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堂提问的设疑处

课堂提问的设疑处

时间:2022-02-1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堂提问是引发思维,促进师生信息交流的重要方法。要充分发挥提问的作用,除了知道它的基本要求和形式以外,还要找准课堂提问的设疑处,问到点子上,问到关键处,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这样提问集中反映了文章中的知识点,抓住一点,提挈全文,体现阅读教学的整体性,使学生学到完整知识。有的课文,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揭示课文内容,突出中心。

第四节 课堂提问的设疑处

课堂提问是引发思维,促进师生信息交流的重要方法。要充分发挥提问的作用,除了知道它的基本要求和形式以外,还要找准课堂提问的设疑处,问到点子上,问到关键处,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要找准设疑处,就要明确设疑的出发点和针对性,即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内容重点、训练的重点项目去确定设疑处。一般讲,阅读教学可从内容、结构、语言表达和作者写作意图等方面去设计提问。具体说来,可在如下一些地方去考虑设问处,确定设疑点:

1.关键处

关键处,是指对理解教学内容有极其重要的地方,它是教学的重点,或学生不易理解的难点。在这样的地方设计提问,就会揭示重点,突破难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药》中鲁迅为何只用一个“药”字为标题?这“药”能否治病?“药”的含义究竟是什么?又如《将相和》一课,有老师在分析课文时提问:①廉颇蔺相如他俩一直和吗?②后来为什么不和?③最后又是什么使他们和了? 这就抓住题目的点睛之词,抓住关键处设问,把审题释题与理解思想内容紧密地结合起来,层层深入,环环紧扣地揭示课文的内在联系,促使学生有目的、有步骤理解课文,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样提问集中反映了文章中的知识点,抓住一点,提挈全文,体现阅读教学的整体性,使学生学到完整知识。

2.疑难处

疑难处,指在学生困惑不解,或难以理解的地方。抓住疑难处设问,可以化难为易,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以掌握课文内容。如《守财奴》一课,最后设问:葛朗台临死前是怎样表现的?从中反映了什么?(爱财如命,死而不已)这是学生不易理解的难点,突破这一难点就能较好地揭示中心。如不通过这样的设疑,学生是难以理解到这一点的,即使能理解,也是很肤浅的。

3.模糊处

模糊处,是在学生模糊不清的地方设问,以帮助学生弄清楚模糊点,理解课文内容。由于学生水平阅历的制约,往往对课文的内容理解存在片面性,我们应根据课堂反馈信息,从准确捕捉学生认识上的模糊点去设问,以有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比如初中《孔乙己》一课,对孔乙己身份地位交待就模糊,但这对理解中心思想又非常重要。教师提问:课文中几处交待了孔乙己的地位?当学生找出三个地方后,使明确:文中三处揭示了孔乙己无足轻重的社会地位,他不过是一个玩物,一个废物,一块笑料,全部价值只是“十九个钱”,当十九个钱从粉板上拭去时,孔乙己也就消失了,可见孔乙己被封建社会所吞噬。

4.矛盾处

矛盾处,是指课文内容好像“自相矛盾”的地方。为了表达需要,有的课文内容看似“自相矛盾”,其实这正是文章的着力之处。学生在这些地方也就常常会出现理解困难,在这些地方设问以帮助学生解开矛盾,理解课文的真正含义。这样就能引导学生把课文理解得深刻,使学生的思维深化。比如前面在提问形式中提到的“大约”、“的确”就是把疑问点设在矛盾的地方。如《祝福》中“我”问祥林嫂怎么死的?那短工回答:怎么死的?——还不是穷死的?“还不是穷死的”是陈述句,语气很肯定,但为何又用疑问号呢?这就包含着极其深刻的含义。是真的穷死的还是其他原因?很显然,作者另有所指——封建迷信是杀死祥林嫂的元凶。在这些看似矛盾的地方就要设问让学生理解。又如《挑山工》一课中,挑山工所走的路比游客长一倍,而所用时间并不长。在这样的地方就需要设问,引起学生去思维而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这就是干什么事都得向着一个目标,一步一个脚印,一个劲地向前走,就会到达目的地。这一问题,也就是作者要表达的真正含义所在。

5.反复处

反复处,是指课文反复出现的地方。不少课文表达特定的感情,作者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一个句子要重复说一次或两次,或在文章中重复几次,以强调某种强烈或深沉的感情。但这样的地方常常易为学生忽视,因此,应在这样的地方设问,引导学生充分体验作品的感情内涵。如《死水》5个诗节,重复出现了5次“死水”,这是为什么?

