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课堂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艺术

时间:2022-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光是由教师提问,学生总难以摆脱被动学习的地位,所以,有人认为,如果课堂上多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决非易事,这需要教师掌握激发“问题”的艺术。用调动情感的提问方法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最佳的方法。教师为学生精思置疑示范引路。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逐渐摸到精思置疑的路子,这就是投石激浪。比首先要确定标准,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比较中去提出问题。

第四章 课堂提问艺术

第一节 启发学生提问的艺术

教学中不仅教师要善于提问,还要善于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像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李政道在与中学生的一次谈话中说:“最重要的是要提出问题,否则将做不了第一流的工作。”“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有疑才能打破头脑中的平静,激起思维活动的波澜,学习才不会浅尝辄止,满足于一知半解。因此,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固然重要,但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则更为重要。

光是由教师提问,学生总难以摆脱被动学习的地位,所以,有人认为,如果课堂上多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决非易事,这需要教师掌握激发“问题”的艺术。

首先是激“问”之前,要给学生深入思考教材的时间。一次,一位老师应邀到外地某中学上《故乡》一课,行前,先写信要求学生熟悉一下课文,思前顾后,提出些问题。可是学生却说读懂了,一个问题也没提出。老师到达后,没有急于上课,而是再给时间学生读课文、想问题,结果,全班同学提出了300多个问题。

自然,也会有老师给了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课堂上仍然寂静无“问”。其实,此时学生的思维状态已如一道闸门挡着洪水,一旦教师用巧妙的方式开启了这道闸门,各种各样的问题就会喷涌而出。

怎样才能打开“闸门”,启发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下面几节将谈一谈具体方法。

一、投石激浪巧提问

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善于用调动情感的手法,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充分运用教材的情感因素,去触发学生思想感情的诱因,使之能与作者、作品的思想感情合拍,产生共鸣,以达到“融美于心灵”的地步。古人常讲:“感人之心,莫先乎情”。用调动情感的提问方法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最佳的方法。

教师为学生精思置疑示范引路。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逐渐摸到精思置疑的路子,这就是投石激浪。这块“石”就是老师精心设计好的提问范例,这个“浪”就是学生积极思维的好学精神。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影响学生掌握概念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认知结构变量的可辨别性。即新概念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概念的分化程度。若学生学习新概念与他们认知结构的原有相关结构没有精确分化,学生便不能牢固地掌握新概念。因此,为了使新旧概念分化,教师必须采用示范引路对比设问。如在教完“整除”和“除尽”这两个极为重要又极易混淆的概念时,教师可进行对比设问:“整除和除尽有何区别和联系?”使学生对这两个概念能正确地认识、理解、精确地分化。

二、比较中激发思维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一切思维的基础,比较是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好方法。

1.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规律

创造思维的一个重要的品质是观察敏锐,能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发现规律。课堂上可通过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的幻灯片,形象生动的事例,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如由两个物体间的比较到三个物体的比较,让学生在乐中学,玩中练,看中想,从比较中去发现规律,两个物体间比较首先要确定标准,谁与谁比,三个物体的比较,首先要两两比较,再三个物体的比较,逐一转化为两个物体的比较。通过比快慢,比高矮,比大小,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练一练,引导他们从中提出有创见的问题,发现规律,发展他们的创造思维能力。

2.让学生在比较中激发思维

发展思维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运用比较的方法,通过生动的故事,形象的图片,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如通过多媒体幻灯片和录音讲述小故事《老牛和松鼠》;比河水的深浅是以河水的深度作标准;运用投影片飞机与火车比速度的快慢;三个同学比高矮,四个动物比重量,从而强化了谁与谁比。比首先要确定标准,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比较中去提出问题。

3.让学生在比较中深化思维

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数学的概念规律的认识和掌握不是一次完成的,对知识的理解总是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运用两个物体比大小、比厚薄,三个物体比高矮,四个物体比轻重,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观察,在比较中思考,在比较中发现规律,在比较中提出问题,在比较中找到方法,促进思维的深化。

4.让学生在比较中发展思维

运用反馈法,将学生学习的结果及时反馈,及时调控,及时评价,及时强化,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思考,去提问题,并能运用推理,把较复杂的问题通过比较得出正确的结果。如几个动物玩跷跷板,几个同学赛跑比快慢等。

看谁跑得快

小A、小B、小C和小D分成三组进行跑步比赛。你能通过观察排出他们的名次吗?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

教师出示投影片后,观察思考后,用反馈卡出示结果。错的同学请他(她)说说你是怎样比较的?及时纠正错误。

通过练习设计紧扣“比较”提出问题,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抓住指导观察,比较分析,诱发思维,独立判断,及时反馈,及时矫正等环节,把思维训练落在实处,学生思维活跃,课堂容量大,效果好。

5.让学生在新旧知识比较中,活跃思维

(1)新知识和旧知识对比,促进正迁移

小学数学内容是根据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儿童认识的规律编排的,各类知识体系符合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各类知识分散在各单元,各年级形成联系,教学时用比较的方法,突出知识的联系,有效促进正迁移。例如:整数的加、减法计算法则教学,在学习了一位数加减后,两位数的加、减教学新知识时以一位数加减作铺垫准备。教学三位数、多位数加、减的新知识时以两位数加、减做铺垫准备。以旧促新,使学生循序渐进地牢固掌握知识,归纳完整的法则: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被减数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1作10和本位加起来再减。这两个法则是在两年的计算学习中,通过比较积累成的。可见,前面的知识是后面的知识的基础,后面知识是前面知识的引申和发展。运用新旧比较,突出前后的联结是尤为重要的。

(2)比较中揭示矛盾,激发兴趣

教学时,常用比较方法,揭示知识间的矛盾,使学生产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激发学习兴趣。例如:教学一位数除多位数,在引出新的学习内容296 ÷4后,及时启发学生与旧知识496÷4相比较,寻找差异,突出新内容的关键——被除数前一位除数不能商1,从而引出与旧知识的矛盾——不能在百位商1。“怎么办?”好奇好胜的心理与求知欲,使学生兴致勃勃寻求能解决新知识的途径,得出要看被除数前两位,商写在十位上。由此可见,新旧知识的矛盾揭示,能激发学习兴趣,进入最佳状态,活跃思维。

6.让学生在比较中沟通联系,形成良好的认识结构

比较按时空的区别分为纵比和横比。运用纵横对比的方法,促使学生以整体去认识组成知识各部分,理解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和发展相应的认识结构。例如:在教学乘除法应用题时,必须通过对比,让学生认识乘除应用题中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分析解答乘除应用题,弄清题中各部分量的关系,然后把题中的条件与问题置换成两道除法应用题,分析解答后引导学生进行纵横比较。

长征小学组织了4个学雷锋小组,每组8人,一共有多少人?

长征小学32人组织了4个学雷锋小组,平均每个小组多少人?

长征小学32人参加学雷锋小组,每组8人,共组织了多少组?

