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本次研究的基本设想

本次研究的基本设想

时间:2022-03-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研究过程中,本书首先要区分“法人行动”的三个理论层面,即社会行动、社会组织与社会结构变迁这三个范畴。“法人行动者”的崛起对我国的社会结构产生了哪些影响等等。
本次研究的基本设想_“法人行动”与当代中国社会

五 本次研究的基本设想

(一)研究设想与基本内容

科尔曼的“法人行动”是一个颇具创新的理论概念,同时也是一个与社会实践紧密联系的理论框架,然而,如前所述,目前国内对法人行动理论的研究还未形成规模,有关该理论的许多内容均呈空白状态。尽管有很多关于理性选择和理性行动过程的分析,但二者毕竟不能相互代替,要深入了解和运用法人行动理论,就必须对其进行专门的研究。为此,首先应对其思想体系与结构框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介,对主要的概念和命题进行分析,全面掌握法人行动的丰富内涵和理论脉络,在此基础上,可以从我国社会学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出发,加强该理论在相关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以此促进理论本身的发展及其本土化的进程。

在研究过程中,本书首先要区分“法人行动”的三个理论层面,即社会行动、社会组织与社会结构变迁这三个范畴。首先,社会行动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科尔曼将“法人行动者”看作基本的社会行动单位,我们对“法人行动”也可以从社会行动的角度进行最基本的分析;其次,“法人行动”是“法人行动者”的行动,而法人行动者都是以某种法人组织的形式出现的,因此,“法人行动”其实也是一种“组织行动”,“法人行动”理论中包含了很多组织理论的研究话题;其三,“法人行动”还关注“法人行动者”大量兴起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在这个意义上,“法人行动”又可以纳入社会结构变迁的研究范畴。可见,“法人行动”本身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内容,这些都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探讨。

另一方面,当代中国社会生活和社会结构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相关的议题一直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以往的研究尽管角度各异,且多有创新,不过,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见到从“法人行动”这一角度进行的分析。为此,本书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法人行动”这个新的理论视角,从社会行动、组织理论和社会结构变迁这三个层面出发,对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例如,当前我国“法人行动者”的行动特征和发展趋势如何?“法人行动”思想对当前我国组织控制和组织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是否有启发意义?“法人行动者”的崛起对我国的社会结构产生了哪些影响等等。希望通过此次研究,我们能从中得出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思路和结论。

(二)研究过程与研究方法

作者采用理论分析与经验研究相结合的手段进行研究,在对“法人行动”的理论分析中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历史分析等研究方法,资料来源途径主要是查阅相关学术成果、文献资料、统计年鉴等。在对当代中国社会法人行动的研究过程中,除使用上述方法外,针对个别问题,还将从客观条件出发,通过“目的抽样”与“滚雪球抽样”相结合的办法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问卷调查,另外还通过非参与观察、访谈等手段进行一定的经验研究,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单纯文献资料研究的不足。

在本次研究中,问卷调查获得的有效问卷为285份。关于样本误差的检验,我们采取的方法是找出一些主要的指标,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进行比较,直观地检验二者之间的差别。就本次调查而言,我们从现有统计资料出发,从性别、就业人口年龄、组织类型的分布频率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调查样本与总体之间的误差不大。下表显示的是样本中各类组织类型的频率分布。

各类组织类型的频率分布

img2

资料来源:问卷调查统计

(三)研究目标、主要观点及创新

本次研究试图实现以下两个方面的目标:

1.充分剖析和把握“法人行动”的理论内涵,挖掘该理论中最富有创新性和思想活力的内容。对科尔曼的“法人行动”思想,国外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一些概念的辨析和命题的论证,国内的研究则多为对理论的基本介绍和命题的零散应用,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专门、系统的理论分析。针对这种状况,本书将对科尔曼“法人行动”思想的理论内涵和社会实践意义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并从三个理论层面对其进行详细的剖析:(1)在“社会行动”这一理论层面,“法人行动”扩充了行动者的类型,认为当代社会的基本行动者由自然人和一部分法人组织共同构成,在行动与结构的关系问题上,“法人行动”也试图弥合微观行动与宏观社会之间的固有鸿沟;(2)在“组织研究”这一理论层面,“法人行动”所涉及的组织研究的领域尽管比较有限,但它强调各个职位代理人的“双重资源”,强调组织中行动各方的资源、利益和理性选择的过程,这种独特的理论视角可以为当前组织管理、组织控制以及组织生存和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提供一种新的研究思路;(3)在“社会结构变迁”这一理论层面,科尔曼密切关注当代社会的发展趋势,提示人们关注“法人行动”对社会结构变迁所产生的重大影响,强调控制“法人行动”、重建社会资本对解决社会问题、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从而显示出他对社会结构变迁的深刻洞见和强烈的使命感

2.运用“法人行动”这一理论视角,对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进行探索性的研究。(1)传统中国社会的家族、封建官僚组织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单位”组织都不能被称作“法人行动者”;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社会组织不断演变和分化,具有“法人行动者”特征的社会组织正在逐渐形成和发展,本书将这些组织划分为“市场型”、“政府型”和“民间公益型”三种类型,并对其社会行动特征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2)就“组织研究”而言,当前我国各类“法人行动者”中存在一系列管理、控制与决策等问题,“法人行动”的理论视角可以为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例如,代理人的双重资源问题可以使我们对腐败形成的根源有一个独特的认识;以利益为核心的理性选择过程则可以使我们更加全面地理解组织决策与生存发展所面临的困境,不断开拓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3)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全球化的影响,“法人行动”在整个社会行动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在这种形势之下,相关的社会问题也日益增多,如“法人行动者”对自然人和公共环境利益的侵害、社会对“法人行动者”的管理与控制以及原始“社会资本”的缺失给一些弱势群体带来的损害等等,面对这些问题,科尔曼提出的重建“社会资本”的思路可以为人们提供有益的启示。总之,在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各类“法人行动”呈现出不断变动、错综复杂的发展态势,通过考察这种特征,希望能为社会行动、组织研究和社会结构变迁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理论框架,同时也为相关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本次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鉴于国内外已有研究的零散性和非系统性,本书从三个不同的理论层面对“法人行动”的理论内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研究认为,“法人行动”既是一种社会行动理论,又是一种组织理论,同时还可以纳入社会变迁的研究范畴,在这三个层面内,我们可以发现“法人行动”对社会学理论的创新所在,同时还可以在社会学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的诸多方面得到富有启发意义的新思路。这种分析视角及其所涉及的内容是以往同类研究中未曾见到的。(2)本书首次探讨了当代中国“法人行动”的类型、特征和发展趋势,从“社会行动”、“组织研究”和“社会结构变迁”三个层面对当前的“法人行动”进行了分析,提示人们关注“法人行动者”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日益重要的地位及其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并且指出,如何对“法人行动者”实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将是社会学理论创新与经验研究的重要议题。

【注释】

[1]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封页。

[2]陆德泉,《记海德园的理性选择论战》,《信报》,1993年10月26日,下载自http://iculture.ichannel.com.hk/HA/HA10/HA10_008.html.

[3]丘海雄、张应祥:《理性选择理论述评》,《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第118页。

[4]转引自周长城:《理性选择理论》,《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侯钧生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379页。

[5]陆德泉,《记海德园的理性选择论战》,《信报》,1993年10月26日,下载自http://iculture.ichannel.com.hk/HA/HA10/HA10_008.html.

[6]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第8页。

[7][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第307页。

[8]杨楹:《非理性主义哲学思维方式论纲》,《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第19页。

[9]黄南珊:《西方理性概念内涵分析》,《晋阳学刊》,1995年第1期,第69-74页。

[10]赫伯特·西蒙:《管理行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年,第75页。

[11]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年,第10页。

[12]王亚锋:《爱情经济学》,经济学家网,2002年11月23日,下载自http://www.jjxj.com.cn/news_detail.asp?eyno=335.

[13]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第70页。

[14]Granovetter,Mark,1985,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481-510.

