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利用作业分层设计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利用作业分层设计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时间:2022-02-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要想实现《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提出的众多目标,不仅依赖于课堂教学的改革,还要依赖于作业的改革,因为作业是为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而设计的供学生完成的练习,对教师而言它就像一把尺子,既可以反映学生的问题和不足,又可以衡量某种教学方法使用的教学效果;对学生而言,适时适量适度的作业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扩大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

长宁路小学 五年级语文教研组

一、研修对象的分析

1.学生的状况分析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不是一种能力,而是由八种智能组成的一组能力。每个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点,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学习方法。每个学生进校前都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在智力、情感、道德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况且笔者面对的是五年级学生,五年来由于学习习惯的不同,智力的不同,家庭教育环境的不同,造成的差异更加显著,作为教师必须正视并且尊重这些差异。

2.当前语文作业的分析

语文作业不仅是学生巩固知识、熟练技能的主要途径,还是教师检验课堂教学效果、改进课堂教学策略的主要手段。目前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作业的短期功利价值,不太顾及长远的教育价值。布置作业几乎都是“一刀切”的现象:相同内容、相同尺度、相同方法、相同要求。这种传统的作业模式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

吴忠豪教授在《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中指出:“学生的知识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进行练习设计时,我们应当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适合不同水平学生的练习。”所以,教师应把学生视为有丰富个性、不断发展的个体,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反映在布置家庭作业上,就要做到因材施教,客观看待学生身上存在的学习能力的差异,采用分层作业的形式,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发展。

二、研究目的

1.研究的意义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倡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新课程改革由关注学习的结果转为更多关注学习的过程,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勤于动手动脑,积极探索。要想实现《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提出的众多目标,不仅依赖于课堂教学的改革,还要依赖于作业的改革,因为作业是为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而设计的供学生完成的练习,对教师而言它就像一把尺子,既可以反映学生的问题和不足,又可以衡量某种教学方法使用的教学效果;对学生而言,适时适量适度的作业能够巩固所学知识,扩大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创造才能。所以,新课程改革更关注作业的改革。

2.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让他们学会主动地学习,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并努力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效果得到整体性提高。

(2)通过研究,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提供适合于学生的作业形式与内容,寻找适合语文作业分层的教学策略。

(3)通过研究,使教师在实践中转变语文传统的作业设计观念,树立适应语文新课程理念的作业观,提高不同层次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4)通过研究,课题组语文教师能形成一定的作业设计策略和经验,探索出一条符合我校实际需要的,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三、实施方案

1.学生语文作业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探索作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分层设计语文作业的形式和内容,研究分层作业设计对学生学习语文的影响(效果),研究分层作业的评价方式。

2.收集有关作业设计方面的资料,组织教师学习。注意平时材料的积累,多开展有关这方面的专题讲座。

3.语文教师根据语文学科特点,从语文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层次性、开放性等原则出发,采用恰当的方法具体研究作业设计的形式、方法、评价策略等。

4.检测各种策略效果,作出定性、定量分析,撰写案例,并对成果进行总结、反思。

四、研究过程

1.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与分层作业有关的文献资料,掌握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从而确定我校子课题的研究方向。

(2)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对作业的认识、完成作业的态度、在作业完成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学生理想中的作业结构形式,使课题研究更适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通过访问、谈话、问卷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调查我校师生在分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针对性地找出解决的对策。

(3)行动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参与分层作业实践研究计划的制订、实践、检测,反思,以便取得最佳研究效果。

(4)经验总结法:对巩固性作业要通过统计作业上交人数、计算平均完成时间、分析作业完成情况、阶段性检测等手段,进行研讨,定期交流小结,探究作业设计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合理性,实现更好地辅助有效教学的目的。

(5)个案研究法:采取案例研究法,探求研究性作业的组织形式、过程、步骤、评价方法等,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改进。

2.调查数据与分析

研究前,先对五年级学生作业情况做一个调查:

(1)学生喜欢的作业类型:

读背类占15%、抄写类占17%、看书摘记类占10%、写作类占14%、实践活动类占40%、新颖趣味类占63%

(2)学生喜欢的作业批改形式:

记分制30%、打星星49%、等第制9%

(3)学生喜欢的作业评价方式:

教师评价38%、教师家长评价11%、多方评价45%

上组统计数据分析:日常布置作业的形式过于单调,教师较多考虑知识的巩固,出题依据试卷上的题型布置,应试成分较多,形式固定单一,灵活性较少,因此学生完成作业兴趣不高。

教师便于了解掌握全班学习情况,布置统一作业,学生选择权很少。学生作业的主动性缺乏。

作业评价单调,多数情况是教师打个等第或成绩,只关注学生的作业结果,忽视作业过程,缺乏多方位的信息反馈,是学生丧失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研究进行一学期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

(1)你喜欢现在的语文作业吗?学生选喜欢的为67%、选一般的为33%,没有学生选择不喜欢。分析:通过一学期的作业分层优化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可。

(2)你喜欢的作业类型?大部分学生选择预习、复习、读书、阅读和综合实践活动;最不喜欢背诵、作文、抄词、默写。原因是,预习复习类和阅读作业轻松,简单省力,阅读没读过的文章也是一种乐趣,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和同学一起合作完成,趣味性较强,且完成时间相对长,深受学生喜欢;而需要背诵默写的课文越来越多,年级越高,难度也越大,学生觉得是浪费时间,部分学生记忆力差,背起来特别费劲,看到背诵比较畏惧;作文,不知从何下手,老是写不好,费时费力也是学生不喜欢的原因。

(3)你愿意完成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吗?全年级只有5位学生选择不愿意。由于这几个学生基础较差,长期缺乏家庭教育,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都有待提高。

(4)你愿意教师每天布置作业吗?全年级有62%的学生不愿意每天都有家庭作业,也就是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希望可以放松一天,因此我校也坚持周三无书面的回家作业。

(5)当你完成作业后,你喜欢教师给你怎样的评价方式?大部分学生选择鼓励性的语言。虽然是高年级学生,正面的鼓励性的评价不仅适用于作文,在平时的作业中教师也可以适时用一用,学生作业兴趣更浓,也更有利于对学生的作业指导。

(6)你觉得教师布置的作业多吗?全年级有9%的学生觉得多。虽然我们已经进行了分层作业,完成时间和作业量都有严格控制,但是还是有部分学生觉得作业多。询问原因有两种,部分学生确实在做作业时有困难,有畏难情绪;部分学生比较懒散,只要是作业都觉得多余;还有少部分学生对自己要求高,总是选择难度大的作业去完成。

(7)你对自己的家庭作业满意吗?全年级有10%的学生认识到自己没有尽力完成,包括那些觉得作业多的比较懒散的学生,有54%的学生认为很满意,因为觉得这些作业能挑战自我,有成就感,想努力完成,提高自己能力。

(8)你认为自己的学习习惯好吗?大多数学生对自己有比较明确的认识。60%的学生认为一般,25%的学生觉得比较好,15%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好。

经过一学期的研究实践,我们切实感受到学生作业量较以前有所减少,能够控制在规定时间内,学生负担有所减轻。学生完成作业的自主性较以往增强,受到学生与家长的好评与欢迎。学生对积累阅读习作等类型的作业更加重视,学生更加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知识面更加丰富,语文能力逐步增强。对教师来说,对作业设计更加重视,能够自觉从研究主题出发进行教学与作业设计,将“高效课堂”的理念融入日常教学之中,提升学力,提高质量。教师作业设计水平有所提高,教师的教研能力逐步增强。

五、研究结果

作业分层设计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不仅是量的分层,更重要的是转向内容的质变,要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提高效益出发,从大量机械重复转向思维拓展。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初步分享作业分层设计的经验。