纵向比,都是讲同一件事情,有每份数、份数、总数三个数量。数量关系: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份数=每份数,总数÷每份数=份数。因条件与问题的置换,解答的方法不同,通过这样比较,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横向比,后两题都是用除法计算,但前一题是等分除,后一题是包含除,通过一比,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间的联接点。

经过多角度的比较,构成乘、除法应用题的各部分知识间建立纵横联系,在头脑中形成知识结构网络。

7.让学生在比较中,发展学生求同、求异的思维能力

比较按目标的指向,可分为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在教学中常需引导学生进行异中求同的类比和同中求异的对比。

(1)异中求同,加深认识知识的本质特征

有些知识间表面看差异较大,而本质上有着共同的特征,通过类比,找出它们之间本质的共同要点,促使对知识更深的理解。例如:整数、小数和分数加、减法则教学,表面看,这几种数的计算有很大差异,通过三者的类比,却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整数加、减中强调相同数位上数对齐;小数加减则强调小数点对齐;分数加减则强调分数单位的统一。它们的编排分布在几个年级的章节,教学间隔时间长,在教学中注意选择适当时机抓好要点的类比,突出三者共同特点——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可直接相加减。这样,学生不仅对三种数的加、减法则理解,使概括的能力得到提高,思维有所发展。

(2)同中求异,提高细心观察、对比的能力

有些概念、公式或题目,表面看起来非常相似,实质上有异。只要细心观察、细心分析,也能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弄清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方法。

通过正误比较,引起学生对知识更深刻的思考。在教学直线和线段知识后,出现这样的命题:①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②凡是线段都是直线;③有两个端点的线是线段。学生对这些命题进行判断,错误的要说明理由,使学生在错误中剖析,加深对线段、直线概念的理解。

通过辨异比较,有利于学生对表似实异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忆牢固。教学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时,引导学生比较相同点:都有三条边和三个角;不同点:等腰三角形两条边相等,两底角相等;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三个角相等。通过比较,掌握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特征。

(3)通过变式比较,加深概念的理解

在教学中,练习设计时变式比较的形式较为常用,让学生运用概念的各种变式。比较、突出本质要素,排除非本质要素,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练习时设计这样的练习:“下面几种说法是否一个意思?为什么?①能被3整除的数;②是3的倍数;③3是这些数的约数;④3能整除这些数。其表述虽不一样,但实质相同,这些练习,可以加深对“整除”概念理解。此外,几何知识的教学,常用图形变式对比练习,强化图形的本质属性的认识。思考性的变式练习,更能发展学生的思维。

运用比较的方法时,应注意比较的内容和要求,必须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而且比较并不是独立使用。是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逻辑方法密切联系起来,相互渗透。教师只要能启发引导,使用比较方法合理适时,就能打开学生的思路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

比较是一切思维和理解的基础,在教学中通过对比提问,促使学生思考,以达到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意义,掌握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之目的。一般来说,教学中常用的对比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正反对比。即指正运算概念与逆运算概念的对比。如,加与减,乘与除;正比例与反比例对比等。通过正反对比,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把学生的认识引向全面。

②辨异对比。即把相似、相近或相关的异类事物加以对比。如2a与a ·2、等分除与包含除、求比值与化简比等。通过辨异对比,不仅可以显示知识间的差异,有利于精确区别各自内涵,防止认识泛化,而且可以把握知识间的联系。

③同类对比。指通过对同一范畴的一类事物属性的分析、综合,比较出共同的本质属性,从而实现抽象概括。如学生学过约分和通分后,理解往往停留在“两种过程”、“两种方法”的浅层认识上,若适时组织对比,让学生悟出两者都是分数基本性质的应用——前者取“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后者取“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这样,就能把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层。

④正误对比。正确的东西,往往是在鉴别错误中形成和强化的。因此,对于一个数学知识不仅要强调如何认识它、记忆它、运用它,有时也有必要写出对应错例,并指出其错误根源。正误两者对比,印象深刻,可以防止错误再次发生。如

⑤顺逆对比。针对学生顺向思维好,逆向思维差,在提问中有意安排学生在由顺到逆,由逆到顺的整体性知识训练中进行对比。

例如:a筑路队修一条公路长5200米,平均每天修40米,修了25天后还剩多少米?

b筑路队计划每天修40米,修了25天后还剩4200米,原计划要修公路多少米?

然后对比提问:两道题的解题思路有何不同?

经常组织顺逆题组训练,便于学生面对双向的应用题情节和思维流程自由地顺逆回环,并且不断内化增强还原意识,对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三、学科特点要鲜明

根据学科特点,教会学生提问的方法,知道从哪些方面去提出问题。

1.数学怎样提问

(1)对数学概念

①这个概念产生的背景是什么?

②如何定义这个概念?

③这个定义里面,哪些是关键性的字眼?

④为什么要这样定义?

⑤有哪些等价的定义方法?

⑥定义这个概念使用了已有的哪些概念?

⑦与这个概念邻近的概念有哪些?它们的主要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⑧能否举出这一概念的一般例子,特别是各种反例?

⑨这一概念有什么作用,举例说明它的应用。

⑩这一概念的地位怎样?

(2)对数学定理

①这条定理的背景是什么?

②如何证明这一定理?这个证明方法是如何想出来的?其思考方法有无典型性?

③还有什么不同的证法?什么证明最好?为什么?

④定理的各条件在证明过程中哪个地方用到?证明过程中还使用了哪些已有的知识?

⑤减少或改变定理中的某一或某些条件对结论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⑥这个定理作为一个命题,其逆命题是否也真?

⑦这个定理有些什么推论?

⑧这个定理能否推广?

⑨这个定理主要在哪些地方应用?

⑩这个定理的地位及与其他定理的关系怎样?

(3)对数学例题与习题

①题目的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

②解题的思路是什么?解这题所用的方法对解决其他问题是否有什么启发?

③有没有其他解法?哪种解法最好?好在哪里?

④解这一问题,除已知条件外,还用到一些什么知识?它们是怎样被利用的?用过之后,对这些知识有什么新体会?

⑤这个题目的目的是什么?做了这个题目得到了什么启发与收获?

⑥怎样验算解答结果是否正确?能否从不同角度推导所得解答?

⑦如果把这题目的某些条件加以改变,将有什么结果?

⑧这个问题能否适当推广?

⑨这个题目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⑩做过的哪些题目与此是同类型的?

2.语文怎样提问

(1)查寻异常

课文中常常有一些不同寻常、不依常规的内容和写法。如果找到了这种写法,问题就提出来了。

例如,《鞠躬尽瘁》一文中有这样一段:

1964年5月14日,在焦裕禄同志生命的最后时刻,中共河南省委和开封地委两位负责同志守在他的床前。

他拉着这两位同志的手,断断续续地说:“党……派我……到兰考……工作,我……没有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

这就是他,一个坚强的共产党员,在生命最后时刻的遗言。

焦裕禄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兰考县县委书记。当然是共产党员,这是不言而喻的。为什么文章还要写出他是“共产党员”呢?这就是异常的写法了。学生发现这种写法后,就会提出“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从而去探究作者的匠心,作者用“共产党员”四个字,一是对焦裕禄崇高品质的概括,二是告诉人们焦裕禄是共产党员的典范。

(2)揭示矛盾

有位老师教《死海不死》一课,学生自读课文后提不出问题。老师就介绍说:“有的研究者认为,《死海不死》在写作上有一个毛病。上帝造海神话的末尾几句,和前面情节有矛盾:既然整个村庄已经沦为汪洋大海,上帝怎么还能‘让他们没有淡水喝,也没有淡水种庄稼’呢?可有的研究者却认为这是神话,不可细究,不能算毛病”这一对矛盾观点的摆出,使学生顿时发现课文中还有一些地方自己没弄明白,于是,各种具体的问题就产生出来了。

在一篇课文里,常常出现两个相反或相对的意思,构成一对矛盾。然而这对矛盾,是作者有意安排的,有着特殊用意,学生发现了矛盾,也就会提出问题。

例如,孙犁同志的《荷花淀》,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发生在白洋淀地区的一次水上伏击战。而这样一篇以抗日武装战争为题写的短篇小说,在开头描写景物的时候,并没有描绘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场景,却写出了白洋淀地区的一派富饶、美丽、恬静的水乡风光。这样写景不是和打汽船的抗日武装斗争相矛盾吗?学生发现了这一矛盾,就自然会提出问题。通过阅读、思考,才理解到原来作者的特殊用意是,用艺术手法含蓄地写出了白洋淀人民英勇地投入抗日斗争的思想基础:如此美丽、富饶的国土,岂能允许日寇进犯?如此美好、恬静的家园,岂能容忍敌人践踏?

