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涯教育的基本内涵

生涯教育的基本内涵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理解生涯教育的基本内涵,有助于帮助我们理解中小学阶段生涯教育的价值和努力方向。该观点从职业生涯教育实施的微观角度进行阐释,关注个体接受职业生涯教育的过程。换言之,生涯教育是提供整体累进的经验,以帮助每一位学生获得适当的职业决策能力及与工作所需的技能。它是为所有学生而设计,应视为个体之终生教育;能让学生清楚地辨认未来生涯的重心,并塑造

未来的世界,充满着变化、挑战和机会;今天的世界,充满着学习、考试和无限可能。如何让中小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为如其所是的自己;如何让中小学生学会适应时代,迎接挑战、把握和创造机会,是新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的职责,也正是生涯教育的价值所在。理解生涯教育的基本内涵,有助于帮助我们理解中小学阶段生涯教育的价值和努力方向。

一、生涯

英文career(生涯)从字源看,来自罗马字via carraria及拉丁字carrus,二者均指古代的战车。在希腊,career这个词含有“疯狂竞赛”的意思,最早常用作动词,如驾驭赛马(to career a horse),后被引申为道路,即人生的发展道路或发展过程,又指个体一生中的一系列角色和职位。

英语翻译中,career在不同的语境里会被译为职业、生涯、事业、速度等不同词语,最常见的意思为“职业生涯”“生涯”。中文中的“生”原义为“活着”,“涯”原义为“边际”,“生涯”连起来是“一生”的意思。从时间上来看,生涯涵括个体从出生到死亡,即一生的时间跨度,但“生涯”概念的外延没有大到与生命等同。虽然career常被译为“职业生涯”,但显然,“职业生涯”的概念不等于“职业”,它比“职业”要大。我们可以看到,用“一生”“生命”来解释career有点过头了,用“生”的引申“生计”“生活”“职业”来解释又显得意思不及。正如金树人先生在其所著《生涯咨询与辅导》里所说:找不到对英文career信、达、雅的标准中文译名。尽管如此,我们可以从国际上学术界对“生涯”的定义来综合认识和探讨生涯。

关于生涯的定义,学术界内比较认可的观点是美国生涯学者舒伯(Donald E.Super)下的定义:“生涯是生活中各种事态的连续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统合了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它也是人自青春期到退休之后,一连串有酬或无酬职位的综合,除了职业之外,还包括任何与工作有关的角色,如学生、受雇者、退休者甚至包含家庭和公民的角色。生涯是以人为中心的,只有在个人寻求它的时候,它才存在。”

由美国国家生涯发展协会(National Career Development Association)提出的生涯定义是使用最为广泛的:生涯是个人通过从事工作所创造出的一种有目的的、延续不断的生活模式。

我国台湾学者林幸台认为,生涯包括个人一生中所从事的工作,以及所担任的职务、角色,同时涉及其他非工作或非职业的活动,即个人生活中衣食住行、娱乐各方面的活动与经验。

从这些定义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

第一,生涯的主体是个人,生涯与人的职业和工作密切相关。由于人们在每一个职位或角色上的表现方式不尽相同,每个人的生涯发展是独一无二的。

第二,生涯是过程的、动态的、不断发展的,它纵贯人的一生。从过去、现在到未来,每一个现在的“位置”都受到过去“位置”的影响,每一个现在的“位置”又都影响着将来的“位置”。

第三,生涯具有主观性、主动性。生涯不等于生命,生命是客观存在的,但是生涯的存在却是由个人主观意识所认定的,换句话说,只有个人在寻求生涯的时候,生涯才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是生涯的主动塑造者,人能主动地去思考、计划,进而改变环境、创造环境,这也是我们学习生涯的重要意义所在。

第四,生涯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从广义上理解,“生涯”是指贯穿于个体整个人生过程所从事的工作及非工作或非职业的活动与经历,包括人生各个阶段不同角色的内心体验;从狭义上理解,生涯是指从有意识地进行职业准备开始到完全退出职业的探索与发展的经历。

二、生涯教育

生涯教育(Career Education)的提出与发展,建立在早期的职业指导基础上。1908年,帕森斯(Frank Parsons)在波士顿某个社区的一栋住宅楼里创建了职业局,指导求职者审视自己的个性特点,调查当地的就业选择情况,然后选择最佳的就业机会。这一时期的职业指导,关注的焦点是人的知识技能与其所从事职业的匹配问题,如进行职业分析,为求职者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介绍服务等。后来随着心理学的发展尤其是心理测量的广泛应用,职业指导开始注意求职者的心理特征,不过注意力主要还是放在就业安置的范畴框架之内。

在我国,生涯教育的提出与发展,也一样建立在早期职业指导的基础上,其中以黄炎培先生提倡的“生计教育”为代表。他于1917年5月6日在上海创办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发起“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的口号,并主张要建立“职业陶冶—职业指导—职业培训—职业补习—再补习”的职业教育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职业指导作为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发挥人才作用的重要手段,开始与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直到1971年,美国联邦教育署署长马兰(Sidney Marland)博士正式提出了“生涯教育”一词。美国教育总署对生涯教育这样界定:生涯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计划,其重点放在人的全部生涯,即从幼儿园到成年,按照生涯认知(career awareness)、生涯探索(career exploration)、生涯定向(career orientation)、生涯准备(career preparation)、生涯熟练(career proficiency)等步骤逐一实施,使学生获得谋生技能并建立个人的生活形态。该观点从职业生涯教育实施的微观角度进行阐释,关注个体接受职业生涯教育的过程。

