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时间:2022-02-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在解码的基础上,也就是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对文本信息重新加以辨析、捕捉、重组、再编码,从而形成一个带有主观色彩的认识集合体。这就要求学会运用速读或跳读法,快速确定文中的粗略信息。我们阅读文章,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是阅读的目的之一。这个中心句,往往是文中的主要信息。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考点释义

信息学的角度看,一篇古文就是作者运用文言文编码系统所提供的包含自己思想感情的信息源。读者“披文入情”解读作品,其间要经历一个解码的过程。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在解码的基础上,也就是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对文本信息重新加以辨析、捕捉、重组、再编码,从而形成一个带有主观色彩的认识集合体。所谓“筛选”,即按一定的标准或要求去捕捉、淘汰、挑选;所谓“整合”原是一个物理术语,现已广泛运用,即化零为整、重新组合、融为一体。而“文中的信息”所涉及到的出题要求多从人文的角度去设定,主要有指代信息、人物信息等。指代信息多是指示代词、人称代词所关涉的信息;人物信息多是人物的言行举止、情感态度、思想道德、性格主张、志向才智等方面的信息。我们通过以一定要求的再编码过程去重组、整合相关信息,达到理解文本信息、感受人物行事、鉴识人物特点的目的,为深入解读作品、分析人物、鉴赏评价作准备。

本考点的学习重点是,掌握速读或跳读的阅读方法,具有全方位搜寻信息的能力;学习难点是,学会运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思维方式,准确把握所需信息。本考点能力层级:C。

要准确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须建立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

第一、宏观考虑,整体把握。高考文言文多以传记文为主,阅读时,要尽量将下列相关内容圈点出来:①文中写了几个人,怎么称呼;②主角是谁,与他人什么关系;③涉及到几件事,是谁所为;④事件反映了人物什么价值取向。这就要求学会运用速读或跳读法,快速确定文中的粗略信息。

第二、微观研析,抓住关键。我们阅读文章,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是阅读的目的之一。它要求我们对文章中有价值的信息进行筛选、研究、分析、领悟、整合,为我所用。为此,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关键的章节。一篇文言文言简意赅、内容丰富,但文中总有围绕一定中心的主要的、重要的信息。我们应该准确抓住这些章节。②关键的语句。文章有中心章节,段落有中心句子。这个中心句,往往是文中的主要信息。这些信息,有些是有一定标志的,如全文中心句、段落起始句、段末总结句、作者评述性的文字等。③关键的词语。要特别注意文中的代词、文眼词、矛盾性的词和修饰性的词等,要加强对它们的研判、辨识。

第三、审清题目,善用排除。要选准,还要特别注意审清题目,看出题人要求你选什么内容。决不可胡乱选择,离题万里。其次,要善于运用排除法,将不符合题意要求的选项排除后,才能准确筛选出所需信息。

试题示例

例一:2002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3题

对下列句子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    称代前文的(广军)“解鞍”、“士皆纵马卧”。

B.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称代前文的“(李)广”。

C.饮食与士共之        称代前文的“赏赐”。

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称代前文的(李广)“遂引刀自刭”。

例二:2003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3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裴矩“佞于隋”和“忠于唐”的一组是(  )

img9

例三:2002年上海春季高考试题第22题:

根据文意,写出作者的艺术创作主张。(用文中句子回答)(3分)

解题思路

例一: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一般意义。“之”,在文言文中是虚词,在现代汉语中是实词。有关代词所指意义的判断,要借助上下文的意义来推断。A项“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胡兵对什么感到奇怪?就是前文所说的李广兵“解鞍”、“士皆纵马卧”。B项“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避谁呢?前文已明确说是(李)广,承前代称。C项“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李广与士兵共什么?是“赏赐”抑或“饮食”?“之”只与本句有关,与上句无关,只能指代前文的引导词“饮食”。D项“遂引刀自刭……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百姓听说什么?可以肯定是指前文听到李广引刀自刭的噩耗。答案:C。

