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职德育新课程发展学生阅读能力四举

中职德育新课程发展学生阅读能力四举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学生阅读教材时,就要让学生的脑、手充分解放,开发学生的质疑潜质,指导学生学会创新的方法,去发现和探究教材的不足之处。在学生探究教材时,其一要让学生感觉到教材中哪些地方有“疑”可究。

中职德育新课程发展学生阅读能力四举[1]

缪小明

摘要:德育课阅读指导教学活动中,在确立大政治、大阅读理念的前提下,要帮助学生克服阅读理解上困难,推进新课标的实施,就必须构建阅读指导的新平台,并通过“以思引读、以创疑读、以用助读、以循熏读”这一路径进行来实现。

关键词:德育课 学生阅读 举措

阅读,不等于看书。它是通过视觉通道获取的信息进行思维和言语化的过程,而基于学生对印刷材料即教科书的阅读更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信息加工过程,包括注意、记忆、先前知识提取、推理以及问题解决等过程。在实施新课标教学的今天,对一些阅读理解、信息保持、整体连贯有困难的学生,中职德育课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指导策略,施行创新性的指导方法,促进学生对德育课本发展性阅读能力的提高。实践启示我们:关键是能否引导学生有层次地对阅读过程产生直接作用的注意资源、认知资源,有机地分配到德育课不同篇章的教学内容上。笔者结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职教材《经济政治与社会》论述自己采取的4种做法。

一、以思引读,使学生领会教材

为使学生在阅读教材时,实现知识学习与技能学习相互促进,首先,要指导学生领会教材。如果阅读只是死记硬背,学生不但难以产生兴趣,也不容易坚持下去。因此,教师指导学生领会教材的任务就是通过训练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捉摸教材文章作者的思路,把握主要知识的脉络,牵住教材的“读鼻”,这样易于学生记忆,便于所学知识的贯通。其次,要指导学生领会教材的“三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观点)的结构思路。一本教材是由若干个知识点被有序地安排而成,各个知识点又围绕一个议题有机地联系起来。政治教材中的知识点大体有3种思路。

一是并列型思路。一般有3种情形:①以时间为线索型的知识,将其并列的知识按时间先后的顺序排列,如“商品和货币”;②以空间为线索型的知识,将并列的知识按空间位置的顺序排列(或按篇章中特定标记的排列),如“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③围绕某一个中心话题型的知识,以多个并列的侧面或用多个并列的部分加以说明。如第二单元第二课围绕“企业”这个中心讲了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的经济效益,其中企业的经济效益又讲了效益的计算、提高效益的途径和方式。

二是概括型思路。其知识可指导学生按被概括的素材,概括的思维过程,概括的结论进行阅读。如生产要素分配由“按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得到个人收益的分配方式结论。

三是论证型思路。这类知识可指导学生通过推理的方式阅读,如“通货膨胀”概念的思路为:纸币发行量>待售商品所需总额→纸币贬值→物价上涨→流通中的纸币就多了。

二、以创疑读,让学生探究教材

在学生阅读教材时,就要让学生的脑、手充分解放,开发学生的质疑潜质,指导学生学会创新的方法,去发现和探究教材的不足之处。政治学科的时代性、改革性、发展性、求实性较强,导致政治教材中的某些内容不免带有滞后性,无法赶上新变化和新发展。如果只是由教师简单地“拿来案例”加以示析,难以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和参与热情。因此,教师指导学生探究教材的任务是把教材活化为“生本教材”,让学生摆出自己在教材中发现的问题并设法自己改进教材内容。在学生探究教材时,其一要让学生感觉到教材中哪些地方有“疑”可究。一般可从两个角度去寻疑:①从学生主观因素的角度出发,包括三种情形:即对教材中本人已掌握的;不读也能会的;教了、读了、学了也不会的内容让学生加以删减。如一则关于恩格尔系数资料,学生普遍反映读不懂。②从教材自身客观因素的角度出发,大体包括两种情形:一是在涉及时效政策方面的内容中找“盲点”,并加以改写,如关于税收的相关政策的调整;二是在涉及说理分析、辨证联系方面的内容中找“瑕疵”,并加以补写,如关于“个人储蓄存款”只讲了特点,没有分析储蓄过度或不足的情形下,会对目前经济发展的影响。其二要让学生明白对政治教材进行创新可输入的资源有哪些。大体可分为三类:一类来自可反映时代脉搏的社会“大教材”;第二类来自可反映学生个人生活体验的“无字教材”;第三类来自可反映学生身边或周围环境的“活教材”。通过引导学生把三类课外的教材自己移植到手中的“小教材”,即为解决教材可“疑”之处提供了信息支撑(向内性阅读),又可催生学生关注和跟踪社会发展、经济政治改革、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等时政话题的意识(向外性阅读)。

