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

时间:2022-03-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提起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很多人很自然地联想起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新四军。敌后游击战的作战形式是中国共产党综合考虑了全国抗战爆发后国内外形势和敌我友力量对比等各方面因素而作出的正确战略决策。早上9时许,日军的180多辆运输卡车进入伏击阵地。日军被前后夹击,腹背受敌,死伤惨重。
广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_燕赵党旗红: 中国共产党在河北

提起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很多人很自然地联想起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新四军。敌后游击战的作战形式是中国共产党综合考虑了全国抗战爆发后国内外形势和敌我友力量对比等各方面因素而作出的正确战略决策。

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不久,毛泽东就指出,八路军要“在整个战略方针下,执行独立自主的分散作战的游击战争”。华北军民充分掌握毛泽东游击战思想精髓,在广大的山区和平原开展游击战,熟练运用偷袭、袭扰、伏击、诱伏、围歼、破交、村落防御等战法,与侵略者展开了血战,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游击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山地游击,让抗日军民提振士气

在红军时代,共产党的军队就非常善于开展山地游击战。抗战开始后,八路军把这一特长应用得得心应手,著名的平型关战斗就是八路军开赴抗日战场后伏击战成功的范例。八路军进入河北后,继续着这种战法,而且一仗比一仗打得漂亮。

1938年初,由于经常遭到根据地军民的袭扰,日军在邯(郸)长(治)大道不断增兵保护运输线。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副师长徐向前决定在响堂铺伏击日军辎重部队。

响堂铺位于河北涉县邯长大道上,路南多为悬崖峭壁,路北多为起伏的高地,便于埋伏。1938年3月31日凌晨,一二九师部队冒雨赶到响堂铺,按照事先安排,伏击部队和打援部队全部埋伏好。早上9时许,日军的180多辆运输卡车进入伏击阵地。

响堂铺战斗中,八路军一二九师向伏击阵地开进

两个小时后,战斗结束,战场很快被打扫干净,400多名日军被击毙,三名被活捉,缴获步枪300多支,机枪12挺,迫击炮4门及大批弹药物资等。181辆汽车被烧毁。

1939年9月下旬,驻石家庄一带的日军独立混成第八旅团第三十一大队及伪军1500余人,由旅团长水原义重少将指挥进犯灵寿陈庄。当时陈庄驻有晋察冀边区的后方机关及抗大二分校。一二〇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和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获悉日军行动后,决心以少数兵力节节抗击,诱敌深入,尔后集中优势兵力将进犯之敌歼灭于运动中。随后,一二〇师、晋察冀军区部队、抗大二分校的学员等分工合作,有的负责去诱敌深入,有的负责在前面堵口子,有的负责在后面断后路,有的负责左右夹击,有的负责打援敌,其间还根据敌情及时调整部署。

28日10时许,日伪军全部进入了伏击圈后,八路军发起进攻,口袋越扎越紧。同时,灵寿、慈峪方向援敌也被阻击住。被围的日军见援军无望,拼死突围,但均未成功。29日黄昏,八路军对日伪军发起总攻,至30日上午7时,陈庄歼灭战胜利结束,千余名日军命丧黄泉。前来增援的日军得知进犯陈庄的部队已被全歼,只好载着大批尸体仓皇退回灵寿。

陈庄战斗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中敌后的模范歼灭战之一,共毙伤俘日伪军1200余人,挫败了日伪军寻歼八路军主力、破坏晋察冀边区后方的企图。

1939年10月底,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重兵,对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北岳区进行冬季“大扫荡”。11月3日,日军独立混成第二旅团500余人被晋察冀部队歼灭于涞源雁宿崖。这使得有着日本“名将之花”之称的所谓“山地战专家”、日军“蒙疆驻屯军”最高长官兼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旅团长阿部规秀恼羞成怒,第二天便带领1500多名日军前往雁宿崖“报仇雪恨”。

陈庄战斗中八路军一二〇师机枪阵地

1939年11月6日,八路军从四面八方奔向黄土岭,围歼进犯的日军第二混成旅团

军区司令员聂荣臻决心利用敌人求战心切的心理和孤军深入的有利时机,集中优势兵力予以全歼。于是,先派出小股部队袭扰迷惑日军,引诱阿部规秀进到黄土岭一带的伏击圈。

黄土岭战斗歼敌900余人,缴获大量军用物资,击毙了曾受天皇赏识的中将指挥官阿部规秀。

平原作战,让侵略者遭到重创

八路军进入河北以后,创造性地开辟了平原抗日根据地,并根据平原的地形特点开展游击战争,打出了八路军的威风。

1939年1月,日军集中3万多兵力对冀南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企图一举摧毁冀南抗日根据地。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和政委邓小平决定以小部队袭扰、迟滞和消耗日军,同时让主力部队转移到日军侧后,寻机来个伏击战,打掉日军的嚣张气焰。

但是,在平原地带选择伏击地点绝非易事,没有山,又是冬季,也没有青纱帐,一眼望去,到处是一马平川,想埋伏那么多的部队可是太难了。但功夫不负有心人,选来选去,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威县的香城固是个理想的伏击战场。

香城固一带是东北西南走向的沙河故道,河道两边长满了密密麻麻的红柳和野枣树。西南的张家庄一带是一条高达数丈、绵延五里多长的大沙岗,河道东北面是庄头村,与张家庄遥遥相望,构成了一个钳形防御阵地,非常适合打伏击。此后,三八六旅旅长陈赓多次带人勘察地形,作出诱伏战的部署:伏击、打援部队埋伏好,诱伏部队前去佯攻县城,引诱出城追击的敌人到香城固。2月10日,日军集结250余人,乘9辆汽车,拉着大炮,架着机枪,终于出动了。