解答此题。应注意:①快速浏览,圈点原句。将选项内容在文本中定位,应是解答此题的关键所在。能顺利找出该句,就避免了瞎蒙乱猜。②明确上下句,做到言之有据。上下句的判定正确与否直接牵涉到答案的正误。“之”所指代的内容与叙述文中的叙述角度、前后搭配、语意串连有关,能基本读懂前后文,不难判定“之”所在句子与前后文的关系,找准依据,从而判定所指内容。最后就能顺利地判断出正确答案。

例二: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整合文中材料。此题涉及到两点,即“佞于隋”、“忠于唐”,并要求与选项中的两句一一对应。这就比用一个标准(诸如全都表明李广对部下“宽缓不苛”的一组、全都表现田单“兵不厌诈”手段的一组)来判断的要求高,难度大。A项第一句是裴矩善于抓住隋文帝的心思,主动迎合皇上行事,符合“佞于隋”的含义;第二句只是裴矩强调该罪犯的罪行,与“忠于唐”无关。B项第一句意思是说凡是他上奏陈述的事情,都是我心里已经成型的想法,我还没开口说,裴矩就已把它上奏给我。这就是说裴矩能随机应变,曲意逢迎,即“佞于隋”。第二句意思是说陛下您这种行为恐怕不是倡导德行、合乎礼仪的行为。这表明裴矩敢于犯颜直谏、忠心耿耿,符合“忠于唐”的含义。C项第一句是说裴矩为人乖张;第二句是说裴矩能当廷辩驳,刚正不阿,符合“忠于唐”的含义。D项第一句是说裴矩极尽诌媚讨好之能事,符合“佞于隋”的含义;第二句是太宗对裴矩敢于讽谏行为的称赞,不符合“忠于唐”的含义,更不是裴矩所为。答案:B。

解答此题,请注意:①理解句意,判定正误。理解是判断的前提,如A项第二句是说裴矩只强调该罪犯的罪行,不是裴矩对隋文帝如何。又如D项第二句是太宗对裴矩敢于讽谏行为的称赞,而不是说裴矩敢于讽谏。理解后才能正确判断。②审清题意,辨别是非。做此类题,审题最重要。题目往往要给定一个判断的标准,如不能吃透标准,必定做错。此题要判断裴矩在隋、唐时不同的处事风格,且要将观点与事实一一对应起来,有一项不符合都是错误的。③善用排除,去伪存真。四个选项,八个句子,迷惑性大。我们只要将其中明显不符合要求的句子排除,就能选出正确的项。这样做,可节约时间。

例三: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材料,具体说,是要选出苏轼有关艺术的主张,可参照文中的语句。本文选自苏轼的《书吴道子画后》。文章分三层:第一层,概述艺术创作的规律;第二层,高度评价吴道子的绘画技艺;第三层,说吴道子的绘画形成了自己独到的风格,他的画真伪一目了然。首先要判断这三层中哪一层是关键的章节。从文题、层次的特点,不难看出,非第二层莫属。在第二层中有二句:第一句,是概写吴道子的画技。当然不会有苏轼的主张在里面。第二句,是苏轼对吴道子画技的评价。其间,带有苏轼对艺术创作的主观认识。此句必是关键的语句。“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有余,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所谓”句后,还是评价吴道子的,可以略去。前半句,才是答案所在。可见,宏观考虑、微观研析,在筛选信息中,是值得学会并要灵活运用的方法。

模拟训练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一)

栾布者,梁人也。始梁王彭越为家人时,尝与布游。穷困,赁佣于齐,为酒人保。数岁,彭越去,之巨野中为盗,而布为人所略卖,为奴于燕。为其家主报仇,燕将藏荼举以为都尉。藏荼后为燕王,以布为将。及藏荼反,汉击燕,虏布。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请赎布以为梁大夫。