三、以用助读,帮学生体验教材

学生阅读教材时,教师尽量为学生创设体验教材的“情景”,由于政治教材中的基本概念比较宏观、基本理论比较抽象、基本观点比较具原则性,加之一些案例资料指向比较特殊(盖然性不够),如果单纯地对教材加以说教,就会使教材被架空,使学生对教材加深空泛之感。因此,指导学生在阅读中体验教材的任务是帮助学生将教材知识内化到自己心中。课堂中(撇开课外)体验教材的方式,除一般的学生对话、交流、讨论等方式外,还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多加设计。

对教材中具有陈述性或主观性指向的内容,通常教材中所描述的一些关于观点认识、辨证联系、心理因素、对错分辨、行为方式等方面知识,对这些可采取“角色”体验法。如对学生进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消费观点教育时,可这样设计活动,让学生扮演下岗职工的妈妈或爸爸,在课堂上向同学(规定的时间)卖10份晚报,然后请他(她)们在亲身体验一次父母挣钱情形后,谈谈自己怎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对教材中具有说明性的内容,通常包教材中所描述的一些关于机构、机制、体制、路线、方针、意义、案例等方面知识,对这些可采取“假定”体验法,如让学生建构班级中的“法人治理机构”模型,并对模型的运作、运用进行假定操作。

对教材具有解释性或显现性指向的内容,通常包括教材中所描述的一些关于定义、史料、分类、特征、管理、措施、插图等方面知识。对这些可采取“虚拟”体验法。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制分类,可以在教室里画上公有制集体所有制、混合所有制、个体所有制、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6个圈,让学生按自择的求职方向,站到某个圈圈里去,并要学生说明选这个圈的动议。

对教材中具有政策性或客观性指向的内容,通常包括教材中所描述的一些关于制度、法规、原则、办法、目标、要求、科技等方面知识,对这些可采取“拟态”(仿真)体验法。如教材关于“环境污染”问题、“社会保障体系内容”,可让学生分别将其“拟态”为“家乡一条河流被污染”和“一位老无所养的爷爷”浓缩化情形,由学生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设想,或拟作一个“项目”任务去完成。

以上学生体验教材的过程,是实现政治课阅读指导中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标的养成点。

四、以循熏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生学习政治常识,由不读书也不会读书到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较强的阅读能力,需要有一个培养的过程,只有在培养指导上下足功夫,才能真正落实新课标的核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教师对学生的阅读要求,应该逐步提高。对学生的阅读要求,一要根据教材章节的内容,由易到难逐步提高;二要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由低到高循序渐进。

徐特立说,不动笔墨不看书。教师应要求学生阅读时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包括较生疏、较复杂、易混淆、易遗忘、易疏忽、易偏差、易负迁移)做上记忆号,每读一个框题以后,要么写出内容提纲,要么作出简图,要么列出表格,并做好名言警句摘录。

每一次阅读指导都要有具体的任务。教师阅读指导的任务越明确越具体,可操作性就越强,指导就越到位,指导效果就越能保证,对解决学生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就显著。在学生阅读结束后,也要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与收获,进行评讲,同时为学生设计一份阅读“记录卡”或“小贴士”,让学生及时把阅读后所悟所思记录下来;也可以让学生合作编制“经济视点小报”“政治短评小报”等作品的形式,展示、交流、反馈各自的阅读成果。教师建立好“学生阅读足迹袋”,以促使学生不断改进阅读活动,同时教者也要进行反思性的体悟,找出阅读指导、训练中需要改进的地。

参考文献

[1]林文杰.遵循心理效应提高政治课堂教学时效[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4(2):19

[2]刘春佳.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质量观内涵的思考[J].职教通讯,2010(5):89

[3]沈越,张可君.经济政治与社会[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肖川.教育的使命与责任[M].长沙:岳麓书社,2007

[5]于桂芳.将新课程理论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J].思想政治课教学,2006(8):4-5

【注释】

[1]原载《职业教育研究》.2011(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