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现代文阅读,何惧之有

现代文阅读,何惧之有

时间:2022-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根据近年的中考以及初一和初二的考试结果统计和相关调研分析,目前的初中生最担心的是现代文阅读,甚至觉得比文言文阅读还难。对此,作为命题人和阅卷人,想以本届我们所设计的现代文阅读题来告诉将要参加考试的同学们:现代文阅读,何惧之有?从以上的考题设置和命题意图等,我们不难看出,现代文的考题设置并不是命题者随心所欲的,必须是根据课标和教材的要求而为,只是如何与选择的材料相吻合而已。

16 现代文阅读,何惧之有?

根据近年的中考以及初一和初二的考试结果统计和相关调研分析,目前的初中生最担心的是现代文阅读,甚至觉得比文言文阅读还难。据说,其原因主要是阅读材料是课外选的,考题也似乎是没有见过的,甚至说是无章可循,而文言文阅读则主要从教材选材,不过是考对词句的理解和文章的分析罢了。

其实不是这样的!对此,作为命题人和阅卷人,想以本届我们所设计的现代文阅读题来告诉将要参加考试的同学们:现代文阅读,何惧之有?

先说说现代文阅读的材料选择,这不但是考生担心的事情,更让命题者煞费苦心,可以不夸张地说,选择好阅读材料远比设置具体考题难得多!因为要符合要求,就必须按课标对7~9年级“阅读”要求的13条要求来选择材料和设计考题,而考题的设计的基础则在材料!从近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来看,现代文大多数的材料选自教材以外,当然也不是说非从教材以外选材不可。这是为什么呢?

前些年,大多数以原教学大纲规定的100篇基本篇目来命题,结果导致的是教学中只重视基本篇目,考生的迁移能力较差。若从教材以外选材,自然会引导平时的教学注重对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因为考生能对没有阅读过的材料进行解读并准确答题,这显然最容易检测实际阅读能力。

选材有哪些原则呢?大前提是按课标和教材要求来选,具体说主要有六条:一是按初中阶段应掌握的三种基本文体和四种文学体裁来选择;二是选择篇幅适中的材料,一般千字左右;三是适合初中生阅读,既不能简单到属于小学生阅读,又不能像高考阅读材料;四是选择既有人文性又能体现工具性的材料,即能体现一定的思想教育意义,又能从现代文阅读能力来设置考题;五是既要考虑阅读材料的典范性,又要考虑时代感,尤其要尽量与现代初中生的生活体验有机地结合;六是要回避社会上的各类资料的阅读材料。看,最主要的原则就这么多,还有不少细小的就不必说了。这其中要有时代感且又要回避资料最难!说实话,为了达到要求,我们为选择阅读材料所花费的时间就占了命题时间的一大半!

那么,在本届中考试题中,我们为什么会选择乔叶的《坐在最后一排》呢?一是这篇文章属于以叙述为主的叙事性作品;二是原文2000多字,篇幅过长,我们将它删改成千字文;三是适合初中生阅读,绝大多数考生能在考场上读懂;四是这篇文章既有人文性又能体现工具性,很有教育意义,由于文字难度并不大,也较容易设置考题;五是文章较典范且很有时代感,贴近学生,很容易触发考生的生活体验;六是《读者珍藏版·我的故事》较新,估计还未成为各类资料的阅读材料,即使曾出现在某些资料上,我们将原文进行了删改,也就与原文不同了(后来查证,没有资料选择此文)。

也许,同学们了解到我们选材的做法和原则,你就不再担心从教材以外选的材料有多难,其实,根据我们的了解,一般命题所选择的阅读材料比教材的难度要稍简单些,因为教材有时得适当选一些名家名篇,其间自然会有一些难度较大的文章。

再说说考题的设计和答题思路等。按照所定的考试要求,当然更主要是按照课标和教材及学生的实际,我们对这个材料共设计了6道题,其中有的题还设有小题。

1.请根据上下文,揣摩理解以下加点词语。

(1)选文中“世界上最漫长也是最短暂的几分钟”里,“最漫长”和“最短暂”在这儿是否矛盾?理由是什么?