使于齐,未还,汉召彭越,责以谋反,夷三族。已而枭彭越头于洛阳下,诏曰:“有敢收视者,辄捕之。”布从齐还,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吏捕布以闻。上召布,骂曰:“若与彭越反邪?吾禁人勿收,若独祠而哭之,与越反明矣。趣烹之。”方提趣汤,布顾曰:“愿一言而死。”上曰:“何言?”布曰:“方上之困于彭城,败荥阳、成皋间,项王所以遂不能西,徒以彭王居梁地,与汉合从苦楚也。当是之时,彭王一顾,与楚则汉破,与汉而楚破。且垓下之会,微彭王,项氏不亡。天下已定,彭王剖符受封,亦欲传之万世。今陛下一征兵于梁,彭王病不行,而陛下疑以为反,反形未见,以苛小案诛灭之,臣恐功臣人人自危也。今彭王已死,臣生不如死,请就烹。”于是上乃释布罪,拜为都尉。

孝文时,为燕相,至将军。布乃称曰:“穷困不能辱身下志,非人也;富贵不能快意,非贤也。”于是尝有德厚报之,有怨者必以法灭之。吴军反时,以军功封俞侯,复为燕相。燕齐之间皆为栾布立社,号曰栾公社。景帝中五年薨。子贲嗣,为太常,牺牲不如令,国除。

(选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1)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王彭越闻之,乃言上   称代“藏荼反,汉击燕”一事。

B.有敢收视者,辄捕之    称代“收视者”。

C.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  称代彭越。

D.上召布骂曰:……趣烹之  称代栾布。

(2)下列句子全部表明栾布“重恩义”的一项是(  )

①布为人所略卖,为奴于燕   ②为其家主报仇,燕将藏荼举为都尉

③奏事彭越头下,祠而哭之   ④尝有德者厚报之

⑤有怨者必以法灭之      ⑥臣生不如死,请就烹

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③④⑥

(二)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送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大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选自《汉书·苏武传》)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体现苏武坚贞气节的一组句子是(  )

①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

②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

③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

④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

⑤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

⑥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

A.①②④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③⑤⑥

(三)

王粲,字仲宣,山阳高平人也。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年十七,司徒辟,诏除黄门侍郎,以西京扰乱,皆不就。乃之荆州依刘表。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脱,不甚重也。表卒,粲劝表子琮,令归太祖。太祖辟为丞相掾,赐爵关内侯。太祖置酒汉滨,粲奉觞贺曰:“方今袁绍起河北,仗大众,志兼天下,然好贤而不能用,故奇士去之。刘表雍容荆楚,坐观时变,自以为西伯可规。士之避乱荆州者,皆海内之俊杰也;表不知所任,故国危而无辅。明公定冀州之日,下车即缮其甲卒,收其豪杰而用之,以横行天下;及平江、汉,引其贤俊而置之列位,使海内回心,望风而愿治,文武并用,英雄毕力,此三王之举也。”后迁军谋祭酒。魏国既建,拜侍中。博物多识,问无不对。时旧仪废弛,兴造制度,粲恒典之。

初,粲与人共行,读道边碑,人问曰:“卿能暗诵乎?曰:“能。”因使背而诵之,不失一字。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棋者不信,以帕盖局,使更以他局为之。用相比较,不误一道。其强记默识如此。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善属文,举笔便成,无所改定,时人常以为宿构;然正复精意覃思,亦不能加也。

(选自《三国志·魏志》)

(4)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家书籍文章,尽当与之   称代前文的“王粲”。

B.故奇士去之         称代前文的“袁绍”。

C.兴造制度,粲恒典之     称代前文的“兴造制度”。

D.粲为覆之          称代前文的“局坏”。

(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王粲卓尔不群才能的一组是(  )

①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     ②年十七,司徒辟

③表卒,粲劝表子琮,令归太祖  ④兴造制度,粲恒典之

⑤观人围棋,局坏,粲为覆之   ⑥性善算,作算术,略尽其理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四)

