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堂提问的方法

课堂提问的方法

时间:2022-03-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课堂提问不但可以用来组织教学活动,反馈一定的教学信息,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精神大有益处。因此课堂提问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下面介绍几种提问的方法。这类提问在日本称之为核心性提问,其作用是扣住教材内容中心,明确学习重点。可采用设陷诱导的方法,如:在讲“算术根”使之加深印象,让学生在错误的辨析中学习这节课,这样提问引导。

第二节 课堂提问的方法

课堂提问不但可以用来组织教学活动,反馈一定的教学信息,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精神大有益处。因此课堂提问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如何才能使所提问题学生乐于思考,积极回答呢?下面介绍几种提问的方法。

一、次序法

次序法是根据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依次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语文课一般是按事件的发生发展,人物出现的顺序,论点论据提出的先后提问。例如:小学语文第七册《李时珍》这一课,根据课文中人物思想发展的过程可以设计以下提问:

1.李时珍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称他是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课文中介绍了哪些具体事例?

2.那个时候,行医既然是受人鄙视的行业,为什么李时珍要立志行医?“立志”表现在哪里?

3.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4.《本草纲目》是一本什么书?李时珍是怎么编写出来的?

5.李时珍为什么能编写出这样一部伟大的著作,流传世界?

6.全文可分几段?各段大意是什么?

这种类型的提问表现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一般地先根据题中的某两个条件,或结合可求得的一个或两个中间问题,启发学生根据题意提出恰当的问题,构成一个简单应用题,然后再逐步达到解题的目的,或由问题逆推所需条件,一步一步推到已知为止。这是教师在应用题教学中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探求解题途径常采用的综合法及分析法。

二、铺垫法

教师在讲新课之前设计一些准备性题目,铺路搭桥,利于掌握系统知识,减少难度。

三、核心法

核心法这是为了突出重点内容而认真设计的提问,目的在于解决教学中的主要矛盾。这类提问在日本称之为核心性提问,其作用是扣住教材内容中心,明确学习重点。学生根据这个重点,找到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或段落,加深理解,牢固掌握。这种提问,一般先要提出导入性问题,通过一问一答,从而引出第二步——核心性提问。核心性提问一般一至二个。第三步是补充性提问,目的是为了更深地理解核心性提问的内容。如果通过恰当的核心性提问,学生能准确抓住重点,那么课堂上就不必再用补充性提问了。

请看一位教师在讲授《一张珍贵的照片》时,抓住关键性的词语,巧布的“疑问阵”,熟练地运用核心法。教师问:“周总理来到小桂花家,小桂花的爹为什么要用‘袖子’抹凳子”。学生思考片刻,纷纷举手,跃跃欲试。有的说:“因为他一时找不到抹布。”也有的说:“小桂花的爹知道来的是总理,太激动,太高兴了!没想到袖子不袖子,只是想尽快擦干净,好让总理坐下歇歇。”有的还能说出小桂花爹的行为,完全是一片真诚,表现出农民对总理的爱戴和崇敬。这时,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了归纳,但他并未因此止步,进而拿出一个“又”字让学生分析讨论:“小桂花的爹……用袖子把一条长凳‘抹了又抹’,这句中的‘又’能不能去掉。”“不能”。“为什么不能?”这一个“为什么”把讨论引向了深处,课堂气氛更为活跃。学生的发言是:“去掉‘又’字,意思全变了。‘抹了抹’可以说是漫不经心,随随便便地擦一下,哪能擦干净!”“有了‘又’字,能表现小桂花的爹仔细地擦了一遍又一遍,把凳子擦得干干净净。”……最后,教师饶有风趣地说:“同学们说得对,不能小看一个字嘛,一字值千金!”

