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何有人成绩好

为何有人成绩好

时间:2022-02-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近几年由于入学年龄提前、大班孩子一转眼就面临着上小学的具体事情:每天必须准时到学校,上课时间增长,学习时间要能统筹安排,自我控制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需要提高,学习、交往中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意外,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和责任等等。

果汁软糖”实验:研究者让一些4岁的孩子挨个进入一间空旷的房间,并对每一个孩子说:“这块糖是给你的,但我要出去办事,如果你等我回来后再吃,我就再给你一颗。”对这块糖,孩子们的态度千差万别:有的迫不及待当时就吃下去了;有的稍作犹豫但终于还是吃下去;有的则坚持等待。研究者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表明:那些在4岁能以坚忍换得第二块糖的孩子在中学时通常独立坚强、自信、开朗、社会适应性强;而那些早年经不起软糖诱惑的孩子则更多表现出孤僻、易受挫折、固执,并往往屈服于压力,逃避挑战。

美国心理学家推孟对千余名天才儿童进行跟踪研究,三十年后总结发现,成就与智力不完全相关,也就是说智商高的儿童成年后不一定成就就高。在八百名受试男性中,他把其中成就最大的20%与没有什么成就的20%的人做了比较,发现他们之间最明显的差别不在智力的高低,而在个性意志品质的不同。成就最大的,都对自己从事的研究工作充满信心,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具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坚持性;而成就少的正是缺乏这些品质,做事半途而废,遇到困难就放弃的人。这说明,一个人的成就大小不仅决定于智力发展水平,更取决于个性和意志品质的优劣。常有一句话说:“胜利就在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自制力和坚持性是非常重要的。

坚持性是为达到目的坚持不懈地克服困难,自觉、持久完成自己设定的目标,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并且影响人的一生。对幼儿来说,坚持性的发展不仅对形成健康人格具有良好的作用,而且对于发展幼儿的智力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自我控制发展的标志。

进入大班的幼儿,在心理发展水平、自我控制能力和意志发展水平方面相对中、小班时有很大的提高。但是,他们毕竟属于幼儿,在很多特定的生活与学习场景中,往往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做事情大多受兴趣、好奇心、理解能力的限制,遇到困难容易退缩、放弃。5~6岁的幼儿已经能主动地克服困难,在坚持性行为中表现出一定的策略,并且坚持的时间不断延长,有时会坚持把事情做完,也开始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控能力。各年龄阶段幼儿的坚持时间:4岁约10分钟,5岁约20分钟,6岁约30分钟;研究还发现,幼儿在智力活动中坚持的时间长于非智力活动;在兴趣性较强的活动中坚持的时间长于兴趣性弱的活动。不同性格的幼儿,坚持性行为的表现有很大差异。成就感强又有自信心的孩子接受任务主动,情绪愉快,积极性高,碰到难题能想办法解决,并表示自己一定要完成。平时较听话、顺从而成就感低的孩子,接受任务被动,没有愉快的表现,认为成人叫做的事应该做好,做不好时有内疚感。比较活泼好动、容易冲动的孩子对感兴趣的活动,能坚持完成任务;对不感兴趣的活动,就经常说话,左顾右盼,借口“不好玩”而很快离开、中止。幼儿在活动中坚持的时间与智力发展水平也有密切的关系。智力发展水平较高的孩子一般能坚持较长的时间。另外有人做过实验,对坚持性较差的孩子,若开展比赛、要求为他人作出榜样或给予物质奖励时,3岁的孩子不太理解,不受影响;4岁的孩子为了得第一、得表扬、得奖品,坚持时间会适当延长,但自控行为不稳定;5、6岁孩子注意到坚持时间与结果的关系,坚持时间显著延长。这说明5、6岁幼儿“自我控制力”发展、诱发动机和物质强化的方法有时对他们推动较强,效果较好;即使坚持能力弱的5、6岁孩子,为了得到表扬、得到第一、得到奖品都会付出更多的意志努力。

近几年由于入学年龄提前、大班孩子一转眼就面临着上小学的具体事情:每天必须准时到学校,上课时间增长,学习时间要能统筹安排,自我控制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需要提高,学习、交往中会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意外,要承受更大的压力和责任等等。再加上家长对子女过高的学业要求、在家过分包办幼儿自己能够做的事等严重影响了幼儿责任感、独立性以及有关能力的形成,这些都加大了幼小衔接的“坡度”,这就造成了幼儿入学后的种种不适应。