程师孟,字公辟,吴人。进士甲科。累知南康军、楚州。师孟奏徒于渝。夔部无常平粟,建清置仓,适凶岁,振民不足,即矫发他储,不俟报。吏惧,白不可,师孟曰:“必俟报,饿者尽死矣。”竟发之。徒河东路。晋地多土山,旁接川谷,春夏大雨,水浊如黄河,俗谓之“天河”,可溉灌。师孟劝民出钱开渠筑堰,淤良田万八千倾,裒其事为《水利图经》,颁之州县。出为江西转运使。盗发袁州,州吏为耳目,久不获,师孟械吏当数辈送狱,盗即成擒。加直昭文馆,知福州,筑子城,建学舍,治行最东南。徙广州,州城为侬寇所毁,他日有警,民骇窜,方伯相踵而至,皆言土疏恶不可筑。师孟在广六年,作西城,及交趾陷邕管,闻广守备固,不敢东。

贺契丹主生辰,至涿州,契丹命席,迎者正南向,涿州官西向,宋使东向。师孟曰:“是卑我也。”不就列,自日昃争至暮,从者失色,师孟辞气益厉,叱傧者易之,于是更与迎者东西向。明日,涿人饯于郊,疾驰过不顾。

师孟累领剧镇,为政简而严,罪非死者不以属吏。发隐擿伏如神,得豪恶不逞跌宕者必痛惩艾之,至剿绝乃止,所部肃然。洪、福、广、越为立生祠。

(选自《宋史·程师孟列传》)

(6)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程师孟“为政简而严”的一组是(  )

①即矫发他储,不俟报        ②夔部无常平粟,建清置仓

③裒其事为《水利图经》,颁之州县   ④罪非死才不以属吏

⑤得豪恶不逞跌宕者必痛惩艾之    ⑥师孟辞气益厉,叱傧者易之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五)

元褒字孝整,便弓马,少有成人之量,年十岁而孤,为诸兄所鞠养。性友悌,善事诸兄。诸兄议欲别居,褒泣谏不得,家素富,多金宝,褒无所受,脱身而出,为州里所称。及长,宽仁大度,涉猎书史。开皇二年,拜安州总管。岁余,徙原州总管。有商人为贼所劫,其人疑同宿者而执之,褒察其色冤而辞正,遂舍之。商人诣阙讼褒受金纵贼,上遣使穷治之。使者簿责褒曰:“何故利金而舍盗也?”褒便即引咎,初无异词。使者与褒俱京师,遂坐免官。其盗寻发于他所,上谓褒曰:“公朝廷旧人,位望隆重,受金舍盗非善事,何至自诬也?”对曰:“臣受委一州,不能息贼,臣之罪一也。州民为人所谤,不付法司,旋即放免,臣之罪二也。牵率愚诚,无顾形迹,不恃文书约束,至令为物所疑,臣之罪三也。臣有三罪,何所逃责?臣若不言受赂,使者复将有所穷究,然则缧绁横及良善,重臣之罪,是以自诬。”上叹异之,称为长者。十四年,以行军总管屯兵备边。辽东之役,复以行军总管从汉王至柳城而还。仁寿初,嘉州夷、獠为寇,褒率步骑二万击平之。

炀帝即位,拜齐州刺史,寻改为齐郡太守,吏民安之。及兴辽东之役,郡官督事者前后相属,有西曹椽当行,诈疾,褒洁之,椽理屈,褒杖之,掾遂大言曰:“我将诣行在所,欲有告。”褒大怒,因杖百余,数日而死,坐是免官。卒于家,时年七十三。

(选自《隋书》)

(7)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元褒宽仁大度的一组是(  )

①家素富,多金宝,褒无所受,脱身而出  ②褒察其色冤而辞正,遂舍之

③褒便即引咎,初无异词         ④重臣之罪,是以自诬

⑤褒洁之,椽理屈,褒杖之        ⑥褒率步骑二万击平之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②③⑥   D.②⑤⑥

(六)

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惜乎!贾生王者之佐,而不能自用其才也。

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古之贤人,皆负可致之才,而卒不能行其万一者,未必皆其时君之罪,或者其自取也。

……

古之人,有高世之才,必有遗俗之累。是故非聪明睿智不惑之主,则不能全其用。古今称苻坚得王猛于草茅之中,一朝尽斥去其旧臣而与之谋,彼其匹夫略有天下之半,其以此哉!愚深悲生之志,故备论之。亦使人君得如贾生之臣,则知其有狷介之操,一不见用,则忧伤病沮,不能复振。而为贾生者,亦谨其所发哉!

