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安塞腰鼓》课堂实录

《安塞腰鼓》课堂实录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旧社会的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忍受着煎熬,苦苦地挣扎着,新中国的成立让他们欢欣鼓舞。师:今天我们要完成的目标中,“字词的积累”这一目标同学们在预习时已经完成了,现在我们主要实现这几个目标:生2:是“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

《安塞腰鼓》课堂实录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一)(【教师启动】——起)

师:上课!(师生问好)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安塞腰鼓》。首先,让我们欣赏一段画面,请大家仔细观察人物的表情。(放狂舞的画面:伴随着激烈而又欢快的鼓声,画面上出现一群茂腾腾的后生,扎着白头巾,身着打鼓的服装,欢快地边跳边舞边打腰鼓,神情喜悦而自在,最后画面定格为一幅疯狂的打鼓图。)

师:从人物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的心情怎样?

生:(齐答)高兴。

师:大家知道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吗?要想知道就得了解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旧社会的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忍受着煎熬,苦苦地挣扎着,新中国的成立让他们欢欣鼓舞。正当他们干劲十足地建设新生活的时候,十年“文化大革命”发生了。那是一个动乱的年代,人民几乎没有自由,生活非常贫困,他们空有一腔热血,却无法施展自己的本领。胸中憋着一股劲儿,那劲儿在心中发酵,憋得实在太久太难受了。盼来盼去,终于盼来了改革开放,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这利国利民的政策,那长时间憋在胸中的激情就要爆发出来了!他们要用腰鼓把这股激情发泄出来。在这节课里,让我们一起去听听那隆隆的鼓声,一起去感受那股激情!

教学阶段(二)(【师生互动】——承)

师:(屏幕展示目标)今天我们要完成的目标中,“字词的积累”这一目标同学们在预习时已经完成了,现在我们主要实现这几个目标:

1.提高朗读技能,体会文章的激情和磅礴的力量;

2.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地域性特征;

3.理解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关系。

师:在这之前,我们先检查一下预习情况,请一个同学来划分文章的结构。

生1:文章分为三部分,1~7段为第一部分,8~24段为第二部分,25~30为第三部分。

师:(肯定)请找出文章中反复出现的句子,并根据它给第二部分分层。

生2:是“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根据它第二部分可分为四层:8~13段为第一层;14~17段为第二层;18~22段为第三层;23~24段为第四层。

师:(屏幕展示)你的划分很正确,请同学们做上相应的符号。本文是写打鼓,但真正写打鼓场面的是哪一段呢?

生3:第7段。

师:前面几段写的是什么场面呢?

生4:静止场面。

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5:以静衬动。

生6:突出打鼓时热烈的场面。

师:前面是打鼓的前奏,静止的场面和打鼓时动的场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以静衬动,很好地突出了打鼓时火热的程度。下面请一个女同学读1~4段,老师读5~6段,全体男同学读第7段。

(师生交叉读1~7段)

师:1~4段和第7段在朗读时有什么区别?

生7:前面应该读得轻一些,缓一些;第7段应该读得快一些,重一些,有力一些。

师:对了。要想读出感情,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在这里,对此做个点拨:

(屏幕展示)

img5

师:朗读基调的确定、速度的快慢、停顿的长短以及语气和重音的把握,都必须从内容出发,否则一切都毫无意义。比如说1~4段写静止场面,基调就应该沉稳而安静,速度上就得舒缓一些,语气上不能饱含激情,也不能急促,这就为第7段打鼓的力度和热烈程度蓄足了势,作好了铺垫,可谓是憋足了劲儿。而在读第7段时,基调就必须高亢而又兴奋,要把展现他们尽力发泄内心的激情的词语作重音处理;而排比本来就便于抒发感情,增强文章的气势,因此就得一气呵成,读出气势,读出力度,确实让人们感受到那壮观、火热的打鼓场面!

师:下面老师读第7段,大家不看书,边听边欣赏画面,然后从屏幕上展示的几个方面进行评价。(教师范读第7段,屏幕反复播放“狂舞的打腰鼓的画面”,音乐设置为静音)

生8:我觉得读得很有气势,尤其是排比句。

生9:我觉得重音把握得很好,读出了那种狂舞的心情。

生10:我觉得基调高亢、兴奋,语气中饱含激情,十分有力。

师:同学们点评得很有道理。他们都是从表现内容出发的。这一段表现的就是一幅力的画面,抒发那憋了好久的激情,所以基调高亢而兴奋,读时融进了自己的感情,而排比句就是要抒发这种感情,读时就得一气呵成,淋漓酣畅!为了表现那种欢欣鼓舞的场面,老师就把这些词语处理为重音,请大家在相应的地方做上重音符号。