(3)假设对照

给某篇文章的整体或局部,假设一个对立的内容或一种对立的写法,并且拿它与原文比较、对照,思考二者的不同与优劣,这便是假设对照的质疑方法。

假设对照的办法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增减性假设。

假设增加某些内容或写法或假设去掉某些内容或写法,并且与原文对照。比较优劣,这是假设对照的质疑方法之一。

例如,《白杨礼赞》一文的第一段,开篇就点明题旨:“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可是,接下来并没有解释白杨树是怎样地不平凡,却是写了西北高原的景色,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如果去掉这一段,文章的效果又会怎么样?通过对比才明白,原来,第二段写高原的风貌,是为白杨树的出现设置背景起着衬托白杨树的作用。

第二类,更替性假设。

假设用一种与原文不同的内容或写法取代原文,然后与原文对照比较,思其优劣,这是假设对照质疑的又一种方法。

例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列举了志愿军战士的三个英雄故事,而且在每叙述完一个英雄故事之后,都有一段议论、抒情的话,这三段议论抒情又都是采用的反问句式。

要理解这三段话采取反问句式的作用。可以这样去思考:若是把“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变为陈述句。文章的效果又会怎样?这样提出问题以后,经过思考、研究便会懂得,这里采用反问句式,不仅具有陈述句所表达的全部意思。而且具有发人深省,引起共鸣,强烈感染读者的作用。

(4)对照探索

当阅读某篇文章难于发现问题的时候,如果找来另一篇内容相近或文体相同的文章,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就会从中发现一些问题。为什么内容相近或文体相同的文章,却有着不同之处呢?在比较的过程中,问题很自然地就提出来了。

例如,《海滨仲夏夜》中优美动人的景物描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要说提问题,可能一时难以提出。如果拿来同是描写景物的另一篇课文——《春》比较一下,情况就不同了。《春》的景物描写可以理解为是描写同一时间的不同景物;而《海滨仲夏夜》是按时间的推移、描写从夕阳西下到夜色加浓,玉兔东升,明月当空,最后到深夜,依次出现的景物。

(5)区别选择

对所阅读作品的内容或写作方法,提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见解,进而从中选择出一一种正确的答案,这就是推敲选择质疑的方法。

例如,阅读《同志的信任》一文时,会发现课文中有两个人物——鲁迅和方志敏。从描写两个人所占的篇幅看,大约每人各二分之一。从文章的内容看,一方面写了方志敏同志的被捕,粉碎敌人“游街示众”的斗争,在狱中给党中央写信、写文稿并决定托付给鲁迅先生转交的经过;另一方面写鲁迅先生收到密信和文稿及珍藏并转给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过程。那么,这两个人谁是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呢?这需要作出选择,问题就提出来了。

为了作出正确的选择,就要全面、深入地分析原文,找出文章的主人公是鲁迅的种种根据。

(6)分辨判断

阅读过程中,对文章的思想内容、篇章结构、表现手法、语言运用产生一定的认识,这是阅读已深入一步的表现,但如果到此为止,那么阅读就不会再深入了。若是对自己的认识是对是错,对文章的写法是优是劣,提出问题寻求答案,则需对文章做进一步钻研。这便是辨别是非,判断优劣的质疑方法。判断自己对文章的某种理解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属于是非性判断;判断读物中的某种安排、某种表现手法、某种表达方式是好还是不好,这便是优劣性判断。

例如,《桃花源记》中,“初极狭,才通人”一句,阅读时可能会想到:这是说刚刚能够通过“一个人”。那么,这样理解对不对呢?这样一想,问题就出来了。有了问题,研究就深入了。可以从学过的其他课文中再找一些与“一个”有关的句子进行研究。最后得出“才”表明“仅仅”之意。“人”是“一个”的结论,因为“一个”在这里省略了,证明初读时的理解是正解的。

再如《小桔灯》,作者没有在前文小姑娘答话中交待王春林的情况,却在文章将要结束时才作交待。这种安排好不好呢?这便提出了问题。经过分析,感到这样安排是合理的。

以上两例,前者是是非性判断,后者是优劣性判断。

(7)探求详情

这是对文章中概括或简要的描述,作具体、深入的探究的一种质疑的方法。

例如,竺可桢的《向沙漠进军》,第一句就说:“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这是概括的说法。若探求其详情,则可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诸如,说沙漠是人类的自然敌人,有哪些具体表现呢?既是敌人就要向人类攻击,它是怎样攻击人类的?说它是“最顽强”有什么具体表现呢?我们用什么办法来对付这个自然敌人呢?

(8)寻根问底

事件总有个发生、发展、结局的过程。所谓寻找原委,就是阅读时如果读到了上述过程中的某一个环节,就去寻求另外的两个环节。这种寻求,也就提出了问题。既可以从事件的起因,去寻求事件的发展和结果,也可以从某一情节的发生,去寻求原因和结果;还可以在搞清楚文章的主要内容之后,去寻找文章的中心。

俗话说:“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一半。”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牛顿如果提不出苹果为什么下落的问题,就不会去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如果提不出开水壶盖为什么跳动的问题,就不会发明蒸汽机。明确了这一点,教师研究和掌握激“问”艺术的意义就清楚了。

四、主体地位作保证

学生积极提问的基本条件是学生对其主体地位的自觉,要培养学生提问的主动性特别要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并培养学生增强这种主体意识。

怎样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1.要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清晰的教学目标宛如醒目的靶子,为教与学指明了方向。明确目标应根据不同教材、不同学生而采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一般地说,大部分课时目标均可由教师在课前直接告知学生;对知识点多的课时目标,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揭示,最后再进行归纳;有些目标可让学生课前提出。比如学习“基础训练”可让学生根据标题在课前先提出学习目标,再具体学习;有些目标可让学生在课后整理得出。如学习古诗《题西林壁》,通过学习,学生得出如下目标:①理解全诗的基本意思;②体会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含的深刻道理;③会背诵和默写全诗。

2.要让学生有提出疑难的充分机会

“提出一个问题,胜于解答10个问题。”这话显然带有一定的夸张色彩。从古至今“学贵有疑”之说举不胜举。这就充分说明质疑在学习中是极为重要的。教学中,让学生无保留提问,做真正的学习主人是确保学生主体地位的一条途径。如教《给颜黎民的信》的最后一件事,为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质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鲁迅明明看出“我”署的假名,却故意通知“我”,这不是在出“我”的洋相吗?前文说“我向来没有留心儿童读物”,这里又说“我”看了一篇《关于小孩子》的书这不是前后矛盾吗?师生围绕这两个问题议析后得出:第一个问题至少能说明两点:a.鲁迅对“我”的信非常重视,看得十分仔细,体现他关心“我”;b.实事求是是革命者的本色,对“同志”都不敢写真话,这是不应该的。这里实际上是鲁迅在对“我”进行无声的批评教育,同样体现他关心“我”。第二个问题说明,鲁迅也许为了解答“我”在信中提出的问题,特地去了书店查看一些儿童读物,这更体现他对“我”及其下一代无微不至的关怀。以上的讨论分析对学生无疑是有益的,而此效果正是在确保学生这个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得到的。

3.要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学生参与程度的大小是衡量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课堂上,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一些学生就举手准备回答。这些学生在通常情况下应该说是参与了教学过程。但另一些未举手的学生是否也一定参与了学习过程呢?这就难以一概肯定了。就此也要求教师设计问题要“精心”,力争体现既“妙”又“趣”,做到妙趣横生,以激发学生参与,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决不能为几个学生的对答如流而沾沾自喜,更重要的是要弄清其他学生的参与程度。为此,教师要努力改进教法,积极提倡和运用“表演法”、“互问法”、“讲座法”、“实验法”、“反馈法”等等有利于发挥学生多种感官作用的教法,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全面发挥主体作用。

4.要让学生尽量参与解答问题的过程

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这些问题一旦提出就要解决,从而形成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小小环节,即小高潮。对有经验的教师决不会“代而答之”,使环节趋于“顺利”,而故意激发学生主动议论,认真剖析,借此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丰富课文内容,挖掘课文含义。一个好的设问就能掀起一个小高潮,无数小高潮就能掀起大高潮。如教《要下雨了》一课,在分析“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小虫的翅膀上沾了许多水珠,飞不高”这句话时,学生提出:“小虫沾了水珠,飞不高,燕子能飞高吗?”这时,教师并不直接回答问题,还是激趣性地说:“这么多小朋友,谁最能干谁回答?”一个学生说:“小虫力气小飞不高,燕子力气比小虫大能飞高。”另一学生说:“水珠打湿了小虫的翅膀,翅膀扇不动了就飞不高了。同样,燕子翅膀大,沾的水珠多,翅膀也会扇不动的,也飞不高了。”又一学生说:“小虫身上有毛,沾住了水珠,就飞不高了。燕子羽毛光,沾不住水珠,所以能飞高。”……就这样,小环节掀起了大高潮。一个八九岁的孩子会产生如此丰富的想像,其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5.要让学生自己总结规律,归纳学法

学法指导早已被大家高度重视。“授人以渔”已成为教学改革的主旋律。学生要真正理解掌握及运用一定的学法,必须学会归纳学法,显然,归纳学法决非易事,须有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引导。下面是一位教师在教《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时的一个片断:

师:“居高临下”在文中是什么意思?

