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比较”是徒弟,“会比较”是师傅

“不比较”是徒弟,“会比较”是师傅

时间:2022-02-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在生活中,孩子是时时刻刻在受到比较的。不是所有的比较,都是有害的。这条标准是最重要的,许多家长在比较孩子上出现问题,都是没有按照这个标准做。但家长在比较时,诋毁自己是可以的。孩子成才,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家长的责任就是结合孩子自身特点,因材施教,不要过于迷信孩子不能“比较”,视其为“洪水猛兽”。

场景7 “不比较”是徒弟,“会比较”是师傅

许多家长都有一个“不良”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喜欢拿自己孩子与其他孩子比较,特别是用其他孩子优点来比自己孩子缺点。这样的比较,胜负没有任何悬念。

1.场景

这种比较情况是随处可见的,比如孩子上幼儿园时,父母常说:你看谁谁吃饭吃得比你快多了、谁谁比你勇敢、你怎么不如谁谁乖……。而当孩子上了学,又会唠叨:你写作业怎么那么慢啊,人家谁谁早就写完了;或你什么时候才能像谁谁那样,能考到100分啊……。

2.为什么要比较?

其实仔细想想,家长经常用这种比较方式和孩子说话,很多时候都是下意识的。而他们这样说,一方面是恨铁不成钢,另一方面,恐怕也是想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差距,希望“知耻而后勇”,能以更快的进步甚至超越其他人,变成自己期待的样子。

但是,孩子在4~6岁,恰好是开始认识自我、建立自我价值感的重要阶段。若总被拿来和别人做比较,且比较结果往往都是自己不够好,那孩子内心一定会感觉受挫。久而久之,孩子就无从认识到自己优点和长处,也树立不了自信心。即便父母有时也会夸奖,但仍然抵消不了比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另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没有真正进入社会,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对他们的评价是相当重要的。

许多儿童教育理念就提出:“不要对孩子进行比较,永远不要对孩子说他比别的孩子差。父母最好的办法是关注孩子每一个微小进步,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家长要学会欣赏孩子,你应感觉你的孩子永远是最好、最优秀的。同时学会从不同侧面去看孩子,多发现孩子身上的长处。因此,父母要从正面、积极肯定的角度审视孩子。”

上面说的儿童教育理念错了吗?当然没错。只是,这些儿童教育理念,没有把“比较孩子”这个事情真正说清楚,而家长理解又过于绝对。孩子是独立的人,你不对孩子比较,孩子就不受到比较了?他们会受到老师、其他人、同学的比较,而且自己也会主动和别人进行比较。所以,在生活中,孩子是时时刻刻在受到比较的。

3.正确的比较方法

既然孩子时时刻刻都处在对比之中,家长就要善于利用“比较”!不是所有的比较,都是有害的。尽管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按照自己的个性发展,但方法恰当,也一样可以拿自己孩子的短处和其他孩子的长处相比。

按照如下方法和标准来做,你就可以对孩子做出“好的比较”:

1)好比较要符合孩子能力

这条标准是最重要的,许多家长在比较孩子上出现问题,都是没有按照这个标准做。比如,家长经常对自己的孩子说“你怎么不向谁谁学习,每门都考100?”或说“你看别人都会算术了,可你什么也不会!”

家长的这种比较,基本都是在孩子还不具备对应的能力上。有时候,家长真应该反过来想想,你以为孩子傻呀,能考100分,非要考80多分?反之,如果孩子有能力考100,却没有考出,你要仔细想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了。

2)好比较要不捎带自己孩子

父母在比较时出错,往往是这条做得不好。比如,许多家长对孩子不爱刷牙头疼,假如你们夫妻之间说:“谁谁每天早晨起来是一定要刷牙齿的,不刷牙就不吃东西。”同时,你说时要表现出很钦佩的样子,但不要对着孩子。此时孩子会明白的,为了做你眼中的“好孩子”,以后会尽力去刷牙。

大家可以对比一下,如果你刻意对着孩子说同样的话,或背后说“谁谁每天都刷牙齿的,咱们孩子怎么就不刷?”会有什么样结果。所以,同样的话使用场景不同,对孩子影响效果也差别很大。

3)好比较要表达自己的善恶是非观点

家长教育孩子时,要对善恶是非显出你的态度,看见别人做好的事情或坏的事情,应当表示赞许与不赞许,孩子会在无形中受到影响的。比如,你看见有人乱扔垃圾,你可对孩子说:“这人真不好,乱扔垃圾!我非常不喜欢。”

孩子看见别人的举动,听见父母不是对“自己”的评价,就知道乱扔垃圾是不好的,也会养成和你一样的是非观念,在不会这样做的基础上并继而形成习惯。

4)好比较可以运用到表扬中

家长在运用对比时,如果是在表扬孩子,则约束条件可以是宽松的,也鼓励家长经常运用这类“好比较”。比如,你孩子原来考试都是80分左右,现在考90多分,则你可对孩子说:“你最近一定是努力了,你应为自己取得成绩而骄傲!过不了多久,你就会和谁谁一样的!”当孩子听到这种对比,不仅增加了自信心,也知道得到了父母的认可和鼓励。当然,这个“谁谁”是应该比孩子略强的。

另外,大家可以想一下,这和前面的第一条有什么区别?

5)好比较从来不挖苦诋毁

父母希望孩子以出类拔萃的人物为榜样,向其学习,这对孩子发展自然是十分有益。但无论如何,也不要挖苦讽刺孩子,特别是牵涉到孩子的人格和品质。比如,孩子某件事想做好,但却没有做好,你说:“你真让我丢脸,你怎么不学学谁谁,为什么不能像他一样?”这种拿他人长处来贬低孩子的做法,容易让孩子下不了台,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和委屈,因为你几乎没有看见孩子的努力,以后成绩可能会更差。

但家长在比较时,诋毁自己是可以的。还是上例,比较好的说法是:“你比当年我强多了!我像你怎么大的时候,还不如你呢。没有关系,我知道你想做好,让我们一起努力?”

所以,家长要能看到自己孩子长处,以及孩子的努力,就算你的比较不是特别到位,也是可以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起到应有的效果。教育孩子一定要采取“活教育”的方法,不能生搬硬套。孩子成才,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家长的责任就是结合孩子自身特点,因材施教,不要过于迷信孩子不能“比较”,视其为“洪水猛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