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口语艺术的主体要素

口语艺术的主体要素

时间:2022-02-2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口语艺术的主体要素即口语表达者。具体地说,口语表达者的思维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形象思维以想象、联想和幻想为基本手段,通过生动的形象创造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性。形象思维不仅多用于叙事性的口语表达,在抽象论理性的口语交流中,用形象的类比取代抽象的说理,用生动的事例取代繁琐的论证,都可以使口语表达更为直接、准确、生动、感人、有说服力。较高的文化修养是口语表达艺术的基础。

1.2.1 口语艺术的主体要素

口语艺术的主体要素即口语表达者。在人际交流过程中,口语表达者是言语活动的行为主体,必须通过自身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这就必然地要求口语表达者具备较高水平的主导能力。

1.口语表达者的主导作用

口语表达者是达成口语交流行为的关键和主导因素,其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口语表达内容方向的把握

口语交流过程中,口语表达者总是根据自己特有的思想感情、思维方式、理想情操、文化修养和具体语境等主客观条件,将自己感性认识中所内化积淀的信息进行加工提炼,并编码转换成有声语言表达出来的。一般来说,在表达之前大都有一定的整体设想、安排,这对口语表达起着定向和引导作用。然而,在具体口语表达过程中,往往又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情况,而具有在宏观和微观上把握表达内容和话语方向能力的表达者就可以重新选择、调整和确定有关内容的表达,并用自觉的“意志行动”去保证自己交际目的的实现。

(2)情绪和场合的调整

在口语表达中,往往会发生一些生疏、复杂乃至意外的情况,这必然造成口语表达者情绪、情感上的巨大波动,或是恐惧担忧,或是愉快兴奋,从而可能成为口语表达的障碍。因此,口语表达者必须具有控制自己情绪、情感的能力,使之具有确定的方向和位置,并与口语表达的内容、语境气氛相协调。这是一种自我启闭的主观方面的调节控制,它可抑制和克服消极性心理的干扰,保障主体主动适应各种时空交流情境的需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都能获得良好的表达效果。另外,口语表达主体还要能够针对时间、地点、场合、特定对象等客观因素的不同特点,作出种种有利于自身口语表达的部署和安排,即客观方面的调节控制,以保证口语表达的集中性、得体性、巧妙性和策略性。

2.口语表达者的思维能力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内在的规律性联系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语言和思维有着密切的联系。一个思维敏捷、缜密的人,可以用极简洁的言语表达极丰富的思想感情,而一个思维迟钝、混乱的人即便使用许多语句,也说不清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思维的内容决定着言语的表述意义,思维的质量决定着言语表达的效果。具体地说,口语表达者的思维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形象思维能力

形象思维以想象、联想和幻想为基本手段,通过生动的形象创造来揭示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性。形象思维不仅多用于叙事性的口语表达,在抽象论理性的口语交流中,用形象的类比取代抽象的说理,用生动的事例取代繁琐的论证,都可以使口语表达更为直接、准确、生动、感人、有说服力。

(2)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思维形式。在口语表达中,表达者常常要对说话的材料、所论对象进行梳理、分解、归纳、整合、概括、推导等一系列工作,这些都可以运用逻辑思维来进行。口语表达者一旦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就可以使言谈概念明确,判断准确,推导正确,论证严谨有力,能清晰而准确地表达观点,以雄辩的逻辑力量征服听众。

(3)灵感思维能力

灵感思维是这样一种心理现象:在专注、紧张的思考中,因有关事物的偶然启发,使思路顿开,文思如潮,对某问题、某对象获得理想的领悟和认识。灵感是一种带有顿悟性、突发性和意外性的创造性思维。灵感获得时,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闪现出不同凡响的智慧火花,但它又稍纵即逝,不可预期,无法等待。在口语表达过程中,无论是构思、表述,还是语言提炼、技巧运用、临场应变,都离不开灵感思维能力。要想获得较高的灵感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者必须努力探索口语艺术的技巧,积累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并善于保持临场时思维的敏捷,抓住触动灵感的契机。