1.数量分层,尊重个体差异

每课的基础性练习(写字、朗读课文、预习课文、课后复习)是我们规范作业的必选操作。以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至于学生写字、朗读的遍数则因人而异,教师可以从数量上对不同学生提出分层的要求。例如,背诵课文,一般学生只要按教材要求背诵有关篇目,对部分接受能力强,学有余力的学生,则可以适当选择一些精彩的片段和优秀的诗文背诵。例如,抄写词语,可以视学生识字能力和默写词语的情况让学生自己选择不抄,抄1遍或2遍,对于默写较困难的学生可以抄4遍。至于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设计的一些拓展性练习,他们可以选做或不做。适量、适当的作业和练习要求,能有效地帮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培养自信心。

2.难度分层,注重个体均衡

针对学生语文能力有差异的客观事实,我们重视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他们确定相应的目标,设计难易有别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作为作业。如a类多为比较简单的巩固性作业(适合全体学生做);b类的题型高一层次(适合中等生做);而c类的题型灵活多样,偏重于理解、想象、运用(适合优秀学生做)。请学生自主选择,并根据他们的自身水平,确定为基础、发展、创造三级目标,要求一般学生能实现基础目标,努力完成发展目标;基础较好的学生努力完成创造目标。这样,让学生针对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合适的作业,使他们语文能力得到有效发展。这样的作业布置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能力强的可选择较难做的,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让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使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这种难度分层的作业设计,可以使学生个体均衡发展。

a.背诵并能正确默写《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隔天检查)

b.选择自己喜欢的其中一则,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观察体验,写成写景小作文。(隔天交)

c.摘抄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并配上反映故事内容的图画,用自己喜欢的语言向大家介绍这首古诗词。(三天后交)

这种作业设计,给学生根据自身能力完成相应作业的选择余地,学生能扬长避短,充分展现自己的实力。

3.时间分层,确保作业质量

语文课程必须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在完成作业时间上分层要求,能有效保障后进生“吃得了”的问题。在课堂上要求背诵的段落,允许课堂上背不熟的学生回家后继续背,直到熟练为止;要求优等生隔天就得交的作业,后进生可以宽限1至2天。这样,保证后进生的作业质量,使之扎实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良性循环。

4.类型分层,强化个体提升

小学生的兴趣具有不稳定性。教师要保护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就需要设计多样化的作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途径与方法,创造语言学习的环境。在作业形式上可以实行多样化,使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听、说、读、写全面开花,将听、说、读、写与演、唱、画、游戏以及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结合,让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

例如,在语文园地“展示春天”的学习中,可以收集描写春天的词语,可以朗诵春天的古诗,可以背诵春天的谚语和春联,可以演唱春天的歌曲。可以展示描写春天的一段写话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作业,这样的作业可以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再如,在五年级第一学期《图书馆里的小镜头》一课中,教师首先设计读写结合的作业:

阅览区座无虚席,抓住服装进行局部描写……

在学过了课文对人物眼睛、鞋子、手、发型的局部描写后,仿照课文,对阅览区人们的服装进行描写,从而体现阅览区人多的场景。

通过对课文相关部分的反复朗读感悟,学生已经能够掌握局部描写的规律和方法,完成这样的习题并不困难。

同样是《图书馆里的小镜头》,对大部分学生又布置了创设情景的作业:

亲子运动会开始了,学校的操场上挤满了来参加活动的家长和同学。(局部描写)……(细节描写)……

在学过了课文中的局部描写和细节描写后,为学生创设一个具体、形象并且曾经经历过的场景,让学生有的放矢,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将预设的情景进行刻画。

最后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了主题性作业:

仿照课文,将你的小镜头对准生活中的某个画面,用精彩的文字将它记录下来,并向你的小伙伴进行介绍。

通过学习课文,学有余力的学生具有观察生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那么,他们就能够学着课文的写法来介绍自己生活中的小镜头。

此外,还可以设置一些主题性作业,不仅把学生作业活动与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在一起,有强调在情境中完成,因此它不仅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要求学生学写《桂林山水导游词》。写导游词时,要求学生体验游客和导游所处的不同位置,用上通俗易懂的口语;指导学生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进行编排整理,达到了训练思维、培养个性的目的。这样的作业要求学生运用课本知识与课外知识相结合,应用性强,同时也符合儿童求异、求奇的心理,达到课外结合的理想效果。