生:居高临下在文中指五壮士占领狼牙山顶峰,阻击敌人很有利。

师:对。你是怎样知道这个意思的呢?(这是关键一问,迫使学生展示思维过程)

生:我先查了“居”、“临”两字的意思。“居”是占据的意思,“临”是面对着的意思。

师:(短插)很好。先查清不懂字的意思。

生:变成成语就是占据高处,面对低处的意思。

师:(短插)对。这是它字面上的意思。

生:形容占据了有利的地形。

师:(短插)这是它的意义。

生:课文里就是指五壮士占据了狼牙山顶峰,对着低处山坡上的敌人,作战很有利。

师:这是此成语在课文中所指的具体意思。

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回顾整理,就能得出学成语的一般方法——四步法:①查清不懂字的意思;②理解成语的基本含义;③弄清成语的基本含义;④明白文中的具体意思。上述教学片断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起到的仅仅是点拨、引导作用。

6.要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

在课堂上,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学习与被动地接受知识,效果决然不同。要提高课堂效率,必须正确处理好内因与外因的关系,解决好教与学的矛盾,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地、主动地、积极地去探究、获取、掌握、理解和运用新知识。

如教《圆锥的体积》时,通过实际测量,让每个小组拿出课前准备的圆柱、圆锥和沙,将圆锥里装满沙往圆柱里倒或将圆柱里装满沙往圆锥里倒,反复倒几次,看哪个小组能找出规律,最先研究出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各小组都争先恐后地参与圆锥体积计算方法的研究过程。同学们的手、脑、眼、口等多种感官都参与了活动,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为了使学生的探索落到实处,不断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充分让他们去感受,将信息感受和内部语言转化为外部语言。在探索中老师要仔细地观察学生活动情绪和表现,从他们的言语、表情、眼神、手势和体态等方面观察他们的内心活动,分析他们的思维状况和概念水平,捕捉冥思苦想仿佛要迸发出一种思维的现象,以便随时调整教学进程。

探索不断进行,学生很快就发现“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的三分之一。”由于学生参与,激发了兴趣,这时教室里热闹非凡。有的说,我们发现将和圆柱等底等高的圆锥装满沙往圆柱里倒,倒三次正好装满;有的说,将和圆柱等底不等高圆锥与等高不等底的圆锥装满沙往圆柱里倒,没有什么规律;有的说,圆柱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的3倍。

对学生在探索中的发问和发现,教师不能轻易作肯定或否定的答案。这样做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边观察操作,边思考的良好习惯,和迎难而上的良好品质,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7.要让学生参与考查

考查是提供教学反馈信息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大措施,也是检查教与学效果的一项主要手段。传统的考查——教师出题,学生解题,其积极作用早已被社会公认。但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提高,这种考查的弊端也日趋暴露,尤其是学校的考查,已突出地表现在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这点上。我们认为,学习考查是教学全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学生应处于主体地位。如何体现这个主体地位呢?除特需考查之外,可以采用下面的办法。具体分三个过程:①学生各自拟卷。教师根据同样的目标要求对学生拟的试卷进行审查评分,并根据试卷难易指定答卷学生;②答卷;③阅卷。学生先解答教师指定的试卷,再将试卷交给出卷的同学批改,然后再将试卷交给老师,由老师分别评出阅卷和学生答卷的得分;统一答卷。教师以教学目标为标准,以学生拟的试题为题库,拟定统一标准卷让学生解答。解答后,可由教师统批,也可由出题同学分批。这样,从表面上看考查过程复杂了,但由于考查形式、时间以及阅卷灵活度的加大,师生反而有了宽松感。特别是学生,在整个考查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主动性增强了,兴趣浓厚了,心情也就轻松愉快了,从而使学习考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五、善引善导掀高潮

对学生恰当地激励,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便于实行各种控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一个学生的成绩=激励×能力,根据这个公式可知,一个学生的成绩随着激励的增长而增长。在学生不断提高其主体地位意识的基础上,教师如果善于引导,善于激励,对培养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就更上“一层楼”了,激励需要:

1.切实的目标

学生提问的目标应定为最近发展区。目标滞后,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目标提前则难以实现。也就是说学生“跳一跳”要能得到“桃子”。根据这一原则,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学业水平层次、学习潜力及其他情况,制订出适合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近期、中期和长远学习目标,如果目标制订得具体、恰当,就能激励学生。比如对害怕提问的学生要求他敢于提问就可以了,平时提问多的学生则要求提问的质量、问题是否明确清楚,是否抓住了关键。总之,经过他们的努力可以获得成功,从而使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成功的体验下,增强学习兴趣而更加刻苦学习,乐于提问。

2.及时的表扬

对学生的表扬越及时,效果越好,激励作用越大。在教学中要善于捕捉时机,对提问好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肯定、赞扬,使他们充满信心地学习,兴趣越学越浓。在教学工作中不仅注意发现学生提问的优点,同时注意及时而且恰当地给予表扬。除此之外,组织一些小型的学习评比活动,也能达到表扬激励的目的。如对课堂提问积极的学生进行评比等,将评出的优胜者及时在表扬栏里升上不同的星号,累计每够5个,再加升一面红旗。这些活动符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又照顾到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需要。因而引发出人人争先进、大胆发言踊跃提问的良好风气。

3.真情的感应

引导学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要用一颗慈母般的爱心去关怀他们、爱护他们、帮助他们。这种诚挚的爱是开启他们心灵之门的钥匙。当学生真正感受和体验到教师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时,就会产生一种肯定的情感反应,从而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自觉的行动,有问题就能主动提、积极提。学生提问不当,切忌讽刺嘲笑,对他们的积极性要热情保护。

4.深切的期望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等人进行过这样一个实验——对小学儿童进行“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但他们瞒着师生。实际上任何实验也没有做,只是随意照名册上抽取一些学生的名单,并向校长和有关教师提供信息说,这些孩子是“最佳发展前途者”,并再三叮嘱必须保密。八个月后,他们又来到这所学校进行测试,结果发现凡是原先提供了名单的学生,智力发展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而且个个性情活泼,师生关系融洽,这就是有名的罗森塔尔的效应,常言说的“越夸越灵”。也正是这种效应的作用,反之,如果动不动就说某某学生笨,对差等生冷漠嘲讽,久而久之这个学生也觉得时时处处都不如别人,可能是一个智能低下的人。不论怎样努力也是学不好的,从而形成破罐破摔的消极心理。这一规律提醒我们在与学生交往中,不仅要力求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学习成功的条件,而且在与学生交谈中,要有意暗示后进生在学习上也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对提问要欢迎要鼓励。这种有意地对后进生传递间接信息,会激励他们为实现老师的这种“期望”而刻意弥补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加倍努力迎头赶上其他学习好的同学。

5.选择激趣的方法

(1)奇异生趣

小学生容易被新鲜、奇异的现象或内容所吸引。这是一种好奇心理。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提出有潜在意义的“挑战性”的问题,启其心扉促其思维。