(4)直觉思维能力

直觉思维是人脑对于突然出现在面前的新事物、新现象、新问题及其本质联系的一种迅速果断的捕捉、敏锐而深刻的洞察、直接的本质理解和综合的整体识别。简言之,即直接的领悟和认识。直觉思维产生于行为主体对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的规律、过程的高度熟练,它与灵感思维一样同属于创造性思维。在口语表达中,直觉思维往往可以帮助口语表达者对环境、场面、气氛、听众对象的个性特征及情绪反应迅速作出整体识别和综合判断,从而适时灵活地调整自己的口语表达内容和形式。同时,它还可以帮助口语表达者通过创造性的直觉判断、直觉想象来“未卜先知”,获得“出人意料”的信息,从而掌握言语的主动权,提高口语表达效果。

3.口语表达者的文化修养

较高的文化修养是口语表达艺术的基础。口语表达者的文化修养结构主要包括思想品德修养、文化学识修养和艺术才能修养三个方面。要想做一个成功的口语表达者,首先必须加强自身多方面的综合修养。自身综合修养的不断提高,必然会使口语表达日益进步。

4.口语表达者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主要指表现在人身上的那些经常的、稳定的、本质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人的气质、性格、兴趣等。成熟的心理素质,可以使口语表达产生积极的效果,是形成独特的口语交流风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1)气质

气质指的是人的神经类型,即人在心理活动和外部动作中表现出来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灵活性。气质的生理类型可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四种。前两种气质属于外倾型,其特点是喜欢交际,易于冲动,言语动作表现于外,喜怒哀乐形诸于色,其口语表达一般带有“阳刚之气”,语词激烈,语速快,声调、音量变化大,常伴有丰富的面部表情和手势语。后两种属内倾型,其特征是交际适度,善于克制,少言寡语,重内心体验,其口语表达一般语言平稳、舒缓,声调、音量变化小,表情和手势较单调,有“阴柔”风格。

著名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为了充分和清楚地理解人的正常的以及病态的行为变异特征,就必须对与动物共有的这些类型,再补充几个纯粹属于人的类型,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思维型、艺术型和中间型。”思维型的人善于议论和说明,能够理智地通过凌乱的现象揭示出条理和隐秘联系。艺术型的人具有能够灵活敏捷地对事物进行完整感知的特点,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能力强。中间型的人则兼有两者的特点。在口语表达中,思维型的人言谈严密审慎,以富有逻辑性的抽象议论、说明见长;艺术型的人则知觉细腻,情感丰富,体验独特深邃;中间型的人则自由度高,自主性强。

气质是性格的自然基础。人的气质类型既是先天性生理机制的结果,比较稳固,又可以在后天的社会实践、环境熏陶、人生经历的变化中有所改变。充分认识这一点,有利于形成对个人和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的良好气质。

(2)性格

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的行为方式方面的稳定、独特的心理特征。性格虽以气质为自然基础,但也能够在社会实践中遏制或发展气质的某些特征,两者是相互渗透,彼此制约的。不同的性格在口语表达中有不同的优势,这对口语整体风格的形成有巨大的影响。雄健豪迈者,谈吐激昂劲拔;温文尔雅者,言辞则平实含蓄;灵慧智敏者,言语多启迪奇崛;机警沉着者,话语则质朴苍劲。因此,我们要善于树立对自身性格特征的自觉态度,发挥不同的优势,选择适宜的风格,保持口语表达的整体和谐。

另外,人们在性格方面还存在着性别差异、职业差异、文化差异和个体差异。就性别差异而言,男性一般具有独立性、支配感、勇敢、直率、果断等性格,女性则一般多具有同情心、温柔细腻、多情善感等性格。就个性差异来说,有的人自信、开朗、乐观,有的人则自卑、孤僻、抑郁。美国英克尔斯教授认为:“现代人的显著特征是:乐于接受新的思想观念、新的行动方式,适应社会的各种改革和变化,能理解不同意见,头脑开放,容得下反对意见,并尊重和认真考虑来自各方面的不同意见;不囿于成见,不因袭传统,敢于同陈旧的观念和教育内容挑战;守时、惜时,讲究办事效率;乐于让后代根据社会需要,选择离开习俗尊敬的职业,不横加干涉;彼此相互尊重,相互信赖。”这些现代人的显著特征所显示的性格就是开朗、开放、开通、开豁。性格孤僻、内向寡言的人,往往很难与人进行有效的交往,取得事业的成功,更不用说勇于和善于进行口语表达了。因此,培养健全而开放的开拓者性格,对提高口语表达的才能是十分必要与重要的。