前来诱敌的部队打打停停,牵着日军的鼻子朝着香城固的“口袋阵”一步一步走来。很快,日军便钻进了八路军的“口袋阵”。

此战日军无一人漏网,汽车、武器、弹药全部被缴获。刘伯承称赞此役是平原地区“模范的诱伏战”。

1939年的河北平原注定是侵华日军的坟场。在冀南根据地进行反“扫荡”的同时,贺龙、关向应率领的八路军第一二〇师主力挺进冀中平原与日军作战。4月18日,一二〇师主力在河间东北的齐会、卧佛堂一带休整。22日,与前来“扫荡”的日军吉田大队800多人在齐会遭遇。23日清晨齐会战斗打响,日军在炮火掩护下,向齐会村发起猛攻,将一二〇师七一六团三营包围在村里。三营官兵利用房屋院墙,和日军逐街逐院争夺。此时,贺龙等完成了调集主力围歼日军的部署,七一六团一营、二营对日军实施反包围,七一五团七连突入村内和七一六团三营会合,开始对日军内外夹击,进攻齐会的日军完全陷入孤立。

与此同时,七一五团和冀中军区二团、四团、五团分别占据齐会村外的有利地形,开始对日军猛攻。日军被前后夹击,腹背受敌,死伤惨重。

齐会战斗示意图

这次战斗,共毙伤日军700余人,俘7人,缴获山炮1门、轻重机枪20挺、步枪200余支,被誉为“平原歼灭战的范例”。

机动灵活地利用地形、地物与敌人周旋,趁机消灭敌人,这是八路军在河北敌后战场成功的诀窍。1942年5月1日,日军5万余人在飞机、坦克、装甲车的配合下,对冀中抗日根据地实行了空前残酷的“铁壁合围大扫荡”,采用多路密集的“拉网式”“梳篦式”战术。冀中根据地一时间腥风血雨,损失很大。冀中军区二十二团两个连在左叶团长的带领下于6月8日的夜晚来到深泽县城北宋庄。他们连夜在村里构筑三道工事,封锁村子,并把村里家家户户的院墙打通,把宋庄变成了处处相连、交叉火力密布的防御堡垒,同时将村里的老弱妇孺连夜转移。左叶团长提出了“谁多挖一锄头,谁就少挨一炸弹皮”的口号,这个正确的决定为战斗胜利打下了基础。

6月9日,日军一部接近宋庄,八路军出其不意地打了个伏击,歼灭日军冀渤海特区司令坂本及其卫队200余人。宋庄伏击战陆续引来了日军增援部队3000多人,他们开始用轻重武器不断地围攻宋庄。八路军利用事先修好的工事与日伪军开展了村落防御战。左叶命令大家不要使用重武器,以免引起敌人格外注意,暴露团部。至晚上8点,共打退了日军38次进攻,在日军突入村里后还被八路军利用肉搏赶出了村子。凌晨时分,部队和部分群众利用猛烈炮火的掩护顺利突围,连村里一个说书的盲人也被侦察员背出来到达集结地点。日军却认为突围出去的不过是八路军小部队,大部分部队还在村里。6月10日天刚发亮,日军(包括保定新增援的部队)开始从四面八方猛攻宋庄,一直打到11点,才发现是自己人跟自己人打,宋庄早已成了一个空村。

这一仗,八路军仅伤亡73人,创造了抗战史上一个以少胜多的奇迹。

破袭交通,极大地牵制了日军兵力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由于日军感觉共产党的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威胁越来越大,所以开始回师华北,对各敌后根据地疯狂“扫荡”,对各根据地实行“囚笼政策”,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封锁分割各根据地,给各根据地带来很大困难。为了打破敌人的封锁,砸碎日军的“囚笼”,华北八路军集中105个团的兵力,以正太铁路为重点,对华北日军主要交通线和通讯设备进行大破袭。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百团大战”。河北各根据地军民在“不留一条铁路,不留一根枕木,不留一座桥梁”的口号下,踊跃参战。

百团大战中束鹿(今辛集)军民大破石德铁路,拆下铁轨拉走

战役分三个阶段进行,从1940年8月20日至12月5日,共歼灭日伪军2.5万人,俘虏1.8万人,摧毁大批碉堡据点。破坏铁路479公里,公路1500公里,毁桥梁、隧道、车站260多座,煤矿5座,割电线43万公斤,收复县城数十座。百团大战使日军后方天翻地覆,一片混乱,交通、通信完全陷于瘫痪。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参加兵力最多、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战果最丰富的一次战役。百团大战的胜利,打破了日军的封锁,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斗志,遏制了妥协投降的逆流,更重要的是牵制了侵华日军的兵力。此后的两三年中,日军抽调了大量的兵力对华北各抗日根据地进行反复的“扫荡”“清剿”,无疑是由于根据地八路军的存在,影响了日军在正面战场的兵力部署和后勤补给,所以日军才这样大动干戈。

以上仅是一些比较典型的敌后游击战的战例,其实,除了八路军的正规战斗外,还有广大的人民群众创造出的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水上游击战等战法。可以说,华北敌后游击战的成功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加,人民才是游击战胜利的根本保障。在华北敌后,几乎是全民皆兵,全民参战,用一切可用的武器,用一切可用的办法消灭敌人,壮大自己。华北大地无处不是战场,无人不是战士,无时不在战斗。抗战八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含北岳、冀中、冀热辽)和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含冀南、太行、冀鲁豫、太岳)运用游击战术与敌作战6万多次,消灭日伪军约55万人,做到了积小胜为大胜,由消耗变消灭,真正陷敌人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最终给侵略者带来灭顶之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