(选自苏轼《贾谊论》)

(8)贾谊政治上不得志,历来的看法认为是由于汉文帝不能用人,或责怪旧大臣的忌才排挤,或归咎于“命运”。苏轼在文中是怎样看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提示

(一)译文:

栾布是梁地人。当初梁王彭越还是平民时,曾和栾布交往。栾布穷困,在齐地被人雇佣,做卖酒人家的佣工。几年后,彭越到巨野泽做了强盗,而栾布被人劫持了卖掉,在燕地当奴仆。由于替他家主人报了仇,被燕将藏荼荐举当了都尉,藏荼后来成为燕国的君王,任命栾布为将军。等藏荼反叛时,汉朝来攻打燕国,抓到了栾布。梁王彭越听说了此事,请求替栾布赎罪,让他去梁国做大夫。

栾布出使到齐国,没有返回,朝廷召问彭越,以谋反的罪名来责罚他,灭杀了他的三族。随后把他的脑袋悬挂在洛阳城下,下诏称:“有胆敢收拾和来探视的人,就将他抓起来。”栾布从齐回来,在彭越的人头下面回报事情,为他祭祀和痛哭。官吏抓住栾布上报给皇帝。皇帝召见栾布,骂他说:“是你和彭越谋反吗?我禁止有人去收拾,你单要祭祀和悲哭他,和彭越一起谋反的意思已经清楚了。赶快烹杀了栾布。”正要把栾布投向汤镬的时候,栾布回过头来说:“希望说上一句话之后再死。”皇帝问:“说什么?”栾布说:“当初皇帝被困在彭城,兵败荥阳、成皋一带,项王之所以不能向西顺利进军,只是因为彭王占据着梁地,同汉军会合而使楚军为难。当时,彭王所要顾视的一方,同楚军联合,便会使汉军被击破;同汉军联合,则使楚军被击破。况且垓下的会战,如果不是彭王,项王就不会被灭掉。天下已经平定之后,彭王是在朝廷将信符剖成两半各留其中一块的情况下被授封的,也是想使它世世代代流传下去。现在陛下一向梁地征调兵马,彭王有病不能前来,陛下就怀疑他谋反,谋反的迹象没有露出来,倒是凭着对小节的苛责而处死他,我恐怕有功之臣每个人都会感到危机了。如今彭王已经死去,我活着反而不如死掉,请求得到烹杀。”于是皇帝便赦免了栾布的罪名,任命他为都尉。

文帝时,栾布担任燕国的丞相,做到将军的官职。栾布声称:“穷困的时候不能辱待身体降低志向,那不算是会做人的人;富贵的时候不能痛快地逞发心意,便不算是有本事的人。”于是,对那些曾有恩德于己的人,栾布便优厚地报答他们;对那些曾有仇怨于己的人,栾布便借助法令来灭杀他们。吴、楚七国反叛时,栾布因为军功被赐封俞侯,重新担任燕国的丞相。燕、齐一带都给栾布建造祠社,号称“栾公社”。景帝中元五年,栾布去世。他的儿子贲继承了爵位,担任了太常,由于在祭祀时所用的牲畜不符合法令的要求,被废黜了封国。

(1)答案:A

A项有“之”应称代“栾布被俘虏”一事。

(2)答案:D

①②只介绍栾布早年的遭际,⑤说的是栾布嫉恶如仇的事件,因而都不表示栾布“有恩义”。

(二)译文:

当初,苏武与李陵同为侍中,苏武出使匈奴的第二年,李陵投降了匈奴,不敢去见苏武。过了很久,单于派李陵到北海边,为苏武设置酒席乐舞,于是对苏武说:“单于听说我与您向来交情深厚,所以让我来劝说足下,单于想诚心待您。您最终不能回到汉朝,白白地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自找苦吃,您的忠诚大义谁能看得见呢?从前您的长兄任奉车都尉,跟随皇帝到雍城的棫阳宫,扶着辇车下殿阶时,不小心撞在柱子上折断了车辕,被指控犯了对皇帝大不敬之罪,他用剑自杀了,朝廷赏赐二百万钱用来安葬他。您的弟弟跟随皇帝到河东郡祭祀土神,骑马的宦官和黄门的驸马都尉争夺船只,宦官将驸马推下河里淹死了,宦官逃跑了,皇帝下令让您弟弟去追捕,没有抓到,他很不安、恐惧,喝毒药自杀了。我来的时候,您的母亲已经去世了,是我送到阳陵安葬的。您的妻子还年轻,听说已经改嫁了。您的两个妹妹,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如今又过了十多年,也不知是死是活。人生就像朝露一样短暂,何必长期这样自找苦吃!我刚投降匈奴的时候,整日恍恍惚惚像疯了一样,因背叛汉朝而自责、痛苦,又加上老母亲被囚禁在保宫,您不愿投降的心情,哪里超得过我啊?况且陛下年老,法令反复无常,大臣无罪而遭到夷灭的有几十家,安危难以预料,您还为谁吃苦守节呢?希望听从我的计策,不要再说什么了。”苏武说:“我父子两代没有什么功德,都靠皇帝的栽培提拔,才位列将军,爵至通侯,兄弟三人都成为皇帝身边的近臣,我们常常希望有机会报答皇帝,愿肝脑涂地。现在能得到杀身报效的机会,即使是蒙受斧钺之诛,汤镬之刑,也甘心情愿,乐意这样。臣子侍奉君主,犹如儿子侍奉父亲一样,儿子为了父亲去死,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希望您不要再说了。”李陵与苏武喝了几天的酒,又说:“子卿您一定要听我的劝说。”苏武说:“我自认为已经死了很久了!您一定要让我投降,请结束今天的欢聚,让我报效祖国,死在您的面前!”李陵见苏武如此忠诚,感慨地叹息道:“唉,真是义士啊!我李陵和卫律的罪恶滔天哪。”于是泪如雨下,湿了衣襟,与苏武告别离去了。

(3)答案:D

①是李陵陈述苏武如不投降所陷入的艰难处境,②是苏武长兄的惨死,④汉武帝对苏武父子的恩德,这都与苏武坚贞气节无关。⑥先称赞苏武是义士,再与李陵、卫律之罪比较,从侧面赞扬苏武的坚贞气节。

(三)译文:

王粲,字仲宣,是山阳郡高平侯封国人。汉献帝向西迁都长安后,王粲(也随之)迁居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了他并认为他是个奇异的人才。当时蔡邕的才能学问很有影响,在朝廷上非常显贵,备受重视,常常是车马填塞街巷,宾客满座。听说王粲在门外,蔡邕倒穿着鞋就跑出去迎接他。王粲进入室内后,(见他)年龄还小,体貌非常瘦弱,满座的客人都十分惊讶。蔡邕说:“这位是王畅公的孙子,有奇异的才能,我比不上他。我家的书籍文章都应当送给他。”王粲十七岁那年,司徒召用他做官,皇帝命令授予他黄门侍郎的官职,因为西京长安政局混乱,对这些官职王粲都没有能前往接受。于是前往荆州投靠刘表。刘表因为王粲相貌不扬,体形弱小,待人处事随随便便,不拘小节,不太重视他。刘表死后,王粲劝刘表的儿子刘琮,让他归顺曹操。曹操召用王粲做了丞相的属官,赏给他关内侯的爵位。曹操在汉水之滨设置酒宴,王粲双手举起酒杯祝贺说:“当初袁绍在黄河以北起兵,依靠人多士众,有意吞并全国,然而他喜好贤才却不能任用,所以有特殊才能的人离开了他。刘表在荆州一带安闲自在,暂时不动,等待时机,自己认为可以仿效西伯侯周文王。到荆州去躲避战乱的人,都是天下才能出众的人;刘表不知道如何任用,所以国家倾危却没有辅佐的人。您平定冀州打败袁绍之后,刚到那里,就整顿武装,招揽那里的豪杰并任用他们,以便扫荡整个天下;等到平定了长江、汉水的刘表的势力,招纳那里的贤士俊杰,继而为他们安置好序列职位,使天下人心悦诚服,远远地看到(您的善政)就希望太平,文治和武功同时采用,英雄之士竭力报效,这是夏商周三代开国之君才能有的举措啊。”后来王粲又调职为军谋祭酒。魏国建立后,王粲被授予侍中的官职。他了解事物广泛,学识丰富,有问必能答对。当时旧的法度荒废松弛,创立规律制度的政务,经常由王粲来主持实施。