(2)在下面的加点词语中任选两个,结合上下文说说各自含义(先写明词语再答题)。

我都感到从未有过的紧张、激动、惭愧和快乐。

答题思路及参考答案:

(1)这两个词本身是矛盾的,只有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分析才能说明不矛盾,因为第一次受到老师的如此重视而兴奋,从感觉上说最漫长;从客观上看,几分钟自然最短暂。注意要说明不矛盾的理由。

(2)此题也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分析才能准确分析:紧张,担心达不到老师的要求而紧张;激动,因受到老师的关心而感激;惭愧,对以前的过错而惭愧;快乐,因在老师的关心帮助下进步而高兴。

命题意图和说明:检测考生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对词句的分析能力,前一小题重在对一些表面矛盾其实不矛盾的辨识和分析,课文曾出现此类练习题,后一小题重在引导考生结合上下文揣摩词语含义。

2.请从选文加曲线的句子中任选一个,从修辞运用方面来说说表达作用(先写明句子序号再答题)。(附:选文加曲线的句子:①每当她带着清香的气息在我身后停下时,每当她弯下腰接近我低低地说话时,每当她带着微微的笑容慢慢离去时……②我有什么资格向老师提要求?)

答题思路及参考答案:

要分析修辞运用的表达作用得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分析:(1)运用排比,具体地写出老师经常对“我”的关心和帮助,充满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增强语言的气势等,即从思想意义和语言表达两方面来答;(2)反问,增强语气,即“我”没有资格向老师提要求,表达出“我”强烈的自责和后悔。

命题意图和说明:检测考生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对语言表达的分析能力,重点是对修辞的表达作用和效果的理解。

3.选文中的“我”为何能从“最后一排”坐到“第一排”?你读了这篇文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答题思路及参考答案:根据文章内容我们可从师生两方面来分析:一是老师的关心、帮助、指导、鼓励等;二是“我”勤恳用功,努力而不断进步。后为开放题,宜从前一问的两个方面谈感受,最好结合实际谈:一个人的进步需要别人的关心和帮助,更在于自身的努力。

命题意图和说明:检测考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提炼能力,还考查考生能否结合生活体验答题。

4.请根据作者的思路来说说这篇文章为什么用“坐在最后一排”为题目。

答题思路及参考答案:回答这个问题应该根据全文来分析,从内容说是由“我”坐在最后一排而进步,有双关之意。从文章结构看,这个标题在文章中前后三次出现,具有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结构上起前后连接的作用。

命题意图和说明:检测考生的理清思路、结构及拟题目的分析能力,实际是引导考生根据全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来理解。

5.文章开头说“年轻漂亮的好老师”,可没有具体描写,请你根据加点词语在下面为白老师写一段人物描写的文字。(不超过60字)

答题思路及参考答案:开放题,如原文“红衬衣白裙子,齐耳短发,模样甜甜的”等,能用具体语句描绘出“年轻和漂亮”即可。

命题意图和说明:检测考生根据具体语言环境的表达能力,要符合特定条件的表达,重点在用具体的描述来表达人物特点。

6.结合文章,大胆说说你的看法。

(1)选文有意略去了原文的结尾,请根据你的理解,大胆推测原文结尾的主要内容的要点(不是续写)。

(2)对选文所写的只有好学生才有资格坐前排的做法,你赞同吗?大胆说说你的看法。

答题思路及参考答案:

(1)“我”的激动和感受,记忆中其他事淡忘,而白老师的笑容关心铭记于心;白老师关爱鼓励着“我”继续进步等。

(2)开放题,可赞同也可反对,因从激励教育说这是可以的,从事实上说,文中的“我”正是因这种激励才进步;从人文关怀说,这对学生不公平,且从心理上刺激了学生等。

命题意图和说明:检测考生的理清思路、结构的分析能力及推测和是否有所探究能力,重点在检测考生是否结合阅读和生活体验揣摩、推测,且能言之成理。

从以上的考题设置和命题意图等,我们不难看出,现代文的考题设置并不是命题者随心所欲的,必须是根据课标和教材的要求而为,只是如何与选择的材料相吻合而已。那么,我们只要在平时的学习和考前的复习时,在老师的指导下,能按照课标和教材要求掌握现代文阅读的方法,完全可以从容应试了!(原载北京《语文教学研究》2006·1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