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第节,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

第节,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

时间:2022-09-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双方激战1个月,日军被歼2万。中国军队先后投入70个师另7个旅共70万人的兵力,与日军展开血战,坚持3个月,歼敌4万余人。纪律松弛,编制不全,装备奇缺,补给制度落后,影响了战斗力。

(1/15) 南口作战

1937年8月8日,日军向得胜口发起进攻,汤恩伯的第13军血战18天,日军伤亡1·5万余人,中国军队伤亡1·67万余人,8月25日南口失陷。

(2/15) 忻口会战

日军攻占南口后,沿平绥线向山西推进。1937年10月,中国军队在忻口和太原进行了顽强抵抗。双方激战1个月,日军被歼2万。

(3/15) 徐州会战

1938年初,日军占领华北和宁沪杭地区后,从南北两个方面沿津浦路向徐州夹击。

(4/15) 台儿庄战役

1938年3-4月,中国军队在李宗仁等指挥下与日军在台儿庄附近激战1个月,毙伤敌1万余人,捷报传遍全国。

(5/15) 武汉会战

1938年6月开始,日本调集12个师团约40万的空前兵力,并以约120余艘舰艇、500架飞机的强大的海空军配合,进攻武汉。

(6/15) 淞沪会战的原因

日本侵犯上海,直接危害了蒋介石政府的利益和英美在华利益。因此,国民政府决定应战

(7/15) 战况

1937年8月13日,日军向淞沪发动进攻。日军先后出动飞机300余架、舰艇70余艘、战车200余辆、重炮300多门,兵力最多时达30万人。中国军队先后投入70个师另7个旅共70万人的兵力,与日军展开血战,坚持3个月,歼敌4万余人。1937·11·12,上海失陷。

(8/15) 历史作用

第一,淞沪抗战粉碎了日本侵略者“速战速决”,企图用3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野心。 第二,国民政府抗战比较坚决,对全国抗战起了好的作用。 第三,国民党广大官兵和全国人民表现了高度的爱国献身精神和不畏牺牲精神,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决心和能力,赢得国际的同情。 第四,为掩护上海附近地区工业内迁争取了宝贵的时间。这些工厂对支持持久抗战具有重大意义,对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9/15) 失败原因

客观原因: 日本国力和军力均远远超过中国,而且又做了长期的战争准备。 主观原因: 第一,没有充分的抗战准备,一开始就进行决战。 第二,蒋介石对国际形势作了错误估计,幻想国际干涉,期望通过“战”来实现“和”,使淞沪抗战充满了军事冒险和政治投机。 第三,上海东临大海,北枕长江,便于敌人海陆空军联合作战;淞沪地区无险可守,无有利地形,不利于中国军队进行防御战。 第四,淞沪防线工事准备不良,长江、黄浦江布防不力,无力抵御日军的进攻。 第五,具体指挥作战的失误。指挥机构职责不清,各级指挥官军事修养较差,指挥失当;蒋介石独揽指挥全权,临振易将,还经常过问前方基层部队的行动。 第六,国民党军队内部矛盾重重,中央军与地方部队不能互相配合。纪律松弛,编制不全,装备奇缺,补给制度落后,影响了战斗力。

(10/15) 豫湘桂战役

1944年4月,日军为打通大陆交通线,摧毁美国在中国内地的空军基地,投入40万兵力实施称为“一号作战”的计划,进攻河南、湖南、广西。 豫湘桂战役历时8个月,国民党军队损失五、六十万兵力,丧失国土20多万平方公里。

(11/15)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简况及作用

第一次:1942年1月,日军进攻缅甸仰光。应英国军方的要求,国民政府先后派出第5、第6和第66军组成远征军入缅作战。 第二次:中国远征军分别撤到印度和云南后,1943年,云南余部重新整编为滇西远征军,印度余部改编为驻印军。 中国远征军两次入缅作战,消耗和吸引了大量日军,配合了同盟国在太平洋战场及欧洲战场的作战

(12/15) 洛川会议

1937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陕北洛川举行扩大会议,决定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的胜利,使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共产党必须担负起抗日战争的领导责任

(13/15) 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洛川会议提出并通过的政治纲领。 纲领全面地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基本政治主张,是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的具体化,给全国人民指明了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道路。

(14/15) 《论持久战》

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发表《论持久战》,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15/15) 百团大战

1940年8月,八路军在华北敌后(不含山东)对日军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破袭战役。战役开始后,投入的部队迅速增加到105个团(约20万人),故被称为“百团大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