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多层立体的园本培训

多层立体的园本培训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园本培训是实施园本管理的基点,保教人员是幼儿园发展的主体力量,通过合乎教师素质基础及其发展需要的园本培训,有效地建设起一支高素质的保教队伍,并依靠他们推进幼儿园发展。幼儿园的每周例会就是对教师进行园本培训的主要途径,例会一般由幼儿园各部门负责人扼要汇报一周情况,园长就一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组织大家讨论,在幼教理念和行为上达成共识。

二、多层立体的园本培训

园本培训是实施园本管理的基点,保教人员是幼儿园发展的主体力量,通过合乎教师素质基础及其发展需要的园本培训,有效地建设起一支高素质的保教队伍,并依靠他们推进幼儿园发展。幼儿教育的关键是以教师为核心形成适宜本园的教学模式,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风格和教育经验决定了幼儿教育的质量,园长特别关注教师职业能力的提高。幼儿园的每周例会就是对教师进行园本培训的主要途径,例会一般由幼儿园各部门负责人扼要汇报一周情况,园长就一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组织大家讨论,在幼教理念和行为上达成共识。通过总结、反馈、研讨,新的教育理念和有创造性的行为传达到每一位教师。幼儿园经常请专家来讲学,送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使教师幼教专业素质大幅度提高。同时,园长抓住机会让教师为幼教同行和幼师学生开课,参加省市课题教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幼儿园内,让非幼儿教育专业教师在幼儿园保持其自身学科优势,使学科优势成为幼儿发展良好的“平台”,这是园本管理体制能够良好运行的必要保证。非专业教师在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电化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具有相当的专业水平,幼儿园创造机会让他们更多地了解幼儿和幼儿教育的特点,从思想上实现从学科知识本位到以幼儿为主体的定位转换。为了使教师之间在专业上互相融合,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改变以往教师各自为政、各自经营自己部分的局面,选择年轻教师、非专业教师和有幼教经验的教师组对,共同备课、听课、评课,每周定期研讨。非专业教师入门很快,幼教专业能力迅速提高,已具备初步的独立带班能力。

案例7 广泛深入的园本培训案例

苏州新区狮山中心幼儿园 徐 红 诸玲霞

一、强化理论学习,刷新教育理念,引导教师争做学者型、研究型教师

1.进一步深入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领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解读》精神。采取个人研读、教研组讨论,以及学习摘记、体会交流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进一步领悟《指南》中所倡导的理念,围绕“领悟《纲要》理念,在实践中落实《纲要》精神”的中心议题谈自己的体会和打算,说说自己的困惑和问题,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相互结合,找到最佳切入点。

2.继续学习区域活动的有关知识,指导教师合理投放操作材料、科学指导区域活动。

3.组织教师分批外出听课、学习和参观,鼓励教师参加高层次的进修和继续教育

4.为年轻教师搭建良好的平台,促进其专业成长。

指导年轻教师关注自身所处的教育教学环境、个人的教育教学经验、独特的教育感受与体验,并进行分析、研究,不断寻求解决问题途径,在自我评价、自我实践与自我反思中,得到提高。

5.鼓励骨干教师积极探索和总结教育经验,引领骨干教师循着“学习型教师”——“发展型教师”——“研究型教师”的轨迹成长,发挥其带头作用。骨干教师精选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典型案例、成长过程中的感悟在教师中进行交流讨论;通过开放教学活动、现场诊断等实践活动,展示骨干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功底、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二、规范地开展研究活动,提高教师研究能力,引导教师争做反思型、创新型的教师

研究活动就是要完成不断研究、不断实施、不断总结、再研究再实施再总结的过程。从中提升教师的教育观念、调整教师的教育行为,最终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研究能力,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建立网络式研究结构,提高教师保教质量

形成“点线面结合”网络,以园的申报课题为主线,向以横向平行班组分组研究的点和纵向子课题组研究的面扩散和辐射,点面线有机结合,按照各自的专题进行研究并相互交织、互为网络、相互依托、相辅相成,做到优势互补,完成全园的课题研究任务,带动教师队伍的良性循环,不断提高教师保教质量。

(二)规范研究活动的计划、过程记录,提高研究活动效益

1.规范活动计划中,我们提出:情况明、目标清、措施实的要求并总结了“一明、二有、三保证”的经验方法。一明:明确研究活动的目标;二有:有研究活动的常规内容和专题研究内容;三保证:保证研究活动的时间次数(集体研究每双周三下午1点至2点半,每班两教师每天坚持有研讨、沟通的时间,及时记录研究的经验或困惑,到集体研讨时间提出,大家共同商量研讨以达成共识)、班级有配合研究的具体措施(将班级实施中的问题提出共同探讨,不断反思、商讨解决遇到的一些实质性问题的方法和措施)、组内人人参与。

2.规范活动过程记录中,我们提出:条理清、记载实、有侧重要求并总结了“两有”的经验方法:一有相对固定的记录表,写清组名及参与活动人名、活动地点、时间、内容;二有活动记录,记录有侧重,重点写活动研究的过程(实录、措施和效果)。