四、对比法

对比式提问,是指将相互联系或容易混淆的概念或内容加以对比而提出的问题,旨在使学生认识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例如:把《一件珍贵的衬衫》和《老山界》这两篇记叙文放在一起比较,就会发现这样的问题:在《一件珍贵的衬衫》中,记叙的六个因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样样俱全,交待得清清楚楚。而《老山界》只交待了地点、人物、事因、经过、结果五个要素。至于时间,只写了是某一天的下午和次日的大半天,到底是哪年、哪月、哪日,则未具体说明。这是为什么?这样一比较,问题就提出来了。经过思考就会明白:记叙的六要素,原则上是记叙文必备的,但也是从实际出发的。某些要素如果是读者熟知的,不交待也绝不会引起误解的,也可省略。正因为长征是大家熟悉的事情,不说出具体的年月读者也会知道,因此《老山界》省略了年月的交待。又如:讲“余幼时即嗜学”一句,把句中的“嗜学”改为“好学”行不行?“嗜学”二字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这两个问题不是立即可以回答的,而是要认真阅读课文并进行思考才能回答。因此学生钻研课文的热情就高。他们反复阅读,反复推敲反复比较,终于领悟到课文之所以用“嗜学”一词的精妙之处,他们说:“嗜学”虽然也是“好学”的意思,但“嗜”的意义更强烈,是特别爱好,爱好成癖。又如:翻译“彼君子兮,不素餐兮”一句时,有同学译成“可不是吃白饭呵”,另外一位同学译成“那些大人先生们呵,可不是白吃饭呵。”这两种不同译法,进行对比,“吃白饭”和“白吃饭”意思是不同的,“吃白饭”是指“吃白米饭”,“白吃饭”是指不劳而获,在这里是讽刺揭露统治者不劳动,白吃饭。这样对比,全班同学都恍然大悟。因此,进行启发式教学,实现教与学“双向交流”,进行对比十分重要,可以取得更佳效果。

五、引导法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温故知新”,联系已学过的旧知识,引导学生到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教师还可针对学生易犯的错误,设计错例,进行分析讲评,借此生议。可采用设陷诱导的方法,如:在讲“算术根”使之加深印象,让学生在错误的辨析中学习这节课,这样提问引导。

师:同学们,大象和蚂蚁体重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我说一样重,不信,我们来算算:设大象体重为x,蚂蚁体重为y,他们体重之和为2S,那么

x+y=2S,x-2S=-y,x=2S-y,(1)×(2),得x2-2XS=y2-y,两边同时加上s2,得(x-s)2=(y-s)2

两边同时开方,得x-s=y-s,∴x=y

这岂不是蚂蚁和大象一样重吗?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同学们感到非常奇怪,带着问题反复观察,一时也找不出原因。这时,教师趁势提出:“大象与蚂蚁体重一样,这个问题就出在算术根上。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算术根的问题。”由于学生对这道题出现的奇怪现象迫切想知道应该怎样解决,注意力特别集中,“吃一堑,长一智”。这样引入后,学生对算术根的概念及其重要性终生难忘,以后碰到这类问题再不敢马虎了。

六、想象法

不局限于课文内容,而是以课文内容为基础,让学生想象这样的提问,使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刻的理解,更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感情,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一位教师讲《邱少云》这篇课文,她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当邱少云被烈火包围的时候,战士们是怎样想的?邱少云当时又是怎样想的?”这位教师抓住了战友们和邱少云在特定的条件下的心理活动这一条线索,引导学生展开了丰富的联想,使教材潜在的思想内容得到了深入的开掘。有些学生联系南疆战士,老山前线英雄的豪言壮语“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来说明邱少云的心境。这样的提问,有一定的思维强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内心体验,有利于心理的积极发展。

七、点睛法

根据内容的中心思想或作者的点睛之笔设问。中心句,就是文章内容的总括,或是文章中心的揭示,它是作者点睛之笔。因此,根据课文中心句设问,不至离题太远。例如: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桂林山水》中心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为读者揭示了写作意图,展示了写作重点,根据中心句,可以这样设计问题:①“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从这句话可以知道这篇文章写什么?②为什么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里的山和水各有什么特色?通过这几个问题的学习,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桂林山水独特的美,深刻体会出字里行间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八、寻究法

事情总有前因后果的,根据事情发展的结果,对事情的原因,进行寻究性设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小学数学应用题:光华服装厂计划四月份做西服1500套,前5天平均每天完成120套,余下的平均每天应做多少套,才能按时完成任务?

师:要求余下平均每天应做多少套,必须先求什么?

学生:先求还剩下要做的有多少套和剩的天数。

师:要求还剩下要做的套数,又须先求什么?

学生:先要求已经做的套数。

师:已经做的套数怎样求。

学生:把前5天平均每天做的套数乘上已经做的天数。

师:剩下天数怎样求?