例如:在教“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可让学生说出一个多位数,教师添上一个数字,使所得到数是3的倍数,学生心里想教师是怎么知道的?这里一定有什么“诀窍”,并想知道这个“诀窍”是什么。这样提出问题,就能使学生怀着迫切求知的心理进入新课,从而通过巧妙的提问,实现“无疑—有疑—无疑”的认知转化过程。

(2)实例引趣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要学的教材的兴趣”。兴趣可以孕育愿望,可以滋生动力。在新课教学中就是要利用儿童喜闻乐见的事例。激发学生求知的情趣,引导学生在欢乐中进入学习。

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这节课时,教师一开始就向学生提出一个十分简单的实际问题:“你们见过的车轮是什么形状的?”、“有正方形、三角形的车轮吗?为什么?”、“那么椭圆形也是没棱没角的,椭圆形的行不行?”,随着这几个问题的讨论,促使学生进入深思,教师顺势引导,把学生的思维逼近圆的特征。这样提问,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就在身边,很实际,很顶用,很有兴趣。

(3)新颖激趣

小学生对新颖的问题、新奇的讲解特别感兴趣,因此,教师在提问时,就要不断更新方法,活跃课堂气氛,启发学生思维。

例如在教学“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特征时,上课一开始有位老师对学生说:“过去都是教师考你们,今天咱们倒过来让你们考老师好吗?你们可以举出一个最简分数,老师马上可以告诉你们。这个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学生一听,可以考老师了很高兴,课堂气氛很活跃。

于是这些“小老师”举出不少分数,教师把这些分数分别填在两个集合圈内(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和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起初他们感到怀疑,经过检验,结果确认教师的“答案”无误。这样,他们由被动变主动,提出问题,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异常高涨。

(4)情景激趣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组织感性材料,将静态的数学知识变为动态的探索对象,充分提供抽象概括的情境,从而帮助学生排除求知的障碍,叩开探索新知识的大门,为学生提出问题,回答问题打开思路。

如教学“数学反比例”的概念时,关键在于让学生和从两种变量的变化规律中发现“隐蔽”的其“积”一定。教师可通过演示和列表创设情景来突出这一本质。如在笔筒里放上若干支铅笔,每次拿10支,2次拿完;每次拿5支,4次拿完;每次拿4支,几次拿完呢?

到此教师停止演示。由于创设了变“静”为“动”的演示情景,把本质“隐蔽”的定量(铅笔的总数20支)变为“明显”,使学生的思维集中去领悟铅笔的总数一定,也就是每次拿的支数与需要拿的次数的“积”一定。为抽象反比例的意义创造了条件,也为学生答问打开了思路。

6.掌握强化的艺术

课堂教学是双边活动。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师和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的好坏。要获得课堂的最佳效果,教师必须掌握强化的艺术。因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行为表现,往往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分不开。恰当地运用强化艺术,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答问的积极性,有效地控制课堂答问的气氛、节奏和秩序。在这里,“强化”包含有鼓励、促进和批评、抑制,以及信息的交流、反馈等多种含义。根据强化的作用,可以分为正面强化和反面强化;根据强化的方式,可以分为言语强化和非言语强化;根据强化的范围,可以分为全体强化和个别强化。

(1)正面强化和反面强化

正面强化,就是鼓励、促进、赞许学生的行为表现,在答问过程中。就是表扬答问、提问好的人或事。它是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回答问题的有效手段;反面强化则是批评、抑制学生回答问题不认真,或不认真听别人回答的不良行为。它是控制课堂答问或提问的有效手段。

(2)言语强化与非言语强化

前者是利用口头语言对学生答问给予强化;后者是指用微笑、眼神、手势或其他“体态语”对学生在课堂答问给予强化。这两种方式,在教学中常常结合使用。

(3)全体强化和个别强化

全体强化是指对每个学生、亦对全班的鼓励或批评、促进或抑制;个别强化是指对个别学生(优生或差生或一般学生)的赞许、批评、暗示等。在提问中,要让学生都参与到答问中来,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答问的积极性,同时要做到因材施教,优生和差生都得到发展,就必须把全体强化和个别强化结合起来。

六、提问原因要分明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艺术的综合反映,它有利于唤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必须研究提问,明确提问的原因及其功能。

提问的研究可以从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家一直追踪到当代。但是,真正从实证主义的角度研究提问,则是从本世纪开始的。早在1912年,心理学家史蒂文斯第一个在他的报告中指出,教师们大约每天提出395个问题,而且,在教师之间,提问的比例有很大差异,主要视学生的年龄、能力以及教师的经验而定。

1967年,心理学家帕特等人要求190个小学教师各自提供他们的提问理由。归类后发现:69%的教师强调指出,提问是为了检查理解,有助于知识的教学;54%的教师认为,提问的目的在于诊断学生的困难;47%的教师把提问看作是对事实的记忆;只有10%的教师声称,他们是为了激励学生去思考而使用问题的。唐纳罗托也仿效帕特的方法,要求25位有经验的教师回答,他们为什么提问和在什么时候提问。

所有的教师都指出,他们是为了获得信息而提问,同时他们提问学生也是为了检验知识和维持课堂秩序。

七、提问技巧常记心

1.课堂提问的数量

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不能用提问的次数多少来评价。根据观察和研究。课堂提问的数量应按照科目(语文或数学等)、课的类型(新授课、复习课)和结构来确定。一般认为,抽象理论内容的课提问宜少,授新课时提问宜少;具体知识内容的课宜少,复习课、巩固课提问可多些。但不能绝对化,可因具体情况而定。

2.课堂提问的质量

根据提问题答案的数量,可分为高层次的提问和低层次的提问。前者是有两个以上答案的提问,后者是仅有一个答案的提问。高层次的提问具有开放性,可较好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因而教师应多准备这类提问。尤其是当学生的回答出乎教师的预料之外时,更应维护、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不要将答案强扭到自己的轨道上来。低层次提问也并不意味着教师没水平。重要的是,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践情况和教学内容,正确地运用这两种提问方式。

3.提问的节奏

提问的节奏应包括两个内容:一是言语的节奏,包括语调的抑扬顿挫,语句之间的停顿、关键词语的重复,言语与板书的交替等;二是从一个问题的提出到得到解答,中间应该有一个间隔时间。这段时间应该多长,是恰当掌握提问节奏的技巧。据研究,从学生听清问题(理解)到准备答案(包括语言组织)至少需2~10秒,依问题的难易程度而不同;至少请学生站起来回答,则依个人的性格特征(内向型羞怯外向型大胆)而差异较大,从5秒至30秒不等。因此,教师的提问需考虑到问题的难易,语言表达,学生的个性等因素,以正确掌握节奏。

4.善用激疑的艺术

启发学生能积极提问的关键,在于老师要善于运用激疑的艺术。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教师巧设疑问,可以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的思维。所以激疑既是进行教学的重要方法又是教学中的重要艺术。善于激疑才能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学生才能积极提问,通过释疑达到掌握知识、开发智力的目的。主要的激疑方法有以下几种:

(1)悬念法激疑。悬念就是对学生悬起疑惑,迫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时时注意,处处留神,寻觅答案,以激起强烈的求知欲。

(2)导谬法激疑。对于有些似乎浅显易懂的原理,学生往往一目数行,不求甚解,因此难免一知半解,甚至发生误解。为此,教师要善于抓住容易误解之处,巧设疑问,让学生接触谬误,议论后才使学生恍然大悟。

(3)排谬法激疑。此法一开始就把迷路堵死,以免“迷途难返”,因为教材本身是难点。

(4)递进法激疑。对于层次多,范围广的教材内容,可以用剥笋壳的方法层层深入,递进激疑,以化多为少,化繁为简。

(5)比较法激疑。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原理,可用比较法激疑。通过比较,找出联系之所在,划清区别之界限。

(6)转化法激疑。对于具有转化联系的概念、原理,可以用转化法激疑,来加强知识联系,明确转化条件。

(7)极端法激疑。反映同类事物共同属性的概念及反映事物联系的原理具有一定的度,如果超过了这个度,将它推向极端,就曲解了含义。教师不妨“将错就错”用极端法激疑。培养学生用唯物辩证法观点理解概念和原理,克服形而上学绝对化。