(屏幕提示)

捶—爆—狂舞

发狠—忘情—没命

骤雨——急促

旋风——飞扬

乱蛙——蹦跳

火花——闪射

斗虎——强健

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

师:大家仔细体会,再按刚才的顺序读1~7段。

(师生再次交叉朗读1~7段)

师:好!这次可真的读出了气势。老师把“打渔”的方法教给你们,现在就让同学们来试试!请大家先用三分钟的时间在第二部分中找出你读得最好的段落或句子,并在你不理解的地方做记号。

(学生默读,酝酿感情,为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师:第二部分的第一层,同学们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生11:我对第11自然段不太理解,作者为何会产生这种联想?

师:有同学来谈谈自己的理解吗?

生12:我想打鼓的声音在不停地变化,时大时小、时快时慢,就像看东西时明时暗,时而模糊时而清晰。

师:你谈得很好,找到了二者的相似性。还有其他理解吗?

(学生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师:同学们不妨将老师开头所讲的话联系起来思考。

生13:我想这有点像中国寻找光明的道路。

师:是呀,中国人民为寻找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可谓是历尽艰辛,然而我们终于找到了改革开放这条正确的道路。苦尽甘来,他们能不高兴吗?

教学阶段(三)(【主体自动】——转)

师:同学们要通过朗读来体会这种感情。谁来读这一层中你最喜爱的句子或段落?(众生踊跃举手,其中一人举得特别高)

师:你来!

生14:(读9~11段)(此生个子高大,身材较胖,声音十分洪亮,发音准,较富感情,学生不由自主地热烈鼓掌,气氛很是活跃)

生15:(读第18段)

师:(鼓励)勇气可嘉,继续努力,第8段中有三对词义相对的词语,谁把它们找出来?(选一基础较差的学生)

生16:是“冰冷和燥热、恬静和飞溅、困倦和兴奋”。

师:(肯定)外部世界变化如此之大,这是什么引起的?

生17:是鼓声。

师:为什么鼓声有这么大的冲击力呢?

生18:因为他们胸中的激情憋得实在太久了,一旦爆发出来,就不可阻挡!

师:回答得很好。的确,这股劲太大了。为了突出它对外界的冲击力,我们应该怎样确定朗读时的重音和速度呢?(众生举手)

生19:那三组词应该重读。

生20:由于是排比句,所以要一气呵成,速度稍快一些。

师:(肯定)那大家就来齐读第12自然段。

(众生齐读)

师:好一个安塞腰鼓!这个隆隆隆隆的鼓声震撼人心,让人精神振奋,浮想联翩。第二层是写由鼓声引起的回响和联想,哪位来读你喜爱的段落?(学生踊跃举手,群情激昂)

师:王龙,你读哪一段?

生21:我读第16段。(此生发音标准,语调铿锵,饱含激情,速度掌握得较好,博得热烈的掌声)

师:对这段大家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生22: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呢?

生23:“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中的“阵痛”和“排解”该怎样理解?

师:日盼夜盼的改革开放终于来了,他们对明天充满向往和追求;那隆隆隆隆的鼓声,就像那翻起土浪的犁铧,是在辛勤耕耘,是在建设着自己的新生活。然而,为寻找这条路,我们经历了多少坎坷和曲折啊!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深的思索。我们要改革,改革就是除旧布新,这就犹如割除身上的恶性肿瘤,虽然很痛,但非这样做不可,这就是改革所带来的阵痛,但这些终会过去,阵痛也终会排解,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中国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和速度建设着自己的新生活,向四个现代化进军!所以产生这样的联想就显得合情合理了。

师:好,同学们看看第三层有没有理解困难的地方?

生24:我对“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这句话不太理解。

师:文章的开头就用了一个比喻来形容他们的朴实。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对生活似乎没什么追求,对明天好像也没什么向往。其实他们的激情是被压抑了。如今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他们的激情终于可以爆发了,这正如一首歌中所唱:“再也不能这样过,再也不能这样活”,这种火山一样的激情,从这些朴实无华的人身上爆发出来,能量无比巨大,让我们每个人都为之震撼。

师:还有疑问吗?

生25:我对“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不太理解。

师:有谁来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生26:我的理解是江南是水乡,就像水一样的温柔,所以像玻璃一样易碎,就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师:(肯定)江南水乡很美,黄土高原美不美呢?让我们先来欣赏两段画面,感受这两种不同的文化。(伴随柔美的音乐,先播放《浏阳河》,画面上出现青山绿水,翩然渔舟,娇美的荷花;然后伴随高亢的《信天游》播放黄土高坡的画面;最后留下“青山绿水”和雄浑的“黄土高原”两幅画在屏幕上)

师:黄土高原美吗?