要充分做好大班孩子幼小衔接各方面的工作,其最好的办法应该立足于幼儿这一主体身上。教师和家长应针对幼儿进入小学这个新环境后所需要达成的各种能力,在大班这一过渡时期共同努力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当孩子面对小学生活的时候,才能从容应对,并很快地进入新的发展状态。而在这些所有能力与习惯的培养中,都离不开——坚持。对大班幼儿进行坚持性的培养是帮助大班幼儿养成各种好习惯,形成各种能力的首要条件。

幼小衔接中培养幼儿的坚持性有助于幼儿任务意识和责任感的培养。幼儿进入小学后,会出现有许多的任务让幼儿自己来做,比如晚上要写什么作业,明天要带什么东西等等。如果在幼儿园里,孩子没有养成积极完成任务的习惯,进入小学后很长一段时间会记不住各种学习要求和任务,会严重影响孩子学习的效果和积极性,更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幼儿园里从托班开始,幼儿学习的基本上是口语,很少接触书面语言,老师布置任务的时候,一般也是采用口语布置,例如:“小朋友,今天晚上将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好吗?”在第二天也不用检查,而对于重要的任务教师会用写通知的方式直接告诉家长。久而久之幼儿就缺少了参与进来的机会,共同达成任务的责任意识。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能从最简单的事情开始有意识地向幼儿布置一些任务,如:自然角里每天给植物浇水、喂养小动物,记观察记录;让幼儿轮流当值日生,值日生每天负责为小朋友分发餐具、点心,负责挂毛巾,检查小朋友洗手、擦嘴等工作。然后再逐渐给幼儿增加任务的复杂性和难度,并对幼儿每次的完成情况进行客观的评价,或积极肯定,或提出明确要求。这样坚持训练下来,必定会大大增强幼儿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也会帮助他们养成做事有始有终的好习惯。

幼小衔接中培养幼儿的坚持性有助于幼儿培养自我服务能力。在幼儿园里,教师培养儿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往往停留在自己吃饭、穿衣、叠被、洗手绢上。从幼小衔接教育的角度来看,这种自我服务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入小学,要自己上学、鞋带开了自己系,下雨要自己用、收雨具,自己削铅笔,自己收拾书包,天热了自己知道脱衣服,尤其是春秋季节,下学时,要把书包、衣服都带回家。常看到有的学生只顾背上书包,很好的毛衣却不知丢在哪儿了。更有甚者,连书包都不知哪里去了。如此云云,可见在大班的时候,无论从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深度和广度方面,教师都要加大幼儿这方面坚持性的培养。如:午睡时,要求幼儿每天都要把脱下来的衣服整理好;在天气暖和的时候,教师可以在班级开展幼儿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竞赛活动,如:穿衣、系鞋带,折衣服等。教会幼儿整理书包的方法,并要求幼儿坚持定期整理书包,管理自己的物品;根据幼儿园所处的地理环境,带领孩子到附近的公园、社区、超市,去游览、参观,要求幼儿在这个过程中坚持遵守出行的规则及管理好自己的物品,并能根据情况照顾自己。在大班时,还得注意提醒幼儿无论什么季节都要坚持准时上幼儿园,坚持养成正常的生活规律。在自由活动时要求幼儿会主动结伴玩耍,听指令完成任务或听老师口头通知带指定物品等,使幼儿在自理能力、时间概念、任务意识、责任感、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交往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减少初上小学时丢三拉四,东拉西扯的现象,逐渐学会管理自己,进入小学后才能开始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生活。

幼小衔接中培养幼儿的坚持性还有助于幼儿学习习惯和常规要求上互相衔接。在大班时,要求幼儿坚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较好的学习常规,如:教给幼儿正确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并在日常学习中让他们坚持养成这些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幼儿在集体活动时间里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尽量在活动后喝水、上洗手间;集体活动时要求幼儿能坚持专心听讲,积极发言,老师加强对孩子进行注意力和思维敏捷性的训练;日常生活中,老师尽量少使用在小、中班时对幼儿常用物质奖励法,注重激励幼儿发自内心的对事物的专注和兴趣,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如果在大班时不养成这些好的习惯和常规,进入小学后,就会严重降低孩子对新学习环境的适应能力,给他们的学习带来很多的压力,有的甚至会影响到心理健康。为了更好地实现幼小衔接,教师在大班幼儿的学习习惯及常规训练上也要对幼儿渗透坚持性的培养,以使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图210

幼小衔接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呢?