(8)反问法激疑。有些原理中的主次关系很重要,断然不可倒置。但在实际应用上往往轻视忽略,本末倒置。这类原理用反问式激疑对于加深理解原理,牢固掌握科学的方法尤为必要。

(9)串联法激疑。复习阶段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要求学生把以前学到的个别的概念、原理串联起来,系统地掌握知识,为今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节 启发学生答问的艺术

从信息交流的过程看,教学过程不仅是认识信息的交流过程,也是情感信息交流的过程。特别是在师问生答的过程中,它每时每刻都在左右着学生对教师认知信息的输入、编码和反馈。因此,设计好了问题,或学生自己能提出问题,这是教学成功的一半;还有重要的一半,就是要通过感情交流正确地启发学生回答问题。以达到“有疑则使之无疑”的目的。现在我们就来研究启发学生答问的艺术。

一、创造良好的气氛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都抬起头来走路”。课堂提问。让学生“体面地坐下”就是要创造学生正确答问的环境、气氛、条件和动力以及方法、措施等,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抬起头,爱答问,敢答问,会答问。

如何在课堂提问中,使学生爱答爱问,敢答敢问,能体面地坐下呢?

1.微笑提问

微笑是架桥,可以沟通师生心灵。微笑提问给学生以亲切感,融洽师生感情,学生会无拘无束地开启心扉,进行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因此,微笑提问是让学生“体面地坐下”的前提。

2.情景提问

所谓情景,就是情感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会自然而然地、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心灵,使学生情感的内部心理条件得到激发,促使环境与学生的自我共鸣。情景提问,就是教师用实验、故事、寓言、声像、语言与方法创设问题的情景,使学生产生对问题的共鸣,因此,情景提问是让学生“体面地坐下”的环境。

3.普遍提问

普遍提问可使学生都处于积极的思维之中,唤起学生的内在动机,引起学生智能发展的内驱力,从而发挥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因此,普遍提问是“让学生体面地坐下”的动力。

4.形象提问

形象提问就是教师尽量用手势、动作、实物、教具、挂图、幻灯片等手段,结合提问给学生以直观形象,帮助学生明确答问。因此,形中要有意,暗示后进生在学习上也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对提问要欢迎要鼓励。这种有意地对后进生传递间接信息,会激励他们为实现老师的这种“期望”而刻意弥补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加倍努力迎头赶上其他学习好的同学。

下面是一位物理老师讲《机械守恒定律》的一段精彩提问,充分展现出对学生答问的“引导得法”。

师:(先出示一个橡皮球给学生观察,然后把它举到一定的高度)橡皮球是否具有能?

生:有。

师:具有什么形式的势能?

生:具有重力势能。

师:为什么说橡皮球具有重力势能?

生:因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

师:(让橡皮球从手中自由落下)

如果把橡皮球看作一个单独的物体,它受到地球的引力(重力就可以看作外力,外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动能是怎样变化的呢?

生:外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动能增加。

教师板书演示:W→物体(橡皮球)→EA

师:增加的动能与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的关系怎样?

学生回答:增加的动能与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相等。

老师板书演示:EK=W

师:橡皮球下落的过程中,重力对橡皮球做功,橡皮球的重力势能如何变化呢?

生:重力对物体做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

教师板书演示:W→物体(橡皮球)→EP

师:减少的重力势能与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的关系怎样?

生:重力对物体做的功,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重力对物体所做的功。

教师板书演示:EP=W

5.引趣提问

教师采用激疑法、激思法、故事法、游戏法、悬念法等方法,结合所提问题,激发学生主动探索问题,从而正确答问。因此,引趣提问是“让学生体面地坐下”的措施。愉快的情绪是有效学习的基础。开讲的导语要富有趣味。能激发思维,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气氛,使学生心情愉快地学习,是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课题。

有一位老师在讲圆的面积时,为了引导学生的求知欲,他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教学气氛。引入新课。

师:“一块草地”每平方米平均长3公斤青草,草地中央有一木桩,一只羊系在木桩上,羊绳长1.5米,这只羊最多能吃到多少公斤青草?

此问富有趣味性和思考性。这比单纯提问“圆的半径长1.5米,求圆的面积是多少?”要生动、有趣,并且容易激发学生思维。因为解答这道题,学生必须理解木桩即圆心,羊绳长为半径,知道半径就能求出面积,知道面积,就能求出这只羊最多能吃多少公斤青草。这样开讲,对理解圆的意义很有帮助。

6.奖赏提问

奖赏提问就是教师利用口头表扬等奖赏答得好和较好的学生。对于错答的学生,也应捕捉其“闪光点”,给予肯定或奖赏,并想方设法,启发他们答对后再坐下。因此,奖赏提问是“让学生体面地坐下”的催化剂。

7.递进提问

教师采用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把问题进行分解,逐步达到教师提问要求。

因人提问和递进提问都是让学生“体面地坐下”的有效方法。

让学生体面地坐下,是面向全体学生,热爱学生的具体体现。这就要求教师具有正确的教育思想,过硬的教学基本功,丰富的教学经验,灵活的应变能力。同时,必须认真备课,要按照提问的目的性、适时性、适度性、科学性、启发性、针对性、量力性、简明性、循序渐进性等原则,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使课堂提问优化,培养学生智能,提高教学效益。

良好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的情绪处于最佳状态,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过分严肃紧张的课堂气氛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抑制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可见,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启发学生积极回答问题的重要前提。教师态度和蔼、语言亲切,是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重要条件,它会消除学生害怕回答问题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学习主动。但有的教师提问学生时,不注意保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对回答不出或回答错了的学生冷言冷语,甚至挖苦嘲弄;更有甚者,对回答错误的学生声色俱厉的训斥,造成学生精神紧张,使本来已经出口的话也戛然而止,思维行程立即中断。这样做,造成的严重后果是: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把提问作为整治学生的一种手段,使师生之间处于严重的对立状态,这是错误的。我们常常看到,有些学生被叫起来回答问题时,不加任何思索就说:“不会”,然后就木然而立,一言不发。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大都由上述原因造成的。

教师在提问学生时如能注意满足学生的补偿心理,也会使课堂气氛和谐、融洽。在学生一时回答不出问题时,教师要耐心启发引导,给学生再次表现自己的机会;如果问题过难过大,教师可以把一个问题分解成几个较易较小的问题,引导学生逐一地加以回答,这既可以使学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受到锻炼,得到提高,又可以使学生因为自己回答出问题而感到心情愉快,这会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造成良好的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活生生的学生,有时会“突然事变”,学生提出一些教师料想不到的问题,这时教师就不必担心中断教学计划,影响教学进度,而去压制学生提问,堵塞学生思路。只要学生提问的思路是健康、积极、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就应该支持鼓励,并当机立断地调整或改变自己的教学计划。对于少数学生,甚至是个别学生,也要保护他们的积极性,特别是对那些不按教师设计的思路解答问题、别出心裁、另辟新径、而又得出正确答案、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不能把学生的思维强行拉回到教师自己原先所设计的轨道上来;更不能认为是学生故意给自己作对,对其一概否定。例如有位数学老师出了一道哪个数大的题目,争着回答的学生都说用通分法,结果为,得大,有一个学生却用另一种方法:比1小,因为,所以,老师热情鼓励他肯动脑筋有创见,并当众表扬他:“你想到了我(教师)没想到的一种解法。”就是这么一句话,使学生受到莫大的鼓舞,甚至成了以后学习进步的转折点。

当某个学生回答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而遭到别的学生取笑时,教师要机智地打岔,不让受取笑的学生刺痛,如在一堂“电路”课上,一个学生说电线热得烫手,另一个学生冷笑一下作了一个“谁不知道呀”的反应,教师立即接着说:“这倒是挺有意思的,对吗?你们有好几个人同时作出了同样的发现。我们注意到了许多人独立地发现了同样的事情,科学家们也有这样的经验。”又如一堂生理课,一个学生把脑子说成是一种感官时,另一个孩子笑他是“笨蛋”,这时,教师用了一句妙语:“也许他意思是说在动脑子时才能有良好的感觉”。这两位教师的妙语,孩子并不一定听懂了,但他们保护了孩子的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

二、引导学生自己置疑

学贵置疑。“思”多是以“疑”为先导的,因此,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须教无疑。

“无疑—有疑—无疑”。学生在这种思维矛盾运动中,增智启能。

学生一旦在认识上产生了矛盾,就有一种希望恢复心理平衡的要求。正是这种需求,促使学生努力思考问题大胆置疑。例如,一个学生对“就义”一词理解不清,因而用错,老师就通过提问设置矛盾引导学生置疑。

老师问:“这次作业中你用了‘就义’一词,你知道‘就义’是什么意思吗?”