生:(齐答)美!

师:这种美与江南的美有什么不同?(众生举手)

生27:江南的美是一种温柔和秀美,而黄土高原却是一种气势磅礴的壮美!

师:说得很好!(屏幕展示:温柔秀美雄浑壮美)两种文化各有各的美,我们不要轻易地用一种美去否定另一种美。事实上,文化是多种多样的,吃的叫饮食文化,穿的是服装文化,唱歌跳舞是歌舞文化;大而言之有世界文化、中国文化、黄河文化、长江文化;小而言之有重庆文化、大足文化……真可谓是林林总总,数不胜数,这就显示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地域性”特征(屏幕展示)。有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这多水的江南孕育出了如此温柔秀美的江南文化;也正是这粗犷的黄土高原孕育出了如此雄浑壮美的——

生:(齐答)黄土文化!

师:这一层赞美的主要是什么?

生28:黄土高原和打腰鼓的人。

师:谁来读这一段?(踊跃举手)

生29:(读23~24段)(这是一位女同学,读得字正腔圆,语调铿锵有力,速度和重音都掌握得很好,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

师:大家的掌声就是最好的鼓励,好一个安塞腰鼓!这腰鼓使山河痛快,让人的想象力也为之飞扬!打鼓的高潮出现了,三个“愈捶愈烈”构成的段与段的排比,层层叠起,一浪高过一浪,最终,“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屏幕上:伴随着激越的鼓声,展示“交融图”——画面以黄土高原为背景,一百多人蹦跳的脚步使得尘土飞扬。他们那酣畅的舞姿、痛快的神情,可谓是如痴如醉,人与鼓完全融为一体。)

师:力量因生命而得以宣泄,生命也因力量而得以升华,让我们齐读25~27段。(全班齐读,声音洪亮整齐,颇有气势)

师:这是打鼓的最高潮,人们完全沉醉于鼓声中,而这时鼓声突然停

止,那会是怎样的感受呢?谁来给我们读一下?(挑一女生)

生30:(读28~30段)

师:这三段是写静止场面的,读时要把那种宁静的、陶醉的感觉读出来。这三段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吗?

生31:“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怎样理解?

师:我们知道这么两句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屏幕上展示这两句诗),“蝉噪”使林子更安静,“鸟鸣”使得空山更幽深。这里

借鸡鸣反衬了当时的寂静场面,写出如痴如醉、如梦如幻的境界。

师:大家体会到这种感情了吗?

生:(齐答)体会到了!

教学阶段(四)(【教师归结】——合)

师:让我们总结一下今天的学习情况(屏幕展示):

1.朗读的基本技能(基调、速度、重音、语气、停顿)

2.文化的多样性和地域性特征

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关系:

①有力的词语

② 铿锵的短句

③ 众多的排比

师:内容和形式要达到完美的统一。所以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不仅内容要充实,在结构形式上也应该出新意。课后,请大家完成这样的练习(屏幕展示“作业布置”):

描写一个场面,比如读书、体育活动……

(1)学习目标定在80分及以上的同学写一个排比段。

(2)学习目标定在80分以下的同学写一组排比句。

师:好一个安塞腰鼓哇!让我们再次去感受那股激情!下面我们分任务读:老师读第4段,紧接着全体男同学齐读第7段,然后请张超同学单独朗读第13段,全班接着读16段,再请王龙同学朗读第24段,接着全班齐读第25~27段,剩下的由全体女同学读,明白了吗?(通过富于变化的朗读形式来形成鼓点一般的节奏)

(伴随音乐,屏幕上反复播放“狂舞图”和“交融图”)

(师生交叉读,掀起高潮)

(下课铃响)

教学反思

《安塞腰鼓》是一篇诗化的散文,有着雄浑伟奇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磅礴的语言,而生活在南方或现代都市中的学生,大都对其缺乏感性认识,因此,教这样的文章,我觉得尤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情绪,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一旦学生进入角色,教学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在教学设计时我采用以朗读为主的教学方法,有利于“破冰”,把重点放在感知气势和品味语言这两个板块上,以“朗读”一线贯穿“读、说、析、品、评”整个过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完成教学任务。

