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泛深入的园本研究

广泛深入的园本研究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简介:幼儿园开展课题研究“学前双语教育实践探索”,历时5年,经历了“用母语教英语”和“用英语教英语”两个阶段;从“渗透式英语”走到“整合式英语”走向“浸入式英语”。并根据原有的中文教材,配上基本的、浅显的、使用频率高的英文内容,形成自己园本教材,对教师进行园本培训,逐步提高教师的英语教育专业水平。

四、广泛深入的园本研究

园本研究是实施园本管理的起点,通过园情研究,使管理建立在合乎园情与发展需要的基础之上,在有关专家、教授的指导下,新加幼儿园与苏州幼师学校合作,创建并形成适合本地区本园的双语整合课程,并着手研究与社区小学双语教育衔接课题。探讨如何利用双休日、晚间幼儿园闲置的设施、设备和环境,利用现有的教师资源、家长资源面向0—3岁幼儿开设亲子班;在幼儿园体系中实现托、幼、小一体化;幼儿园、家庭社会三结合。

案例9 学前双语教育中英文整合行动研究例举

苏州学前双语课题组

简介:幼儿园开展课题研究“学前双语教育实践探索”,历时5年,经历了“用母语教英语”和“用英语教英语”两个阶段;从“渗透式英语”走到“整合式英语”走向“浸入式英语”。从关注幼儿的兴趣、满足家长需要的“英语兴趣班”到关注教师、幼儿、幼儿园共同发展的中英文整合的“英语实验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受小学欢迎的幼儿,造就了一批具备良好幼儿教育业务能力又具有良好英语水平的“双师型”教师,开发了适合本园的园本教材,取得明显效果。

问题提出:学前双语教育是适度超前的教育,学前双语教育实践研究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在幼儿园为什么教英语,教什么,怎样教,要达到什么目标,这些教育理念中最基本的要素还没有被很明确地界定出来,幼儿英语教育师资、教材、环境等问题仍然困扰着学前双语教育实践。

一、第一阶段研究

大多数幼儿园英语兴趣班外请英语专业教师或是外籍教师,英语教师虽然英语水平较高,但由于不懂幼儿教育特点,特别是不懂幼儿心理和学习特点,在学习内容上、教育方法上易成人化、小学教学化。此外,教师的流动性大,教学效果差。

1.预诊:请本园对英语有基础又有兴趣的教师教幼儿英语,本园教师了解幼儿,设计的教学方法和形式受到幼儿的广泛喜爱。

2.研究目标:本园有兴趣教英语的教师用汉语夹杂着英语对幼儿进行英语教学。

3.研究内容:以台湾《美乐蒂》、《大胡子伯伯》英语为代表的(汉夹英)“三明治英语”为教材,用“中文教英语”的方式对兴趣班幼儿教英语单词、句型。

4.研究成果:用汉夹英的方式教幼儿英语单词和句型,简单、易学、易教,幼儿容易理解,对教师的英语要求也不高,幼儿学习积极性高、学得快;教师教的积极性也高,效果好。但是,“洋径浜”英语不利于培养正确的语感语调,英语环境不强,受到专家的质疑。

二、第二阶段研究

1.预诊:引进学前教育专业或幼儿师范学校英语好的毕业生,经过短期的儿童英语教法培训后上岗教幼儿英语。

2.研究目标:有幼教基础专业知识的英语教师用纯英语教学,创造纯英语环境。

3.研究内容:以TPR英语、阶梯美语、余珍有《幼儿英语》等为教材,“用英语教英语”的方式,对兴趣班幼儿教英语单词、句型。英语既是目的语也是媒介语。

4.研究成果:用英文教英语,给幼儿创设纯正的英语环境,幼儿倾听能力、有意注意得到培养,但对教师口语要求和幼教经验要求高。刚毕业的新老师虽然英语好,但缺少母语教育经验,英语游离母语之外,母语和英语之间缺少联系。把英语学习从幼儿各领域发展和一日活动中剥离开来,不但增加了幼儿园阶段不该有的课业负担,而且幼儿通过这种方式学到的英语,往往只是脱离开语言交际背景的些许单词、短语、儿歌,听力、日常交际等基本技能无法生根结果。

三、第三阶段研究

1.预诊:请本园英语水平高、有幼教经验的教师,尝试中英文主题整合。

2.研究目标:英语融入母语教学之中,创设纯英语教育环境。

3.研究内容:以强海燕、赵琳的《浸入式儿童英语》为媒介,对实验班尝试中英文主题整合教学。

4.研究成果:整合式儿童英语教学就是将英语纳入幼儿园母语课程中,直接用英语作为幼儿园实施主题教学、组织相关领域活动的唯一语言。整合式英语对师资力量要求很高,普通幼儿园难以把握,难以操作。对此,幼儿园在设计主题活动时主要涉及具体形象、容易理解、操作演示性强的艺术、体育、语言等领域,而尽量回避数学、社会、科学等较抽象的内容,有意把它们留给中文教学。并根据原有的中文教材,配上基本的、浅显的、使用频率高的英文内容,形成自己园本教材,对教师进行园本培训,逐步提高教师的英语教育专业水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