学生:总天数减去做了的天数。

探究式提问在复合应用题教学中已经被普遍采用,它是从题中所求的问题出发,在教师的稍加暗示下,主要由学生自己根据题意,逐步探求一个个中间问题,从而达到解答应用题的目的。逆向启发式提问,对学生在思维上的要求更高,显然这对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独立的解题能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九、引路法

这是指当学生遇到了超出他们能力范围的难题时,教师要像导游一样,给他们指方向、教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学生是教学的受体,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在运用引路法时,教师应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在课堂上对所提问题的措词要确切,回答的活动范围要小,尽可能从一个角度去问,有时还可以比较具体明确地把一个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小问题,便于学生回答,有利于学生思维定向。

十、破题法

即根据题目的内容设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或是记叙的主要内容,或是描写的主要对象,或是表达的中心思想,或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因此,根据题目设问,能达到以问促读的目的。例如:教小学语文《小音乐家杨科》一文,可以根据题目设计以下问题:①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音乐家”?②杨科为什么被称为“小音乐家”?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得出来?③杨科的命运是怎样的?为什么他会是这样的命运?教学中解决了这三个问题,也就达到了这篇课文的教学目的。

十一、综合法

抓住内容中的重点词设问。重点词句是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窗口”。教师若能准确抓住重点词句,并进行适当的归纳综合,设计的问题,必能引导学生透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使“文”与“道”的教学融为一体。例如:教学小学语文第十二册《詹天佑》的第二部分,应该抓住“阻挠”、“要挟”和帝国主义者嘲笑的话这些重点词句来设计问题:①清政府刚提出筑路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为什么敢出来进行阻挠?他们为什么要进行阻挠?②他们争持不下,又怎样要挟的?为什么会这样要挟?③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消息传出后,国内人民反响如何?帝国主义者怎样嘲笑的?怎样理解这些话?帝国主义者的嘲笑有根据吗?在引导学生讨论理解的过程中,学生能搞清“阻挠”、“要挟”与“嘲笑”之间的层次关系,加强了思维训练。要透彻理解文章内容,深刻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必须“注意当时当地的情况”这一学习方法。又例如:有位教师教《我的叔叔于勒》时,不按循序提问:为什么于勒本来是全家的“恐怖”,后来却成为全家惟一希望?他到美洲先写了怎样的一封信?第二封信又说些什么?等等,而是采用综合提问:于勒耗尽了家产,是个花花公子,为什么若瑟夫会对他流露出深切的同情?学生要得到正确的结论,就必须在掌握全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对比于勒前后的不同,分析他给飞利浦两封信所表达的思想,透过于勒在船上当水手时的服装、神情、动作以及他的那只手,看到他思想发生的变化,从而认识莫泊桑谴责的那个资本主义社会。在讨论这个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判断、推理、分析、综合,需要速读和“因文解道,因道悟文”的阅读本领。这样,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受到多方面的锻炼,并使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十二、评论法

教师先不揭晓正确答案,把学生各种方法并列公布,提供给学生评价,从而启发学生思维,得出正确结论。当学生学习异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方法后,了解到要“先通分”,因而要学生计算“异分母分数减法”时,由于受思维维定势的影响,出现了以下几种算式:

教师提问:这几道算式对不对?哪一道算法最简便?学生通过讨论、分析、评论,既找到最简便的算法,且使学生掌握了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书写格式。

十三、连环法

是指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精心设计的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这几个问题形成一个整体,几个问题解决了,整个问题就解决了。如: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学生列式后,设计了如下问题:①除数是小数,怎样使它变成整数?②除数扩大1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怎么办?③扩大100倍,1000倍又怎样办?除数变成是整数的除法后该怎样计算?把这些问题解决了,学生就掌握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会计算了。