(3)兴趣

兴趣是人伴随快乐、喜欢和满意的情感体验,对客观事物积极探究的一种认识倾向。人的兴趣多种多样,从与对象关系、效能水平和持续时间看,可分为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消极兴趣与积极兴趣,短暂兴趣与稳定兴趣。许多取得伟大成就的人在谈到他们事业成功的体会时,都把积极、稳定而强烈的兴趣作为重要因素。

学习口语艺术也是如此,强烈浓厚的兴趣是演讲与口才学习的动力,也是成功有效地进行口语交流的基本前提。其原因为:第一,有了口语表达的浓厚兴趣,就会产生口语交流的需要和动机,就会注重加强口才艺术的基础和培养口才表现的技能。第二,兴趣能减少精神压力,变胆怯为自信,变枯燥为生动,变厌烦为乐趣。在人际交往中,谁都想成为举止得体、谈笑风生,被人信任、佩服的人,但往往由于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的影响而怯场,使口语表达枯燥乏味。如果口语表达者对对象有浓厚积极的了解、探求、解惑的兴趣,就易于在主观上树立自信心,鼓起热情和激发创造灵感。第三,有助于调动听众的兴趣。最理想的口语交流意味着互通信息,分享乐趣,集中智慧。口语表达者首先对谈话内容、交流过程产生兴趣,倾注真诚,就会激发听众的需求,诱导其进入交流情境。

正视自己的心理素质,可以有效地促使口语主体在口语表达的实践中充分发挥不同个体的先天优势;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则可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进行自觉地、科学地、高效地学习,切实提高自己演讲与口才的能力。

5.口语表达者的应变能力

应变能力就是口语表达者针对具体交流情境当中出现的不利因素,临场机敏地调整内容,巧妙变换形式技巧,以适应事物发展变化的快速反应能力。口语表达的过程实质上是综合多种因素而形成的整体功能系统,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不协调都可能导致口语表达的失败。各种各样的问题、听众、场合等因素常常使具体的言谈过程变化无穷,或是出现意外情况,或是有听众发难,或是有自己防不胜防的过失,只有有效地运用随机应变技能,口语表达者才能“化险为夷”,在口语表达中成功地对付意外,使自己免于陷入难堪的处境和局面。

在谈判或论辩中,新颖的应变,巧妙的语言,不仅可以出奇制胜,战胜对手,还可以吸引听众,增强语言的磁性,提高口语表达的效果。

阅读案例

乘务员妙语引导乘客

一辆公交车上人很多,这时又上来一位抱小孩的妇女。售票员对乘客说:“哪位同志给抱小孩的女同志让个座?”没想到她连喊两次,无人响应。售票员站起来,用期待的目光看了看靠在窗口处的几位青年乘客,提高嗓音:“抱小孩的女同志,请您往里走,靠窗口的几位小伙子都想给您让座儿,可就是没看见您。”话音刚落,“呼啦”一声,几位小伙子都不约而同地站起来让座。这位女同志坐下之后,只顾喘气定神,忘记对让座的小伙子道谢,小青年面有冷色。售票员看在眼里,心里明白,她边逗小孩边说:“小朋友,叔叔给你让个座儿,你还不谢谢叔叔。”一语提醒了那位妇女,她连忙拉着孩子说:“快,谢谢叔叔。”小青年听到小孩道谢时,脸色由冷变喜,连声说“不客气”。

分析提示:生活中,口语主体要善于调整场合气氛,在口语表达中发挥主导作用,以达到口语表达的预期目的。售票员连喊两次让座,案例中无人响应,已将自己陷入窘境,如再说“那么大的小伙子一点也不自觉”,后果会如何呢?在劝女同志道谢时说“别人给你让座,你也不知道说个谢字”,结果又会怎样呢?案例中的售票员既能理解人们的合理需要,又保护了人的自尊心,从而将话说到了别人的心坎里,显示了她较高的语言环境主导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