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通过互动日记渗透生命教育的探究

通过互动日记渗透生命教育的探究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日记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渗透生命教育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我们认为,通过撰写“互动日记”,让学生在向着“真善美”奔跑的过程中,接受春风化雨般的生命教育,值得尝试。生生互动是“互动日记”的主要形式。“互动日记”有利于家庭教育朝健康的方向发展。在互动日记中渗透生命教育是一种尝试。

通过互动日记渗透生命教育的探究

新昌县城东小学 俞秋初 叶松英

内容摘要:我们将生命教育理念融入日常教学,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创新日记形式,打造“互动日记”这个平台,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亲子互动等操作策略,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朝着真善美的目标奔跑,让学生在奔跑的过程中,接受春风化雨般的生命教育,从而提高生存能力,理解生命的真谛。

关键词:互动日记 渗透 生命教育

开展生命教育是整体提升国民素质的基本要求,是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1)。现在,大家关心的不是要不要开展生命教育,而是选择哪些策略来落实生命教育。

一、“互动日记”的提出

语文是文化载体,与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有着天然的联系(2)。日记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渗透生命教育方面有独特的优势。魏书生把写日记比喻成道德长跑,引导学生朝着真善美的目标奔跑(3)。我们认为,通过撰写“互动日记”,让学生在向着“真善美”奔跑的过程中,接受春风化雨般的生命教育,值得尝试。

所谓“互动日记”,就是让学生多欣赏别人的文章而且留言,别人也读你的文章并留言,这是一个可以交流互动的平台。做法是:学生完成日记后,可以交同学阅读——生生互动,也可以给老师或家长阅读——师生互动或亲子互动;一篇日记可让多人阅读,也可以“压箱底”——对于不便让别人阅读的日记可以珍藏起来;每个阅读者,都必须有个“交代”——在文后留言并签名;对于别人写在你日记上的内容,也可以接着往下写。“互动日记”类似于网络中的博客,既体现较强的互动性,又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如何处理自己的作品,学生有主动权。

二、“互动日记”的操作

(一)生生互动

生生互动是“互动日记”的主要形式。学生年龄相仿,相似体验多,共同语言多,借助这个平台,可有效发挥同伴间相互教育的力量。我们遵循自由结合的原则,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五、六人,自己选出组长。在规定交流的时间内,学生一般在组内交流,交流对象可自己选择,或由组长协调;学生也可在告知组长后,选择组外交流。互动的要求是:在认真读懂别人日记的前提下,运用修改符号,修改别人日记中的错字病句,在文后写下读后感或建议,签上阅读者的姓名。组长浏览组员日记后,推荐优秀作品上墙,便于全班同学阅读。

“生生互动”则有利于引导学生说真话、诉真情。一是因为互动日记的欣赏者不再是教师一个人,摘摘抄抄的日记无处遁形;二是互动日记注重袒露真实的内心世界,学生没必要编造。

“生生互动”更有利于生成优质的教育资源。班上有一位调皮男生写了一则《杀猫记》,自述以刀割、火烧、水淹等残忍手段虐待野猫,场面血腥恐怖,同学群起攻之。教师以此为契机,开展以“关爱动物,珍惜生命”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同学们收集相关资料,开展讨论,认识到“关爱生命”是一种负责的生活态度,漠视自己的生命或践踏别的生命的人都是可悲的,也是可恨的。同学们将自己的认识通过互动日记展示出来,那位调皮男生也在日记中表达了悔意。

(二)师生互动

在“互动日记”教育活动中,教师是主导者,一是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现状,制定每个学期的生命教育主题;二是与学生一起写“互动日记”,提高活动效率。

1.制定教育主题

例如,对于六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我们预设了如表1所示的几个主题。

表1

img114

2.同写“互动日记”

与学生一起写“互动日记”,特别受学生欢迎。实施中分两种情况,一是教师读了学生的日记后,以留言替代以往的批改;二是教师写日记,学生写留言。

教师在学生的日记中留言,虽然加大了工作量,但也增进了师生感情。许多学生平时很少有机会与教师单独对话,现在可以通过互动日记与老师谈心。教师在学生日记中的留言针对性强,教育效果有时比面谈还要好。

有些教育主题,教师亲力亲为后效果更佳。2010年2月18日,天台县一户蔡姓人家5名孩子溺死于村旁的蓄水池中。教师为此写了一则日记,表达了对这起悲剧的痛心,并提到了社会上一些残害青少年的案例。教师的日记公布后,学生纷纷留言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本次互动,学生懂得了自我保护的重要性,许多自我保护技巧,老师根本没想到,学生却在留言中讲得有板有眼、头头是道。

3.亲子互动

如何开展亲子互动,发挥家长的积极作用?首先,我们利用家长会和上门家访,向家长阐明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帮助家长提升相关素养。其次,针对不同层次的家长,我们也有不同的要求:文化水平较高的家长,请他们直接在孩子日记本上写留言;文化水平较低的家长,让学生把日记读给家长听,家长口述留言,学生代为记录。

“互动日记”有利于家庭教育朝健康的方向发展。今年3月份,我们要求每个学生饲养几只蚕,观察蚕的一生。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观察了蚕的生长、吐丝、结茧经过,明白了“春蚕到死丝方尽”的道理,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由于本次活动对家长也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大部分家长做到了全程参与,他们亲历了孩子的又一次成长,与孩子的关系必然更为融洽。

三、问题与反思

传统日记,教师在日记的内容、字数甚至遣字造句上都有一定的要求,交上来的日记也比较规范。“互动日记”是个新生事物,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不少问题。

(1)“小团体”显山露水。大部分同学只愿意在好友之间传阅日记,往往是优等生不愿与潜能生交流,潜能生也不敢与优等生交流,交流圈子越来越小。有时在组长的协调下,交流对象会发生一些变化,但这都是暂时的、被动的,给互动带来了遗憾。

(2)“收藏家”日益增多。一些学生以“不便公开日记内容”为由,做起了“收藏家”。其实这部分学生不把自己的日记交出来互动,要么是日记质量低下,要么是根本没写,很少有真正“压箱底”的。

(3)“无厘头”引人眼球。部分学生专门写一些搞笑、搞怪的“无厘头”日记,吸引师生眼球,以达到“自我炒作”的目的,给互动日记带来了负面影响。

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引导互动日记健康发展?我们从完善制度入手,一是规定每个学生必须将三分之二的日记拿出来互动,其中一半参与生生互动,一半参与师生互动或亲子互动;二是确立“版主制”,在教室墙壁四周开辟不同的论坛版面,由版主积极向大家征稿,提高互动率;三是号召家长积极参与,让学生乐于和家长、教师互动;四是激活奖励机制,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互动日记中渗透生命教育是一种尝试。在这项尝试中,我们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呵护每一颗心灵:学生快乐时,我们一起分享;学生忧郁时,我们悉心搀扶。相信这项有益的尝试会走得更远、更美。

【注释】

(1)王仁余.《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解读.(讲演)

(2)马启标.语文与教育探索.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

(3)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桂林:漓江出版社,199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