美国职业教育学会(American Vocational Association)于1972年在《推广教育工作报告书》中指出:生涯教育是针对所有国民,从孩提时代至成年的整个教育过程。生涯教育能使学生对学习目的有清楚的认识,并且对将来所要从事的工作具有热忱,这是整个教育事业的重心与目标。原来的就业指导扩展至对整个人生的职业指导,该观点关注生涯教育实施的目标。

美国工艺教育学会于1973年发表的文献中认为:生涯教育是整体的教育计划,它包含了学校课程中的每一项训练。换言之,生涯教育是提供整体累进的经验,以帮助每一位学生获得适当的职业决策能力及与工作所需的技能。它是为所有学生而设计,应视为个体之终生教育;能让学生清楚地辨认未来生涯的重心,并塑造个人生活的模式。

日本教育学家高桥诚认为,生涯教育是一种高度重视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创造性,并考虑如何发挥每个人个性的教育。该学者的观点更加注重受教育者的主动思考,关注个体个性的发展。

从这些定义中,可以看出:

生涯教育是一种连续不断的教育过程,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它通过生涯认知、生涯探索、生涯发展等环节,培养个人的生涯能力,引导个人正确认识自我和职业环境,培养与提高个人生涯规划和生涯适应的意识与技能,以发挥个人的天赋才能,使个人从幼儿园直到成年乃至一生能形成自我引导的能力。生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个人过上适合自身特点的美满生活。

生涯教育体现了终身教育理念。它不是仅仅存在于个人生活的某一阶段,而是贯穿个人的整个人生过程。除课堂之外,家庭、社会、工作场所均是生涯教育的重要场所。

本书主要探讨在中小学阶段的学校教育中,如何对孩子进行生涯教育。在中小学阶段,生涯教育高度重视每个学生与生俱来的创造性,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天赋,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和职业观,培养学生了解自己、探索世界、积极主动地选择人生道路的能力,并使低年级学生能理解学习的意义,高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职业认知和技能。

三、生涯教育相关名词

(一)职业生涯规划

与生涯相关的名词中,“职业生涯规划”一词最常出现和被人提及。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对一项职业或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最终退休。通常,当人们提及职业生涯规划时,主要包括两类: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企业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个体所处的家庭、组织、社会都存在密切的关系。企业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一项系统的、复杂的管理工程,涉及企业战略、组织机构设置、企业文化、培训机制、考核晋升机制等。

职业生涯规划强调计划、规划、评估、选择。它是个人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和自身情况,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采取行动和措施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中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主要是进行学生的“学业生涯规划”,通过规划确定未来的专业选择、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制订大学与专业的目标,以及根据此目标而确立中学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并采取行动落实计划。中学的学习既是为考上大学服务的,更是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服务的。做好中学的生涯发展规划,就能将中学学业、大学和专业、未来职业结合起来。从中学阶段起,学生就应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学习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和技巧,合理规划中学的学习生活,使学习生活更有意义。

除了“学业生涯规划”这样一种提法,对于中小学阶段来说,我们更愿意把“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职业”二字去掉,采用钱静峰教授在《是时候聊聊生涯了》中提到的“生涯规划”定义——根据自己的样子,审时度势,随机应变,选择一种安身立命的生活方式。在中小学阶段,我们提倡比“生涯规划”含义更为广泛的“生涯教育”,它强调连续不断的、完整的、系统的教育,其中,既包含了如何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也包含了对非职业活动进行设计和规划的教育,如个人生活中衣食住行、休闲、娱乐、家庭等的规划和平衡,心理健康,环境适应等,帮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二)生涯辅导

20世纪70年代,随着生涯教育理念的提出和日趋成熟,作为生涯教育的落实措施,“生涯辅导”(Career Guidance)应运而生。在帕森斯(Frank Parsons)提出职业指导之后的几十年,职业指导概念逐渐向职业辅导概念转变,舒伯(Super)是引起这个重大转变的主要人物,他认为提供职业资讯或是将个人与工作配对的做法已经不再被重视,而应以个人的发展为着眼点,将辅导的个人层面与职业层面结合,强调人的自我了解与接纳。这个定义比传统的职业指导定义要大很多。生涯辅导所关注的不仅仅是那些需要职业指导的个人,更关注每一位需要为未来生涯发展做好准备的人。美国的生涯教育需求,使得生涯辅导在学校的辅导系统中站稳一席之地。

中国台湾学者金树人认为,生涯辅导的概念是:由辅导人员结合其专业知识提供一套有系统的计划,用来促进个人的生涯发展。在这套计划中,结合不同心理学科的方法和技术,帮助个人了解自己,了解教育环境、休闲环境和工作环境,经由生涯决定的能力,选择适当的生活方式,增进个人的幸福,进而谋求社会的福祉。

麦克丹尼尔斯(Mc-Daniels)(1978)明确提出了生涯辅导所涉及的内容和需要运用到的知识经验,即生涯辅导的几个主题:①自我了解;②工作世界及其他有关的影响因素(如工作者的态度、训练等);③休闲时间、休闲活动对个人生活的影响;④生涯规划中必须考虑的各种因素(自我认知、外部认知、职业目标、职业准备等);⑤在工作与休闲中达成自我实现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中小学阶段的生涯辅导是指生涯辅导专家以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为依据,通过系统的辅导计划,帮助孩子了解自我,探索生涯发展方向,整合和运用各种知识经验去解决生涯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促进自身生涯发展的一种活动,最终需要在课堂教学、校内外活动体验、日常师生互动等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实现。

本节练习

根据以上生涯教育的内涵,试问如何看待如下问题:

(1)和中小学生谈生涯,为时过早。

(2)中小学生的生涯教育就是要给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

(3)学生还处在发展的阶段,变化性还很大,世界也在变,给学生讲生涯,意义何在呢?

(4)生涯教育、职业生涯规划、生涯辅导三者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