整个设计分以下几个环节:第一板块——朗读、感知。首先,对课文开头的安静场面和腰鼓表演的热闹场面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学会朗读,酝酿情绪。其次,在疏通的基础上,感知安塞腰鼓的气势和打鼓后生给人的感受,找出课文的关键词句,进而概括出其特点来。这样就对腰鼓的特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第二板块,通过朗读,把握文章第二部分四个层次的内涵。舞蹈场面、鼓声,这两个部分是视觉、听觉的直观感受;生命活力、民族精神,这些是腰鼓的深层内涵,也是本文理解的难点。除了朗读之外,前一部分通过观看视频,体会修辞手法的作用,来感受文章的内容。后一部分,通过课文和课前提供的一些资料感受黄土高原恶劣的生存环境,体会高原人民坚强、乐观的精神。安塞腰鼓所表达的内涵是无比丰富的,但“诗无尽解”,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因而要指导学生通过品读课文,感受其中所宣泄的激情和生命力,每个人从中有所发现,有所认识,这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可惜的是,前一部分所占用的时间太多,讲解得太繁琐。留给后一部分体悟的时间过少。因此,后面部分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变得过于匆忙,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不多,而我又急于得出结论。

本文中对民族精神的体悟,个人感觉很难。一是这里涉及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民众的普遍认识,这样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另外在课文中的表现只有寥寥数语,而且很隐晦。我的处理方法还是以读促感。通过自己的范读,引发学生对文本基调的共鸣。如“痛苦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因为有了上一个步骤,对黄土地生命艰难的体悟进行了铺垫,因此能因势利导地解读出来。接下来就是顺势介绍作品背景,这一环节以学生被动接受为主。课后我思考下来,觉得如果把这一部分资料课前发给学生,学生对整篇文章应该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思索。

结尾的设计原本是让学生通过“好一个____________的安塞腰鼓”,联系民族精神填空。开课当天突然想到,那一节课的结尾时间正好是和“5.12”汶川地震时间相吻合。因此,抓住声音这一要素,把2008年奥运会鸟巢的万众欢腾和地震的一片死寂作对比,导出不论是欢乐或痛苦都给我们以前进的力量。这样的巧合正是教学的契机。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运用教学智慧,抓住这样的契机。

这篇课文文本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而且内涵丰富,因此,教学前我分发学案,让学生掌握与课文教学相关的一些资料。学案教学是以学案为载体,学生依据学案在老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活动。它的功能是: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确保学生学习中主体地位的落实,实现学生学习的最大效益,最大限度地为师生“互动—探究”提供课堂时空。

整个教学环节,我选择了“自由读,齐声读,小组分读,齐读”四步。由朗读调动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朗读中启蒙,在朗读中回归。设想是美好的,而实际课堂操作与之是有差距的。在2班上完这堂课时,我感觉朗读环节被虚化了,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得到落实。学生读得好吗?真实评价并不好。但是我们经常被教导,对读得不够好的同学,教师也不要随意打断,要给他们信心和力量,要鼓励他们。所以学生自我感觉好那就好吧,于是下一个环节,老师的预设——通过对朗读的节奏、语调和情感的具体评价从而把握课文的内容,就被学生转移了,再次被齐声朗读所代替,老师被学生带着走了。这堂课就在全班同学轰轰烈烈的朗读声中结束了。看似无一处不是朗读,学生无一个不读的一堂朗读课,却成了一个看似热闹的朗读假象,学生的朗读水平并没提高,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气势、魅力时并无裨益,之后学生回答问题的模棱两可、不知所云就是最好的证明。

同行评价

王振宁老师是一位对语文充满热情的年轻教师,他在课堂上的激情可堪比安塞腰鼓那隆隆的鼓声。

在结构上,本堂课实际运作也像《安塞腰鼓》的语言运用一样,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王老师很好地运用了“起、承、转、合”,通过朗读这种技能的培训,把原本游离于文本外的学生逐步地引入到文本所营造的气氛,继而引导学生去思考文本所表现出的时代意义,最后用总结的方式使教学目标与学生学习结果达到了统一。

王老师本节课的一个特点就是: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思考”——“提问”——“思考讨论”——“解决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每一个问题都由学生主动生成,参与讨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提问与解决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进而也提高了朗读的表现力。

另一特点,针对语文水平不一样的学生,王老师设计了不同的作业,旨在因材施教。掌握知识的同学不必浪费时间,没掌握的同学多加练习。

此节课如果在一些细节上稍加注意,将更完美,如在对学生进行朗读点拨之前,需对学生现场朗读的水平作一些分析评价;在板书上分别列出1~4段和第7段不同的注意点,这样更明了。

希望王老师能将腰鼓狂舞般的热情继续燃烧到课堂教学的每个角落。

上海体育学院附属竞技体育学校语文备课组长范如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