5.评价分层,保护学生的创造热情

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能起到激励教育的作用。作业评价应将由对纯知识结果的关注转向对学生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孩子”。作业的评价功能将重在帮助学生发现与发展潜能,认识自我、展示自我,促进学生整体的发展。另外,在评价方式上,应提倡多元评价,淡化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注重作业对学生成长的教育发展功能。

(1)分层评价,鼓励为主

对于分层布置的作业,采用分层评价。只要学生完成了其相应层次的作业,便可以得到肯定。例如,做全对的,即可得一面小红旗;书写工整的,在小红旗后面再加一颗五角星;有进步的,再画上一个笑脸或写一两句评语。这一面面红旗、一颗颗五角星、一张张笑脸、一句句富有期待、鼓励的话语,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快乐,让他们更加喜欢做作业。

(2)多向评价,共同参与

把过去单一的评价形式变为多向评价,让学生参与作业的评价。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等多元多向评价,让学生通过参与评价,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指出别人的错误,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把评价权交给学生,真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主体意识。尤其是作文评价,教师在讲作文要求时,就把评价要求同时出示,让学生自我评价,生生评价有依据。也可让家长参与评价,请家长对孩子在家庭中、社会上的表现做正确客观的评价。通过主体评价与客体评价有机结合,实现评价多元化、民主化、多层次化,从而让学生在一个充满自信环境中得到可持续发展。

综述: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语言学科,如果我们只把它作为一门学科讲授,学生就会对其失去兴趣,把语文作业单纯概括为机械操作,学生的积极性会大打折扣,相应的语文的成绩自然无法提高,教学也收不到应有的效果,作业也就无法发挥它应起到的巩固知识和提高技能的作用。

笔者相信只有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做一些“少而精”的作业,提高知识与技能,扩大知识面,发掘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特长,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设计作业,学生一定会爱上语文,爱上语文作业。

六、研究反思

部分语文教师在语文分层作业上意识不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以学生的差异为本”的意识不足

分层作业实施的理论依据是“差异是一种资源”,承认学生是有差异的,而且这样的差异是在发生变化着的。但是,在实际的分层作业布置时,我们又往往忽视这样的差异,尤其是每天都在变化着的差异。有些学生字词的识记能力弱,但是他的阅读理解水平不低,若教师稍不留神,就会发现,他只是多抄了几遍词语,多读了几遍课文,其他有点难度的阅读练习和他无缘,这时教师就要多关心这样“偷懒”的学生。作业要以学生的差异为本,使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时候做不同的作业,否则就是在否定“差异是一种资源”。基础差的学生,当他掌握的语文知识有了提高时,就应该逐渐从培养他的语文能力方面布置作业;基础较好的学生,机械的抄写背诵可以在课堂上完成,回家作业就应该多考虑怎样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基础好,又有较强学习能力的学生,教师就应该多为他们布置一些语文实践综合题,以全面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2)“让学生自主选择作业”的意识不足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作业上学生应有自己的选择权。只有自己选择的,才有动力和信心去完成好。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置学生的自主选择于不顾,总是不放心学生,生怕学生选择不好或担心学生不会选择。于是,教师往往让一部分学生完成这类作业,让另一部分学生完成另一类作业。这样做法的理由是:从作业量和作业难度两个方面进行分层,较差的学生必须完成基础性作业;一般的学生能完成提高性作业;基础好的学生努力完成发展性作业。殊不知,这样的分层作业,久而久之,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一般的学生和基础较差的学生的积极性无法有效调动。

(3)“以评价促进分层作业”的意识不足

评价是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分层作业更需要教师科学化、人性化的评价,因为分层作业呈现的是不同学生不同的作业。简单化就是以“优、良、合格、不合格”或其他等级形式来评价,程式化就是评价没有体现动态的过程,也很少体现人性化的言语评价。不同学生不同的作业相同的评价,相同的学生不同的作业相同的评价。这导致分层作业很大程度上“流产”,其实效性也难以显现。

对于这些不足,也是我们今后如何完善语文分层作业将要思考的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