教师作为专职的教育工作者,首先应明白从小培养孩子做事的坚持性对孩子一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其次要深刻地认识到对孩子坚持性的培养应该贯穿在整个幼儿园阶段的各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教师还得时刻意识到:在不同的教学领域和不同的教学环境中,不同的孩子坚持性的表现也各不相同。针对大班幼儿坚持性养成的特点及幼小衔接的诸多内容,教师可从这些方面进一步强化幼儿的坚持性。

大班幼儿在幼儿园良好生活习惯的进一步养成内容,应该具有如下几点:

每天坚持按时上幼儿园;

每周坚持剪指甲;

坚持饭前便后自觉洗手;

按需饮水,自己端饭,用餐不讲话,不挑食;

餐后坚持用毛巾擦嘴;

午睡时坚持整理好自己的衣物,并尽快入睡;

起床后自己穿衣,整理好服装;根据天气情况灵活穿脱衣服等。

并不是所有的大班幼儿都能天天坚持做到以上几点。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就可以从这里开始。第一,教师对每个幼儿的生活现状进行了解和记录,找准需要培养坚持性的地方。第二,需要家长配合的方面要与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如:无论冬天还是夏天,坚持让幼儿准时入园,在家要求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定自己做等。把教育观念统一起来,家、园共同采取措施,在这个过程中,再抓住幼儿喜欢被表扬的特点,对幼儿的进步进行及时的肯定,帮助幼儿尽快改掉不良习惯,逐渐养成好习惯。第三,幼儿的榜样示范作用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及巩固都是很有效的。大班幼儿坚持性发展的特点还表现在易反复,不能持之以恒。因此,教师和家长在帮助幼儿习惯养成方面重点要克服他们这一特点,尽量避免给他们提供反复变化的机会,真正做到坚持下来。

大班幼儿已经处在一个对新知识非常渴求的阶段,只要是他们感兴趣的,他们一定会专注地听,积极地想,认真地做。为幼儿提供一个有准备的学习环境,将促进他们各方面能力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是培养他们学习方面坚持性的好时机。

有准备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物质环境主要指有满足幼儿需要的各个领域的教、玩具可供幼儿感知,操作,学习;人文环境主要包括良好的班级文化,即:师幼间和谐、美好的情感,教师幼儿共同布置的温馨环境,良好的家园沟通等,这些是常态下的人文环境。动态下的人文环境,就来自于教师对每天教育教学活动的巧妙安排和构思,教师每天与幼儿间有效的互动,这也是直接影响孩子能力发展与坚持性培养的重要因素。

要培养孩子的坚持性,首先应以兴趣为切入点,为坚持性寻找最佳起跑线,这样,孩子才能快乐地跑下去。在孩子感兴趣的活动中,不用教师刻意提醒,孩子们都非常专注,时间会不知不觉地悄悄溜走。相反,在枯燥无趣的活动中,任凭教师不断的要求,孩子也不可能坚持坐到十几二十分钟。因此,教师无论是在物质环境的设置方面,还是在人文环境的准备方面,都要将孩子感兴趣的活动与教师培养目标相联系,制定幼儿感兴趣的课题内容,这样就为幼儿坚持性培养打下了一个前提。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首先考虑是否有孩子的兴趣点(即是否符合幼儿的年龄和兴趣特征),在教学过程中还得时刻关注幼儿兴趣点的变化和发展状况,灵活调整教学活动,敏锐地抓住一个个培养幼儿坚持性的教育契机。教学活动后的反思更应紧紧围绕在幼儿的兴趣点及幼儿坚持性表现情况的分析上。

大班班级活动里很多都会渗透社会性教育,如:区角活动,集体游戏,体育比赛,角色游戏等。这些充满社会性的活动,不仅有助于幼儿增强交往能力、丰富社会经验,而且更能有效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良好品质,这些都是大班幼儿进入小学后特别需要的品质,处处体现了对幼儿坚持性的培养。