当初,王粲曾和别人一同出行,吟读起路旁的碑文,有人问他说:“你能背诵下来吗?”(王粲)回答说:“能。”于是(那人)让(他)把碑文背诵下来,没有差一个字。(王粲)观看别人下围棋,棋盘上的棋子被搅乱了,王粲替他们又照原样子摆上了。下棋的人不相信,用头巾把棋盘盖住,让(王粲)又用其他棋盘把棋子照原样摆上。用两个棋盘相互比较核对,没有一个棋子的位置摆放错误。王粲的记忆力好,暗中记忆(的本领就是)这样的(强)。(王粲)天生擅长计算。研究计算的方法,能大略地掌握其规律。擅长写文章,提笔就能成文,没有什么需要修改确定的,当时的人们常常误认为(文章是)提前写好的;然而即使再精心思考也不能写得更好。

(4)答案:D

“之”称代前文的“棋局”

(5)答案:A

③表明王粲有见识。⑤表明王粲记忆力强。⑥表明王粲多才多艺。这都与王粲卓尔不群才能无关,可排除。

(四)译文:

程师孟,字公辟,吴县人。中进士甲科。历任南康军、楚州的官职。程师孟奏请朝廷将路治迁到渝州。夔州路原来没有修建储粮的仓储,他便奏请建常平仓。恰逢凶年歉收,官府赈济饥民不足,他便下令调其他的储备粮,而不等上司的回答。有的官员害怕了,告诉他这样做不行。程师孟说:“一定要等待向上报告再发粮,那挨饿的人就都饿死了。”最后还是开仓发粮。程师孟迁到河东路担任官职。晋地多土山,旁接河流山谷,春夏之间,大雨滂沱,水流混浊如黄河,人们习惯上称它为“天河”,可用来灌溉。程师孟就勉励老百姓出钱开渠筑堰,淤埋而成良田一万八千顷,后辑录这些事而写成《水利图经》,颁布于地方州县。

程师孟出任江西转运使。袁州发生了盗患,因本州的小吏充当他们的耳目,好久不能抓到他们,程师孟捉拿几个小吏审讯后送到监狱,盗贼便被擒获。又任职于昭文馆,担任福州知州,修筑子城,建设学校,他的治理政事的政绩在东南各地最为显著。迁职到广州,州城为贼寇所毁,一有警报,民众骇怕而逃窜,程师孟要修州城,周围的守令听说后接踵而至,都说那里泥土疏松而不可以筑城。程师孟在广州六年,还是修建了西城,到交趾攻陷邕管时,交趾人听说广州防守甚为坚固,就不敢再向东进。

程师孟为贺契丹主诞辰,来到涿州。契丹排列入席位置时,迎客的人面向正南而坐,涿州的官吏面向西而坐,宋使面向东而坐。程师孟说:“这是看不起我国。”便不入席。从太阳偏西一直争到黄昏,跟随他的人为他担惊失色,程师孟语辞气概更加坚毅,叱责傧相随意改变安排,于是契丹方改为要迎客的人坐西向东。第二天,涿人在郊野为他饯行,他疾驰而过,头也不回。

程师孟多次担任一些重要地区的官吏,为政简约、严格,罪行不重的人都不要下属去处置。发现隐私,揭发隐藏的奸邪,都料事如神,对于豪强、恶霸、为非作歹的人一定严厉地惩罚他们,直到斩尽灭绝才罢休。他所辖部属,恭敬肃然。洪州、福州、广州、越州,都为他建立生祠。