[15][瑞典]理查德·斯维德伯格:《经济学与社会学·詹姆斯·S.科尔曼》,1990年,安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中文版序言第3页。

[16]程同顺、张国军:《理性选择理论的困境:纠结的理性与不确定性》,《理论与现代化》,2012年第2期,第56页。

[17]周小亮:《偏好、制度与选择:理性选择模型质疑、反思与重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第53页。

[18]J.H.Goldthorp: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Large—Scale Data—Sets and Rational Action Theory,Europe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6,12.

[19]贾西津:《从经济学与社会学中“人”的预设对二者方法论的思考》,《社会科学研究》,2000年第5期,第107页。

[20]科尔曼:在芝加哥接受访谈,引自理查德·斯维德伯格,2003,《经济学与社会学》,安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73页。

[21][美]彼得·阿贝拉(Peter Abell):《理性选择是理论的一种理性选择吗?》,《国外社会学》,2000年第1期,第39-48页。

[22][美]詹姆斯·博曼:《理性选择解释的限制》,《国外社会学》,2000第1期,第49-56页。

[23][美]格林、沙皮罗:《理性选择理论的病变》徐湘林、袁瑞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序言。

[24]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发展战略及企业组织创新》,《社会学家的眼光: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袁方、刘应杰、张其仔等著,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第51页。

[25]张德胜:《儒商与现代社会:义利关系的社会学之辨》,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44页。

[26]杨雪冬:《社会资本:对一种新解释范式的探索》,李惠斌等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第8页。

[27]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发展战略及企业组织创新》,《社会学家的眼光: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袁方、刘应杰、张其仔等著,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第48页。

[28]丘海雄、张应祥:《理性选择理论述评》,《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第122页。

[29]李培林:《“另一只看不见的手”:社会结构转型、发展战略及企业组织创新》,《社会学家的眼光: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袁方、刘应杰、张其仔等著,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第44-54页。

[30]汪丁丁:《理性选择与道德判断》,《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4期,第37-38页。

[31]刘少杰:《理性选择研究在经济社会学中的核心地位与方法错位》,《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6期,第31页。

[32][德]里夏德·明赫:《理性选择理论——对其解释力的批判性评价》,《国外社会学》,2000年第1期,第6-16页。

[33]Blau Peter M,1993,“Putting Coleman’s Transition Right-Side Up”,Analyse &Kritik,1,下载自http://www.analysekritik.uni-duesseldorf.de/ak193.ht.

[34]Tilly Charles,1997,James S.Coleman as a Guide to Social Research,The American Sociologist(Summer),第82-87页。

[35]Diekmann Andreas,1993,Abstract of Sozialkapital und das Kooperationsproblem in sozialen,Dilemmata,Analyse &Kritik,1.下载自http://www.analysekritik.uni-duesseldorf.de/ak193.ht.

[36]Coleman S.James,1993a,The Rational Reconstruction of Society,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58,February.

[37]李志君、刘欣:《八十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学理论发展的基本线索》,《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2期,第34页。

[38]白锡堃:《合理选择论——科尔曼〈社会理论基础〉(上卷)述评》,《国外社会科学》,1994年第6期,第75页。

[39]Shapiro,Susan P,1991,Comments of Constructed Social Organization,in Social Theory for a Changing Society,Westview Press,New York.第16-18页。

[40]Hechter Michael,1991,Comments of Constructed Social Organization,in Social Theory for a Changing Society,Westview Press,New York.第15页。

[41]Tuomela,Raimo,1993,“Corporate Intention and Corporate Action”,Analyse &Kritik,15,下载自http://www.valt.helsinki.fi/staff/tuomela/papers/colem.htm.

[42]Ahrne Gran,1991,Book Review of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Acta Sociologica.141.

[43]张超:《关于干群关系的社会学思考——“法人行动者”与村级权力》,《中国农村观察》,2002年第3期,第68页。

[44]许昀:《村干部的策略行为与村委会的职能偏离》,2005,下载自“中国民间组织网”,http://www.chinapo.gov.cn/web/showbulltetin.do?type=next&id=16682&dictionid=1500&catid.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