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考历史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

高考历史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

时间:2022-02-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是近年来高考试题改革的一个“亮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把“课程目标”定位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属于精神的范畴,考查其优劣好坏的基础是实践。在这方面,历史试题走到了各学科的前面,并逐渐加大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反映在一些新情境、新形式的题目上。那么,中国当代中学生对此又该持怎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是近年来高考试题改革的一个“亮点”。新一轮课程改革刚刚开始的时候,就明确地提出要以高考的改革来推动课程改革。《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简称《课程标准》)把“课程目标定位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我们欣喜地看到了高考试题已经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和《课程标准》的理念,“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在试题中均有体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属于精神的范畴,考查其优劣好坏的基础是实践。通过实践的量化,方可对之做出定性的评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属于精神层面的东西,通过文字的形式虽然无法从根本上检测考生的这种“实践的量化”,但考生面对考题作答则是一种实践性的行为,其在作答的过程中,必然有其“精气神”的活动。所以,只要试题本身编拟得好,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试题的立意,融入试题当中去,也可以使考试测量成为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再教育的过程;也可以改变以往从知识和能力来制定评分标准的方法,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列为评分标准之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考查的。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如2000年考查了对人类基因组意义的评价;2001年以有位老人节衣缩食13年,用节省下来的数万元资助了40多名贫困学生为例,设计人生价值观的辨析题,开展对道德活动的讨论;2003年考到了对生态入侵的看法;2003年文理综合试题的第42题就“大米草泛滥带来生态危机”问题,说明对待物种引进的正确态度;2004年上海文综卷第48题关于“设计公益广告词”,2004年文综卷第37题关于“战争的国际法问题”等,都是旨在考查考生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探索,引导考生对问题解决过程的关注,注重考查考生在解决问题时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这方面,历史试题(全国卷、文综卷,尤其是上海卷)走到了各学科的前面,并逐渐加大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反映在一些新情境、新形式的题目上。考查的落脚点在情感方面,主要是考学生能否心态平和、严谨细致、实事求是地回答问题;态度方面主要是衡量考生是否有毅力、有韧性、有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有良好的思维品质;价值观方面主要是鉴别考生对学科价值和基本人生观的认识理解程度。下面以几道非选择题为例来分析说明:

2003年上海卷第30题从形式上看,是一道双语材料题;从考查要求看,是一道多元选择讨论题。题干选用三枚外国邮票,属于直接史料;原文不加注释,保持原汁原味,这样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元评论的角度从2002年专家学术论述改为2003年的中学生民意调查,更为贴近学生实际,容易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亲和力。该题不仅仅是要求在三个事例中选一带二全面评估,更重要的是传递一个信息:鼓励各抒己见,提倡合作精神。从历史的眼光看,“和而不合”体现了中国古代先贤的社会处世观点,“求同存异”反映了中国现代外交的和平共处原则。那么,作为当代人更要注意合作与交流,尤其是在学习上更应如此。对于求学者来说,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在学术交流中非但不会减少和丢失,反而还可以有机会学习、汲取他人之长,甚至产生新的思想火花,从而在交流者之间彼此激活,产生共振。除了提倡交流外,更希望在探讨和交流中以宽容的心态,克服“非此即彼”的思维模式,尊重别人的不同观点,汲取对方的合理之处。这对于治学处世都是一种有积极意义的民主理念。