(6)答案:B

第②句说明程师孟为处政方便请求建粮仓。第③句说明程师孟广泛传授自己的经验。第⑥句说明程师孟不辱使命。这三句都与程师孟“为政简而严”无关,应排除。

(五)译文:

元褒字孝整,熟习弓马,年少便有成人的度量。十岁时父亲去世,由各位兄长抚养。他性情友善,殷勤地侍奉各位兄长,兄长们商议,想要分家,他哭着劝阻,不成。元家一向富有,多有金宝,元褒一样都不要,只身离家,被州人称赞。长大后,元褒宽厚大度,涉猎书史。开皇二年受任为安州总管。一年多后,调任原州总管。有个商人,被人偷了东西,他怀疑是一起住的人,便将那人抓了起来,元褒看那人有受冤之色而言辞端正,于是放了他。商人到朝廷告元褒受贿放贼。皇上派使者去查实。使者责问元褒说:“你为什么贪财而放走窃贼呢?”元褒立即承认自己有罪,没有异词。使者与元褒一起到京师,元褒因此罪而被免职。那个窃贼不久在别处被抓住。皇上对元褒说:“你是朝廷的老臣,地位、声望都很高。受贿放贼不是好事,你为什么自己诬陷自己呢?”元褒回答说:“我受托治理一州,不能平息盗贼,这是我的第一个罪过。州民被人诽谤,我没有把这件事交给司法部门处理,就放了人,这是我的第二个罪过。我自以为特别诚实,不避嫌疑,没有依靠法律原则办事,以致被人怀疑,这是我的第三个罪过。我有此三罪,怎能逃脱罪责?我如不说自己受贿,使者必然会穷追到底,这样就会牵连很多好人,加重我的罪过。因此我自己只好诬陷自己。”皇上叹赏惊异很久,称赞他是忠厚的长者。开皇十四年,他以行军总管身份屯兵防守边疆。辽东战争中,他又以行军总管身份随汉王杨谅,到柳城而回。仁寿初,嘉州的夷人、獠人为寇,元褒率领二万步兵、骑兵,打败了他们。

炀帝即位后,授他齐州刺史,继而改授齐郡太守,吏民很安定。到发动辽东战争时,督办军务的郡官前赴后继。有人当西曹掾的应上前线去,他诈称有病,元褒质问他,西曹掾于是虚张声势地说:“我将到行宫处去告你!”元褒大怒,因此打了他一百多棍。过了几天,西曹掾死了。元褒论罪被免职,在家中去世,是年七十三岁。

(7)答案:B

④句断章取义,语义含混,⑤句写的是元褒执法严厉,⑥句写元褒勇敢率兵击寇。这都与元褒的宽仁大度不符,应排除。

(六)译文:

人要有才能并不难,要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发挥,却实在不容易。可惜贾谊虽然能够做帝王的辅佐,却不能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发挥。

君子的抱负远大,就必须有所等待;要成就的功业伟大,就必须有所忍耐。古代的贤人,都怀有能够建立功业实现抱负的才能,而终于不能施展这才能的万分之一的原因,不一定都是当时君主的过错,也许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

古时候的人,有高出世人的才能,必定有不合时宜的忧虑。因此没有聪明通达而头脑清醒的君主,就不能充分发挥他的作用。古今都称赞苻坚从平民百姓中看中了王猛,不久就把他的旧臣全部撇开而与王猛谋划大事。苻坚这个普通的人却占据了中国的一半,不就是因为这个缘故么!我深切悲叹贾谊的志向不能实现,所以详细评论了他。这也是为了使君主知道:如果得到了像贾谊这样的臣子,要了解他有洁身自爱的操守,一旦得不到重用,就会忧伤颓丧,不能再振作起来;而像贾谊这样的人,也应该谨慎地对待自己的立身处世啊!

(8)答案:苏轼认为是贾谊“不能自用其才”。

此题考查筛选关键信息。议论文的关键词句往往在段首或首段,尾段一般起归纳总结的作用。本文关键句在首段第二句,用以提出本文观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