又如,在教契诃夫的著名小说《变色龙》时,可设计一些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答。第一个问题:根据课文的叙述,你认为课文主人公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在学生准确地回答是“善变”后,提出了第二个问题:从课文中你们知道他“变”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怎样表现出来?学生讨论回答:一是变得快(他对狗的态度“变”了五次),二是变得蠢(他“变”的理由是愚蠢的,逻辑是荒谬的)。接着可提出第三个问题:由此我们知道奥楚蔑洛夫是“变色龙”式的走狗,“变色龙”的色虽然变来变去,骨子里即隐藏着一个不变的性格内核,你们知道他这个性格内核是什么吗?学生通过分析课文得出结论:奥楚蔑洛夫狗仗人势,媚上压下玩忽法律的奴才本性始终没有变。于是又可提出了第四个问题:什么原因促使这个执法者一变再变,左变右变?学生都能很好的回答:这主要是将军的威势促使他一变再变。为了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最后还可提出一个问题:奥楚蔑洛夫这样坏,为什么没人嘲笑他,而赫留金的手指被咬伤,是受害者,为什么反而遭到人们嘲笑?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应让学生反复讨论。有的学生说,奥楚蔑洛夫是警官,有权有势,没人敢嘲笑他。最后大多数学生认为,奥楚蔑洛夫出场时,“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狗咬了人后,“木柴厂四周很快聚了一群人,仿佛一下子从地底下钻出来的”,这些描写说明“那群人”是些穷极无聊的庸俗市民,他们没有正义感,所以不嘲笑执法者,反而嘲笑受害者,当时的社会就是那样一个畸形社会。

以上的提问和步步诱导,使学生不仅清楚地认识到了主人翁的性格特点,而且深入了解到,“变色龙”这个文学形象的讽刺锋芒不只指向沙皇忠实走狗的丑恶灵魂,而且直指造成这种社会现象的根源——俄国反动阶级的精神统治。

十四、消化法

适用于讲授新课后,为了加深学生的进一步理解,在学生容易模糊处设问。例如:通过归纳,学生总结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为什么要先通分,通分以后为什么就可以按照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以后,教师提问:“怎样根据计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这样就帮助学生进一步地理解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又如:学生掌握了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后,教师提问:公式中“长+宽”是指长方形中的哪一部分在计算长方形周长时,为什么要乘以2?这样提问,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长方形周长计算公式。

十五、发散法

这种提问具有的特点:对于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去获得多种答案。如:一位教师教减法的意义,提问学生37-18是什么意思?

生1:被减数是37,减数是18,差是多少?

师:还有别的说法吗?

生2:总数是37,一部分是18,另一部分是多少?

师鼓励说:还有什么说法呢?

生3:37比18多多少?

师:答得好。还可以怎么说?

生4:18比37少多少?

师:很会动脑筋,还有别的说法吗?

生5:37减去18还剩多少?

师:对呀!再想一想还可以怎么说?

生6:比37少18的数是多少?接着又有几名举手回答。

生7:已知两个加数的和是37,一个加数是18,另一个加数是多少?

生8:甲数是37,比乙数多18,乙数是多少?

通过这样的发散提问,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十六、激趣法

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创造生动愉快的教学情境,从而引导学生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去积极地思维,寻求新的知识。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前,要求学生把三角形放到方格上,通过数方格算出三角形的面积后,向学生提问:如果我们要计算一块三角形地的面积时,是否可以把这块地放在方格纸上,或用一个个方格纸片去填满三角形的地呢?同学们听了之后,都笑了,齐说不能。教师立即询问学生:那怎样才能计算这块三角形地的面积呢?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这样就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探求新知的阶段。

十七、重复法

由于提问在教学内容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关键之所在。因此当一个学生已经做出正确回答后,教师仍要继续提问若干学生,通过重复回答,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以形成深刻的印象。这种提问的特点是用学生的重复回答来代替教师的强调。同时,由于教师对每个学生的回答暂不表示态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如:教“比多比少应用题”时,在充分比较后,提问:这一组题目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条件相同,问题不同”。然后教师继续点名,学生继续重复回答,连续进行几次,使学生形成统一的深刻印象。

十八、迁移法

就是让学生通过回答和完成教师精心设计的练习,来向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启发学生对新知的探索,从而能使学生尝试利用过去的知识、技能、方法和经验来解决新问题的提问法。这种提问法成败的关键除了首先要和教学内容对路外,再就是在于练习或操作活动的精心设计。

十九、诱发法

主要目的在于通过一个实验、一次演示、一个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二十、逆问法

就是把问题反过来提出,让学生利用事物之间相反相成的矛盾关系,以反推正。逆问的特点是以反推正,形成矛盾,它容易引起学生心理上的矛盾冲突,应将学生容易忽略的地方提出,以引起注意。例如:教“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可以不从正面讲为什么要“零除外”,而是从反面倒转提出问题:括号中的“零除外”,可以不读,也可以不记,不就简炼吗?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这样提问给学生扩大了信息的反差,构成了矛盾情境,更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