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追求“立体的懂”

追求“立体的懂”

时间:2022-02-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让文字站立起来,和作者对话,追求“立体的懂”,其基础就是,教师要学会用孩子的眼光来看世界,用孩子的心灵来感受世界。初次接触“立体的懂”一词是在拜读周振甫先生的《立体的懂》一文时。不可否认,每次课堂的动态生成都会因为教师的“准备不足”或学生的“突发奇问”而带来遗憾。

第三节 追求“立体的懂”

文本解读要读语言文字,也要读思想内容。让文字站立起来,和作者对话,追求“立体的懂”,其基础就是,教师要学会用孩子的眼光来看世界,用孩子的心灵来感受世界。

初次接触“立体的懂”一词是在拜读周振甫先生的《立体的懂》一文时。先生如此阐述:“读了一课书,记住了多少生字,记住了多少句子,这只是‘点线的懂’。记住的生字是‘点’,记住的句子是‘线’。平面的懂只懂得这课书中的字的意义和用法;同样的字,在其他的课文中,它的意义和用法假如有了变化,就看不懂了。把一部书全部读熟就不同了,开始读时不懂,读多了渐渐懂了,这才叫‘立体的懂’。”我以为,学生的课堂学习若能做到有效、扎实,那样的“懂”才是“立体”的。

前不久,我又一次执教了小学语文第九册教材中孙犁先生所著的《白洋淀纪事》中的一篇——《采蒲台的苇》。前后两次执教该课虽只相差两年,但期间对自己第一次执教后的反思、对教材的再一次研读乃至后一份教案的设计变化,让我在一次次的震撼中不断洗礼,在脱胎换骨中奋力挣扎。我更深刻地体会到: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捍卫语文学习的特色,通过教学“对话”还文本的声音,通过外显的组织形式促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一、鼓励问题探究,挑战动态生成

《采蒲台的苇》通篇文字平实,没有华丽的辞藻,就如同冀中人民一样朴实无华;白描手法在该文中得到了最佳表现,表面波澜不惊,却蕴涵着惊涛骇浪,就如同白洋淀人民的生活一样平淡却厚实。全文构思巧妙,揭示的主题又十分深邃。对五年级的孩子来说,要真正读懂课文,是比较困难的。

在反复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我发现文章以《采蒲台的苇》为题,好像是状物,其实是写人;看似赞苇,实际赞扬的是在保家卫国的抗日战争中做出牺牲的人民。如何将这些纷繁复杂的线索理顺,我仔细地研读教材,终于找到了突破口——白洋淀人民的生活离不开苇,苇是白洋淀人民战斗与生活的见证,苇是白洋淀人民精神的象征。在课文中,人苇结合,交映生辉。这既是帮助学生读懂文章的关键,又是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长点,是可以贯穿整个课堂的生命线

为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人与苇、人民群众与革命干部血肉相连的关系,我在教学中按照学生的迫切需要,以作者的思路为依据,直接从课文的主线入手,单刀直入剖析课文。课堂教学的第一板块中,我安排了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质疑,学生所提出的问题也的确是他们读不懂的。根据学生的提问,我随机进行了板书归类,发现问题的来源无非是关于“苇”和“人”的。

<课堂实例回放>

师:这篇文章写于1947年,离现在的时代比较久远。再加上本文独特的写作风格,所以同学们在阅读的时候可能会产生一些疑问。老师要求大家预习课文的时候,通过查找资料的方法解决在阅读过程当中产生的一些疑问。想了解一下,是不是还有一些问题没有解决?提出来,课堂上我们一起讨论。

生:课题既然是采蒲台的苇,为什么课文讲的却是一个英雄的故事而不是芦苇的故事呢?

师:你回家不仅读了文章,还翻阅了课后的学习小建议。这不失为一种读书的好方法!

(板书:苇 人)

生:我想问一下,这里“人民的血液保持了它们的清白”的“它们”什么意思啊?

师:“它们”指的是谁?

生:芦苇。芦苇怎么会有清白呢?

师:对呀!一般都把清白用在人身上,说这个人没有污点,非常纯洁。在这儿,芦苇怎么会有清白呢?

(板书:清白)

生:有一句话我读不懂——如果单纯是苇,如果单纯是好看,那就不会成为冀中的名胜。

师:请注意,“名胜”前有一个限制的词语。

生:冀中。

师:白洋淀属于冀中抗日根据地,那儿除了苇,除了好看,还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吗?同学们可以读读课文,在前文找到答案。

(板书:冀中名胜)

生:关于苇塘,就不只是一种风景,它充满火药的气息和无数英雄的血液的记忆。

师:对啊,如果只有苇塘,那只能算是一种风景。而现在,它不只是一种风景,它还——

生(齐读):充满火药的气息和无数英雄的血液的记忆。

师:因此说,那儿被称为冀中名胜。

生:我想问:为什么要把人比作寄生在苇里的鸟儿,整天不停地在苇里穿来穿去呢?