1.坚持性的培养与规则意识

在规则意识方面,大班幼儿应该具有更加清晰和精确的规则意识。规则,就是规定出来供大家遵守的制度或章程。规则意识即是遵守这些制度或章程的良好态度和习惯。懂规则的孩子在从事活动时能够克服冲动,对自我的思想、情感、动作等进行控制、监督和调节,不离开原有活动,不分心或跑开。规则存在于一日生活的各个活动环节中。那么我们如何在活动中在幼儿头脑中建立起规则意识,来培养幼儿坚持性呢?这跟教师对班级的良好管理有关。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团体,同样存在诸多规则,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逐渐向孩子渗透班级的规则教育,如:水杯、毛巾的取放,小椅子的端、放,如厕、洗手的顺序,午觉时衣服、鞋子的摆放,各活动区玩耍的要求等来培养幼儿的坚持性。到了大班,则要求幼儿应具有更加清晰和精确的规则意识,很多规则会以规范的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展现在幼儿活动环境中,并督促其遵守。例如,大班的建构区(张贴有便于大班孩子理解、阅读的规则内容),孩子们正在有兴趣地搭建各种积木:复杂、漂亮的楼房、桥梁,奇特的机器人,大型的飞机、汽车模型等,但结束后让他们去收拾积木时,往往不愿意,不能坚持把积木放回原处。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参与的孩子认真观看建构区的活动规则,并让他们明白自己遵守上面各种要求的意义(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为以后自己和其他孩子的再次参加做好准备,有责任维护班级环境的整洁和美观等),然后再指导孩子按照指定的标志把积木放回原处。孩子在规则的约束下,克服了不想收拾积木的懒惰心理,坚持把积木放回原处。久而久之孩子们在规则意识的调控下,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对自己和别人负责的情感,为内化持之以恒寻找精神支持。因此,建立规则意识为孩子坚持性的培养注入了强劲剂。

活动前,让幼儿明白规则的具体内容,活动中注意提醒他们时刻遵守相关规定,活动后还要按照规则内容对区角进行整理。整个过程下来,再让他们谈谈遵守规则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好处在哪里,以强化他们的规则意识。这样的训练过程不是一次、两次就能收到好效果的,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表现情况来分层进行指导、督促,同时,辅助榜样示范作用,赏识教育等方法会增强训练的效果。

2.坚持性的培养与挫折教育

大班幼儿坚持性的另一个特点:怕困难,在困难面前容易退缩、放弃。这一点在集体活动中有很多例子。如:在练习“跨越”的体育活动中,面对较高的一个障碍,很多孩子都退缩了,不敢尝试;在角色游戏中,害羞的孩子始终不愿意参加表演。例如,当小朋友在玩抓坏蛋游戏时,不小心碰破了皮,很疼,这时老师鼓励他不怕疼痛,不当逃兵要一直坚持到底,最终抓到了“坏蛋”,表现出了较好的自控能力和顽强的毅力。在手工活动中,若小朋友老是折不好“小船”的一个角,急得差点哭了,这时候,教师走过去,拍着她的肩膀,告诉她不要着急,并帮她找到折不好的原因就是因为她太急了,做手工应该要特别仔细和有耐心,然后坐在她旁边,让她重新尝试,直到最后终于折出一艘漂亮的“小船”,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幼儿在一日活动中,时时刻刻会面临困难、面临挫折,教师要做有心人,抓住教育的契机,利用和创设某种情景条件,提出某种难题让幼儿感受困难、尝试挫折,引导和鼓励幼儿为克服困难寻求方法,做出努力,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为幼儿坚持性培养铺下奠基石。

