建道德观念,也一贯是“重义轻利”,加之我国还有几十年的排斥商品经济的计划经济传统,轻视金钱、贬低金钱、安贫乐道等始终是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这些陈旧的观念对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极为不利的。同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也会导致人们产生“金钱万能”的极端观念,致使前面提到的各种权钱、钱钱交易的腐败观念滋生,这也是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因此我们要积极宣传党的富民政策,鼓励人民通过诚实劳动,积极创造财富,以改善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以达到提高全民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目的。

要正确认识金钱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对经济发展所起的直接与间接作用,以正确的态度对待金钱和利益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经济主要是靠货币流通来沟通生产发展的各种渠道,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中各项措施,诸如“经济责任制”、“分税制”、“效益工资”等,也不能离开钱而得到推行;以钱为重要标准来衡量市场经济活动的成功与否,以效益为目标的激烈竞争也在不断地刺激着人们,冲刷人们安于现状、惧怕变革等习惯势力的影响,成为人们奋发向上、开拓进取、不断提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动力。同时,金钱作为商品经济的媒介,直接要求并培养着人们的公道合理、诚实守信、互相合作的美德。人们对金钱作用的正视,作为反映商品经济发展的社会心理,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机制,并且与勤劳致富的进步道德观念相一致。

4.选择获取金钱的正当途径,做到取之有道

要有钱,就需要解决获取金钱的来路。人们获取金钱的途径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但归结起来,无外乎两种:一种是依法勤劳致富,这种获取金钱的手段是受法律保护的,是被人们肯定的道德行为;另一种是不劳而获,这是一种违法违纪,被人们所唾弃的不道德的行为。一个人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获得自己应有的收入,既是获取财富的合法手段,也是一种道德行为。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就是指用合理合法的手段去获取财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农民迅速致富的现实已作了最好的说明。在流通领域内的无数事实也证明了只有文明经商、礼貌待客,才是长久的生财之道。利用各种方式,不择手段地侵吞国家和公民的财产,比如违反财经纪律,任意批钱批物,动用公款请客送礼,贪污浪费,营私舞弊;巧立名目侵占挥霍国家、集体的财产;以权谋私,行贿受贿等,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不劳而获,或者是采取违法手段获取钱财。这种情况容易造成人们心理失衡,作为一种不安定的因素,对社会影响很大。为此,国家必须对通过合法手段获得的个人财产和个人劳动所得要给予法律上的保护,任何团体、个人都不得侵犯。同时,对那些随意侵吞国家财产,随意侵犯公民个人合法财产的行为,除受到法律制裁外,也应受到社会道德上的谴责。各级政府还应规范各种政策法令,逐步建立起公平竞争的机制,弘扬正气,鼓励人们选择合法手段勤劳致富。

5.学会使用金钱的合理方式,做到用之有益

金钱本身没有生命,它的社会效应要通过人们的使用去体现,金钱的价值取决于个人使用金钱的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有两种最典型的金钱使用方式。一是“纵欲主义”的享乐倾向,主要表现在穷奢极侈,挥霍浪费,摆阔气,追求所谓吃喝够派、穿得上款、玩得新潮。二是苦行僧式的禁欲倾向,持这种消费观念的人常常把占有的食物和金钱与用于人们的福利对立起来,过分地刻薄、吝啬,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也不放在银行,更说不上救济他人、扶助贫困了。这是两种极端的生活方式,最终则使人成为物或金钱的奴隶。正确使用金钱的方式,应当是适度的消费。所谓适度的消费,主要强调在提高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的同时,要避免不必要的奢侈和浪费。花钱也要讲究效益、精打细算、厉行节约,花该花的钱,办该办的事,力求让用出的钱收到最大的实际效益。适当消费,还要提倡和树立顾全大局的思想观念,履行个人利益和国家集体利益兼顾起来的道德原则。正确认识“大河”与“小河”的关系,理解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两者的一致性,摒弃“我赚我的钱,我花我的钱,其他一切都与我无关”的错误思想。挥霍浪费国家集体的钱财是不道德的,挥霍浪费自己的钱财同样也是不道德的。

总之,从当前情况来看,财经道德修养必须把好财经工作中的人际关系、财权、金钱等诸关口,在思想意识上开展对封建主义、资本主义道德观的斗争,才能预防、抵制道德上的堕落,才有真正的道德修养可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