(三)规范研究活动的交流展示,提高教师研究能力

在规范活动成果的交流和展示中,我们总结了“一不固定和三结合”的经验方法。一不固定:交流时间不固定,随情况而定,有学期结束、学期中期、前期和随时交流;三结合:交流形式灵活采用书面小结与口头交流结合、现场汇报与相互介绍结合、资料展示与相互学习结合。内容具体生动,看得见、听得到、学得了,深受教师的欢迎,有利于总结推广经验与成果,也让教师有了提高锻炼的机会,对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四)扎实开展专题研究,提高教师研究效益

1.专题研究议题来源于教师日常教育教学中碰到的困惑的问题、保教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专题可一个也可多个,各组根据实际灵活选择。我们的研究专题有英语教育在日常生活中的渗透、英语教育与主题教育、与艺术等领域教育的整合实施、英语教育在家庭教育、亲子活动中的运用等。

2.扎实开展专题研究的学习、研究、实施、总结四个阶段是提高教研效益的关键。学习阶段——是理解研究专题及研究的意义,明确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多通道收集学习理论资料的过程。研究阶段——是将所学的理论初步联系实际的阶段,要做好解决问题的构思、设想、方案、步骤,有的要制定测量工具,有的要评议比较、筛选补充,是大家动脑研究的阶段。争论中大家对某问题有了初步的共识,制订出初步的实施方案或措施。实施阶段——是执行上阶段研究讨论的方案的过程,是对集体智慧做一次实际的检验,是研究的另一种形式,一般采用观摩、评议等方法,时间长短以观摩次数而定。实施过程中,有收获也有新的问题的出现,都将是下阶段研究的议题。总结阶段——是对最初设想的教育方案的评价,就研究活动过程予以总结。在这四阶段中,学习是基础,研究是中心,实施是重点,总结是关键。

三、多样化地进行分层培训,创新地进行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从“教师有特长、教学有特点”的目标出发,组织开展自主性教学研讨活动,对不同层次的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培养,鼓励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寻找自己的教学长处,逐步形成独具个性的教学风格。一是推出“教师自我成长”活动,以教师自我申报、年级组推荐与园部讨论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教师个人成长计划与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园部为他们提供外出学习、上公开课等多种磨炼渠道,促进教师快速成长;二是推出“组内互助定特长”的教学研讨活动,教师个人确定自己重点钻研的学科,年级组集体备课出谋划策,在组内进行教学研讨,使每个教师逐渐定位自己的教学风格。

(一)多形式地开展教师培训

提供机会让教师外出参观学习;请专家、外教来园讲座、研讨、教授和教学示范;指导教师根据园工作、教科研工作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寻找自己研究的切入口,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凸显自己的才能;组织辩论式研讨、沙龙式交流、分享式观摩等形式的活动;分层次进行培养:对教学能力强的园骨干教师进行“星级教师的评定”(按成果汇总、民意测评、家长问卷、教学现场等评定)并做教学示范;对教学能力层次相对较弱的5年以内的青年教师进行了师徒结对,并进行“最佳师徒的评比”(在师傅的指导下,选题、设计方案、组织并实施,参与比赛);对教学经验较丰富的其他教师,要求他们在工作实践中充分展示自己,参与“一课多研、教学能手的评比”(选课、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议课),过程中充分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帮助教师逐步掌握主题实施中双语教育的合理分配比例,以及不断积累实施双语教育的原则和经验。

(二)创新地进行研究

平时活动中:注重自学《纲要》重塑自己的观念,破旧立新,以“一课多研”、“课例、案例分析”为手段,关注教育教学实践问题,解决困惑;以观摩研讨为根基,实现自己与自己、自己与同事或大家与专家的对话和交流,探索实践;以观察反思为策略,步步逼近,促进教师个人反思、集体研究反思,有效促使教师获得新知识,并在未来实践中作出新尝试,进而实现教师专业上的共同成长。我们较有创意的做法有:“继续教育、一课多研”活动;“最佳师徒和星级教师”评定等。

例如,“一课多研”活动中,主题《好朋友》课题,结合实习生来园实习和牵手园教师一起进行:辅导老师与实习生一起选课、备课;实习生现场教学上课、说课;辅导教师与实习生一起改课;牵手园教师和组内教师参与的听课;辅导老师主评,其他教师(包括牵手园教师和组内全体教师)参评的评课;大家一起“争论、对话”的议课的研究活动。大家从不同的视角对执教者的活动设计、教育教学过程及效果说自己的认识和感受,提出自己的疑惑,并提出自己认为需改进和调整的内容;执教或辅导老师根据大家提出的意见进行自由追问、质疑、商榷或辩驳;其他参与者再给出必要回答或解释,如此反复,使对话不断推进,评课和议课交叉进行着,有效地帮助教师建构属于自己的实践性的知识,教师不仅对自己的活动进行反思、研究,而且成为共同研究学习群体的一分子。这能帮助教师在行动中获得处理问题的能力,强调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骨干、教师与领导、甚至教师与专家的对话、互动和合作、学习,营造“合作、交流、商量、分享”的研究氛围。

例如,“继续教育”活动中,改变以往请老师把培训内容做介绍的单一做法,建设性地请每位教师预先对自己一阶段来参加的各种培训、观摩活动进行理性的思考,整理出“三个点”,分别是“亮点”、“建议点”、“商榷点”,把学习到的好的经验,结合自己平时的实践和经验,提出自己的建议、困惑和疑问,在继续教育活动中与大家一起分享经验,研讨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