2004年文综卷的“整体世界题”(第37题),突出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目标。第(1)问以“公元1年、1500年、1800年”西方人对世界了解范围变化图设问,比较简单易答。第(2)问以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一事,不同社会群体、民族有着截然不同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强烈不满。”那么,中国当代中学生对此又该持怎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第(3)问主要考查20世纪初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的表现及其受益国,要求从材料中准确提取信息,并考查学生的文字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第(4)问考查对经济全球化两重性的认识与发展中国家的对策。此题要求考生了解和运用基本历史知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与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在答题过程中,既有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有能力的训练,还有史学方法的运用,更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体验。试题三则文字材料及设问贴近中学生语言,给予考生人文关怀,彰显了历史教育的人文教化功能,使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上海卷取材生动、亲切,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较强的情感色彩,这在2001年的试题中已有所体现,2002年、2003年又有进一步的发展,2004年对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考查更是屡屡出现。如:第28题以复旦大学赠送切尼的礼物为话题,体现了对中华文化的认识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第30题将史实放在一个全新的情境下,以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为出题的背景,引出《春愁》这首诗,并配以“阿里山云海”的图片为背景。茫茫云海、美丽富饶的宝岛,和上这首《春愁》,一种思恋故土、痛恨侵略、渴望统一的强烈爱国情感和早日实现祖国统一的历史责任感跃然纸上,从而非常巧妙地将当今热点台湾问题”镶嵌其中,使历史与现实有机结合,让学生回到历史,进而回顾台湾发展道路的不平坦,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希望台湾早日回归的热切期盼。第31题以徐家汇今昔的建筑风貌的变化图片为材料出题,是对上海乡土历史的考查,实际上是借此反映家乡上海的变化与发展,此情此景难道不会使学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同时还被一种奋发向上的时代精神所激励吗?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是十分自然而妥帖的。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是历史教育的责任,关注学生的健康发展,更是历史教育的责任,作为有导向性的高考命题,理所当然要树立好榜样。

如何使我们的高考历史试题“考”出考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选拔出“德才兼备”的人才呢?笔者认为:

1.试题的素材应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课程标准》提出:“(历史课程)应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应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的联系。”高考命题对现实的关注无疑是对这一改革理念的呼应。注重试题的现实性不是简单地考“热点”、简单地图解历史,而是通过对考点的选择体现当今社会和世界的重大问题与整体走向,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现实社会的重点、热点问题,考生的生活实际问题,与考生的关联直接。根据心理学原理,现实的问题与我们的关联度越大、越直接、越紧迫,我们的心理活动就会越强烈,其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展现就会越充分。在道德教育领域,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提出,随即风靡世界很多国家的发展道德认识的“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就是让学生在最现实的道德两难之中做出选择,以此为切入点,从而培养、发展学生的道德能力,使学生逐渐发展成为道德上完善的人。反过来,让考生解析将现实社会的重点、热点,与考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而编拟的试题,其答案、行文一定会在某种程度上透露出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信息,或者说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会有一定的反映,从中我们只要进一步做一些技术性处理,就能考查出考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贴近现实、不避热点是历史试题的特色,通过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以现实作为历史探索的切入口,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大事,体现时代特色。关注国内外重大时事是近年来高考历史命题的趋势,其目的就是要适时地引导学生身在课堂,心怀天下,学习历史,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世界。试题的情境营造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生活的氛围,体现了命题对“从生活走向历史,从历史走向社会”理念的探索,现今的高考已经在这样做了。不管是全国的四套文综题,还是省市区自命的八套综合(文史)题,80%以上的试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这一主题,比较充分地体现了教育部考试中心的命题设计:“以问题为中心,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或现实、重大的社会问题为素材”,目的就是要“实现对考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与考查”。

2.试题应具有开放性、多元性

所谓开放性的试题,就是试题的结构是开放的,即试题的材料、题干、答案三大部分至少有一部分是开放的。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价值取向做出选择。所谓多元性的试题,就是试题的素材应有多元性,包括原始材料的多元性和观点的多元性。多元性试题一定是开放题。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兴趣爱好、意志品质、人生观等做出选择。因为考生可以自主选择,所以开放性的试题和多元性的试题或者说开放的多元性的试题,不仅能考查考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考查考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至少能为我们对学生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提供具体的依据。

