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现城乡教育均衡的方式

实现城乡教育均衡的方式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中,布局调整和办学条件的均衡是基础,教师资源的均衡是关键,生源的均衡则是突破。要改革城乡学校教育经费拨款方式,均衡拨付城乡义务教育生均经费,促进办学条件的均衡化。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将改善这一状况,这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办学条件均衡化。可见,教育对人的发展是终身的,是无形而有力的。教育是一项战略性的产业,是成就人的事业。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社会对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为了创建教育公平、实现均衡教育,特提出几点建议:

(一)以资源配置促均衡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成就了数量有限的几所名校,而这必然导致升学心切的学生千方百计挤进名校,择校成风也就在所难免。关键就在均衡教育资源,使学校教学质量不相上下,让学生有比较、选择的空间,由“别无选择”转变为“自由选择”。简言之,学校“均”了,生源自然就“均”了。

在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中,布局调整和办学条件的均衡是基础,教师资源(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办学条件”)的均衡是关键,生源的均衡则是突破。

1.办学条件——硬件的均衡是条件

要改革城乡学校教育经费拨款方式,均衡拨付城乡义务教育生均经费,促进办学条件的均衡化。由于改革需要逐步推进,均衡发展可以率先在县域然后在省域取得突破。

2.师资、生源——软件的均衡是根本

教师是学校的第一资源,择校主要是择师。要使学生不流动,首先教师要流动。要合理、良性流动,走向教师资源配置的均衡化。开展学校结对子、教师手拉手等互助活动并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评价体系。

为了促进义务教育阶段生源的均衡化,我们需要进一步改革高中阶段招生制度。高中阶段教育具有不同于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属性,但从世界范围来看,整个中等教育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即从被视为“高等教育的预备”到被视为“初等教育的延伸”。借“均生源”来“均学校”。学校之间的差距不是硬件、而是师资和生源等软件的差距。

(二)以共享促均衡

为了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资源共享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发育。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将改善这一状况,这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办学条件均衡化。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作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也可以带动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化的提升。

在学校软实力的提升方面也可以通过共享促进均衡。

1.校长交流机制唤醒“沉睡”的农村教师

科学人文的管理、教师的专业成长,才是教育均衡的本质所在。建立学校知识生产与知识分享系统,目标直指教师专业发展,打造学习型学校。涉农学校校长到城内学校“留学”,城区窗口学校选派干部到涉农学校任校长。

2.导师引领模式促进农村骨干教师成长

支教形式日益多元化,除了优秀教师定期服务,还应有特级教师组成的送教下乡活动、专家协会巡回讲学等。通过示范课、观摩课、评课、讲座、研讨会等方式,将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新的课程理念带进农村学校。

对农村骨干教师的成长,采用导师引领模式。由专家协会和教研员组成导师团,对骨干教师进行“一对一”跟踪培训,帮助教师尽快实现由“合格教师”或“成熟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型。

3.“大校本教研”提升农村教师专业水平

建立包括学校层面、片区联组层面、县级层面三个层面的“大校本教研模式”,充分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农村教师专业水平。

(三)以监测促均衡

为了促进均衡发展,需要研究建立具有积极导向性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评估体系和制度。监测结果依法发布,将对地方有关义务教育的决策起到一定的激励、约束和规范作用。

莎士比亚说,三年就可以出一个暴发户,三代才能出一个贵族。可见,教育对人的发展是终身的,是无形而有力的。教育是一项战略性的产业,是成就人的事业。教育通过人的发展而实现社会发展。它是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是促进经济科技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基本动力。对于一个人来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对于整个全球来说,教育都是一项战略性的投资。教育又是社会发展的均衡器,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变社会分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如果说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求做到上一代人的发展不能给下一代人的发展造成障碍,那么教育就是要进一步做到上一代人的不发展不给下一代人的发展造成障碍。

我们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努力,一定能建立科学有效的机制,让校长尽其职,教师尽其责,学生尽其学,为促进我县的教育均衡发展保驾护航,唯其如此,才能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注释】

[1]本文是2010年参加中宁县政协关于教育均衡调研会议的发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