“是死了的意思。”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

“噢,那么有人因病死亡就是‘就义’啰!”老师反问。

学生已发现自己的回答不对,改口说,“‘就义’,就是被人杀死的意思。”

“被人杀死?”教师追问,“如果有两人打架斗殴致死,算不算‘就义’呢?”

“不能算。”

“为什么?”

“因为‘就义’是被敌人杀死,是好人牺牲在敌人手里。”

“照你这样是说,战士们为了抗击敌人,在战场上牺牲了,也叫‘就义’了吧?”

“这……”显然学生答不上。

教师就抓住时机作了解释:“牺牲”与“就义”这两个词的主要区别在于其含义使用的范围大小不同,前者大于后者。“就义”专指为了正义事业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被敌人杀害,如刘胡兰被铡死,方志敏被枪杀,都是英勇就义的例子。这样,学生的认识在老师一步一步矛盾中逐步前进,最后得到解决。

学贵于思,学起于问。教学艺术在于放手让学生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质疑,从博问中多识,从多识中博问。形成发散思维能力。很多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在于他们在教学中抓住时机,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的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形成强烈的解决问题的内部动机,从而有效地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

某老师在教说明文《动物的远游》时,他没有一般地从头到尾一段一段地讲授,而是在起始课向学生提出一个“奇怪”的问题:“人的能力强呢?还是动物的能力强?”引导学生讨论、争执,通过讨论、争辩,涉及人——作为高级动物与一般动物的差别,涉及仿生学、激光、月球、气象、遥感等若干科学名词。就这样通过教师没问,推动学生积极思考,通过学生提问,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门扉,通过学生质疑,引起学生的深思。

教师不仅满足给学生奉送真理,更重要的还在于引导学生去发现真理。教师在从设问题时,指出一些现象引导学生去发现规律,归纳总结,归纳得出的结论就是新课要学的主要内容,这种提问能帮助学生认识抽象的知识,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探索规律,既长了知识,又长了智慧。

例如,有位老师在讲“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是这样设问导入的:首先让学生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动手折、剪,分别取出各自的34,48,912,然后把剪取的部分重叠起来。这时学生意外地发现它们相等,兴趣浓厚,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

接着,教师又请大家拿出已剪好的三个等圆,分别剪取出各圆的12,48,612,再将它们叠起来,也发现它们是相等的,经过多次动手实验这样“折、剪、叠、画”的过程之后,让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找出规律: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从而自然地导入新课。

富有启发性的提问,不但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还能起到培养学生定向思维的作用。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把它与教材的重点难点等因素联系起来考虑,使学生的思维在老师的提问中迅速定向,进入对教材重点的探索。这样的提问能激发各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例如在讲“三角形的认识”一节时,有一位老师是这样设计问题情境的:上课一开始教师用两根一端连在一起,可以张开,合拢的木条,拨成各种角,复习什么叫锐角、直角和钝角,紧接,老师又添上一根木条,让学生注意老师慢慢地把口封闭,形成三角形。老师提问:“这是什么形状?”当学生回答是三角形后,又接着追问:“那么,什么样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学生的回答有两种说法。“有三条边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有三角的图形叫做三角形。”针对这两种回答,老师板书了两组图形,叫学生回答这些图形是不是三角形。

学生看了图形,都笑了,知道回答得不确切。这时大家争着举手,思维很活跃,学生回答:三条边连接起来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图形。

老师抓住学生回答的优点积极热情地鼓励:“对!我们今天就是学习三角形。”

随后教师出示一张画有电杆顶部、电杆接线,自行车、屋架的图片,让学生说出各图画内的三角形,这时学生的情绪很高,争先恐后地抢着回答问题。

这样启发提问,导入新课很自然很生动很形象,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引起了浓厚的兴趣。

又如指导学生观察《送水》一课的图画时,有位老师问:“图画上画的是什么?谁能按次序说一说?”有的回答:图上画的是蓝天、白云、收割机、拾麦穗的小朋友、割麦子的叔叔、柳树、送水的少先队员。有的回答:图上画着送水的两个少先队员,柳树、割麦子的青年、拾麦穗的小朋友、收割机、蓝天、白云。根据这两个同学的回答,教师就指导他们作观察方法的概括:第一个小朋友是按“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的;第二个小朋友是按“由近及远”的顺序观察的。老师再指导他们看书,看看课文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这样,学生就自己“发现”规律性的知识,不但观察要“按顺序”,写作也要“按顺序”。

三、把握好提问的时机

所谓掌握好提问的时机主要有两重意思,一是问在当问之时,二是问在当问之人。

1.问在当问之时

教师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让全班学生充分思考后再问,以免绝大多数学生对于提问不注意听,不肯加以思考,所以教师提问要面向全班,使全班同学都听清提出的问,并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问题的时间,然后再点名回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向学生猝然发问,使学生毫无思想准备,造成情绪紧张。因为这除了会使学生难堪以外,绝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2.问在当问之人

教师提问既要有普遍性(不能每次只提问几个尖子学生或发言积极的学生)又要有针对性,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所提问题应该有所不同,要因人提问,有的放矢。对还没有准备和答题欲望的学生,不要强行提问;对于已经举手,跃跃欲试的学生。可先点名发言;但又不能单纯以是否举手来选择发言对象。要善于察言观色,审时度势,注意他们的神态表情。目视教师,神态自若,表明成竹在胸,这样的学生虽未举手,都可以提问他们。特别是有些性格内向的学生,不愿表现自己,他们虽然会答,但不一定举手,教师要多给他们一些发言的机会,使他们从中受到锻炼。眉头紧锁,苦苦思索,表明他们还没有得出正确的答案,教师不合时宜地提问,会打断他们的思路,引起他们的反感。极力避开教师的目光,表明他心中无数,害怕提问,若教师提问他们,会被看成是有意和他们过不去。因此,决不可以在此时提问他们。对这些学生当然不是放弃不管,而是在适当的时机,向他们提出难易适度的问题,逐渐培养他们回答问题的兴趣和能力。

四、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美国心理学家鲁布姆在《工作与激发》一书中提出了期望理论,其公式激发力量=效价×期望

激发力量——指调动个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内在潜力的强度。

效价——指达到目标对于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

期望——指根据一个人的经验判断一定的行为能够导致某种结果和满足需要的概率。

从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期望与产生的激发力量是成正比的。因此,在课堂的提问中,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回答,一般不要中途打断学生的发言,要正确理解学生的发言,对学生的回答,教师要作出总结,使学生获得明晰的结论。对学生的正确回答,要适当表扬。若有错误,要鼓励学生补充或纠正。若回答得好的不表扬,有错误的不纠正,听之任之,会使提问流于形式,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不恰当的回答,不要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要对回答加以保护。

在一堂阅读指导课上,一位教师让学生看书几分钟后提问:“沙漠里的奇怪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初一学生发言很积极,有的举起了手,有的抢着说:“是因为沙!”、“是没下水!”、“是海市蜃楼!”……教师责问:“谁叫你们乱哄哄的?不知道纪律吗?”一学生举手发言说:“是因为沙漠被晒热了产生的。”回答显然不完满,但并不离谱。教师冷冷地说:“就是这样吗?我们这里也有沙,也有晒热的时候,有那些现象吗?”片刻,见一学生眼望窗外出神,“××你说说看。”“我说不清楚。”这个同学站起来嗫嚅着答道,老师责备道:“那你还心不在焉!我以为你懂了呢。站着想清楚了再说。”全场默然,不知所措。以后,这位教师课堂提问,学生常常是无语相对。