开放性表现在更加贴近社会和关注实际,努力做到材料和信息的开放。开放不仅在于形式上,更在于内容上。如2004年上海卷第28题提供了新的情境,并据此提出了问题,考查学生全面而多角度分析和认识问题的能力。这个情境就是2004年4月15日,美国副总统切尼在复旦大学的演讲。出题没有围绕演讲的内容,却是由一件礼物而引出的。复旦大学校方赠送的礼物究竟是什么,我们不知道,我们只能从材料中得知是孔子的画像以及有关的议论。这些议论分别涉及中国古代教育思想、弘扬中华文化和中国古代人权思想。我们要根据甲、乙、丙三种议论,各有侧重地对三种说法做出简要的解释。第31题选用了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素材来出题,将历史知识与乡土知识巧妙地结合起来,贴近现实生活,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而且设问是要求学生寻找可汲取的信息,具有明显的开放性,一定程度上检验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同时答案不唯一,学生只要言之有理均给分,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想象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且也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学生心智的发展。从某种角度看,历史是一种感受、一种体验,它会体现出多样性,对它的理解也是多元的,多元理解可以改变学生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评判取舍非此即彼的单一模式。

注重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知识,倡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倡导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研究性学习具有重视“多元角度、创新意识、逻辑整合、情感体验、实践能力、个性发展”的诸多特点和“史由证来,证史一致,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史学原则。这个原则在2001年的上海卷中已初现端倪,2002年、2003年又有进一步的发展,2004年则发挥得淋漓尽致,特别在体现“研究性、探究性学习”方面,更富有鲜明特色。整份试题都以材料作为题眼,其形式多种多样、灵活多变,运用的图片、文献、诗词、对联、漫画、地图、表格等材料都是原始的,并注明材料的出处,显示了材料的历史性、真实性、可靠性,表明了上海卷越来越注重学术规范的特点,试题本身就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体现地方特色,发掘乡土历史资源

体现地方特色,发掘乡土历史资源,加强对地方区域史的考查,这显然是地方自主命题的特点。2002年上海卷的那道“上海百年巨变”题(第37题)让人记忆犹新。2004年文综春季卷中以珠江三角洲为切入点,以广州的发展变迁为主线进行考查;夏季文综卷第39题以“东北地区”为背景,从政史地学科综合考查东北地区工业振兴等相关知识。2004年上海卷“猪形陶器”题(第1题)、“切尼在复旦演讲”(第28题)、“徐家汇掠影”(第31题)以发生在上海的事或反映上海变化的图片做材料,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2004年北京卷第37题设计了发生在近代北京的“抗争篇”“新生篇”,要求学生编辑“北京地区人权历史报告”的资料卡片,使学生在组织材料作答的同时,受到强烈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2004年江苏卷第11、26、30题都考到了与江苏历史有关的内容,而第20题中“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也是2004年4月18日以后扬州人外出的一种选择(胡锦涛主席曾在“五一”期间到扬州为宁启铁路宁扬段正式运营剪彩)。2004年天津卷有“当地民族工业内容”等。这样的试题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立意好、形式新,将落脚点放到了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

目前中学历史教材实行一纲(《课程标准》)多本,因此考试测量中基本知识点的确定应该遵循新课标,而不是具体教材。《课程标准》应该作为制定考纲的依据,高考改革也必然要关注课程改革。通过高考考试方式和命题改革,使高考与中学教学形成良性互动,使高考真正成为课改的延伸。新课程标准已颁布,新课程教材已在广东等四个省区全面展开。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近几年高考历史试题已经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改革和《课程标准》的理念,试题体现的基础性、研究性和开放性,强调能力和素质,强调学科主干知识,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紧扣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实际),已成为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目标的有效载体。课程改革与高考改革相辅相成,高考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高考试题对中学教学方式的改变有明显的引领作用,必将在更深的层面上体现新课程理念。

(高考历史试题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强化考试内容的育人导向,逐渐加大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原载《中国考试》2005年第6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