6.空白处

空白处,是指课文没直白说出,留给读者去领悟玩味的地方。由于表达的需要,不少的课文留下一些让读者去领会,去玩味,去补充完整的地方。这些地方凭借读者的想象去领会补充语言文字以外的深刻内容,使得文章更简洁,收到言尽而意不止的艺术效果。一般情况,这种深刻含义的空白处,课文都有所提示,透过其表面所描写的现象,可以体会出空白处暗暗蕴含着的本意。但学生容易漏掉,这就要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去品味,领会其意。比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课的最后一句“雪上空留马行处”就给我们留下玩味的空白处,此就需设问。又如《桂林山水》最末段看起来只是课文的一个总结,前面分别写了水和山,表现了桂林山水的特点,再把二者合起来写而已,但细心体味,就有许多空白留给读者想象。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绕水,水映山,从平面到立体多角度地表现了桂林山水相依,山水一体,云雾缥渺,宛若仙境的景色,细细读来会领悟到独特的意境:山得水而活,水因山而幽。如不在这些地方设问,帮助学生理解,学生也就很难品出它的真正含义。还有些课文,含义很深,比如鲁迅的许多作品就有许多是文字里看不见的,这里的空白点就需要提问补充,以帮助理解。

7.对比处

对比处,是指课文形成鲜明对比的地方。有的课文,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揭示课文内容,突出中心。在这样的地方设问,能帮助理解。如《祝福》一课中祥林嫂初到鲁镇“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被卖改嫁后“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只是脸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祥林嫂在富人祝福声中将寂然死去时“五年前花白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只有在这些地方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前后对照起来阅读,对比起来思考,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人物的变化,揭示主题。在语文教材中,不少的文章就是用对比的思路构筑成文的。比如《邹忌讽齐王纳谏》、《海燕 》、《中国石拱桥》这样一类的课文,我们在教学中就应设计好提问,引导学生对比阅读,对照思考来理解课文内容。

8.文眼处

文眼处,是指文章的关键的重点的地方。文眼是文章的关键所在,是文章的重点所在,抓住文眼设问,就抓住了关键,抓住了重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文眼在许多课文的开头部分,或文章的题目表现出来。比如《荷塘月色》开篇首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就是全文的感情基调。设问:作者为何不宁静?以帮助学生理解这“文眼”的句子。如《白杨礼赞》的“赞”,如《花未眠》中的“眠”,《触龙说赵太后》中的“说”,都具有深沉广博的含义,具有丰富的内容,如不设问引导学生去思索,就会影响对全篇课文的理解或走弯路,就不能较好把握课文重点,掌握课文中心。

9.细微处

细微处,是指细小不易引起注意的地方。课文细微处常常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不少的细微处,特别是细节描写对揭示中心,刻画形象,突出人物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在教学中设计提问引起注意,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如《祝福》中“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挂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破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课文中“三拳”的细节描写。《荷花淀》中,当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在这些地方就应设问,以帮肋学生理解作者为何要用看似轻描淡写的这些细节描写。又如《守财奴》中葛朗台风瘫后细微描写:看守密室,叫人把转椅在壁炉与密室间推来推去,连狗打个哈欠都听得见,把钥匙放背心里,不时用手摸一下。这些细节揭示人物吝啬性格,学生未必能在这些细微处下功夫,教师就应在这细微处设问激疑,“无疑处生疑”,展示人物形象,使学生更好理解课文。

10.联系处

在知识点,在事物之间的联系处都应设问,以帮助学生前后联系照应,帮助理解。如《祝福》中开头序幕祝福景象的描写与结束尾声祝福景象的描写,就需要设问,帮助学生理解看似在结构上只是照应,而另有深刻含义的表现手法。如《穷人》一课中,写西蒙凄惨死相的同时,描写两个小孩恬静、安详的睡相,就应设问,以帮助学生前后联系理解。又如《白杨》的借物喻人,《落花生》托物言志等等,这些知识都是前后联系着的,通过提问就会强化、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联系理解。

11.延伸处

延伸处,是指文章延长伸展的地方。发掘教材的延伸因素,在延伸点上设问,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内容,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如《触龙说赵太后》一课,学完后,教师提问:假如你是触龙,将会怎样去劝谏赵太后?让学生各抒己见,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又如学完《荷花淀》后,教师提问:试以水生嫂与祥林嫂为例,说说时代变迁对妇女命运的影响?(同为中国普通农村妇女,但两人的人生道路完全不同。一是生活在封建时代的末期,生活在封闭保守迷信的鲁镇;一是生活在全民抗战时期,社会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尤其是根据地妇女解放已深得人心。所以,水生嫂能从一个温顺,贤惠的农村妇女成长为一个抗战的中国战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