如果,在大班不能帮助他们改退缩为勇敢面对,那么进入小学后,他们适应新环境的时间会更长,会更不容易找到自信。

要让这样的幼儿马上改变也是不可能的,教师首先要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是胆小,是害羞,是不自信,还是不感兴趣等等。然后再对症下药,体育活动中胆小的,就降低一点跨栏的高度,最后教师用语言、行动让他们感受到老师会保护他们,让他们大胆地“跨越”。害羞的,先别让他们一下进入单独表演的角色,找一些可以和别人一起演的角色,来逐渐建立自信。在这些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心理变化的状况,和班级其他幼儿一起,一步一步地,缓缓解开他们心中的难题,切忌埋怨甚至挖苦他们。当这些幼儿有了一些进步时,教师还得抓住机会边鼓励他们,边增加难度,最终让他们明白遇到困难时,只要自己坚持努力就一定会成功。

3.坚持性的培养与赏识教育

赏识教育是帮助孩子培养一种良好习惯的正面手段,是使孩子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在关键时刻,教师充分发挥语言的激励功能,促进孩子坚持做好每件事情。如在大班体育游戏“炸碉堡”活动中,当一些幼儿坚持爬过山坡、走过桥梁等障碍物,冲过敌人的封锁线,炸掉敌人的碉堡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大力的表扬和称赞,肯定他们是勇敢、能干的小射手,能够坚持到底,充分发挥赏识教育作用。而对于某些胆小的幼儿不敢走过高高的桥梁,害怕掉下去时,教师就要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再用“不要害怕,你一定能走过去,你是最棒的,老师相信你”等鼓励性语言来鼓励他们。在老师的鼓励下,幼儿克服了胆怯心理,坚持走过桥梁,爬过山坡等障碍物,最终取得胜利,并得到老师的大力肯定和赞扬。因此,用赏识教育来培养幼儿坚持性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它为幼儿坚持性的培养注入了原动力。

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和幼儿园两个特定的场所。幼儿坚持性的培养同样需要家庭和幼儿园的互相支持和协作。作为幼儿教师,在家园共育方面还应做到以下两点:

1.转变家长教育观念,让其重视在家庭教育中对幼儿进行坚持性的培养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当今社会,由于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普遍提高。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不同的局面:有的家庭在教育孩子方面会更多地想到为家里的“小皇帝”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让孩子从小“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有什么要求大人尽量满足;有的家庭会因为家长教育观念的先进,能够意识到从小对孩子进行比较规范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会更有利,在教育孩子方面没有太多的溺爱,在生活中为孩子提供更多的自我锻炼机会。在前一种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多半具有任性、刁蛮、懒惰、依赖、自私、冷漠等特点;在后一种家庭教育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相应的会具有自信、谦让、独立、热情等好品质,这样的品质会更加利于孩子适应新环境,更利于孩子今后的发展。而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家长与孩子共同持之以恒,共同坚持下来。因此教师在召开家长会,在与家长的各种交流过程中,要让家长们充分认识到在家庭教育中重视对孩子进行坚持性的培养,对于孩子整个坚持性培养的重要性。

2.帮助有困难的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各种问题

受教育观念、价值观念、自身文化素养等方面的影响,即便是家长明白对孩子进行坚持性培养的重要性,但有的家长也无法很好地实施。教师有责任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具体问题。带班教师首先应该对本班孩子的家庭教育情况进行全面的摸底了解,方式可以有:调查问卷、家访,电话、班级QQ群交流等。针对了解到的具体情况,对本班幼儿的家庭教育现状进行大致分类,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制定适合不同家庭教育类型的可行的帮助措施。对于实施坚持性培养特别困难的家庭还应该定期做好家庭随访,个案记录与分析。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园联系活动是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困难的良好途径,如:举办关于“如何培养孩子坚持性”的家长讲座、利用班级QQ群等方式为家长提供“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坚持性培养”的经验分享平台;为家长推荐有效培养幼儿坚持性方面的教育文章;在家长开放日中让家长充分了解自己孩子各方面坚持性的表现,定期与家长交流有效培养孩子坚持性的途径等等。这个过程也是教师、家长、孩子共同坚持,共同成长的过程。

幼儿的坚持性培养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教师和家长需在幼儿处于好动、好奇、可塑性高的时期,共同为其营造一个个有针对性的、利于他们发展、锻炼的各种教育环境,对其进行坚持性的培养。从小具有良好的坚持性,有助于他们将来对任何事情都能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努力,最终达到目的,为他们健全的人格打下良好的基础。

(重庆市渝北区幼儿园李静、吕心静,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钱志亮,北京市昌平流星花园汇佳幼儿园王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