这个例子比较典型,可探讨的方面很多,这里仅就学生课堂发言积极性的保护方面略作浅议。

学生的回答内容常常不够完善,像上面举手发言者即是。而教师只是简单地否定,面露不悦,语含讽刺,无疑会挫伤学生答问的积极性。何况该问题实在来得太突兀,必然要全文了解透彻,然后须善于概括,才能回答得较完美。如果教师意识到这点,适当加过几个小问,逐步引导,创设了适宜的教学情境,效果就会好得多。此时责怪学生,的确有点欠公允。如能注意学生心理,以平等和蔼的态度、真诚热情的语言,肯定其对的部分,纠正其错的内容,把他们的“负反馈”调整为“正反馈”,就既能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又能保护其发言的积极性。再说学生的回答方式。举手发言固应大力提倡,有时七嘴八舌未尝不是好事。它正是学生“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的反映,正是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强的良好心理特征的表现。如能认识及此,对这些加以肯定和赞许,又循循善诱地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克服自身弱点,逐渐养成守纪律的行为,那么,他们的优良心理特征就会得到保护,并逐步通过正确的方式表现出来,而不致遭抑制、扼杀。他们上课勤于思考,积极发言的优点就可能长期保持。如果只看到这种违纪、混乱的表象而不能容忍,就容易在无意间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至于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有时用提问的方式来提醒他们,自是无可厚非,但如果常借此惩罚,则实属下策,必有遗患——既然答问成了惩罚,谁还会来积极争取?

课堂提问是教学的常规武器,是一门具体实用的教学技术,是师生交流思想的重要手段,也是激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重要方法。教师都希望自己的提问得到积极响应、踊跃回答,也懂得应当保护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实在是有悖初衷,令人痛心。鉴于此,对学生心理、行为的深切理解和适度宽容确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学生的积极心理,犹如娇嫩的花蕾,需要我们用心血去浇灌、保护,方能怒放争艳。

五、选择好提问的方法

启发学生答问的方法很多,主要在于深钻教材,挖掘愉快诱因,寓教于乐,寓学于趣,激起学生感情的涟漪,与教师产生情感共鸣,则学生就会随着教师提出问题积极的思考,踊跃回答。其方法归纳如下:

1.形象直观法

运用生动的语言或借助实物、图片、模型、标本、幻灯等教学媒体,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讲“长方体的认识”,教师可准备一个土豆,先切一刀使学生见“面”,再切一刀见“棱”,三刀见“顶点”。这样既形象直观,又较快地突破了面、棱、顶点三个概念,然后引导学生观察长方体模型,进行抽象概括,学生就能积极思维踊跃发言,归纳出长方体的特征。

2.动手操作法

启发学生回答问题,不仅语言启发,还可以鼓励学生借助学习工具,通过画、量、拼、剪、比等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创造,尝到求知的乐趣,使知识进一步得到深化,这样回答问题更深刻。如教“长方形的认识”时,可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操作、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以认识长方形的本质特性,形成概念,达到理性认识。这样提出的长方形有几条边?学生就很快答出4条边。然后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看一看、想一想就能正确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长方形的一组对边是否相等?(折一折)

另一组对边是否一样长?(折一折)

长方形的四个角有什么特点?(比一比)

3.创设情景法

课堂提问和答问要注意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进行。低年级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正处在发展阶段,且持续时间较短,而无意注意却常常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提问时应遵循注意规律,充分利用学生的无意注意,创设扣人心弦的情景激发兴趣。如讲“质数、合数”时,可先把与这两个概念有关的必要、充分条件贴出:①必须用乘法;②限用整除;③不能用1。然后板书提问学生4=?,6=?,8=?,9=?,…。学生回答时,教师不说话,仅用手势提醒黑板上的“条件”反馈。进一步又板书提问2=?,3=?,5=?,7=?。至此,教师才说,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后,教师归纳:“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数叫质数……”这样提问,把儿童带入独特的情境之中,激发了儿童独立思索、追求成功的兴趣和动力,起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作用。

4.实验发现法

有些问题通过实验,让学生动手动脑实践,主动地去探索,引导他们把探究活动中所获得的感性认识和所形成的“内部语言想法”,用各自的语言表达出来,再通过互相交流、启发、补充、争论,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一定水平层次的科学概念,如讲“圆周率”时可让学生准备大小不同的圆。先用线绳围圆周量出一周长度,然后用圆周长度除以直径,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后得出各数都是比3多一点,再通过讲述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算出圆周率的故事及“山巅一寺一壶酒”谐音故事记忆法,不但使学生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更为学生回答问题创设了情境。

5.竞赛激励法

少年儿童好胜心强。根据这种心理特点,设计新颖别致的比赛活动。引发竞争意识,让学生在“比”中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常会掀起抢答热潮,如夺红旗、开火车、抓特务、摘取智慧果等是有效激励形式。

6.搭桥引路法

为了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常常在交接点提问,这类问题源于旧知但活于新知,学生往往回答不上,出现冷场现象。这时需要老师搭桥引路而不是越俎代庖,自我解困。如提示思考的范围、对象、方法等,引起学生联想,让他们迅捷地以旧推新,顺利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如一位教师在讲: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提问:“零为什么要除外?”学生一时难以回答,教师就发问学生:零的性质是什么?零乘任何数得什么数?学生答出后,教师接着又问:分数的分母能不能为零?为什么?经过老师搭桥引路,学生很快回答了这个问题。

7.举一反三法

有些问题由于思路不同方法也不同。特别是数学的解题法更是如此,教师只要抓住关键,讲清重点,带动一片。以举一法为例,让学生进行“反三”。如教《百分数应用题的解法》只要讲清分数应用题的解法,就可以让学生看书回答,不必从头繁琐讲解。有位语文教师在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教师问:“本文写了鲁迅先生哪四件事?表现了鲁迅先生什么优秀品质?”教师抓住关键可举第一件事:鲁迅和“我”谈读《水浒传》,表现鲁迅先生认真读书的态度,其余则由学生思考回答。

8.迁移启导法

学生答问出现冷场时,教师要积极启导利用熟悉的旧知迁移到新知上来。这种由此及彼迁移启导,可以打开学生解答的思路。如有位老师教《中国石拱桥》一课,教师问什么是石拱桥后,接着导答:大家仔细观察过咱们学校附近的石拱桥吗?谁能说说它是什么样子?在学生答问的过程中,教师用规范性语言纠正不准确的说法,这就可以很快地帮助学生弄清什么是石拱桥。

六、答问后的处理艺术

如果学生问题答得不够全面、深刻、正确,甚至一无所知,教师应认真地进行处理。

1.接通思路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茫无所知,主要原因是理解跟不上去,找不到问题的正确答案,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就应指给思考方向,接通学生的思路。接通了学生的思路,学生按照教师指给的方向思考问题,对问题就会作出正确的答案。

2.拨正思路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的理解偏离了问题的要求,答得不够正确或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就应该要学生好好审题,通过审题弄清题目要求回答的是什么,来拨正学生的思路。学生审明了题意,拨正了思路,经过再读再思之后,对问题就可能作出正确的答案。

3.深拓思路

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只浮于文字的表面,不够深刻时,教师就应通过深拓思路的方法加以指导。经过教师深拓学生的思路,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就会达到应有的深度。

4.广开思路

教师提出某个问题,有时学生理解得不够全面,虽答对了一部分,但不完善。教师应该通过广开思路予以指导,广开学生的思路,学生对问题就会较全面地理解,经过充分思考,作出完整的答案。

心理学家认为,让学生知道自己学习中的正确或错误并及时表扬或纠正也是反馈,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对学生答问时要仔细听,认真观察,注意反馈信息。及时矫正,及时评价,激发学生答问的兴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