师:读读课文,上文也能找到答案。

生:因为人和苇结合得很紧。

师:小朋友,有些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只要你静心地读书,多读几遍,就能找到。

生:为什么“没有!没有!”这声音将永远响在苇塘附近?

师:而且应该一代代地——

生:传下去。

师:对啊!这两句话简单而朴实,为什么要一代代传给我们的子孙呢?

(板书:没有!没有!)

生:第四小节中说“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师板书:最好的)那么,这句话之后,应该介绍“为什么最好的苇出在采蒲台”。可是,这句话之后却讲述了一个很感人的故事。

师:不明白的是应该介绍苇,为什么又写人呢?还是这个问题。

生:在第三小节中,有一句句子写道:每一片苇塘,都有英雄的传说。通过我的理解,我觉得传说都是神话之类的,而这里为什么说英雄的传说在里面呢?

师:好。同学们,看看你们提的问题大多数都来自于苇。这并不奇怪。因为这篇文章从课题看,题眼是苇,而文章却用了大量的笔墨来写人。这是为什么呢?这也是理解这篇文章的关键。让我们就先来解决这个问题,人和苇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自由朗读课文,找到有关的语句,画出来。

曾经也担心在课的伊始就采用质疑问难的组织形式会不会冷场,会不会显得杂乱无章。也有老师建议我给学生提问的范围和切口小些,这样的预设可能会较好地控制课堂局面。不可否认,预设性的教学方式运作成本和结果风险都会比较低,但它也往往容易使学生的学习缺乏独立能动性。而教学过程的机械化与程式化并不是我所期待的课堂形态。我相信,学生都是带着个人的生活经验、学习体验走进课堂的,他们的背景决定了他们肯定会有一些灵动的智慧火花在课堂中闪现,他们的知识储备决定了他们肯定会有许多无法解决的疑问在课堂中涌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智慧正在催放,情感正在撞击,视界正在敞亮,这是比任何的设定都更为可贵的资源。

因此,在以上的教学环节的处理过程中,我试图将学生零乱的思维加以归纳,提炼出关键性的问题,进而为学生指明探究的路径。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其实和他们没有整体地把握课文内容有关。因此,在引导学生梳理他们的提问的同时,我还不忘提醒学生有些问题的答案就在书中,从而试图培养学生认真读书、静心读书的习惯。

不可否认,每次课堂的动态生成都会因为教师的“准备不足”或学生的“突发奇问”而带来遗憾。这就给教师带来更大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教师若能敏感地捕捉其中的有价值的因素,“为学习而设计教学”,通过富有智慧的教学策略,重构教学,定会生长出较之“知识”更具有再生力的因素。也惟若此,“豁然开朗”“怦然心动”“悠然心会”“浮想联翩”这种美好的境界才会在我们的课堂孕育成长。

二、呼唤效益意识,彰显语文特色

语文凭借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延的情感、深邃的哲思滋润着孩子们的心田。叶圣陶先生认为,文字是一道桥梁,通过这道桥梁,读者才能和作者会面,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的确,只有当这些文字“活”起来,学生才能与作者心心相印。然而要使文字变得鲜活,教师必须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全神贯注地去体验文本,与文本“对话”。因为阅读的过程就是文本意义与阅读主体之间进行交流,实现双向互动的过程。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对话去理解文本,发展文本,各种相关的知识与生活体验才能被更好地激活。各种不同视界的碰撞,才可以给学生以新的启迪,引发他们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从而完成知识的建构。正是出于这样的认识,在前后两次的教学设计中,我所采用的方法截然不同,课堂效益也自然不同。这亦引发了我进一步的思考……

阅读故事,感受“人——苇”关系

img2

(续表)

img3

(续表)

img4

如今,虽然对于语文教学思想化、道德化的批评甚嚣尘上,但是应该牢牢记住这不仅是一门语言工具学科,也是一门人文学科,放弃道德的浸染和情感的熏陶,教师就失去了利用文本引导孩子思考、观察、感悟人生的大好机会,是有愧于为师传道职责的。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意味着认同之后的超越,意味着尊重之后的创新。”只有遵循高效的阅读教学规律,即“源于文本而又高于文本,凭借文本而又超越文本”,才能引导学生实现对于文本内容的“立体的懂”。也唯有如此,才能逐步实现教育的终极关怀——让每个生命时时创新飞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